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夜醬關注長夜醬,為您帶來更多精彩!
《被討厭的勇氣》是由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作家古賀史健共同創作完成,兩位作者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研究。岸見一郎研究的是哲學和阿德勒的心理學,同時也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年輕人做指導。
作家古賀史健的創作風格以對話創作見長,即你問我答的形式,並且對阿德勒心理學思想感到十分震撼,於是便經常拜訪岸見一郎,向其請教阿德勒的哲學。
為何要對兩位作者做如此介紹,如果你閱讀過《被討厭的勇氣》就明白了。這本書是以一種對話的方式進行,書中一位自卑、不幸福的青年人,聽到哲人主張「世界如此單純,人人都能幸福」,便對其進行挑戰,在你來我往的辯論與思考中,青年人對生活開始有了更多的理解……
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在該書中,很明確地指出了「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如果宇宙中只有你一個人,那麼你既不會感到煩惱、也不會覺得孤獨。正是因為宇宙中並不是只有我們一個人,身處於複雜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才有了煩惱。
那麼煩惱來自於何處呢?其實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到「課題分離」。「課題分離」是阿德勒所提出來的,你可以將「課題」理解為「事情」,就是煩惱來源於沒有將自己的事和別人的事分開,你有你的課題,我有我的課題。當我幹涉你的課題或者被人幹涉,就會產生煩惱。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父母在為孩子的學習煩惱的時候,這種煩惱來源於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在被強迫下去學習,試問你自己被強迫的狀態下,會願意認真去做好一件事嗎?對孩子而言,終究不會有學習的興趣,甚至是會有逆反心理。
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課題,不是父母的。當然並不是說讓父母放任不管,而是要擺脫掉那種「控制」的心態,父母不能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可以作為一個朋友去幫助孩子,建立孩子學習的興趣,與孩子一同在歡樂中學習。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要將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我不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能讓別人幹涉自己的課題,要知道,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放下別人的課題,煩惱輕輕飛走,拒絕別人幹擾自己的課題,哪怕是被討厭。
讀到這裡,你應該也會發現,《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說所謂的自由,就是讓別人討厭,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其實也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的,而在於你是什麼樣子的。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當你讀完本書,也許你會發現,第一次覺得幸福也是唾手可得。
願你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被討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