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私生活| 託爾斯泰的性愛日記,比小說還刺激

2021-02-07 經典文學讀書文摘

文/趙瑜

拾文化(ID:shiyafengshe )已獲拾文化授權



託爾斯泰,一個偉大的作家,寫出了《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作品,但他也是一個「欲望大師」。在託爾斯泰的日記裡,記錄了他光顧過的妓女、女奴、僕人、女友、鄉村少女、已婚婦女、上流社會的女讀者、吉普賽女郎、高加索女郎……他對傳記作者莫德說:沒有女人,我就不能安寧。


託爾斯泰畫像


託爾斯泰年輕的時候性格內向,每一次遇到漂亮的女孩,他的臉總會紅。

1846年,18歲的他在一次手淫過後,終於嘗試了一次性交易。他找了一個年齡偏大價格便宜的女人結束了自己的童貞的身體,之後他在一篇日記裡大罵自己,並詛咒女人,他的原話是這樣的:"誰是我們身上淫蕩放縱的根源,難道不是女人嗎?"讓他難過的是,他一下陷進性愛的泥潭裡,從那以後,他找過不同的妓女,有時候還和相熟的妓女借錢去嫖另外的女人。他很快染上了性病。1847年,19歲的託爾斯泰在自己的日記裡寫道:"從通常的渠道染上的性病,不得不接受治療。"就在他的性病剛剛有轉機的時候,他又開始不安分地勾引起女人來,他和一個吉普賽人說情話,免費享用了一個女人,並讓女人也染上了性病。他那時間在鄉村生活,勾引了大量的俄羅斯鄉村少女,有些少女還是處女,據他的日記裡記載,在養病期間他的性慾每天要暴發一次,讓三個女人染上了輕度感染病。

託爾斯泰還有一個變態的嗜好,就是,他喜歡把每一次做愛的細節都寫在日記裡。把他的表現,女人的叫床的聲音等等都記錄得清晰可辯。他為了防止自己忘記是哪一個女人,他在日記裡還畫了女人的漫畫,並編了不同的號碼。記完日記的最後,他會開始像正常人一樣地自責,說自己是個禽獸不如的東西。他好像最愛罵自己的是豬。他的一篇日記的原話是:"今天,在古老的大樹林裡,我是一個傻瓜,一頭野獸。"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掩飾他的才氣,他還是很快寫出了不朽的作品,並迅速成名。


託爾斯泰給孫子S.A. 和I.A.託爾斯泰講黃瓜的故事,莫斯科省,Kryokshino,1909年


20歲以後的託爾斯泰把自己的性愛對象轉移成了已婚女人。他開始不喜歡勾引少女和不通性事的女人。轉而開始和不同年齡的已婚婦女做愛。他曾經在一年裡拆散過5個家庭,當然,這一切都只是大約數,並不確切。1856年,28歲的託爾斯泰為了逃避一個漂亮的女奴去歐洲旅遊。對了,這一時間的俄國是農奴制度,有了錢的託爾斯泰在鄉村裡建了一個農莊,他物色了數不清的漂亮女人到他的農莊裡做工,白天幹活,晚上接受他的性騷擾。有一個叫波良納的女奴懷孕了,他不得不讓她生下孩子,但他為了逃避她,去歐洲旅遊了好長時間。從歐洲回來後,就用錢打發了那個生完孩子後身體發福的女奴。1857年,託爾斯泰定居法國巴黎,在那裡,他租了一套房子寫作。幾天每隔幾天就會換一個女人來服侍他。他自己稱1857年是他最瘋狂的一年,是他找女人的高峰年,那一年他29歲。靠,居然和我現在一樣的年齡。鬱悶啊鬱悶。託爾斯泰在1857年日記裡不再詛咒妓女,反而大大唱讚歌給她們聽。他這樣描述他所居住的公寓:"我所下榻的公寓居住著36對男女,其中有19對是和我一樣的非法居住,這真讓人作嘔,尤其每天半夜裡傳出來的尖叫聲,讓我以為還在妓院裡。"

這期間他還在倫敦小住,在倫敦的時間,他幾乎就住在妓院裡。



《安娜·卡列尼娜》電影劇照


他正在是在倫敦妓院裡居住的時候寫了一系列歌頌妓女的文章。在他的文章有這樣的話語:"妓女是對婦女的極少數的體面的稱呼,譬如現在倫敦,如果沒有這7萬名妓女,體面和道德的男人會存在嗎?穩定的家庭生活會保持下去嗎?還會有多少婦女和年輕的少女能夠保持貞潔?我認為,為了維護家庭,娼妓必須提倡。"

他的觀點,比日本提倡一夫多妻制的渡邊純一整整早了一個多世紀,多麼驚世駭人啊。



一個寫出經典作品的作家,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紳士。託爾斯泰無不避免愛情。

是的,從歐洲旅遊回來後的1859年,他勾引了一個有夫之婦,那個女人是個陰謀家,不知道是不是託爾斯泰的孩子。總之,那個時間也沒有親子鑑定機構,託爾斯泰只好給了那個女人一筆錢,讓她回鄉下去了。


一時間,託爾斯泰冷靜下來。他已經三十三歲了,該有自己的愛情和家庭了。

他回到自己的農莊裡去尋歡作樂。在那裡,他遇到了18歲的少女阿爾塞涅那娃,靠,這個名字真長,還有呢,我不寫了。總之,這個18歲女孩的並不成熟的身體讓他著了魔。那個女孩對他也很崇拜,簡直對他有些百依百順。他們交流的時候很愉快,託爾斯泰對這個女孩欲望並不強烈,甚至是單純的喜歡。



《戰爭與和平》電影劇照

嘗過了多種女人,他忽然發現,自己最鍾情竟然是這種含苞未放的少女。他誘惑著這個少女和他上床,那女孩竟然順從地和他上床,不知是聽從了誰的勸導,那個少女竟然放蕩起來。這讓託爾斯泰頗為不適應。但不管怎麼說,他喜歡和她在一起的那段日子。他寫出大量的單純而透明的文字,並提高了自己的身價。然而,他只是喜歡那個女孩的孩子氣,半年以後,當那個女孩漸漸變得庸俗而又成熟起來的時候,他開始厭倦。他最終還是戰勝了自己,決定和女孩結婚。因為他的確為這個女孩動心了。可是,那個女孩發現了他的日記,知道了他以前的生活,女孩毅然放棄了他的富裕的生活,離開了他。

這就是他一生中最為單純的一段感情。



他的婚姻是不幸的。

1860年,愛情破滅的第二年,他又一次遇到一個醫生的女兒,也是18歲。據猜想,這大概緣於託爾斯泰對愛情的一種替代因素。他決定結婚。

可是,結婚的當天,他發現,自己喜歡的還是那個離開他的女人,他跑到新娘的房間裡說:"我事實上並不喜歡你,如果你不願意的話,婚禮隨時可以結束。"


與妻子在書房。妻子面帶微笑,託爾斯泰則看起來臉色疲倦,似乎不太高興。


他的妻子的名字叫做索尼婭,哭得像個淚人一樣,外面是喜氣洋洋的親人,託爾斯泰竟然這樣對她。好在婚禮還是進行了,託爾斯泰故意遲到了一個小時。那天晚上,託爾斯泰野蠻的要了他妻子的處女膜,索尼婭一直哭泣。這讓託爾斯泰感到很厭倦。後來,他們的婚姻被評為世界上最不幸的婚姻之一,因為託爾斯泰接下來的放蕩。託爾斯泰有一個誠實的特點。他認為不應該向妻子隱瞞他的性生活歷史,可是他也過於殘忍了,他竟然把他日記裡記錄詳細的編號確鑿的性愛細節給妻子看。有時候,她妻子還放蕩地配合他。

雖然他讓妻子連續12次懷孕,但他卻不節制自己的性慾,在妻子懷孕的時候還照舊強暴妻子,導致幾個孩子早夭。



在託爾斯的性愛日記裡,不但記錄了他光顧過的妓女、女奴、僕人、女友、鄉村少女、已婚婦女、上流社會的女讀者、吉普賽女郎、高加索女郎。

當然這一亂倫不是指和自己親生的親屬做愛,他後來有一陣子喜歡和母親的女友、妻子的晚輩以及好朋友長輩親戚。他在那骯髒而刺激的性愛中獲得快感。他墮落成了一個偉大的作家。讓人奇怪的是,他早年的性病,卻再也沒有發作過,他竟然因為過多的性愛活到了81歲。直到晚年,他對他的傳記作者莫德說:"沒有女人,我就不能安寧。我的性慾過分強烈,這真是一種可怕的疾病。"

可笑的是,在早期的日記裡,他把這種病因都歸結為女人的身體的誘惑:"她們讓我違背了我做人的準則","女人把我引入了歧途"。


託爾斯泰與家人在一起


託爾斯泰,一個偉大的作家,他寫出了《復活》、《安娜·卡列尼娜》等傳世作品,但他更是一個欲望大師,縱容了自己的欲望,成了一個魔鬼。

呵呵,那一定比他的小說更加刺激。



《安娜·卡列尼娜》電影劇照


附錄:託爾斯泰論女性

▌當一個女人戀愛一個男人的時候,她能夠從他的身上看出他所沒有的好處來,但當她不屬意於他的時候,她又不能從別人的意見之外看出他的長處來。


▌女人並不用語言來表達她們的思想,而是用語言以達到她們的目的,她們在別人的語言中所搜尋的也是這個目的。


▌一個妻子親近著她的丈夫,對他說了許多以前沒有說過的撫愛的話。丈夫感動了,但這只是因為她做過一些淫穢的事情而已。


▌一個女人,她只在人家與她有關涉的時候是性子和靜的。一切與她無關的事情,她都不覺得有趣味,而這種事情如果與別人有了關涉,她是要惱怒的。她似乎擔負著(主宰著)一切與她接近的人的生命,好像沒有她,大家都會滅亡。為了一切輕微的責難,她會侮辱每一個人,但在十分鐘之後,她立刻就忘記了,而且一點也沒有懊悔。


▌我不能寫作時,我覺得痛苦,於是我對自己施以強迫。這多麼愚蠢啊!好像生命是存在於寫作之中似的。實則生命根本不存在於一切身外的活動。生命並不如我之所欲,而是上帝之所欲。沒有著作,生命反而更充實,更有意義。現在我正學著不寫作而生活,我確信能夠做得到。


▌我們的藝術,因為它供給了資產階級的娛樂,不僅類似於賣淫,簡直與賣淫沒有絲毫區別。

趙瑜,詩人、作家。出生於七十年代。1997年7月參加工作。曾用筆名陶瓷了、中原漁人。天涯雜誌社編輯,省作協五屆理事,中國作協會員。主要從事小說、散文創作,出版有長篇小說《我們都是壞孩子》、《我鄙視你》、《曖昧》、《女導遊》,散文集《小憂傷》、《小閒事》、《閱後即焚》等。現為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家。


相關焦點

  • 列夫·託爾斯泰作品在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出版
    列夫·託爾斯泰的中短篇小說接踵而至之後,列夫·託爾斯泰的小說創作吸引了廣大中國讀者,他的作品一直是人文社外國文學出版的重點之一。1954年的《哈澤穆拉特》拉開了出版列夫·託爾斯泰中短篇小說的序幕。多年經營成就列夫·託爾斯泰文集在多年單品積累的基礎上,人文社於1986—1992年出版了第一套「列夫·託爾斯泰文集」,共十七卷,涉及作家的小說、故事、戲劇、文論、政論、書信、日記。至此,人文社的列夫·託爾斯泰作品翻譯規模在國內居於領先,並先後於2000年、2013年更新了「列夫·託爾斯泰文集」。
  • 為什麼說《安娜·卡列尼娜》是託爾斯泰最好的作品?
    列夫·託爾斯泰與《安娜·卡列尼娜》文|格非關於列夫·託爾斯泰,馬原有一個說法,他認為託爾斯泰是小說史上爭議最少的作家。我理解他的意思,這裡所說的爭議最少,指的是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就是說,你可以喜歡或不喜歡託爾斯泰的作品,但似乎無人能夠否認他作為一位傑出思想家和第一流小說家的地位。
  • 列夫·託爾斯泰和他的中國知音草嬰
    在翻譯列夫·託爾斯泰的小說之前,草嬰先生就對作家其人做了充分研究,在翻譯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作家和作品的理解,撰寫了大量文學評論,應邀在全國各地做演講、開座談,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列夫·託爾斯泰,愛上列夫·託爾斯泰的作品。草嬰先生是列夫·託爾斯泰在中國當之無愧的知音。
  • 走進草嬰書房,認識這位託爾斯泰的中國知音
    列·託爾斯泰的作品進入中國的大約120年裡,它深刻的思想性和獨特的文學性吸引了無數中國讀者,其中包括許多著名現當代作家,比如魯迅、瞿秋白、茅盾、鬱達夫、巴金、冰心、夏衍、田漢等。而草嬰,是列夫·託爾斯泰在中國當之無愧的知音。
  • 名人傳 | 託爾斯泰:愛情、婚姻,與巨著的誕生
    昨天我們了解了託爾斯泰在寫作上的三個時期的成長,關於小說《童年》的寫作背景,在高加索地區受自然主義的影響,還有在戰爭中接受的蛻變。顯然,託爾斯泰的創作與思想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今天,我們將繼續閱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故事,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之後,接下來他又將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文字收穫呢?
  • 如果愛情是一個故事,看託爾斯泰、列儂和李隆基怎麼寫?
    託爾斯泰不但「抄襲」了自己的求婚的方式,連書中列文的人物形象也「抄襲」了自己。託爾斯泰是個伯爵,莊園主列文也是伯爵,而且是有3000畝土地的大地主。託爾斯泰還是作家,列文不是作家,但是列文有一個全國知名的大作家的哥哥——謝爾蓋。託爾斯泰一直覺得自己很醜,所以在求婚的時候心裡很自卑,列文也是這樣。
  • 《少女日記》:少女安娜豪放性愛經歷......
    少女日記 The Diary (1999)
  • 梅列日科夫斯基 : 託爾斯泰為"肉的探索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為"靈的...
    別爾嘉耶夫特別耐人尋味地提出人大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被託爾斯泰的心靈所吸引的,一種是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靈所吸引的,而比較喜歡一元論和純理性主義的"託爾斯泰類"的人很難正確地領會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僅如此,他們還常常不喜歡他。別爾嘉耶夫還特別指出"文化的破產"給20世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因為文化正是導向生命之實相的道路:神聖生命的本身正是精神的至高文化。
  • 想學寫小說?《像託爾斯泰一樣寫故事》告訴你大師們的創作秘籍
    但儘管如此,你也先不要忙著氣餒,錢老這句話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輕視創作衝動,而是認為僅有創作衝動是不足以寫出好文章的,還得會寫,也就是掌握寫作的一些方法。那麼什麼樣才是好的寫作方法呢?當然是名家巨匠們的寫作方法。
  • 俄國文豪託爾斯泰在文學中追求的真理是什麼
    柴可夫斯基也曾在他的日記裡寫道:「當託爾斯泰淚流滿面地坐在旁邊,聆聽我的弦樂四重奏曲第一號(First String Quartet)的行板(andante)時,也許我的一生中從未如此滿足,我創作的雄心壯志從未如此倍受觸發。」託爾斯泰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渴求真理:真理的存在是必要的,必然是簡明且了無虛榮。他也以此說服了許多人。
  • 紀念列夫·託爾斯泰逝世110周年,《復活》:掛起為世界照路的燈
    今年是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逝世110周年。託爾斯泰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是19世紀世界文學的三座高峰。其中,1889年至1899年創作的《復活》是託爾斯泰最後的傑作,尤其在中國,它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 《最後一站》:列夫·託爾斯泰那不能分開又無法共處的愛情
    導言:《最後一站》又名《紅塵極路》豆瓣7.5分,上映於2009年,主要人物有:託爾斯泰、索菲亞、薩莎、切科夫、瓦倫丁、瑪莎。這是一部愛情/傳記/劇情類電影,本片以傳記類型小說改編,主要介紹託爾斯泰及其妻子的一生。
  • 中國出版致敬世界文學的雲端:列夫·託爾斯泰和他的中國知音草嬰
    2020年是列夫·託爾斯泰逝世110周年,這位有著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在生前就密切關注中國。託爾斯泰的作品進入中國的大約120年裡,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獨特的文學性吸引了無數中國讀者,包括許多著名現當代作家如魯迅、瞿秋白、茅盾、鬱達夫、巴金、冰心、夏衍、田漢等。
  • 託爾斯泰的中國知音草嬰:他為讀者搭建了一座通往俄羅斯文學的橋梁
    日前,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振亞,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趙麗宏,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孫甘露,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立民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做客滬上最高書店——朵雲書院,談論託爾斯泰作品對中國讀者的影響,回憶他們與草嬰先生交往的點滴。
  • 臺灣言情小說作家黑潔明
    黑潔明,臺灣言情小說作家。現為臺灣禾馬文化出版社作者。代表作品:《鳳凰奇俠系列》、《 非常保鏢系列》等。黑潔明,出道作「藍蠍子的娃娃」發表於1998年夏,隨即成為當年言情小說界最受注目的新人。同年,香港星河出版社前來接洽,代理出版發行。後由香港天地圖書拿下港版版權,陸續發行港版小說。
  • 《復活》:託爾斯泰的道德懺悔和精神遺囑
    我個人認為,如果你研究託爾斯泰的思想,從思想史的角度研究他那個時代的作家和文學,你會覺得這部作品比《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寧娜》還要重要,關鍵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問題。「復活」的三層含義談到《復活》,首先就需要談談這個題目。
  • 託爾斯泰的最後時光:希望逃離塵世紛繁複雜的一切
    從《懺悔錄》中推斷,託爾斯泰信仰上帝是一次突然的轉變——源於他19世紀70年代末的一次道德危機。許多學者也這樣認為,危機之前的文學家託爾斯泰與危機之後的宗教思想家託爾斯泰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實際上,對於信仰的追求貫穿了作家的一生以及他所有的藝術創作。他全部的自我認同與他對精神意義以及精神完滿的追求緊密相連,他也從基督的一生獲取創作的靈感。託爾斯泰眼中的上帝象徵著愛與和諧。
  • 名人談寫作特輯——國外名家:列夫·託爾斯泰
    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 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政治思想家 、哲學家。 託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 1854~1855年參加克裡米亞戰爭。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
  • 託爾斯泰最後的日記:「忍耐吧,列夫·託爾斯泰!努力吧」
    《託爾斯泰最後的日記》,作者:託爾斯泰,譯者:任鈞,版本:果麥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年6月一月十五日健康好像漸次地壞了下去。在來信中,引得起興趣的很少。繼續從事《教化的泉源》的工作。弄好了五六天的。沒有騎馬到什麼地方去。只是稍微走了一些路。須得寫下來的是——我清清楚楚地想起來了:現在已是八十二歲的我,意識到自己,正跟五六歲時意識到的自己完全相同。
  • 《復活》:託爾斯泰世界觀發生劇變後,最後一部長篇巨著!
    《復活》是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899年。 《復活》是託爾斯泰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總結,被譽為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發展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