眼見未必為實,高大上的分子料理食材竟是這樣!

2021-02-17 營養師網

看過《十二道鋒味》的人對分子料理應該不會陌生,謝霆鋒在第五期的節目介紹了分子叉燒飯的做法。謝帥說「分子料理的特點就是所吃非所見」。分子料理確實如此,眼見未必為實,每一道分子美食都是一場視覺盛宴。

今天營養姐就給大家揭秘分子料理,再教大家做簡單的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分子料理的概念誕生不久,僅有20年的時間,但是近幾年發展迅猛,被視為全球最奢侈的美食之一。分子料理是料理師在充分掌握食物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將食物的分子進行解構、再重組的一種美食學。

看似魚子醬,舀上一口,一顆顆「魚子」在口中爆裂,噴出水果的香氣和甜意,沁入人心。這些都是用果汁製成的。

營養姐才不會說圖中的荷包蛋是用芒果醬和椰子醬做成的。

果凍三文魚

看似「生」的三文魚是完完全全的熟料理哦。因為料理師採用低溫烹調,三文魚的蛋白質沒有變性導致肉質沒有變色,吃起來還有果凍狀的感覺。

告訴我這不是真的!

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料理~

有些人會有疑問,改變了分子結構的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片面追求視覺效果和口感是否會忽略營養?

營養價值是分子料理師製作分子美食注重點之一。他們在烹煮食物的時候會利用現代精密的儀器監控分子料理製作的整個過程。

比如低溫慢煮技術,是利用真空壓縮包裝機和可以高精度控制溫度的低溫烹飪機烹製菜餚。食材在高科技設備烹飪時發生了物理變化。低溫慢煮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的原色原味,比高溫烹煮更能保留食物中的維生素和水分。

大多數分子料理是利用食物的物理變化,因此營養價值也不會有很大改變。而且由於分子料理在烹飪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儀器的精準監控,更能把控整體質量,做到少油少鹽,更有利於健康哦。

分子料理就一直高大上嗎?

未必。

棉花糖、豆腐腦和姜撞奶也是分子料理。

棉花糖是原理就是用高溫打破糖的晶體結構,將白砂糖變成糖漿,然後用離心力將糖漿從小孔中「甩」出,用竹籤將糖絲收集起來,就變成棉花糖。

營養姐教你廣式薑汁撞奶吧,味道很贊喲~

材料:薑汁18克,奶250毫升,糖20克,電子食物溫度計

做法:

1. 將糖和奶混合併加熱至 65 °C;

2. 把姜剝好皮並放進微波爐「叮」一會,榨汁;

3. 把薑汁放在碗裡,將奶糖混合物從一定高度倒入薑汁中;

4. 室溫等5-10分鐘,如果操作無誤,姜撞奶就成型啦。

註:倒入薑汁後千萬不要攪拌;當勺子放到薑汁撞奶不會沉下去就知道姜撞奶已經成型啦。


冬天來一碗,暖胃又暖心。是不是很容易呢,趕快學起來~

註:營養幫幫為了大家的健康,

推出了首款隨時隨地地連接最好營養師的移動APP,

這裡,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家庭營養師~

為您提供專業的服務~

趕快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吧~~

同時,如果您有營養健康的見解,

歡迎投稿哦~

投稿郵箱:litong@yyhelp.com

相關焦點

  • 送票 | 眼見未必為實,不可說的《神秘家族》
    在深夜的蘆葦叢中,林依晨被按在地,施暴者竟是藍正龍。這張是《神秘家族》的劇照,下面寫著「眼見未必為實」。這部性侵、滅門、謀殺等犯罪元素一個不落的影片迷霧重重!邁耶爾曾經說過:「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恐怖分子,有些拿著炸彈的,有些是拿著意識形態的。」《神秘家族》值得我們用心去感受,當我們一步步靠近真相、接受一幕幕犯罪事實的過程中,對於隱而不喻的內涵,便會有更真實的體驗了。
  • 棉花糖、果凍……「分子料理」,其實並不「高大上」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是將科學家研發的科學方式、烹飪理論用於做菜的一種方式。郭紅曉說,「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
  • 人均三千的分子料理也能在家做!
    眼見是一顆顆晶瑩橘紅的鮭魚卵,一入口卻迸發出哈密瓜的味道;看似一塊塊堅硬的黑色巖石,敲開後卻有墨魚汁汩汩流淌,這就是「分子料理」(Molecular Cuisine)~文末有視頻觀看:十二道鋒味—謝霆鋒教大家做「分子料理—黑毛豬叉燒飯」喔~看霆鋒做這麼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大家有沒有心痒痒咧?
  • 探店高大上「分子料理」歸來 不過如此
    ---B,美食是帶給人愉悅感的東西,既然與「感官感受」有著最直接聯繫,那麼除了必要的技法之外,美食的角度就該是從感性的方面入手,並且以建立食物與食客之間的共鳴為高檔次的目的。---而分子料理剛好與以上兩點都相牴觸。
  • 趣味故事:眼見未必為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相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可實際上「眼見未必為實」。你若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故事從春秋時期孔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講起。
  • 聽說,真正的分子料理是這樣的...
    普通的牛腩蓋飯,加了點兒乾冰,整了點兒繚繞的煙霧,就分子料理了?今天,小妖精就跟你從一個食品科學家的角度說說,「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1. 分子料理是什麼?2. Sous-vide 真空低溫烹調法3. Flash Freeze 疾速冷凍4. Faux Caviar 人工魚子醬5.
  • 揭秘十二道鋒味之分子料理 廣州唯一一家魔幻分子甜品店
    --「黑毛豬叉燒飯」深深把我給吸引住,一直想嘗嘗那像迷一樣的「分子料理」!有很多人聽過但不了解什麼是「分子料理」,其實這也是近幾年才在海外興起的一個新廚藝概念,說穿了就是運用化學理論於煮食之上,將食物的分子進行重組,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眼見未必為實,不入口也不知道它是什麼!
  • 日食記 聽說,真正的分子料理是這樣的...
    普通的牛腩蓋飯,加了點兒乾冰,整了點兒繚繞的煙霧,就分子料理了?今天,小編帶領大家從一個食品科學家的角度來看看,「分子料理」究竟是什麼!「分子料理」一詞的英文翻譯是 Molecular Gastronomy,起源於 1992 年 位於義大利西西里島的一個烹飪研討會。當時會議的發起人——Elizabeth Cawdry Thomas,是一個非常有名望的烹飪老師。
  • 棉花糖、果凍……神奇的分子料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和各種西餐之後,如果期待今年中秋和「十一」長假還有什麼美食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妨試試「分子料理」吧。是不是光聽這個名字,就很「高大上」。曾獲法國美食總統獎的郭紅曉被稱為「中國分子廚藝教父」,作為餐飲業國家級評委的他介紹說,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
  • 別鬧了,棉花糖也算分子料理?
    蔗糖晶體一進入棉花糖製作機,熱量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噴射出的糖絲已不再是原來的形態,而是又無數線狀的玻璃狀的糖組成,繞在一起就像是蓬蓬白雪。承載著我們童年回憶的街邊棉花糖,看起來竟然也可以和分子料理沾親帶故,分子料理向來「高大上」的形象是不是瞬間幻滅了?
  • 中秋節來一頓「分子料理」?你小時候吃的棉花糖就是
    然而在吃膩了中華料理、日本料理、印度料理、各種西餐之後,似乎再難有什麼美食能讓人們眼前一亮,那麼這個中秋不妨試試光聽名字就很「高大上」的分子料理吧。先別急著流口水,科技日報記者採訪到了法國美食總統獎獲得者、餐飲業國家級評委、「中國分子廚藝教父」郭紅曉,帶你提前品味分子料理背後的科學。
  • 潮陽唯一 一家「分子甜品店」在中華城悄悄露面啦!神仙爆米花免費體驗!
    「十二道鋒味」中謝霆鋒的那道深深把我給吸引的分子料理--「黑毛豬叉燒飯」彼時,像迷一樣的「分子料理」將我深深吸引,而今,無需羨慕,無需嘆惋,因為「分子料理」空降潮陽中華城!酒窩甜品,給您呈獻「分子料理」帶來的神奇味覺體驗!
  • 探店:珠海首家分子料理西餐廳
    終於,在千呼萬喚中,它現出了真身,所以Ben仔馬上聯繫餐廳,要給大家來透析一下這珠海首家的概念西餐&分子料理---Dazzling炫。  首先呢,要了解這家餐廳,Ben仔得給大家上上課,什麼叫分子料理:又名分子美食學,是世界最先鋒的料理方式,即用科學的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學變化和原理,然後運用所得的經驗和精確的數據,把食物進行解構、重組和再創造,做出顛覆傳統廚藝與食物外貌的烹調。
  • 分子料理告訴你,蠔油,魚露 哪一個更能讓食材提鮮?
    分子料理告訴你,蠔油,魚露哪一個更能讓食材提鮮?大家好,我是美食翻譯家。說起蠔油,魚露和醬油等調味料,美食翻譯家有一個慘痛的教訓。記得丈母娘第一次來家做客,那時,美食翻譯家雖然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研究美食,但是希望能給丈母娘留個一個良好的印象,最後還是鼓足了勇氣,親自下廚炒菜做飯。當時沒有蠔油了,我想當然的認為魚露和蠔油差不多。結果上菜後,丈母娘看她閨女的眼神簡直讓我懷疑,我在天天虐待她的女兒。不過,自那次以後,美食翻譯家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記憶深刻啊!
  • 中國分子料理「教父」居然是這位80後河南人!
    與傳統叉燒飯相比,從外貌上看它完全是個怪胎,讓人看不出食材原有的模樣,真是「所吃非所見」,這恰恰是分子料理的魔幻美妙所在。正如謝霆鋒在《十二道鋒味》中提到的:「說起分子料理大家會害怕,因為很陌生,其實分子料理所吃非所見。」分子料理,被視為全球最為奢侈的美食之一,誕生在並不以美食見長的西班牙,因其獨特的烹調方式和特殊的口感而引得眾多食客的熱捧。
  • 還沒吃過傳說中的分子料理?你out了!
    但這些都是分子料理中技術所必須的,處理得當的話,可以令食材得到傳統料理方法難以得到的質感。龍吟料理主廚山本徵治。圖片來源:nihonryori-ryugin.com如果要說傳統料理方法是一種藝術,那麼分子料理可以算得上一門科學。
  • 莫斯利安攜手分子料理教父郭紅曉共同打造分子料理靈感手作
    #巧手神探# 小小草莓竟有72般變化~我已加入尋遍世界美味的@莫斯利安【靈感製造局】,靈感新手作—草莓爆漿冰餅&雙味草莓雪泥~#靈感美味高能製造#巧手神探分子料理巧手—郭紅曉顛覆想像,重塑食材創意無限,為你而來
  • 林依晨陳曉《神秘家族》曝「零臺詞」預告 重口味犯罪「眼見未必為實」4月21日震撼上映!
    「零臺詞」混剪預告懸疑感十足  真相難尋「眼見未必為實」劇照中,林依晨、陳曉各自眉頭緊鎖,姜武則緊抱一名渾身是血的男子表情悲痛。在短短1分鐘的先導預告中,性侵、滅門等大尺度片段混剪其中。然而所有人都被捲入了這場危機四伏的迷案之中,越是急於找尋真相就越是被眼前的事物蒙蔽,恰好印證了「眼見未必為實」。‍改編「中國三大滅門奇案」之首 林依晨顛覆出演「陰暗少女」電影《神秘家族》根據「中國三大滅門奇案」之首的福建滅門慘案改編,講述了苗苗(林依晨飾)一家本來有著平靜的生活,誰知在平安夜,家族的溫馨聚餐卻成為最後的晚餐。
  • 分子料理——藍莓魚子醬
    圖片去年拍的,有點自我嫌棄了。選不出喜歡的圖來。
  • 分子料理是什麼?其實有一種你小時候就吃過
    這個聽起來近乎高大上的詞語,總讓菌菌每一道跟它沾邊的菜都要細細品嘗,才能明白其中神奇!其實分子美食學就是用科學方式去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化學特性,然後創出「精確」的美食。「分子料理」就是把食物看成一個一個分子的綜合體,改變食物本身的味道,製造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