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虛擬歌姬
▲ 初音未來是虛擬歌姬類的典型代表
2.虛擬主播
▲ 絆愛也被稱為Vtuber第一人
▲ 絆愛開發過二號機,三號機等分身
▲ 虛擬主播的冰山一角
3.虛擬網紅
▲ 年輕版桑德斯上校與日本的IMMA
▲ Lil Miquela
4.其他
▲ 米哈遊的鹿鳴
▲ 米哈遊的陸離
▎虛擬歌姬--初音未來是如何連結起公司,專業製作者與粉絲的?初音未來大家一定都聽說過,虛擬歌姬版塊我們會以初音為代表,說下當時她的商業環境,以及她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初音未來是2006年克理普敦未來媒體(Crypton Future Media)以Yamaha的VOCALOID 2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開發販售的虛擬女性歌手。簡單理解為是一個音樂編輯軟體。但天生喜歡萬物擬人的的大和民族,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軟體,為她設計了一個IP造型,並且以IP的方式來做軟體的推廣與包裝。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早期聽了很多初音的內容都與音樂有關。初音未來能做到當時虛擬偶像第一人主要是幾方麵條件的合力的結果:
當時日本的二次元,宅文化的群眾基礎已經相當深厚,而且NICO動畫在07年開始運行,低成本的作品發布渠道被發現,結合彈幕功能,給了這些年輕人一個溝通交流的地方,並且成為日本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音頻中提到的 初音粉絲深愛著的理由 的採訪
▎虛擬主播的情感維繫方式是什麼?與虛擬歌姬的模式有什麼不同?時間來到了10年後的2016年,初音已經9歲了,但這時候Vtuber第一人的絆愛才剛剛誕生。角色形象由森倉圓設計,3D模型由Tda製作。
在這9年的時間裡,信息環境經過了巨變,大家已經人手一臺智慧型手機,進入了移動時代,我們對於信息與互動的實時性要求不斷提高,並且隨著動作捕捉與行動裝置算力的提高,主播這種內容形態被廣泛接受。虛擬主播的價值空間也被不斷的提高,絆愛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在互動方式上面,虛擬歌姬看的內容都是一段段以前就製作好然後發布的內容,但虛擬主播的內容就能承載更多的互動性。伴隨著直播這種業態,內容維度上,開始由專業質量 轉變成 陪伴感與更新頻率上。
以絆愛為例子,在冷啟動期,用戶一開始是被一些官方設定所吸引,比如愛醬表面看上去是優質的「人工智慧」形象,但能力上其實是人工智障水品。清純爛漫的二次元小姐姐容貌,加上「花Q」這類口頭禪,蠢萌的形象帶著一絲絲現實感真實。
從2016年12月創建,中間伴隨著各種熱門爭議,以及與遊戲,電視,音樂,活動的結合,到2018年7月,主頻道訂閱數突破200萬人,真正成為了vtuber領域第一人。
是什麼維持著幾百萬粉絲的關注?用戶情感紐帶的到底是什麼?官方的人設?卡通的形象?背後甜美的聲音?說到這個問題,就要說到「絆愛事件」。以下描述引用於維基百科「2019年5月25日,絆愛在其YouTube頻道,上傳了標題為「如果說有四個絆愛你會相信嗎?」的視頻,推出「四個絆愛」企劃,並新增三名中之人(幕後扮演虛擬形象者)。新增的三個絆愛分別於6月8日、6月15日及6月30日登場。但此後有部分絆愛粉絲發現,最初的絆愛基本不再出現,引起一些粉絲懷疑最初的中之人(春日望)被運營者隱秘替換。而在同年8月6日更新的新視頻中,兩個絆愛模型作出誇張表情,被粉絲認為是新增的兩名中之人對最初的中之人的侮辱,引起大量中國大陸粉絲紛紛在絆愛發布的視頻下面發表評論抗議。運營者對事件的處理引起了粉絲更強烈的不滿,一些中國大陸粉絲紛紛退訂絆愛的bilibili官方頻道,使得該頻道的訂閱數在2019年8月13日跌破90萬。官方之後也進行各種公關處理,包括封鎖指責者,相關人員解釋情況、道歉,來嘗試平息事態。2019年12月1日,絆愛三周年活動直播,開始區分二號機和三號機的形象等。最終絆愛策劃項目從upd8策劃中分離,2020年4月24日Activ8設立策划子公司「Kizuna AI株式會社」,松本惠利子任社長,春日望任顧問。2020年5月8日,發布《來自絆愛的重要通知》,宣布第二和第三個絆愛虛擬形象分開為獨立運營項目,不再使用「絆愛」的名義,而第四個絆愛虛擬形象(「中國愛」)維持現狀,仍保持繼續使用「絆愛」的名義。」從上面事件中,可以看出,公司理解的答案是只要外形不變,人設不變。背後的聲優(中之人)是可以被替換的。顯然這個理解得到了用戶強烈的反彈,用戶經過了2年的陪伴,對於絆愛這個虛擬角色已經把背後中之人的性格,特徵帶入進去了,背後這個有血有肉的中之人甚至超過了官網的人設。這就可以回答標題的問題,我們這些三次元的人類,看著一個二次元的卡通形象,為什麼產出了這麼強烈的認同感?▲ 老愛的中之人在推特上心情的表露,進一步推動了事態的擴散
我感覺這裡更多的是心理層面的寄託,一個剛踏入社會的人,經歷過兒時的無憂無慮,突然面對現實社會的殘酷毒打,家庭的壓力,職場的壓力,現實的妥協。也就晚上休息的時候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這時候我們就更傾向於選擇和三次元世界有顯著不同,又很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來度過,也是自己理想的一個寄託,與現實的一種反抗方式。而且看著自己寄託的偶像慢慢從沒有影響力,到紅遍一方,變成資本爭相合作的對象時,更多是對自己價值觀的肯定。所以這時候的虛擬偶像已經遠不止外形與人設的標籤了。中之人的靈魂與價值觀早以是所有觀眾陪伴好幾年的老朋友了,這時候被公司粗暴剝離,無疑是對粉絲心理寄託的一種粉碎,也就引起了強烈的反彈。▎虛擬網紅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其核心又是什麼?
虛擬網紅這個模式更接近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會比較好理解,我們以Lil Miquela為例子,看看這位最受矚目,在Ins上超200萬follower的虛擬網紅是怎麼和用戶溝通的。Lil Miquela是由Brud公司開發,在現實世界中設定的真名為Miquela Sousa,是一位住在洛杉磯的20歲巴西西班牙混血女孩,同時她還是模特和歌手。她擁有自己的「自我意識」,支持黑人維權,並曾公開表達對川普的厭惡。寫實的渲染技術,鮮明的性格,真實的生活態度,以及頻繁的話題營銷,讓她在ins上熱度不斷。
Miquela最厲害的是她的話題營銷能力,就連她身世的公布,Brud都策劃了一個事件來炒熱度。雖然大家時不時會質疑她的真人身份,但Miquela 一直沒有對這個話題表態過,直到 Brud 旗下另一個虛擬網紅Bermuda,「入侵」了Miquela的帳號,要求她告訴人們自己身份的真相。Miquela才正式第一次對外承認,自己並不是真實的人類。隨著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話題,Miquela的「親友團」也被不斷的放出。比如她與男友的戀情也是很好的話題。以下摘抄一段來自於voguehk平臺的描述。
「 近日打開 Instagram 看 Miquela 的生活照,不難發現她經常甜笑,並暗示有心儀對象。她稱為 Angel Boi 的男生由一開始不承認他們的關係到現在開始有甜蜜拍拖日常。可是,Miquela 說她的小男朋友,還不知道她是網絡紅人一事,所以對於有時和 Miqula 在街上拍拖「被認出」表示疑惑。當然,我們對她男朋友的身份也是十分期待,現在可以知道的是 Angel Boi 也是一個虛擬人物,而且很深得 Miquela 歡心。
但是紙包不住火,最近 Angel Boi 的朋友把 Miquela 是網絡 KOL 一事告訴他,感到背叛後他在吃午飯時質問 Miquela,憶述當天的事,Miquela 直指她在餐廳裡當著50多人痛哭。網上的評論多數除了安慰她,還指出如果 Angel Boi 真的喜歡她和尊重她,其實也不至於對她是紅人一事有這麼大的負面反應。不管如何,未來他們會否複合也是未知之事,憤怒過後冷靜一下,也不排除會想清楚一些。」
對於我這個比較嚴謹的人看完後的反應是 ???#¥,什麼亂七八糟的……會玩!優秀的話題製造能力,鮮明的性格人設,成了品牌們競相爭搶,體現品牌理念,與年輕人溝通的絕佳發聲場地。她與OutdoorVoices和Supreme,三星等品牌合作,為CrazyRich Asians之類的廣告大片做廣告,並在《Wonderland》《New York Magazine》和《Vogue》等雜誌出現,讓其本身也成為了當今潮流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的IMMA
▲ 黑人模特設定的Shudu Gram
虛擬偶像如果從狹義的形象設計與技術製作上來說,其實也是有很多可以聊的內容,但整片文章介紹更多是,關於虛擬偶像的幾種不同的類別,以及每一種類別下所特有的用戶溝通方式,以及其背後的商業模式。我們通過以上的案例,也可以看出,純粹意義上面的偶像外形設計,人設設定,如果缺乏其產品的目標定位,時代特徵,傳播方式等等背景因素的情況下,單獨去討論其設計,其實是沒有任何情感連結,與維持動力的。只有以上問題想清楚了,後面製作部分思路就會更清晰。當我們看到了這一層面,對於虛擬偶像設計方案輸出,最需要的其實是已有模式的熟悉,與新模式的探索與研究,其實除了以上3種模式,市面上還能看到很多公司都在這方面做嘗試。比如米哈遊的鹿鳴,雖然現在只是一個《人工桌面》程序,雖然還沒看到與遊戲的直接關聯。雖然也沒有看到商業合作的案例。但是就憑藉其發布6個月,在b站達到132萬粉絲,在沒有砸錢推廣的情況下,每個視頻能達到200W-1700w的播放來看,後續與遊戲ip的連結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是一個突破傳統米哈遊傳統二次元人群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