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瑜
拾文化(ID:shiyafengshe )已獲拾文化授權
託爾斯泰,一個偉大的作家,寫出了《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作品,但他也是一個「欲望大師」。在託爾斯泰的日記裡,記錄了他光顧過的妓女、女奴、僕人、女友、鄉村少女、已婚婦女、上流社會的女讀者、吉普賽女郎、高加索女郎……他對傳記作者莫德說:沒有女人,我就不能安寧。
託爾斯泰畫像
託爾斯泰年輕的時候性格內向,每一次遇到漂亮的女孩,他的臉總會紅。
託爾斯泰還有一個變態的嗜好,就是,他喜歡把每一次做愛的細節都寫在日記裡。把他的表現,女人的叫床的聲音等等都記錄得清晰可辯。他為了防止自己忘記是哪一個女人,他在日記裡還畫了女人的漫畫,並編了不同的號碼。記完日記的最後,他會開始像正常人一樣地自責,說自己是個禽獸不如的東西。他好像最愛罵自己的是豬。他的一篇日記的原話是:"今天,在古老的大樹林裡,我是一個傻瓜,一頭野獸。"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掩飾他的才氣,他還是很快寫出了不朽的作品,並迅速成名。
託爾斯泰給孫子S.A. 和I.A.託爾斯泰講黃瓜的故事,莫斯科省,Kryokshino,1909年
這期間他還在倫敦小住,在倫敦的時間,他幾乎就住在妓院裡。
《安娜·卡列尼娜》電影劇照
他正在是在倫敦妓院裡居住的時候寫了一系列歌頌妓女的文章。在他的文章有這樣的話語:"妓女是對婦女的極少數的體面的稱呼,譬如現在倫敦,如果沒有這7萬名妓女,體面和道德的男人會存在嗎?穩定的家庭生活會保持下去嗎?還會有多少婦女和年輕的少女能夠保持貞潔?我認為,為了維護家庭,娼妓必須提倡。"
他的觀點,比日本提倡一夫多妻制的渡邊純一整整早了一個多世紀,多麼驚世駭人啊。
一個寫出經典作品的作家,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紳士。託爾斯泰無不避免愛情。
是的,從歐洲旅遊回來後的1859年,他勾引了一個有夫之婦,那個女人是個陰謀家,不知道是不是託爾斯泰的孩子。總之,那個時間也沒有親子鑑定機構,託爾斯泰只好給了那個女人一筆錢,讓她回鄉下去了。
他回到自己的農莊裡去尋歡作樂。在那裡,他遇到了18歲的少女阿爾塞涅那娃,靠,這個名字真長,還有呢,我不寫了。總之,這個18歲女孩的並不成熟的身體讓他著了魔。那個女孩對他也很崇拜,簡直對他有些百依百順。他們交流的時候很愉快,託爾斯泰對這個女孩欲望並不強烈,甚至是單純的喜歡。
《戰爭與和平》電影劇照
這就是他一生中最為單純的一段感情。
他的婚姻是不幸的。
可是,結婚的當天,他發現,自己喜歡的還是那個離開他的女人,他跑到新娘的房間裡說:"我事實上並不喜歡你,如果你不願意的話,婚禮隨時可以結束。"
與妻子在書房。妻子面帶微笑,託爾斯泰則看起來臉色疲倦,似乎不太高興。
雖然他讓妻子連續12次懷孕,但他卻不節制自己的性慾,在妻子懷孕的時候還照舊強暴妻子,導致幾個孩子早夭。
在託爾斯的性愛日記裡,不但記錄了他光顧過的妓女、女奴、僕人、女友、鄉村少女、已婚婦女、上流社會的女讀者、吉普賽女郎、高加索女郎。
當然這一亂倫不是指和自己親生的親屬做愛,他後來有一陣子喜歡和母親的女友、妻子的晚輩以及好朋友長輩親戚。他在那骯髒而刺激的性愛中獲得快感。他墮落成了一個偉大的作家。讓人奇怪的是,他早年的性病,卻再也沒有發作過,他竟然因為過多的性愛活到了81歲。直到晚年,他對他的傳記作者莫德說:"沒有女人,我就不能安寧。我的性慾過分強烈,這真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可笑的是,在早期的日記裡,他把這種病因都歸結為女人的身體的誘惑:"她們讓我違背了我做人的準則","女人把我引入了歧途"。
託爾斯泰與家人在一起
呵呵,那一定比他的小說更加刺激。
《安娜·卡列尼娜》電影劇照
附錄:託爾斯泰論女性
▌當一個女人戀愛一個男人的時候,她能夠從他的身上看出他所沒有的好處來,但當她不屬意於他的時候,她又不能從別人的意見之外看出他的長處來。
▌女人並不用語言來表達她們的思想,而是用語言以達到她們的目的,她們在別人的語言中所搜尋的也是這個目的。
▌一個妻子親近著她的丈夫,對他說了許多以前沒有說過的撫愛的話。丈夫感動了,但這只是因為她做過一些淫穢的事情而已。
▌一個女人,她只在人家與她有關涉的時候是性子和靜的。一切與她無關的事情,她都不覺得有趣味,而這種事情如果與別人有了關涉,她是要惱怒的。她似乎擔負著(主宰著)一切與她接近的人的生命,好像沒有她,大家都會滅亡。為了一切輕微的責難,她會侮辱每一個人,但在十分鐘之後,她立刻就忘記了,而且一點也沒有懊悔。
▌我不能寫作時,我覺得痛苦,於是我對自己施以強迫。這多麼愚蠢啊!好像生命是存在於寫作之中似的。實則生命根本不存在於一切身外的活動。生命並不如我之所欲,而是上帝之所欲。沒有著作,生命反而更充實,更有意義。現在我正學著不寫作而生活,我確信能夠做得到。
▌我們的藝術,因為它供給了資產階級的娛樂,不僅類似於賣淫,簡直與賣淫沒有絲毫區別。
趙瑜,詩人、作家。出生於七十年代。1997年7月參加工作。曾用筆名陶瓷了、中原漁人。天涯雜誌社編輯,省作協五屆理事,中國作協會員。主要從事小說、散文創作,出版有長篇小說《我們都是壞孩子》、《我鄙視你》、《曖昧》、《女導遊》,散文集《小憂傷》、《小閒事》、《閱後即焚》等。現為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