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時隔44年!「嫦娥五號」這個歷史使命意義重大

2020-12-25 澎湃新聞

國際銳評:時隔44年!「嫦娥五號」這個歷史使命意義重大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這是中國「嫦娥」無人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規劃的第三步。與前幾次探月任務的主要不同是,嫦娥五號將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

據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介紹,這次嫦娥五號將實現四方面突破:一是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二是首次從月面起飛,三是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四是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將創造的多個「首次」令人期待。特別是其承擔的月球採樣歷史使命,意義重大。由於地外天體對人類而言遙不可及,科學家們長期以來通過光譜和射電的方式,間接了解天體的物質構成、化學元素並推測它們的演化歷史。如果能從地外天體直接採集樣本,無疑會使科學家獲得第一手寶貴研究資料,更好地了解天體乃至宇宙的歷史。

對於月球的研究,此前只有美國和蘇聯採集到三百餘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這些樣本大大更新了人類對月球、地球及太陽系起源的認識。1978年,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訪華時,帶來1克重的月球樣本作為禮物。這是美國阿波羅工程登月太空人從月球表面採集來的。正是這1克月球樣本,成為一個時期以來中國科學家研究月球彌足珍貴的資料。

而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這無疑將成為數十年來人類從地外天體帶回的數量最大的一批樣本。通過對這些樣本的研究,人們對月球的認知將會進一步深入,有望確定月球年輕玄武巖的年齡。

需要指出的是,自1976年8月18日蘇聯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了!今天,嫦娥五號將要進行月壤採集任務,對月球科學乃至整個深空探測作出重大貢獻,這令國際科學界普遍期待。德國明斯特大學行星地質學家博格特表示,在技術層面上,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本就是了不起的能力。荷蘭諾德威克的歐洲航天局研究員詹姆斯·卡彭特說,這次飛行將會是「未來人類探索的一次很好的預演」。

對中國而言,隨著嫦娥五號任務成功實施,自2004年啟動的嫦娥探月工程前三期已經分步達成。中國科學家將在前三期的科學成果上,對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空間環境、資源分布作進一步考察,為今後載人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打下基礎。這不僅帶動中國航天科技及一系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也為人類知識寶庫貢獻中國力量。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隨著人類探索未知的腳步不斷擴展,月球必然成為人類踏足並且充分了解的第一站。而中國從事深空探索的目的,既是為了滿足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更是為了探索人類長遠發展的出路。正如月球村協會主席、義大利籍科學家朱塞佩·雷巴爾迪所評價,中國在空間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中國探月任務可惠及世界。

(原題為:《國際銳評丨時隔44年!「嫦娥五號」這個歷史使命意義重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無人探月工程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時間:2020-11-24 12: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剛剛,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21秒806,我國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進入實驗室 即將安全解封
    原標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進入實驗室即將安全解封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解讀中國航天裡程碑式新跨越新華社記者張泉、彭韻佳十年磨劍,載譽歸來!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一些國際組織對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表示祝賀。國際電聯祝賀嫦娥五號回家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第一時間向中國政府發賀電,祝賀嫦娥五號回家。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資料圖)趙厚麟指出,從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意義非凡。「在過去的23天裡,嫦娥五號在太空展示了超群的技藝和中國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2013年8月28日,嫦娥三號任務由研製建設階段轉入發射實施階段。 2013年9月11日凌晨5點,嫦娥三號探測器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2013年9月12日凌晨,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專用貨機前往西昌青山機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國際主流媒體高度關注報導嫦娥五號任務
    自嫦娥五號升空以來,國際社會以及各大主流媒體就一直保持高度關注和密集報導。一起來看看這些媒體的評價。
  • 環球聚焦:「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一些國際組織對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表示祝賀。 國際電聯: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第一時間向中國政府發賀電,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 嫦娥五號:求索寰宇開新篇
    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過去的23個日夜,嫦娥五號完成了1次對接、6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5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環環相連、絲絲入扣。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怎樣儲存、研究?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由於嫦娥五號返回大氣層時,與周圍空氣劇烈摩擦,導致返回器表面的高溫高壓電離氣體層如劍鞘一般,隔絕其與地面測控站間的通信,形成黑障區。遠望3號船的使命,便是在預定海域執行返回器初次再入黑障區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等測控任務。「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通信黑障區的這一跳至關重要,如果跳不起來,返回器會摔得粉碎;如果跳過了,『嫦娥』可能會逃離大氣層,無法二次進入。」
  • 國際電聯秘書長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婧昊):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圓滿完成了本次探月之旅。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向中國政府發賀電,並在第一時間接受記者專訪,祝賀「嫦娥五號」回家。趙厚麟表示,他非常關注並收看了「嫦娥五號」返回全程直播,向中國政府和所有參與這次探月工程的科研和技術人員,各級領導和廣大員工表示熱烈祝賀。趙厚麟指出,從月球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意義非凡。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而且,這一任務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從月球「挖土」回來那麼簡單。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既是收官之作,又是我國未來月球探測的奠基之作,將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是我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嫦娥5號在太空飛行多久、共幾天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預定方案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這是人類探月歷史60年來由中國人書寫的又一壯舉,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圓滿勝利。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 嫦娥五號重8噸 為什麼只挖2公斤月壤呢?
    這不,就有網友質疑:去一次月球那麼難,為什麼長徵五號起飛重量達800多噸,嫦娥五號重量達8噸,卻只挖兩公斤月壤呢?怎麼不多挖點?引言從1969年到1972年,美國六次阿波羅計劃,共從月球表面上帶回了總重量約為381.7公斤的月球巖石和其它沙塵等樣本。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點擊播放 GIF 0.0M時隔近兩年,中國太空飛行器重返月球。那麼,嫦娥五號的任務有什麼不一樣呢?點擊播放 GIF 0.0M嫦娥五號的任務——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過的區域收集塵埃和碎片並將其送回地球,以便於分析月球形成演化歷史。
  • 嫦娥五號,重大進展!_焦點_新聞頻道_雲南網
    原標題:嫦娥五號,重大進展!  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12小時奔月飛行,在距月面約400公裡處成功實施3000牛發動機點火,約17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嫦娥五號探測器近月制動正常,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對你們的卓越功勳,祖國和人民將永遠銘記。
  • .| 「嫦娥」凌晨回家,月球「土特產」成功籤收,背後的意義到底有...
    那麼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更多關於月球的迷霧,會由嫦娥五號、六號、乃至七號、八號的樣品來撥開。1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月球 科研 意義有多大?去採集到更多來自不同地質背景,形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月球樣品。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整還原月球的歷史,甚至去了解地月系統、整個太陽系的過去和未來。這正是嫦娥五號的意義所在。嫦娥五號登陸地點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Mons Rümker)一帶,並在這裡完成月壤採集。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人類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昨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張航文)創造五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11月24日長徵五號準時並成功發射,12月17日再入返回、安全著陸,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