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嘴鎮深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讓老人晚年過上「飯來張口」幸福生活

2021-01-17 上遊新聞

「在社區食堂吃飯,有規律,有營養,還能和老友們聊著天,有點記憶中一村人湊在一起吃飯的感覺。」7月20日,魚嘴鎮棠富園社區食堂正式營業,76歲的王萬梅說起社區食堂的好處滔滔不絕。她說,一天做三頓飯曾讓她「愁」了多年,如今社區食堂價格低廉、搭配營養、就近就餐,讓她在晚年居然過上了「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

近年來,魚嘴鎮不斷拓展「黨建+服務」內容,深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針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大做文章,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

暖心   老人相約「下館子」

「我們工作都很忙,父母也不願意跟我們一起住。幫他們點外賣,他們不僅嫌味道不好,還嫌我們亂花錢。」黃敏的父母居住在魚嘴鎮棠富園社區。隨著年紀變大,老人的腿腳越發不利索,買菜、煮飯成為一大難題。黃敏回憶道:「有一回,媽媽用煤氣爐煮粥,忘記關火就下樓了,回來發現鍋底都快燒穿了。」回想起此事,黃敏仍心有餘悸。

如今,在魚嘴鎮棠富園社區,每天中午12點和下午5點半,只要到了飯點,社區的老人們都會相約「下館子」——到社區食堂就餐。「兩頭兩頓不用愁,飯點一到食堂走!」儼然成為了魚嘴鎮棠富園社區居民生活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一日三餐便成為一樁「麻煩事」,自己包攬「一人食」辛苦、麻煩且容易浪費,外賣的餐食重油、重鹽、重糖,血糖血脂蹭蹭往上升。「最好能有個家門口的、菜品豐富且實惠的社區食堂。」——這樣一個清晰的共同期盼,在老人們心中漸漸浮現。

據棠富園社區書記黃仁海介紹,棠富園社區為安置房社區,居民中老年人較多,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近200人。前期,社區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周邊還沒有專門為社區老人提供服務的食堂,社區老人對開辦社區食堂的願望十分強烈。於是,在去年底便規劃了棠富園社區食堂,將其列入今年的民生實事。

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了解居民需求和心聲,在社區食堂籌備期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及網格協管員入戶調查,發資料、收集意見,進行信息採集。建設過程中,社區內不少老人前來提建議,積極參與社區食堂的籌建工作。

價格別太貴、口味清淡點、位置離家近……在此過程中,大家的建議被一一採納。

暖胃   每周菜譜不重樣

還不到中午11點,棠富園社區食堂便香氣四溢。食堂內寬敞明亮,木色為主的簡約現代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

「室內燈光選用不刺眼且光線柔和的暖黃色;廚房採用透明設計,讓用餐者實時看到廚房內的配餐情況;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包邊防撞座椅、防滑地磚……」棠富園社區書記黃仁海介紹道,在餐廳最初設計時,為給老年人提供貼心便利的服務,特意加入了更多適老化元素。

今天的午餐是香菇雞、木耳肉片、油渣蓮白、紅燒茄子以及番茄雞蛋湯。菜品被陸續端上吧檯,看起來十分誘人。

對於每周的食譜,工作人員都會精心搭配,每周不重樣。廚師梁秀英說,社區食堂主要根據老年人的特點,為其設置每天的食譜,老年人對飯菜的總體要求以軟爛為主,所以社區食堂的飯菜都會蓋上鍋蓋稍微多燜一會兒,同時低油少鹽。為保證餐食新鮮和不浪費糧食,大多數老人會提前一天訂餐。

每周末,社區食堂會將一周的菜譜發到社區便民微信群裡,老人們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提出菜譜建議。食堂餐標為:年滿65周歲及以上老年居民:一葷兩素一湯10元/人/餐,兩葷兩素一湯15元/人/餐;其他居民:一葷兩素一湯15元/人/餐,兩葷兩素一湯18元/人/餐。

創新 「黨建引領+股份制」實現自我造血

「居民吃飯是個長期問題,要解決食堂運營的長期資金來源,還得從市場化中想辦法。」黃仁海了解到,社區食堂並不是新鮮事,但許多便民食堂均以草草收場告終。難以為繼的主因是營收與成本難以平衡。賣得太便宜,難以收回成本;賣貴了,居民不買帳。若不靠政府補助,就只得降低飯菜質量,漸漸地居民也不來了……

「讓社區餐廳保持『保本微利』,實現自我造血,才能可持續發展。」在魚嘴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棠富園社區摸索出了新路子,本著投資少、見效快、可持續的原則,初步採取「黨建引領+股份制」經營模式,成立股份制餐飲有限公司,發動了社區幹部、小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作為股東,按投資比例分配股權。

「每個月省去的一大筆房租開銷,給予居民實惠的同時,也讓成本變低,保證微利模式。」魚嘴鎮黨委、政府從中協調,成功將約170平方米的一樓空置門面房用作社區食堂。目前,食堂的工作人員均是社區志願者,這樣成本又減少一部分。

食堂並不只供應給社區老人,還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並接受企業定製飯菜。開業僅三天的棠富園社區食堂備受居民青睞,許多企業已經開始諮詢團送事宜。

據悉,食堂還將採取「職業化+志願者」管理模式,聘請專職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專業廚師保障菜品質量,組織志願者開展助餐服務,實現成本控制、程序透明、管理有序、可持續的目標,真正體現「助老扶老是本色、惠民利民顯底色、共建共享有特色」的服務理念。

記者手記

社區食堂飄出「幸福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幸福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樣的?病了,可以就近就醫或者有醫生登門問診;悶了,能到社區文化中心唱唱跳跳;餓了,可以到社區食堂就餐或訂餐。採訪中,社區的老人因為社區食堂低廉的價格、營養的搭配、近距離的就餐……臉上洋溢出喜悅的笑容,這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那是發自他們內心的滿足和幸福。

民以食為天,為居民辦社區食堂,看似一件小事,但卻能解決群眾很實際的難題。解決吃飯問題是魚嘴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義不容辭地為老年人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王偲媞 林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居家智慧養老,託起幸福晚年
    近年來,我縣持續加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智慧養老新模式,依託現有網際網路資源,開展居家智慧養老服務,以「智慧養老」助力「老有所依」,託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鄭倩 您好,這裡是富平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請問需要什麼服務縣寶塔社區居民 羅根京 我最近有點頭暈,讓人過來給我看下一大早,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的報警聲響起,指揮中心平臺上的可視呼叫器裡傳來了一位老人求助的聲音。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創新綜合型居家養老服務 滿足老人...
    據了解,社區不斷創新綜合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從滿足老人基本的生活需要開始,不斷創新提升服務質量,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個性化的需求,並滿足多種精神需要。 活動開始,在烘焙老師的指導下,老人們踴躍嘗試,從製作餅乾,到分裝並放進烤箱,再到成品出爐後的互相品評,大家說說笑笑,度過了一段愉快、愜意的時光。   78歲的周大媽開心地表示,原以為通過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滿足老年人的吃飯需求就已經很開心了,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活動,不僅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豐富,還可以讓大家互相認識增進友誼,建立具有個性愛好的「朋友圈」。
  • 青神縣高臺鎮:養老服務志願者為居家老人送福音
    四川新聞網消息(餘文 文/圖)在青神縣民政局、高臺鎮黨委政府的共同推動下,成立的青神縣明善社會養老服務中心,中心攜手各村(社區)兩委和老協,共同執行高臺鎮「鄰裡互助,以老養老」居家養老示範項目,給居家老人實打實帶去了福音。
  • 五常再添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社區老人喜開顏
    浙江在線1月14日訊(通訊員 嚴曉亞)為了給社區老年群體創建一個集居家、養老、娛樂、保健、健身養性於一體的綜合性老人居住場所,適應人口老齡化的現狀,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的需求,加大優質養老服務供給,響應美麗城鎮「共享樂民生活美」、全域美麗「靚麗城市專項行動」的建設行動。
  • 旌德縣:高質量社區養老服務 暢享幸福晚年
    12月17日下午,旌德縣旌陽鎮北門社區舞蹈隊舞蹈老師吳珊紅,早早就來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進入舞蹈室,打開音箱設備,調好音樂,壓腿、拉腰等待學員們到齊。「年輕的時候,我就喜歡跳舞,姐妹們客氣叫我老師,其實就是帶著大家一起學學舞蹈段子。」 吳珊紅笑著說。
  • 一位養老創業探路者的十年堅守:服務老人我們是「行走的APP」
    各項服務「爆單」,各種項目收尾,各路總結驗收……2019年,陸雲帶領自己創辦的心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22名夥伴一起,深耕南京5個區33個社區,運營5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給數以萬計的老人送餐、送服務、送精神慰藉。政府、社區、家庭,越來越多的資源看重她這塊專業的養老服務招牌。
  • 幸福晚年密碼:不剝奪老人的生活樂趣
    早在2005年,上海就提出「構建『9073』養老服務格局」,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7%的老年人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的老年人享受機構養老服務。各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推廣「『三站一體』為基礎,康養驛站為補充」的社區「醫養結合」模式。打造長護險與居家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失能老人照護體系,長期護理保險和居家養老服務覆蓋了全區戶籍老年人口的17.1%。
  • 東莞寮步:居家改善服務讓老人晚年生活有了安全保障
    近日,家住東莞市寮步鎮石步村80歲的陳爺爺臉上笑容多了,原來,寮步社工聯合志願者給老人家裡的廁所安裝了扶手,老人上廁所再也不用擔心摔倒了。這是寮步居家改善服務的一個縮影,通過社工的幫助,讓老人晚年生活有了安全保障,實現了晚年生活幸福、安全。
  • 蕾娜範康養中心多元化養老服務 讓入住老人找到晚年生活幸福感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每個老年人的心願。如今,隨著養老業的不斷發展,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從「基本養老」向「品質養老」到「醫養結合」跨越發展……這些多元化養老服務不僅提升了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也讓老年人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和快樂。
  • 北京:養老床位「搬進」家老人享「升級」版居家服務
    養老不離家,是大多數老年人的願望。讓居家老年人享受到專業的養老服務,保障他們的幸福晚年生活,是考量養老服務「溫度」的關鍵指標,也是養老服務工作的「必答題」。西城區民政局通過近一年的探索試點,創建了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服務模式,為居家老人提供了專業、優質的服務。
  • 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智慧養老平臺建設與發展研討會在...
    1月21日上午,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智慧養老平臺建設與發展研討會在瀋陽遼寧大廈舉行。會上,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妍瑩、副總經理高斌出席會議並致辭。據了解,遼寧怡家親居家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是遼寧首先嘗試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公司,與傳統養老模式不同,怡家親更重在打造「居家」養老模式。
  • 「15分鐘服務圈」探秘——西寧居家養老觀察
    新華社西寧12月23日電 題:「15分鐘服務圈」探秘——西寧居家養老觀察新華社記者李勁峰、張子琪、藍翔上午在社區託老所打撞球、做理療,中午在愛老幸福食堂吃飯,下午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測血壓、聽講座……這是西寧市城中區瑞馳社區81歲老人仇正霞每天的生活軌跡。
  • 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
    「這裡的環境真不錯,服務也很貼心!」「長者飯堂不僅解決了我們的『吃飯難』問題,飯菜也很可口!」「在珠海養老,幸福指數就是高!」今年,珠海市民政局舉辦了多場養老服務體驗日活動,讓老年朋友近距離感受我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長者們在參觀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時都讚不絕口。
  • 昆明市官渡區積極探索區、社會、街道、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
    「2019年3月,區裡斥資1.6億元打造的全省首家集養老服務、生活服務、衛生服務於一體的官渡區養老綜合服務示範中心在關上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心地上4層建築4200餘平方米,採用公建民營方式,由區政府通過社會公開招標,引進在養老服務行業中具有豐富運營經驗的管理團隊吉林幸福裡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來運營。
  • 流亭街道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
    8月28日上午,流亭街道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城陽區民政局局長孫勳先,副局長王忠武,流亭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強,街道分管負責人及各社區民政主任參加開業儀式。李強對流亭街道璞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掛牌運營表示祝賀並致辭,「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有頤養」是天下父母兒女的心願,是流亭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推進老年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完善社會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以來養老服務質量穩步提升
    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普遍開展;養老與醫療、健康、信息技術等產業融合發展,業態不斷創新;從居家、社區到機構,從公辦到民辦,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初步形成,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惜福鎮街道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正式開業
    李玉海表示,惜福鎮街道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開業運營,體現了惜福鎮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落實區辦實事的決心和力度,希望惜福鎮街道能夠再接再厲,加大各項資源和精力的投入力度,扶持中心健康地發展。同時也希望永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組織不斷提高服務能力,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平價優質的養老服務,提升老年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為『陽光城陽』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 住建部等六部門: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著力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促進家庭幸福、鄰裡和睦、社區和諧,現就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出以下意見。
  • 富平:「一鍵呼叫」上門服務讓養老更方便
    近年來,富平縣不斷加強養老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智慧養老」新模式,依託網際網路資源,開展居家智慧養老服務,以「智慧養老」助力「老有所依」,託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由於兒女都在外上班,白天不能在家照顧老人。指揮中心接到老人的求助後,第一時間聯繫醫生上門服務,為老人進行身體健康檢查。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只需要摁一下呼叫器,他的生活需求就會有人進行對接,談起居家智慧養老這個新模式,老人讚不絕口。
  • 政府購買、免費服務!瀋陽這些社區符合條件老人可申請居家養老服務了
    記者12月23日從瀋陽市獲悉,目前,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已在100個社區全面啟動,瀋陽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託社會力量向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醫、助浴、助潔等為重點服務內容的免費居家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