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
儒家所倡導的「道」到底是個什麼「道」呢?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有點複雜的。說它複雜是因為儒家學說所面對的就是國家和社會,當然也不可避免的面對人。但終極目的還是學以致用,用於社會,用於國家。所以站在社會和國家的層面,儒家之道就是平日裡大家聽說的「王道」。
而這個「王道」更多的指的就是周朝的先王之道。這裡面有周文王,也有周武王,但孔子最為推崇的還是「周公」。為什麼呢?因為周文王,周武王是真正意義上的王權者,他們是君主。一個老百姓一天到晚拿君王說事,不合時宜,也不合禮制。容易讓人們產生不必要的誤會。而周公就不同了,他雖然貴為王子,但他對於周王室來說,對於實際意義的君主來說,他更多的時候還是一個「臣」。所以孔子所心心念念的「周禮」就是以周公為代表的周王朝的「禮」。
這是孔學的基本根源。剩下的就是孔子根據「周禮」的演繹和發揮了。
道千乘之國。不能簡單的把此處的「道」譯作「治理」。其實此處的「道」有引導的意思。治理依憑的是制度,但引導是以人為本的體現。用什麼去治理引導甚至是教化千乘之國的萬民呢?用王道!
敬事而言。因為不是簡單粗暴的治理,因為有引導甚至是教化的理念,所以才提出「敬事」。我們對於我們從事的工作也好,還是創辦的事業也好,都需要心存敬畏。
恭敬是功德,用恭恭敬敬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你自然就會認真負責。所謂的「畏」不是害怕,而是恭敬後的一種謹慎。「言」就是有關於工作的看法和建議。
我們應該用恭敬而謹慎的態度對國家和社會,乃至於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為什麼呢?因為你所處的位置說出的言論有可能會成為這個千乘之國的法律或是制度。所以要敬事而言。
節用而愛人。節用就是辦公不要奢靡,為國家服務,為民眾服務,提倡清廉,反對腐敗。反腐倡廉它不僅僅是治理官吏的手段,它也是維護吏治的必要保證。所以「節用」不是單純的節儉或是節約。它更多的是體倡清廉,反對腐敗和奢靡。
「愛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心裡裝著老百姓」。儒家有句很有名的話叫做「仁者愛人」。仁者治國的主張就是「愛人」,從內心裡去關愛每一位「子民」。所以說不單是法令的治理,它還要有人性化的引導和教化。
使民以時。國家要運轉,就要動用民眾,甚至是「役使」民眾。這個役使百姓也不是什麼貶義詞。比如服兵役啊,以前的「出義務工」啊等等,包括我們每天去工作,等都是為國家做貢獻,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家國一體。個人和國家永遠是一體相同的。
「使民」是國家運轉的必要方法。但孔子主張「使民以時」。就是說不要幹擾老百姓自己的主業。我們是一個農耕大國。古代的時候更是如此。普天下的老百姓都是靠地種糧,靠天吃飯。如果統治階級違背了農時而役使百姓勞作其他的項目工程。那田地荒蕪,不只老百姓沒得飯吃,國家也會減少財政來源。所以要合理安排「使民」時間。
明朝的憨山大師說過這麼一段話: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閒。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磕破也徒然。誦經容易念佛難,口誦不解總是閒。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我們平日裡的居士他是有家庭有工作甚至是有事業的。那我們去了社會上開展工作就得遵循孔子提出的「王道」,要懂得「敬事而言」,要明白「節用而愛人」,在實際工作中要做到「使民以時」。而我們學佛呢?他也必須對佛法僧三寶恭敬虔誠。不然你就「總是閒」。閒的時間長了就不是好事情。俗話講的好,無事生非嘛!
我們心裏面沒有虔誠,五體投地,五體空懸。蹲下起來,一頭腳汗。或許能鍛鍊個好身體。但對於佛法的利益得到的還是微乎其微。所謂「骷髏磕破也徒然」。憨山大師要求高一些。真的能禮佛拜懺把腦袋磕破,還是會有效驗的。但憨山大師主要講的是要我們從心裡用「功」。
誦經也是這個道理。誦經就是要深入經藏。因為「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誦經張口即誦。但解經就難了。很多人讀了幾本經書就講經說法。這個不好。像我現在這樣就很不好。自己沒有什麼修證,講經說法就不會符合佛義。所以我們要現在「誦」上面下功夫。但光是嘴巴誦經也不行,還要用心去悟去行。六祖慧能大師曰: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說的就是這個意義。
「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那是自然。修行就是要能解相應,就是要行解相應。但解經不易。我經常和身邊人講,「看經須具看經眼」。有的是能誦不能解,有的是能解不能行。這都是我們修行不圓滿的地方。所以要各自努力。修行是自己的事 誰也替代不了。
為什麼又講到憨山大師的《費閒歌》了呢?有兩個原因,一是這篇偈頌有點長,如果一次性講完,各方面都條件也不允許。而且你一次性讀完也不耐煩。現在生活節奏快,任誰也不可能每天花幾個小時去學習。真有這樣的人那必須是要讚嘆的。
憨山大師的這篇《費閒歌》共四十句,分十小節,分別從:講道體道,出家守戒,修行遇師,染塵出塵,聽聞實心,學道悟道,閉關守關,念佛信心,拜佛敬心,誦經解經等十個方面來開示我們修行的錯路。實在是大慈悲心,功德無量。
因為這篇偈頌的體量大一些,所以我們每天一點一滴的講,這是一個緣由。再者我今天偶然去翻看昨天的文章時,發現引文有誤。即將「五體懸空空費力,骷髏磕破也徒然」誤抄錄為「五體虛懸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了。這樣一來文義失乖,顛倒歧別。這是我的罪過,在此向各位善信們大德菩薩們致以深深的歉意。也想諸佛菩薩,歷代祖師和偉大的憨山大師謝罪懺悔。這就是今天又把這兩小節放一起和大家互相學習的第二個緣由。
或許有些不純不粹,但絕非不倫不類。
南無阿彌陀佛!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皆得菩提。
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本文原創感恩關注願與有緣共成佛道
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大家吉祥如意,南無阿彌陀佛!一四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