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
文:知樂 圖:網絡
音樂歌單:
増田俊郎 - 小春日和
四季音色 - 輕風
風潮唱片 - 落花
梁邦彥 - 風の誓い
Kevin Kern-Water Lilies
今天是沒那麼困的一天
太陽也開始在這個城市上空恢復他的光彩
傍晚帶著相機記錄了下了這一刻
不過今天是唯一記不住夢境的一天
在晚邊的時候,
有同學也和我說到夢的話題
透過我最近的夢
我發現經由夢獲得的能量和支持
讓我獲得了一個很清晰的視野
比如我們生活所需要的,
就是經由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感覺而已
心裡有什麼樣的夢,
就會產生什麼的戲劇人生
以前只是發生在靈性的頭腦裡
而最近這樣的感覺幾乎是時刻和當下同在的
讓我覺得當下的世界也是一個夢而已
而當下的夢境世界在進行全新的進化
身體就是一個大大的箱子
裡面承載了很多的次元
今天看到一句話說:「夫妻如果是為對方而活著的話就會很痛苦」
我想如果夫妻是為了一個共同夢想而結合的話呢?
比如下面這樣:
活出五維度版本的自己,成為一個新世界的榜樣
我的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對方成為她最真實的自己
我發現哪怕只是微信上的聯繫
也是很容易創造出那種氛圍的
形成一種能量上的支持
我現會練習用這樣的方式和人互動
昨天晚上看到老高的視頻分享了心理學家「阿德勒」的介紹
讓我驚喜的發現
他的心理學觀點幾乎全是靈性語言
而且也正是我當下所需要的
下面的文字來自於他書中的句子
我摘錄中其中精華的部份
下面為大家分享我的學習
毫不在意別人的評價、不害怕被別人討厭、不追求被他人認可
如果不付出以上這些代價
那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不能獲得自由
世界很單純,人生也一樣
不是世界複雜,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
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
在人際關係上,別人如何評價你
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
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
才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
對認可的追求,才扼殺了自由
由於不想被任何人討厭
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換言之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
人只有在感覺:「只要跟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盡情地展現自我」 的時候
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愛
沒有自卑感
也不必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可以處於平衡、極為自然的狀態
真正的愛,就是這麼一回事
不是我們被限制,讓我們不能做
而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是我們選擇不做
不用辛苦地活在別人的期待裡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
不完美也沒什麼不好
這樣才有人味,也是可愛之處
人生是不斷與「理想的自己」進行比較
而非生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下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
而是為了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
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活出的核心渴望
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
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
世上的父母總是說「為你著想」之類的話
但是,父母們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
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是支配慾
也就是說,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我」,
正因為察覺到了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才會反抗
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
如果站在競爭的角度來考慮人際關係
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敗」
所以才無法給予祝福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
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追求優越性」的人應該是在同一平面上
是自己不斷超前邁進
而不是比別人高出一等
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
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
捨棄真正的自我
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
在人際關係建立中
將「對他人無條件的信賴」作為基石
即便由此遭到別人「背叛」
但決定背不背叛是他人的課題
同樣,如果不想與某人搞好關係的話
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徹底剪斷關係
因為剪斷關係是自己的課題
我們無法改變客觀的事實
但可以更改主觀的解釋
因為我們都住在主觀的世界裡
脆弱可以作為武器
用在人際交往中
利用和控制其他人
最好的例子就是嬰兒
所有的人類都是活在主觀之中
只要改變自己的看法
世界就會改變
從那一瞬間開始
人就能獲得重生
世界簡單的令人驚奇
但是,人總是用自己賦予的看法和想法
主觀地將事情複雜化
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人際關係
如果這個宇宙中沒有他人只有自己
那麼一切煩惱也都將消失
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
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你的思考方式
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
因為「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
主張的對錯與勝負毫無關係
如果你認為自己正確的話
那麼無論對方持什麼意見都應該無所謂
但是,很多人都會陷入權力之爭
試圖讓對方屈服
正因為如此,
才會認為」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等於」承認失敗「
如果遭人當面辱罵
我就需要考慮一下那個人隱藏的「目的」
當自己被對方的言行所激怒的時候
也要認清對方是在挑起「權力之爭」
我在想要表揚他人的時候
心中多少也會有些」操縱「意識
企圖通過說一些恭維的話來討好上司,這也完全是一種操縱吧
反過來說,我自己也因為被某人表揚而被操縱著
如果在人際關係中存在「競爭」
那人就不可能擺脫人際關係帶來的煩惱
承認錯誤、賠禮道歉、退出權力之爭
這些都不是」失敗「
人只有在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賞罰式教育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
「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
或者是「如果沒人懲罰,我就做壞事」
如果意識到競爭或勝負
那麼勢必就會產生自卑感
因為常常拿自己和別人相比就會產生「優於這個
輸於那個」之類的想法
而自卑情結或優越情結就會隨之而生
愛是一種決定
下決心愛,與任何人都有可能產生愛
晚安,喜悅
知樂
20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