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 Sugared & Spiced 設為星標公眾號,
每天都和 🍰一樣好吃
在澳門參加完亞洲 50 最佳餐廳頒獎典禮後,順道坐渡輪去香港吃了兩天。所有餐廳之中,去年開幕才 8 個月就收穫米其林兩顆星星的法日餐廳 Écriture 最讓我驚豔,忍不住想要安利給你 🐷(再附送另外兩家 fine dining 推薦,請往下看~)
Écriture
開幕 8 個月就獲得米其林二星的法日餐廳
Écriture 的地點在集合餐飲與藝廊於一身的 H Queen's 26樓,空間內擺放著很多書籍 - 藝術類的、廚藝類的、連第一本米其林指南都有。兩面落地玻璃,光線極佳。
白牆上,如雲如煙般的銅紋。
Écriture 能在開幕數月後就獲得米其林二星,大廚 Maxime Gilbert 功不可沒。來自法國的他曾在名廚 Yannick Alleno 的多間餐廳學藝,來到香港後在米其林二星餐廳 Amber 擔任 Richard Ekkebus 的左右手多年,直到去年獨立出來擔任 Écriture 主廚。
在開放式廚房裡的 Maxime Gilbert
削黑松露ing
Écriture 午市套餐 488 港幣/位起(+10%),也有 1588 港幣/位(+10%)的 tasting menu。需要注意的是,Écriture 只接受網上訂位,而且訂位時要立刻付款喲。
我和朋友選擇了 10 道菜的 tasting menu。在第一道菜之前,先來了幾款 amuse bouche 開胃小點:墨魚汁脆片夾著的海苔凍 + 海葡萄、紫薯脆片佐黑線鱈奶油、以及肉腸黃油麵包。
順帶一提,Écriture 黃油和麵包都做得出色,不過為了之後的 10 道菜,還是克制自己一下。
選擇自己喜歡的刀子。
第一道:Amaebi。日本甜蝦和日式鰹魚高湯凍的搭配,甜而清爽。點綴了如花瓣一樣的甜菜根薄片,賣相和風味都很氣質的一道料理。
第二道:Green Asparagus。蘆筍看似平淡,但搭配了藏在綠葉之下的海膽、海蜇皮、以及 Beurre Blanc 香檳醬汁,不論在視覺上還是味覺上都令人驚豔。喜歡 Maxime Gilbert 的擺盤美感 - 簡約、隨意、優雅。
第三道:Caviar。史氏鱘魚子醬(Schrenckii caviar)先在西班牙風乾火腿裡靜置以吸取其鮮味,隨後堆疊在牛骨髓舒芙蕾上,另外還搭配了蛤蜊醬汁和歐芹油,味道層次澎湃。
第四道:Scallop。這是 Maxime 的拿手菜之一:服務員在客人面前將炸得金黃,圓渾的扇貝 「唰」 地一切為二,橫切面可看到扇貝、黑松露、和海苔的層次。面衣相當酥脆、毫不油膩,佐以芹菜根泥、榛果薄片、以及扇貝裙帶做的泡沫醬汁,海洋的鮮味完美呈現。
第五道:Akamutsu。來自日本東海岸的赤鯥,與法國布列塔尼海藻和馬鞭草一起蒸煮過後加入清酒,風味細緻。上桌時淋上赤鯥魚肉燉煮成的醬汁,擺盤極簡而美麗。
第六道:Turbot。多寶魚 + 鵝肝的組合挺有創意的,但我個人並不中意這個搭配,覺得鵝肝的肥膩蓋過了魚肉的本味。
第七道:Kuro Awabi。黑足鮑魚先在清酒、海藻、以及大根湯汁裡燉煮過後切片,搭配茄子、葡萄柚、西班牙風乾牛肉、以及鮑魚肝醬。
第八道:Japanese Wagyu Beef。日本和牛做成的 mille fueille(千層派)還是第一次吃到。豐富的油脂和黑松露的香氣搭配起來著實濃鬱,可惜實在吃不下了,嘗了兩口便作罷。個人認為若減掉 #6 和 #7,直接在 #5 赤鯥之後上這一道和牛料理的話,更合適。
第九道:Amaou Strawberry。來自日本福岡博多的 「Amaou」(甘王)草莓以圓潤飽滿和高甜度出名,在這裡和清酒凍以及酒粕冰淇淋一同入口,果然迷人。
第十道:Japanese Citrus。由金桔雪酪、白巧克力甘草冰淇淋、金桔果醬做成的 「千層派」,每一層中間由一層薄薄的巧克力餅乾分開。不過這甜點凍得太厲害,除了很難切開之外,放入口裡由於溫度太低而無法細細品嘗,我個人並不喜歡。
最後的 petits fours:日本靜岡的甜瓜、法國的 Kouign Amann、以及幹邑巧克力塔。巧克力塔從桌上的一本裝飾用的假書裡拿出來的這一點,有點驚喜!
Écriture 這一餐吃得相當喜歡,我逢人就推薦。唯一一點就是對我來說分量太大了,雖然很開心能一次嘗遍 Maxime 的拿手料理,但下次有機會再回來的話,想試試輕鬆一些的 5 道菜午市套餐。
Écriture
地址: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26樓
營業時間:周一-六 12-2pm,6:30-10pm(周日休)
價位:午餐488港幣起/人(+10%)tasting menu 1588港幣/人(+10%)
TATE Dining Room & Bar
女主廚的優雅
這次在香港嘗的另一家 fine dining,是由 Vicky Lau 劉韻棋主理的 TATE Dining Room & Bar。Vicky 不是一位典型的廚師 - 她從事設計行業多年,甚至做到了廣告公司創作總監的職位,但在發覺自己設計思路與市場商業化設計有所分歧時,她決定開始追求自己另一個熱情 - 廚藝。
經過曼谷藍帶廚藝學院以及香港高級法式餐廳 Cépage(已歇業)一年半的洗禮後,Vicky 於 2012 年創立了 TATE。以一位廚師來說,Vicky 在自立門戶前的工作經驗不多,但她結合個人美學才華創造出具藝術感的料理,讓TATE 自 2013 年起至今每年都獲得米其林一星的肯定。
左:Vicky Lau,右:Natsuko Shoji(Été 主廚)
她的餐廳從裝潢到菜色都流露出女主廚特有的優雅。我當晚嘗的 8 道式 tasting menu(1680 港幣/人+10%)的照片和菜名如下,由於篇幅關係就不多做說明啦:
皮蛋口味開胃小點。
I. ODE TO CHINESE YAM:山藥、海藻凍、麻油、Ossetra 魚子醬。
II. ODE TO ABALONE:紅鮑魚薄片、醃漬萵筍、梭子魚卵。
III. ODE TO KUMQUAT:扇貝、金桔、法式 Grenobloise 醬(焦化黃油、水瓜柳、西芹、檸檬)。
黃油麵包,搭配豆腐乳黃油。
IV. ODE TO ROSEY SEABASS:紅喉、酸菜辣海鮮湯、龍蝦豆腐魚腸(quenelle)、番茄。
VI. ODE TO PIGEON FROM FRANCE:鴿肉、發酵芥菜葉、四川風味醬汁。
VII. ODE TO LAVENDER:酸奶蛋白霜、藍莓雪酪、薰衣草白巧克力慕斯。
VIII. ODE TO URBAN HONEY:蜂蜜小甜點。
TATE 的 tasting menu 並沒有哪一道菜特別突出,但整場晚餐像是一道優雅的樂曲,柔順而美好。分量適合女孩子,全部吃完也不會有負擔過重的感覺。(Bonus:當晚正好有東京 Été 主廚 Natsuko Shoji 前來做客座,幸運地收穫一枚額外的芒果甜點。)
TATE Dining Room & Bar
地址:香港上環荷里活道210號
營業時間:周一-六 7-10pm(周日休)
價位:Tasting Menu 1680 港幣/人 + 10%
Robuchon au Dôme 天巢法國餐廳
候布雄老爺爺的經典之作
最後一家是澳門的 Robuchon au Dôme 天巢法國餐廳。傳統法國高級料理不是我平時的首選,因為吃起來太久太飽太累(印象中最後一次吃已是5年前,在巴黎 Le Bristol 酒店裡的 Épicure 餐廳),不過一直聽說 Robuchon au Dôme 被譽為亞洲眾多 Robuchon 裡面最厲害的一家,自 2009 年以來連續十一年獲得米其林三星,來到澳門覺得必須要體驗一下。
踏入餐廳,就被那盞由 131,500 顆施華洛世奇水晶鑲嵌成的特大水晶吊燈 + 兩旁的巴卡拉水晶落地燈給震到了,實在華麗到不行。在水晶燈下現場演奏鋼琴的老先生很可愛,一有鏡頭對到馬上露出溫暖笑容 😌。
Robuchon au Dôme 地點在新葡京酒店的圓頂內,可以 360 度俯瞰澳門。若想看清楚風景的話,建議白天來用餐,還可以試試性價比非常高的午市套餐(688 澳門幣起)。由於形成安排關係我只能晚上前往,在單點和套餐之間選了可以一次嘗遍經典菜色的 Prestige Menu(2488澳門幣+10%)。
小提醒:來 Robuchon au Dôme 吃飯一定要非、常、餓的時候來。主廚 Julien Tongourian 和他的團隊從開胃小點、麵包、主菜、到最後的甜點都給的分量非常足。事實證明,吃完後會飽到之後兩天都不用進食。
首先是像小山一般的美味麵包籃以及黃油。左邊是鹽味、右邊是原味,服務員現場用勺子將黃油挖出漂亮的弧度,儀式感十足。
開胃小點:淡水小龍蝦華夫餅。
La Saint-Jacques:香煎扇貝、椰奶、新鮮香菜。
感覺肚子再也塞不下東西時,又被十幾種誘人的芝士給吸引了...
以及永遠吃不完的甜品車:
冰淇淋:
Petits fours 甜品車:
More...
And more...
在 Robuchon au Dôme 用餐就是如此豐盛、奢華,若喜歡傳統法式料理的極致體驗,來澳門不妨試試看。要是覺得晚餐吃這麼久太累,也可以在中午前往,有較精簡的午市套餐可以選擇喲。
Robuchon au Dôme
地址:澳門南灣普京路新普京酒店43樓
營業時間:12-2:30pm,6:30-10:30pm
價位:午餐 688 港幣起(+10%)Tasting Menu 2488 港幣+10%
Écriture,Tate Dining Room,Robuchon au Dôme - 哪一家最是你喜歡的風格?我個人最愛 Écriture,下次去香港,一定還會再訪。若你在港澳有推薦的西餐廳,也請留言告訴我。
下一篇是中餐,除了終於吃到譽瓏軒之外,還有新開的川菜館、無菜單料理、以及一家極品私房菜...🐷
圖/文:Sugared & Spiced
歡迎轉發朋友圈 |轉載於其他平臺,請先留言取得授權
▲ 關注 Sugared & Spiced,
每天都和 🍰一樣好吃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