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1月29日,侯寶林在北京出生。
侯寶林12歲開始學藝。初學京劇,不久改習相聲。先後拜常寶臣、朱闊泉為師。1940年在天津成名。新中國成立後,立志相聲改革,1950年參加北京相聲改進小組,在繼承與發展相聲藝術方面有顯著成績。1955年參加中央廣播說唱團,對擴大相聲的影響和提高其藝術地位,貢獻較大。1979年謝影舞臺,專事曲藝理論研究。1980年應邀赴日訪問,考察了日本民間喜劇藝術漫才、落語的情況。代表曲目有《夜行記》、《戲劇雜談》、《改行》、《關公戰秦瓊》等,均收入《侯寶林相聲遜;與他人合著有《曲藝概論》、《相聲藝術論集》、《相聲溯源》等。他先後當選為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並應聘為北京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
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924年11月29日,義大利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在布魯塞爾逝世,享年65歲。
1858年12月22日,普契尼出生於義大利的盧卡,當地出過許多音樂家1880年他靠義大利王后瑪格麗塔的獎學金,得以在米蘭的一所音樂學院裡學習作曲。
1883年獲得文憑,畢業作品是《隨想交響曲》,引起米蘭音樂界一些權威人士的注意。1884年其歌劇《群妖圍舞》上演獲得成功。從拜羅伊特歸來時,取材於18世紀作家普雷沃著名小說《曼依·萊斯科》的歌劇方案已經胸有成竹。從這部歌劇開始,普契尼對歌劇的選材都非常慎重,並且花很長時間準備臺本。《曼儂·萊斯科》的音樂充滿生動的戲劇性,預示了他的幾部成熟歌劇《繡花女》、《託斯卡》、《蝴蝶夫人》和《西部女郎》的精妙細膩的歌劇手筆。這4部成熟作品也都是敘述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完全以女主角為中心,結尾是悲劇性的。4部歌劇都以管弦樂隊的簡潔流暢的音樂語言來表達。音樂都是脫胎於歌詞,與歌詞的意義及其所激發的形象緊密相依。1904年2月《蝴蝶夫人》首演失敗,可能是因為觀眾發現它與前幾部大多雷同之故。1908年在開羅度夏回託雷德爾拉戈後,普契尼潛心創作《西部女郎》;其首演式於1910年12月在紐約市大都會歌劇院舉行,指揮是A·託斯卡尼尼。演出一炮打響,普契尼的成熟時期於此宣告結束。他承認「寫歌劇確非易事」。作為世紀之交典型的歌劇代表人物,他覺得新的世紀正在義無反顧地向前推移,其中的問題已經和他不相干了。他不理解諸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之類的當代事件。
1917年他的歌劇《燕子》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首演後很快被人遺忘。普契尼對同時代的歌劇創作很感興趣,經常研究C·德彪西、R·施特勞斯、A·勳伯格和I·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由此創作了以3部情趣迥異的獨幕歌劇——情節誇張的《外套》、傷感的《修女安琪利卡》和喜劇《賈尼·斯基基》——組成的「三聯劇」(1918,紐約)。他的最後一部歌劇《杜蘭朵》是唯一以印象派風格寫成的義大利歌劇,普契尼未能完成此劇;因患喉癌,遵醫囑去布魯塞爾進行手術,幾天後手執未完成的手稿而逝。1926年4月託斯卡尼尼即按普契尼去世前完成的部分指揮該劇演出。該劇的最後兩場由F·阿爾法諾根據普契尼的草稿續成。
1931年11月29日 國民党進步人士鄧演達被害 1931年11月29日,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中央幹部會總幹事鄧演達被國民黨當局秘密殺害於南京,時年36歲。
鄧演達,廣東惠陽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任粵軍團長,率部拱衛孫中山大元帥府大本營。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竭誠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受命任黃埔軍校訓練部副主任、教育長。北伐戰爭期間,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後,曾流亡蘇聯、德國,與宋慶齡等以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名義在莫斯科發表《對中國及世界革命民眾的宣言》,提出繼承孫中山遺志,堅持反帝反封建鬥爭。1930年5月秘密回到上海,正式組織了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進行反對蔣介石集團的鬥爭。1931年8月準備策動反蔣武裝起義時,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押抵南京。入獄後堅貞不屈,拒絕了蔣介石的百般引誘。蔣介石遂下令將其殺害。
噩耗傳出,柳亞子一首七絕道出憤怒:歐刀鴆酒血流紅,玉敦珠盤正會同。自壞長城檀道濟,忌才豈獨是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