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日報全媒體美食頻道
大同日報融媒體中心
聯手推出「尋味大同·非遺」欄目
與你一起尋找大同的非遺傳承……
一葉落鍋一葉飄
一葉離面又出刀
銀魚落水翻白浪
柳葉乘風下樹梢
老饕們都知道
這描寫的是大同刀削麵
刀削麵是大同知名的特色美食之一,不僅大同人喜愛吃,許多遊客來到大同也都會去吃一碗正宗的刀削麵。
2018年,中國飯店協會授予大同「中國刀削麵之鄉」的榮譽稱號。2020年,大同刀削麵又入選我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大同刀削麵的歷史淵源最早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當時,大同作為北魏都城,餐飲業非常發達。
《魏氏春秋》中記載:「何宴以伏日食湯餅……」湯餅即今天的刀削麵。到了遼代,西京大同主營刀削麵的飯店眾多。明代時,久盛樓飯莊的王鴻師傅是大同最好的削麵師傅,久盛樓也就是後來的鳳臨閣。民國年間,大同城內大北街的迎賓樓專營刀削麵,一位姓姜的師傅刀削麵技藝非常有名。
百年老店鳳臨閣旗下喜晉道刀削麵獨樹一幟,這家的面被網友們稱為「刀削麵中的愛馬仕」。古樸的環境、精美的餐具、絕佳的味道,將大同刀削麵提升了「一個段位」,讓大同刀削麵也「精緻」起來。
老爺廟風味食府是我市一家老字號飯店,這裡的刀削麵秉承老傳統、老技藝,是我市為數不多製作老大同傳統刀削麵的飯店。
選用上好的五花肉來做面臊子,保證湯鮮、肉粒飽滿、香味濃鬱。
老爺廟風味食府的刀削麵在和面時嚴格按照老大同刀削麵配比,即一斤面三兩水,加入雞蛋,打成面穗,再揉成麵團,然後用溼布蒙住,餳半小時後再揉,直到揉勻、揉軟、揉光。
老大同手工刀削麵的片刀要上場了!用片刀削出的面中間厚、兩邊薄,吃起來外滑內筋、柔中有硬、軟中有韌。
這裡的刀削麵有著嚴格的標準:麵條要一根筷子長、兩根筷子寬。
老爺廟風味食府的刀削麵只有兩種澆頭:
傳統豬肉臊子、西紅柿雞蛋臊子。
大同刀削麵形似柳葉,外滑內筋、軟而不黏,不管是澆上肉臊子,還是炒著吃,均有獨特風味。而在大同,永和文瀛飯店的炒刀削麵非常有名,是許多來此就餐的顧客必點的主食之一。
炒刀削麵,顧名思義就是將煮好的刀削麵再進行炒制。別看其很普通,做法可並不簡單。
永和文瀛飯店的炒刀削麵,光配料就有綠豆芽、西紅柿、尖椒、木耳、花生油、麻油、蔥末、蒜末、花椒油、鹽、味精、醬油、醋等10多種。
製作時,要先將刀削麵煮好並控水,再將西紅柿切手指寬的條、尖椒切粗絲待用。然後,熱鍋下花生油、麻油,將蔥末、蒜末煸炒出香味,放入綠豆芽、西紅柿、尖椒煸炒熟出味,下調料,繼續炒出香味。最後,下刀削麵炒勻入味,出鍋裝盤時淋幾滴花椒油。
鴻御百年削麵館是麵館行業裡的新生代。這家麵館削麵用的是「鉤刀」,是現在市面上的主流。
鉤刀削出的面細長、均勻,每根面粗5.5毫米,最長可達60釐米。
「鴻御」刀削麵的澆頭較為豐富,有10多種,除了傳統的豬肉麵、什錦素麵,還創新了多種更符合現代年輕人口味的澆頭,諸如羊雜麵、羊湯麵、茶樹菇面、炸醬麵、油潑麵等。最具特色的要數羊雜麵,將兩種大同特色美食融合在一起,頗受食客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