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選自文史砍柴(微信號:kanchai303)
本文已取得授權
文丨十年砍柴
黑旋風李逵這個人,水滸的許多讀者喜歡他的性格,魯莽而天真,率性而淳樸,金聖歎說他是第一妙人。但 這個淳樸的農民兒子,卻殺人不眨眼,他甚至能在殺人中獲得一種快感。第七十三回他在狄太公家,捉住了正在房裡幽會的狄小姐和其戀人王小二,把兩人的頭砍下 來,「再提婆娘屍首和漢子身屍相併,李逵道:『吃得飽,正沒消食處。』就解下半截衣裳,拿起雙斧,看著兩個死屍,一上一下,恰似發擂的亂剁了一陣。」
每每聽說要去殺人,便異常興奮:「我兩把板斧許久不曾發市,在角落裡聽了,很是高興。」「我許久不曾殺人了,閒得慌。」將扈家上下殺絕後,被宋江訓斥,他回答說:「誰鳥耐煩,見著活的便砍了!」宋江因此讓他功過兩抵,他毫不在意,笑道:「雖然沒了功勞,也吃我殺得快活。」快活才是他殺人的真正動力。
李逵將殺人看成遊戲的原因,一方面是他對現實黑暗的失望,信奉以暴易暴;另一方面從心理學來說,他的心智還不成熟,像一個頑童。比如水滸中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李逵壽張喬坐衙》看似閒筆,實則寫出了李逵的一種頑童性格。
李逵進了縣衙的堂屋,嚇跑了縣令。他自己「扭開鎖,取出幞頭,插上展角,將來戴了,把綠袍公服穿上,把角帶系了,再尋皂靴,換了麻鞋,拿著槐筒,走出廳前,大叫道:『吏典人等都來參見!』」這位只愛喝酒吃肉殺人的鐵牛哥這次倒是態度溫和,沒有給各位吏員動蠻,而是讓他們當了一回群眾演員,自己狠狠地過了一把當官的癮。讓兩人喬裝因鬥毆前來告狀,在這場遊戲逼真的外表下,李逵的「判決」顯露出遊戲的本色,他根本不具備判斷尋常民事糾紛的起碼常識,而是用自己的強盜邏輯來斷案,「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了他去。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了,與我枷號在衙門前示眾。」他穿著官服,一直跑到了忠義堂前,引起兄弟們的哄堂大笑。
李逵作為赤誠、直率之人卻有一些可愛的「狡猾」,他這種「狡猾」正像一個和大人玩心眼兒的頑童。如宋江這種真正愛用權謀的人,小事上顯得異常大度豪爽,而李逵這樣的頑童,大事上坦坦蕩蕩,小事上則常常施點可愛的小手腕。
江州初見宋江,為了賭博,撒謊說自己有一錠十兩的整銀想換成零錢,宋江將十兩銀子送他,他毫不推辭大方地拿走,可從此成為任宋江驅使的得力幹將。和戴宗一起請公孫勝時,戴宗告誡他必須素食,他偷偷地跑到外面吃牛肉喝酒,還以為瞞過了戴宗。被羅真人用法術弄到官府大獄中,自稱是羅真人的徒弟,騙來監獄的牢子用酒肉孝敬。脫離牢獄後,飽受痛毆的他不但不氣惱,反而和戴宗吹噓自己騙牢子酒肉的「豐功偉績」,大有小兒得到一塊巧克力那種快樂。
李逵一味地喜歡打打殺殺,好像缺少男人一些正常的欲望,我覺得是因為他打架的本領是成人的甚至超過一般成人,而他們的心理卻是頑童的,如此我們才能理解他們的種種行為。 李逵和戴宗一起去請公孫勝出山,公孫的師父羅真人不願徒弟再去做強盜,不答應戴、李的請求。李逵想到的就是殺死這個道人,絕了公孫勝的退路,就如摔死小衙內逼迫朱仝上山一樣。晚上他偷進真人練功的房間,一斧頭砍下去,「李逵看時,流出白血來。」——鐵牛砍倒的是真人的一個葫蘆。鐵牛自以為得計,笑道:「眼見這賊道是童男子身,頤養得元陽真氣不曾走洩,正沒半點的紅。」金聖歎在評點此語時說:「因此文,忽然想起李大哥亦是童子身,不爾,教他何處破身爾。」
圖片引自戴敦邦水滸人物譜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和李逵一樣,也似乎沒有半點男人的正常欲望,對女色沒有興趣,這人又不是太監,何故?惟一的解釋是,黑旋風還不具備正常的男人性心理。
一個男孩,在度過六歲前的混沌時期後,有一段似懂非懂的歲月,這段歲月大概是七歲至十二歲情竇初開之前,男孩們往往將與異性的親近看成恥辱,小夥伴們常聯合「打擊」那些和女同學關係不錯的男孩。就是對動物的交合,這個時期的頑童也愛搗蛋、阻撓。如看到狗、牛交合在一起,頑童們非得將它們拆散,才覺得痛快。 頑童們不能理解大人們正常的男女情感需要,對自己心理上依靠的父、兄、朋友所表露出對女性的關心愛護有種天然的嫉妒。
西遊記中,當唐僧表示出對美女妖怪的同情時,另一個頑童性格的孫悟空便奚落師父凡心動了,不如早早分家得了。用師父最忌諱的一點「和尚動凡心」來嘲笑唐僧,就是擔心唐僧真的「動了凡心」。
李逵對宋江的態度也是這樣。梁山人俘虜了扈三娘,送到宋太公住處,讓僕人好生照料。鐵牛和其他人都以為宋大哥要自己享受,那些心理成熟的強盜很是理解大哥的這點正常需要,可李逵卻憤憤不平。三打祝家莊,李逵將扈家一門老幼,全部殺光後,被宋江責備,李逵說宋江:「你又不曾和他妹子成親,便又思量阿舅、丈人。」當一夥強盜冒名頂替宋江,將劉太公的女兒搶做壓寨夫人時,李逵立刻信以為真,他的理由是:「我見他在東京時,兀自戀著唱的李師師不肯放,不是他是誰?」並且直接呵斥宋江:「哥哥,你說甚麼鳥閒話!山寨裡都是你手下的人,護你的多,那裡不藏過了!我當初敬你是個不貪色慾的好漢,你原是酒色之徒:殺了閻婆惜便是小樣,去東京養李師師便是大樣。」自己不喜歡女色,也痛恨別人尤其是自己信賴的人喜歡女色,完全是個蠻橫不講理的小男孩。
這是砍柴郎出的第一本書,初戀的回憶真好
李逵生理上已經是個健壯的男人,那麼,那樣多的荷爾蒙如何釋放?他惟一的辦法就是殺人。殺人殺得越多,殺人的場面越血淋淋,他們越有快感,用殺人慾代替性慾。大多兒童都有種破壞欲,將小動物弄死,將花呀、草呀掐斷,便覺得很快樂,他們在成長中,由於接受成人世界的教育,也由於有更多人世間誘惑,心中的獸性便一點點收斂,變成了循規蹈矩的成年人。因此大人對不服管教、四處惹禍的愣頭青,採取的辦法往往是:給他娶房媳婦,套上籠頭——在情感的慰藉下,將金剛化成繞指柔,在溫柔裡消融那些個造反精神。
李逵這種頑童性格,我們也許可將他們殺人放火的行為和未成年人犯罪聯繫在一起。未成年人犯罪之所以和成年人犯罪有著不同的特點,原因是他們的心理年齡決定他們的犯罪動機,這在成年人看來,往往不可理解。成年人犯罪往往出於正常人的一些欲望,如金錢、美色、復仇等等,且大多成年人犯罪前會對犯罪收益和犯罪風險做一番考慮。而未成年人有時不知道犯罪行為的危害性,也不知犯罪的後果,為了一點點小事甚至好玩就犯罪。也就說,不知道害怕。李逵每次殺人,腦中根本沒有「風險」二字。年輕時在山東老家打死人逃了出來,自跟了宋公明後,每次殺人時必定光著膀子,奮勇向前。他的這種殺人行為已不是為了具體的世俗利益,而是一種「行為藝術」。
他這個人沒受過什麼教育,父親所死得早,老母和哥哥管不住他,從小隻信奉拳頭,相信暴力,後因避禍遠走他鄉,在江州監獄當小牢子,給戴宗做馬仔,他這樣的頑童對政治往往是一知半解,甚至天真得滑稽,但這種天真中卻往往包含最簡單的常識。對世道的評價雖然簡單、但很精確到位。李逵對宋江的權謀不能理解,常常實話實說,戳到宋大哥的痛處。當盧俊義生擒了史文恭後,宋江假裝依照晁蓋的遺言,將頭把交椅讓出。兩人在推辭時,李逵大叫:「哥哥偏不直性!前日肯坐,坐了今日,又讓別人。這把鳥交椅便真箇是金子做的?只管讓來讓去!不要討我殺將去。」「若是哥哥做個皇帝,盧員外做個丞相,我們今日都住在金殿裡,也值得這般鳥亂。無過只是水泊子裡做個強盜,不如仍舊了吧。」真是童言無忌,羞煞宋江等人。這一刻,他有點像《皇帝的新裝》中那個說皇帝什麼都沒穿的小男孩。
【本文節選自《閒看水滸》】
更多內容關注文史砍柴(kanchai303)。十年砍柴縱論文史,暢談古今。
該篇文章的原文閱讀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