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影片製作及管理的投資方違約,過錯與賠償責任的關係(下)

2021-01-09 汐溟版權律師

以實務為例。A與B共同投資、聯合攝製影片,B主導影片的製作。A訴稱B有如下違約行為:

第一,虛列開支,虛報成本。在該片投資、製作及發行過程中,B在未經A認可的情況下,私自列支高額的影片行政管理費、監製費、發行代理費等非正常支出,而實際獲益方為B及其負責人,直接損害了A及影片其他投資方的合法權益。

第二,侵犯A知情權。在協議履行過程中,A及該片其他投資方多次要求B公開該片的投資資金、宣傳發行資金使用情況並提供相關合同、原始憑證以供核實,B始終拒絕如實提供。

第三,擅自轉委託,違反承制義務。在協議履行過程中,B並未承擔其最重要的影片承制義務,而是在未經包括A在內的其他投資方許可的情況下,擅自轉委託給一家香港公司完成了影片拍攝,同時擅自變更本片的核心主創人員,構成根本違約。

第四,侵犯定剪權,剝奪了A對影片最終成片的參與權。影片創作完成後,B違反協議中關於影片需經雙方共同審查通過後方可向有關主管部門送審的約定,B未經A審查就單方送審,導致影片質量無法達到A對影片的製作和發行預期。

第五,侵犯A署名權。B對A在影片公映許可證中的署名錯誤,給A公司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第六,結算延遲,導致A收回投資延期。該片實際於2010年9月攝製完成,於2011年4月開始在中國大陸影院公映,由於B的違約行為,導致A的巨額投資至今未能收回。

A認為B的違約行為給其造成巨額經濟損失,訴請判令B向其支付損失賠償金(自2011年11月5日開始計算,暫計至2013年11月19日,按中國人民銀行一至三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A訴請的是佔用資金的損失,若其指稱的違約行為存在,該損害事實也客觀存在,B理應對其負此賠償責任。A的訴請當獲支持。但這只在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下成立。若考慮過錯,則B賠償責任的確定和分配又有不同。

法院首先明確作為A據以主張B賠償損失的構成要件之一的違約行為:A主張,系因為B存在虛報成本及收益導致其無法獲得返還的投資款及收益,造成確定損失,應自2011年11月5日提交結算報告之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率計算違約損失,A還認為B存在未履行出資、轉委託給藍x公司承制、變更主創人員等違約行為。前述違約行為存在是B應承擔賠償損失責任的前提。A主張自B提交結算報告之日作為資金佔用損失的起點。因此,造成該損失的原因應為結算延遲。而造成結算延遲的原因即是A列出的B的違約行為。之後對A指稱的違約行為是否存在及過錯程度逐一評述。

對於虛報成本一節,法院認為,「結合全案情況及前述分析,在確定影片實際支出時已經綜合考量了B的違約行為及性質,對於最終不能結算的結果,該院認為B具有更大過錯。」虛報成本導致對真實支出情況投資方無法確認,對結算進度產生阻礙,繫結算延遲的重要原因。該院首先認為B在影片支出方面存在違約行為,對於結算延遲的不利後果,B應承擔更大的過錯責任。

對於未履行出資、隱瞞收益、轉委託、變更主創人員一節,對於A指稱的違約行為是否存在法院未直接評述,但由「基於B已經履行完畢自身主要合同義務」評斷可知,法院不支持A關於B構成出資不實、隱瞞收益、轉委託及變更主創人員等違約行為。前述違約行為不存在,也就不涉及過錯問題。

除了虛報成本的違約行為存在外,法院主要考察B對A知情權的侵犯、違反知情權約定而對結算延遲所產生的影響。認為「考量A主張的違約損失時,主要依據B因未能充分保障投資方知情權以及由此未能按期結算造成的後果」,B違反合同關於A享有知情權的約定,未嚴格履行披露義務,導致A對B產生不信任,阻礙結算進度,導致結算延遲,B對此具有過錯。

對於結算延遲,A自己也有過錯。對於損害的發生,債權人自身的過錯是應被必須考量的因素。法院認為,「需參考A等投資方亦向華X公司發出過託管收入的通知,客觀上也阻滯了收益的按時分配,哪怕這種分配還存有瑕疵」,包含A在內的投資方向華X公司發出收益託管通知,這是造成結算延遲的直接原因,而對此A也負有責任,也有一定程度的過錯。

最終B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是違約行為及過錯的綜合考量結果。結算遲延導致無法分配收益,包含A在內的投資方無法及時收回投資,必然會產生資金佔用損失,按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也屬合理。因此,在損失既定的情形下,能否獲全部支持取決於造成損失的違約行為是否存在,對於違約行為的發生包含債權人和債務人在內的各方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過錯程度。二者的結合才能衡平違約方賠償責任。在該案中,法院也認為,「本案中並不宜對A主張的損失部分全然按照佔用資金的損失並以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率為標準計算損失,而應綜合全案情況、重點是上述因素加以酌定」。

「過失與賠償成比例」是古老的自然法思想。儘管我國合同法將無過錯責任作為賠償損失的一般原則,但在涉及到具體的責任分配時,尤其是雙方均有過錯時,根據過錯程度來確定雙方各自應承擔的責任符合衡平精神。本文認為,在確定分配賠償責任時,過錯,包含違約方和非違約方,都應被考量。

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2013)海民初字第239號民事判決書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下的違約精神損害賠償
    長期以來,我國司法實踐採取 違約行為不得請求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做法。首先,守約方在提起違約之訴勝訴後,只能通過另行提起侵權之訴才能得以實現精神損失費賠償,如此一來,既對當事人造成訴累,又浪費了司法資源。其次,《合同法》以無過錯責任為原則,而《侵權責任法》以過錯責任為主,守約方如提起侵權之訴還應對違約方的主觀過錯加以證明,增加了守約方的維權難度。
  • 淺談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競合時的訴訟請求權選擇——以火災事故貨...
    故其未能盡到承租人應盡的防火注意義務,對涉案火災的發生具有明顯過錯,與兩原告的損害結果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係,對原告的損失承擔47%的賠償責任。其作為管理人,一是未執行消防安全制度,未在晚間離人後統一強制斷電;二是其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對承租戶普遍存在的違規分割裝修、私拉亂接電線、違規使用電器等違法違規行為不予制止。綜上,森遠公司未能提供符合消防安全標準的適租倉庫且管理上存在重大疏漏繼而未履行好消防安全管理職責,故對本次火災的發生和蔓延具有重大過錯,應對原告損失承擔41%的賠償責任。
  • 追究違約責任,很多人居然不知道這個也可以要求賠償
    舉證分配原則:1)守約方,舉證可得利益損失數額的依據和計算;2)違約方,舉證守約方有過錯導致損失擴大,或者守約方已經因合同履行取得了部分的利益,或者舉證守約方對於違約情形也有過錯,諸如此類。根據這個司法解釋來看,可以列這麼一個公式:可得利益損失(等於)假如守約而可得的利益(減去)守約方已經得到的利益(減去)守約方的過錯導致的利益損失部分(減去)守約方的過錯導致損失擴大的部分(減去)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期到的守約方可得利益部分。
  • 只有侵權責任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明年起違約責任也可以!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家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就是精神損害賠償只能由侵權責任中的受害人才能提出請求,違約責任的守約方則不能提出。於是就形成了在當事人提違約責任更有利的情況下,為了獲得精神損害賠償卻只能請求侵權責任的狀況。
  • 貨運代理企業不能證明自身無過錯,應對委託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本案涉及到的焦點問題是,海上貨運代理企業B公司在海上貨運代理法律關係中造成委託人A公司損失時,所適用的歸則原則。有關歸則原則,《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亦即,《合同法》中的一般性規定,為無過錯責任;但這並非意味著海上貨運代理合同中,受託人應承擔無過錯責任。
  • 違約造成精神損害如何賠償?民法典有了新規定
    一審法院認為,昃某某與旅行社均存在違約行為,判決昃某某與旅行社按照4:6承擔違約責任。關於精神損害撫慰金,一審法院認為,精神損害賠償僅存在侵權之訴中,在違約之訴、合同之訴中,不存在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本案系合同糾紛,而合同糾紛中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難以得到支持,因此對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不予支持。二審法院認為,本案並非侵權糾紛,一審判決未予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符合法律規定,並無不當。
  • 肖戰公司籤下9億對賭協議,新麗傳媒可否免除對賭協議違約責任
    原本各行各業都想趁新年伊始對自己的產業進行擴張,這些行業中的有些企業在追求急速增長及擴張的商業操作中有巨大的融資需求,而相關行業投資人為規避投資方風險,從結果控制角度解決其與融資人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往往要求以訂立對賭協議的形式投資,如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肖戰粉絲舉報AO3」事件中,肖戰的公司新麗傳媒與閱文集團籤下業績對賭協議,新麗傳媒需在2018、2019、2020年淨利潤不利於5億元、7億元和9億元,如業績不達標,閱文集團支付給新麗的收購對價會相應扣減。
  • 這些情況您雖然沒有過錯,法律上也要承擔侵權責任,包括賠償……
    所謂無過錯責任,指根據法律明文規定,不論加害人是否具有過錯,均須為其加害行為承擔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侵權責任法》第7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法律規定的無過錯責任情形包括:1.
  • 民法典新變化⑥|擴大精神損害賠償範圍 支持「違約」之訴
    民法典實施前,通常認為違約責任中的損害賠償範圍限於財產上的利益,某些違約行為雖也會給受害人帶來精神痛苦,但受害人想獲精神損害賠償金,只能選擇「侵權」案由起訴。民法典擴大了精神損害賠償範圍,使精神損害賠償制度逐步完善,成為一大亮點,很多受害人可以「違約」起訴索賠,承擔較少舉證責任。
  • 無過錯的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怎樣理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規定: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2004前增加了無過錯責任原則,但2007年修訂時,又回歸到了這種二元歸責體系。給機動車一方增加百分之十的責任,這不是不問過錯的無過錯責任,是因為在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中採用了「優者危險負擔」原則,是在機動車致害非機動車駕駛人或者行人中,機動車作為強者,在機動性能和迴避能力皆優的情況下多承擔賠償責任,從而實現對弱者的特殊保護原則。
  • 網紅經濟下主播跳槽的違約責任研究(上)
    二審法院的爭議焦點是:涉案服務協議網絡直播跳槽是否構成違約?涉案違約責任應如何認定及處理?關於違約方的認定問題。江海濤提出虎牙公司違約在先,且屬根本違約,江海濤有權解除合同,且為單方合同解除權。因此江海濤需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虎牙公司成立根本違約。在二審上訴中,江海濤提出其在網絡上遭受虎牙公司平臺其他主播有組織的彈幕刷屏謾罵,導致其無法正常直播。
  • 拖欠租賃費被判付租金 同時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拖欠租賃費被判付租金 同時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2014-12-17 16:12:07   來源:六安新聞網
  • 問:交通事故次要責任賠償比例是多少?
    《交通安全法》第73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鑑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 (民事)勸酒、約旅遊等人身傷亡賠償規則
    ,不具有管理或被管理的行政隸屬關係,而是一種自助、自我管理的關係,形成一個臨時性、鬆散性的團隊,各行為人之間具有相互照顧和注意義務,但此種義務是有限的,各參與者均應對自身的安全承擔最高注意義務。案例: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與朱某某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案號(2014)遼審三民提字第27號七、參與影視作品拍攝的演員與影視作品製作單位之間關係的認定 參與影視作品拍攝的演員與影視作品製作單位之間構成僱傭關係,適用有關僱傭的法律規定
  • 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判了 券商、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法院認為,債券承銷商德邦證券和出具審計報告的大信會計,都未勤勉盡職,存在重大過錯,應對五洋建設應負債務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大公國際作為債券發行的資信評級機構、錦天城律所為債券發行出具法律意見書,未勤勉盡職,存在一定過錯,法院酌定大公國際在五洋建設應負責任10%範圍內,錦天城律所在五洋建設應負責任5%範圍承擔連帶責任。
  • 侵權責任要怎麼劃分?侵權責任法賠償是怎麼規定的?
    河南普豐律師事務所周淑娟律師為大家詳細講解侵權責任賠償相關的問題。一、侵權責任要怎麼劃分?  (一)過錯責任  過錯責任原則:指任何人因自身的過錯(故意或過失)而侵害他人權益時,應就所造成的損害承擔侵權責任。換言之,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無過錯,則無責任。
  • 財產保全損害賠償責任的認定
    據此,應認定華能公司對江南公司多提出的250萬元財產保全申請錯誤,該保全行為給江南公司造成損失亦顯而易見,兩者存在因果關係,故華能公司申請的超額保全行為構成對江南公司的侵權,應對保全錯誤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 理論探討:侵害配偶權的損害賠償責任
    侵害配偶權造成的損害必有精神損害,特殊情形下還會造成一定的財產損害,比如恢復名譽的必要費用、鑑定費用等。(三)因果關係侵害配偶權違法行為與配偶身份利益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係,較易判斷,即只要存在前述的侵權行為,並造成他方配偶精神痛苦的,可直接認定侵權行為與精神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侵害配偶權造成的財產損害,則需由受害人舉證證明。
  • 配偶權侵害的賠償責任及正當性基礎
    配偶權或配偶關係指配偶之間因婚姻而成立的以互負忠實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係。配偶權存在於婚姻共同體中。作為人類社會的基本構成形式與單位,婚姻共同體在法律上具有重要地位,各國法律普遍規定其享有受人尊重而不被侵犯的地位。由於配偶權受法律保護,對該類權益的侵犯會導致各種法律責任的產生。
  • 損害賠償責任承擔的主體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歸責原則是處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基本準則。在審判實踐中非常重要,歸責原則主要包括: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無過失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二、如何確定觸電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責任主體1、確定正確的事故責任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