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志華,系貴陽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員。2020年6月,尚在黨校培訓的我突然接到領導電話,通知我到貴安新區馬場鎮楓林村參加貴陽貴安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協同作戰。在此之前,我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甚至連基本的生活物資都是在當天採購備齊的。
在送我下村的路上,領導勉勵我要克服暫時的困難。現如今,我與楓林的緣分一直在繼續,那山那事那人也不時給我的靈魂深處帶來顫動。
楓林村屬於貴安新區二類貧困村,全村共314戶1340人,主要以苗族和布依族為主,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1戶757人。我們在主動了解到一些基本情況後,便加緊了走訪的力度,分組定人,每組由一位熟悉村寨的幹部帶領。在窗口期的一個月內我們共走訪農戶236戶次,範圍覆蓋全村建檔立卡戶。共排查發現問題24個(涉及農戶55戶),列入鄉鎮問題整改臺帳24個。
就在我們走訪期間,楓林突然漲了大水,隨即大家又投入到了抗洪搶險工作之中。
一天晚上,伴隨著電閃雷鳴呼嘯而下的大雨讓我徹夜難眠。此前,經過數日的觀察,我發現楓林村處在窪地,周圍水系稠密,若遇暴雨天氣,極有可能會引發洪水。等天稍亮,我走出屋外,外面果然已是一片汪洋。於是我趕緊和村支兩委的人一道走街串戶排查災情。當我們經過一般戶羅三方家門口時,他們一家人正焦急地等待著我們。他們說,他們已經不敢再在家裡了,家裡的電線都滋滋作響。
聽聞此話,我們一行人趕緊走進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不斷滲水的樓板和忽明忽暗樓道燈光。我和一位駐村的哥哥隨即繼續上樓準備詳細查看房屋受損情況,前腳剛走,後腳我們頭頂上的燈就砸了下來。屋主人大驚失色,但我們兩個卻在此時相視一笑,一時緩解了屋內的緊張氣氛。在走訪排查中還遇到一般戶王德慧一家被困家中,我在淌水進家的時候,一腳踩進了溝裡,險象環生。
這些讓人有點後怕的事情,直至今日我也沒給家裡人說。在當時,我其實沒有多想什麼,查看災情、救助百姓本就是我們黨員幹部應盡的義務。
楓林的群眾也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在回應我的工作。貧困戶陳小禮家屋後巖體不穩定,時不時有山石滾落,屋主人一無資金,二無勞動力,所以一直沒有處理,一家人睡覺都是提心弔膽的。我在走訪中發現後,主動聯繫到中建三局一公司為他家整治了邊坡,一家的生活重歸了寧靜。
後來他一家人的做法著實令我動容。2020年11月,省裡派檢查組下來指導工作,我陪同檢查組走到他家時,他一個勁地在檢查組面前說我的好。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感激之情。這份心意,我覺得比什麼禮物都貴重。類似的老百姓在楓林有很多,他們經常主動在眾人面前誇讚我們,這些舉動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每當我開車在路上,那些百姓遇到我,或打招呼,或主動搭乘,他們已經把我當成楓林的一份子。或許在他們眼裡,我就是他們的一個遠方親戚,那種親熱感時常讓我倍感溫暖。其實,我始終對駐村工作抱有遺憾,因為我總覺得自己做得還很少,離我真正想要做的還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正是這種距離感在鞭策著我,促使我不斷地去反思。
能參與這場堪稱人類歷史奇蹟的脫貧攻堅戰,我極其幸運。我們本身的工作並不偉大,甚至可以說非常的稀疏平常,但正是一樁樁一件件看似不平凡的細微小事,匯聚在一起後才共同推動了社會進步。正如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時曾說的一句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
作者 劉志華
編輯潘曉飛
編審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