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貨幣戰爭」劍拔弩張 突然升值或慘過日本

2021-01-08 搜狐網

第1頁:美國發動新貨幣戰爭 第2頁:恐慌下日元迅速升值 第3頁:人民幣匯率:怎能讓升就升

  「對中國下手,絕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的問題。」宋鴻兵在《貨幣戰爭》一書中的預言,在2010年春天,似乎正漸漸成為現實。

  時下,中美圍繞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論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而在此之前,歐元已經落入美國的圈套,深陷危機。在日元振興遙遙無期的態勢下,中國經濟的復甦讓一些利益集團深感不安。一場波及世界的貿易大戰是否會因人民幣匯率問題爆發,答案或許在下月就將揭曉。  

美國發動新貨幣戰爭

  通過歐元危機解決掉了歐洲意欲重塑國際金融新秩序的威脅後,被一路捧上天的人民幣終於成了美國的下一個目標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張皓雯、劉洪發自北京、華盛頓強大的外匯儲備、顯著的貿易順差、瘋狂上漲的房地產價格……上世紀80年代日本曾經經歷的,中國正在經歷中,甚至來自美國的本幣升值壓力都如此相似。「廣場協議」25年之後,美國又要使人民幣成為刀俎下的「魚肉」。

  從3月15日,130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信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矛頭直指人民幣升值開始,短短幾日,中美已經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幾度隔空交火。

  「美國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金融專家吳念魯說。  

美國對華劍拔弩張

  人民幣匯率成為美國上下熱衷的話題並不突然。

  此前,歐巴馬就多次宣稱,當下美國的一大國際挑戰就是匯率問題,中國應該採取「市場導向的匯率政策」。美國國會內部更是法案、聯名信不斷,要求歐巴馬政府界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甚至要求直接對中國實行貿易制裁。

  3月15日,130名美國眾議員要求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並要求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商品實施反補貼制裁。

  第二天,美國參議院兩黨小組跟著就拋出一項法案,要求歐巴馬政府向被認定存在匯率操縱的國家採取報復措施,矛頭直指中國。參議員施塔貝諾(Stabenow)宣稱,人民幣幣值低估了20%~30%,因此大量中國商品輸往美國「不公平」。

  眾議院籌款委員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聽證會也在準備中。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也通過公開表態和發布報告的方式稱,人民幣幣值應該提高。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也頻繁表態。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商務部長陳德銘,高調宣稱人民幣匯率並未被低估。「但是如果(美國)財政部出於它的需要,作出了違背事實的答覆,我們會拭目以待。」陳德銘說。

  「中美匯率已經進入實戰狀態。」《貨幣戰爭》作者、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宋鴻兵向《國際先驅導報》指出。  

為維持美元地位打壓別國

  匯率可以說是美國打擊對手駕輕就熟的手段了。上個世紀,拉美、日本、東南亞都曾經在美國的匯率和貨幣攻勢下陷入過危機。

  與那一輪貨幣戰爭主要目的是打壓這些國家良好的發展勢頭不同,此輪對人民幣「開戰」,包括之前運用隱性手段打擊歐元,美國的主要目的都是維持美元的霸權地位。

  「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是痼疾,是金融危機的制度根源。美國想通過打壓別國,拖延國際貨幣體制改革,維持美元地位。」吳念魯說。

  早在2008年8月,研究外匯很多年的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就曾告訴本報記者,此次金融危機,對歐元和歐洲的傷害最大。她認為,美國通過貨幣的優勢,在調整自身經濟的同時,連帶使歐洲陷入困境。

  「美國不能讓自己比別人好,但是可以讓別人比它差。」譚雅玲說。

  此後一年多,在各種國際會議上,歐洲多次表達了想趁金融危機重塑國際金融體系,並因此與美國爭議頗大。最近幾年,能夠在國際舞臺上與美元抗衡的貨幣也只有歐元。

  而今年1月爆發的希臘債務危機突然使歐元變得岌岌可危,美國投資大師羅傑斯甚至做出了「歐元20年內消失」的預測。

  「歐元危機背後摻雜了更深層較量,即美元與歐元主導權較量的"貨幣戰爭"。美國更樂意看到歐元的"衰落",以繼續維持美元的國際貨幣支付地位。」中國現代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  

歐元已被拖入泥潭

  香港《文匯報》國際評論專欄撰稿人鄭若麟通過大量的觀察和梳理,發現在希臘債務危機中,處處充滿了美國投行高盛的影子。

  當年希臘加入歐元區時,預算赤字和負債率遠遠高於歐元區國家必須符合的標準。希臘求助於高盛,高盛為其設計了一套掩蓋債務的方式,借給希臘一筆錢,這筆錢不但不會出現在希臘的負債表裡,還可以在帳面上衝減赤字,使得希臘符合了歐元區的標準。為了防止希臘還不上這筆錢,高盛又向德國一家銀行購買了與債務等值的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如果希臘不能還上貸款,銀行將賠付虧空。按照時下流行的做法,CDS被打包成了金融產品上市交易。希臘的還債能力越弱,CDS就會被炒得越高。

  由於歐元區銀行持有大量希臘的國債,如果希臘出現支付危機,歐元區銀行也會損失巨大。而相應的,CDS會被炒高,高盛得利。

  今年,這筆債務到期。高盛聯合另外兩家對衝基金,一方面散播希臘破產謠言,另一方面,高盛聯合對衝基金連番拋售歐元,引起市場恐慌。在希臘債務危機和歐元下跌的市場預期下,CDS漲了三倍。

  高盛和美國政府一向關係密切,譚雅玲告訴記者,雖然不能說這次行動與美國政府有關,但是高盛這樣的公司,其很多行動都是以美國的國家戰略和國家利益為主的

  「事情就是如此滑稽,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卻撕開了歐元的面具。」財經評論員葉檀撰文指出,雖然歐元還不至於四分五裂,但維持歐元的成本過高,歐元區很難在經濟、財政等體制上進行根本改革。「歐元區已經失去了與美元在國際舞臺上競技的資格」。  

後果很嚴重

  一位專家告訴《國際先驅導報》,歐元出了問題,更是讓美國在提人民幣匯率問題時顯得有恃無恐。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幾個月前,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匯率報告中還承認,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中國一系列政策在穩定世界經濟和減少自身外貿順差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自2005年7月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累計升值了21.2%;此外,中國正在採取積極舉措推定人民幣資本帳戶的自由化。

  短短幾個月,美國朝野幾乎同時改弦更張。本報記者採訪時,幾乎所有專家都認為,匯率只是美國的手段而已。

  實際上,拿人民幣匯率說事,美國可以得到諸多好處:政客藉此在中期選舉中撈選票,美國政府轉移失業率過高的國內矛盾。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國友認為,繼2005年和2007年之後,這是美國對華匯率政策的第三波施壓,而且更為嚴重,「因為它和歐巴馬政府的出口戰略聯繫在一起,未來5年出口翻番,是歐巴馬政府的最重要對外經濟政策之一。」

  「從前僅僅是為了公平貿易以及減少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宋國友認為,美國此次大舉施壓人民幣匯率,在最直接地刺激出口的目的之外,還可以實現更多目標,如果人民幣短期內大幅升值,將出現很多連鎖反應,比如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元國債的巨額貶值,中國產品在世界競爭力嚴重喪失,中國出口受影響,整個國民經濟可能會重新面臨極大的困難。

  「潛在的可能後果是,如果中國處理不好,將會制約中國的崛起。」宋國友說。

相關焦點

  • 【韓國國情】韓幣急劇升值 在亞洲主要貨幣中居首
    隨著韓幣急劇升值,韓國出口亮起「紅燈」,「韓國商品」變得日益昂貴,由於這是國門之外的「伏兵」,很難進行把控,更加令人頭疼。日本政府大規模「放鬆銀根」導致日元大幅貶值,而韓幣卻不斷升值。在這種情況下,三星電氣被日本企業排擠,去年的出口減少了1.15萬億韓元。曉星銷售額的73%也依賴於國外市場,去年的銷售額突然了下降3%。公司相關人士說「我們出口量大,必然會受到韓幣升值的影響」。對付這一局面的方法之一是擴大本地交易,也就是說,只能通過擴大「氨綸」纖維的中國本土生產規模,與當地企業進行直接貿易,減輕匯率風險。
  • 貨幣戰爭致財富大挪移 國人上演「錢袋保衛戰」
    人們朦朧地感到,「貨幣戰爭」的硝煙背後是財富的大規模轉移與重新分配。而他們更想知道,在這場全球性的金錢角逐中,如何看住自己的錢袋子?一段時間以來,誰在操縱匯率的爭論在全球蔓延,美國眾議院通過了壓迫人民幣升值的法案。中國貨幣政策再一次成為眾矢之的。不過,直到美聯儲的印鈔機瘋狂轉動起來之後,人們似乎才明白,之前的那場「口水戰」原來只是一次佯攻。  金融全球化的世界,沒人能躲開金錢的誘惑,也沒人能逃過金錢的洗劫。「不差錢」本來讓人欣喜,轉瞬間又成了煩惱。
  • 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 警惕升值背後潛藏風險|央行與貨幣
    多因素助推人民幣升值導致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比較複雜,除了中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基本面快速恢復,貿易順差擴大及美元資本流入等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即美元的持續貶值,中美兩國利差加大。
  • 為什麼港幣升值而人民幣匯率未升值?
    3月15日聯儲大幅降息100BP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0-0.25%,同時推出包括7000億美元QE、降低貼現窗口利率等多項貨幣政策工具,3月23日進一步宣布無限量寬鬆措施。為什麼港幣升值,人民幣不升值?香港市場走勢受大陸經濟基本面影響越來越大,港幣和人民幣匯率均一定程度上盯住美元,但近期港幣升值而人民幣未升值的原因在於,兩者匯率形成機制存在顯著差異。香港沒有資本管制,資本的自由流動使得聯繫匯率制度存在必然性,這保證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也使得香港與美國利差與匯率之間的相關性更強。
  • 人民幣5個月升值5500點,警惕這波強勢上漲
    而且,這幾個月來人民幣的上漲,不僅僅是針對美元,相對歐元、英鎊、日元等多國貨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值。 如今的淡出,則被業界解讀為:監管層欲打消市場對人民幣過快升值的預期。 小巴發現,在這兩個被視為「幹預」的舉措之後,人民幣匯率不降反升。尤其是11月4-9日這4個交易日裡,在岸人民幣升值超過1400點。 那麼,問題來了,近半年以來,為何人民幣一路猛漲?人民幣上漲有何利弊?未來人民幣走勢如何?
  • 人民幣匯率,升值好還是貶值好?
    匯率,通常指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是一種貨幣可以兌換成另一種貨幣的數量。比如:1美元兌換6塊錢人民幣,即人民幣匯率就是6。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兌換等值外幣,所需人民幣增加,因而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匯率走低,兌換等值外幣,所需人民幣數量減少,人民幣升值。
  • 2012,「貨幣」與「戰爭」?
    貨幣與戰爭之間不能劃等號,但是二者之間的互動卻構成了世界政治的節律,當人們從戰爭轉向貨幣的時候,和平或許是可能的。    2012年最大的亮點是瑪雅人關於「末日」的說法是個「謊言」,人類一如既往翻開了2013年的日曆。
  • 張明:人民幣匯率溫和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但貶值概率也是存在的
    具體到「811」匯改以來中間價形成機制的調整,最早是讓中間價等於前日收盤價;2016年初實施「收盤價+籃子匯率」的定價機制,2017年初增加了貨幣籃的貨幣種類,縮短了參考貨幣籃的時間;2017年5月26日引入逆周期因子,2018年1月暫停逆周期因子。後來又因為升值壓力的逆轉,重啟了逆周期因子。再來看一下「811」匯改之後人民幣兌CFETS貨幣籃的匯率走勢。
  • 人民幣持續升值 專家:匯率政策將成今年貨幣政策新重點
    1月6日傍晚,中國人民銀行對外發布了1月4日召開的央行2021年工作會議內容,對今年貨幣政策以及調控工作作出了10條部署。邵翔指出,「10條部署中直接涉及人民幣匯率的有3條,再加上跨境資本流動與金融對外開放的內容也涉及匯率,那就是5條部署涉及匯率領域。」從去年6月份至今,人民幣持續升值,一度從破7升到了6.5。
  • 中美貿易摩擦,歐盟和日本為什麼既依賴美國,又選擇靠近中國?
    日本這麼做是為了利益,一些日本企業受到衝擊,而美國根本不考慮日本的難處。美國為了向中國施加壓力,曾經要求日本政府讓日企離開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去。但是轉移到東南亞需要多少成本,能不能盈利,美國不管。除此之外,還有駐日美軍的軍費,原本這筆軍費是由美日兩國分擔,但是川普突然提出,日本要負擔150%的軍費。為什麼是150%?
  • 以鄰為壑:貨幣貶值大戰無贏家
    當投資者從k線圖上抬起疲憊的雙眼,他們驚異地發現在自己埋頭琢磨在哪一隻個股上做短線投機之時,國際金融資本市場上卻是暗流洶湧,一個國內投資者從來也沒有遭遇過的國際性的貨幣貶值大戰的禍水正沿著從歐洲至美國的線路向東滾滾而來,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  進入10月的一周以來,歐元對美元匯率創8個月來新高;澳元對美元衝上27年來最高。
  • 人民幣匯率走進「6.5時代」,譚雅玲:警惕背離經濟基本面的升值
    「十九屆五中全會傳出中國經濟總量今年突破100萬億人民幣,引發一波人民幣升值,突破了6.7;緊接著是中國進口博覽會,突破了6.6;現在RCEP的利好刺激,突破了6.5。」今年年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重新站上7元,之後走勢強勁,持續升值超過了5個月。在譚雅玲看來,「任何一國貨幣的升值一定會削弱經濟競爭力,5個月來的升值完全背離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
  • 人民幣升值停不下來!按照現在的匯率,有哪些貨幣兌換美元有優勢
    文/李閏最近幾個月的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升值了不少,去年乃至今年的一段時間,按照匯率上面來講,需要7塊多人民幣才能兌換1美元。隨著近期人民幣不斷升值,現在差不多6.5元人民幣就可以兌換1美元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著自己的貨幣,但因為「含金量」存在差別,所以在匯率上面也不一樣,並不是所有貨幣都能夠1∶1進行兌換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創兩年新高這段時間,大家對於人民幣升值的消息恐怕聽得會比較多,自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回到7以下後,人民幣升值的腳步並未停下,一路在走高。
  • 高盛圖表揭貨幣戰爭內幕 中國央行大量拋售美元
    原題為:高盛圖表:全球貨幣戰爭戰況  據《華爾街見聞》報導,過去的30年中,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一直在對本國貨幣購買力進行貶值。過去12年中,其他國家也競相加入了貶值的比賽。全球化似乎成為了一場貨幣貶值和向外輸出通脹的過程。  到底誰是這場貨幣貶值大戰的冠軍呢?高盛的圖表提供了一些線索。
  • 美國突然對越南翻臉了
    但瑞士大喊冤枉,認為沒有操縱貨幣,而且,還要更果斷幹預外匯市場。為什麼?因為瑞士瑞郎還在不斷升值。原因也很簡單,美國經濟一團糟,投資者在拋棄美元,瑞郎卻成了避險資產。但對瑞士來說,這卻是嚴重威脅,升值威脅瑞士經濟,瑞士央行不得不大力幹預。
  • 當全球貨幣洪水泛濫,如何保衛我們的財富?
    浮動匯率制改革以來,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經受住了多輪外部衝擊考驗,包括最近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疫情這樣的重大考驗,也促進了我國經濟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筆者認為,在西方貨幣大放水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並邁向高質量發展,人民幣長期註定要升值。
  • 易綱重磅長文: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不讓老百姓手中的...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中國金融》2020年第19-20期刊發《金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章稱,貨幣政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守護好老百姓手裡的錢袋子,不讓老百姓手中的票子變「毛」了,不值錢了;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國家經濟發展的好處,收入穩步增長。
  • 繼中美歐之後,日本央行也準備推出數字貨幣
    全球第四大活躍貨幣——日元,將迎來法定數字貨幣。 10月9日,日本央行在東京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報告。該報告明確了未來數字貨幣的規劃、設定及實施路線。雖然日本央行表示「目前尚無發行數字貨幣的具體計劃」,但這一「行動指南」的出臺,意味著日本央行正在為「為數字貨幣形勢的變化做好充分準備。」
  • 趙建:貨幣大放水是如何毀滅一個國家的——讀張嘉璈先生的《通脹...
    尤其以日本的貨幣政策為典例,日本央行的超級寬鬆面臨無債可買的困境(2016年持有40%的未到期國債),一心想貨幣化卻沒有資產可購買,便只好買上市公司股票,以至於現在都買成近10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但是,你能想像到中國的央行如果在A股買股票買成近100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嗎?那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 人民幣資產將大幅升值!
    推高人民幣資產價格此次會議後,美元貶值,在中國央行進入貨幣政策正常化之時,人民幣必然相對升值,目前,市場上仍未看到任何能夠大幅逆轉人民幣升值趨勢的力量。人民幣升值往往伴隨外資流入,以賺取升值收益,尤其是在人民幣升值存在持續預期的情況下,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才是炙手可熱的資產。今年以來,外資大量增持中國國債,總額高達近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