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春晚都是不得不聊的話題。
但是今年,地方臺的春晚卻別樣的精彩。
比如最近河南臺春晚就因為一個《唐宮夜宴》的節目「出圈」了。
沒有明星頂流,也沒有大腕,有的只是一群可愛的女孩們,再現了那個繁華的大唐盛世。
這個節目至今播放量已經超千萬,甚至還獲得了共青團中央和人民日報的盛讚,咱河南老鄉這次真的中!
還沒看過的你,趕緊點開視頻感受一下唐宮樂師們的可愛與俏皮!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怎樣弘揚,既能夠傳達出深厚的底蘊,又能夠與現代人們產生共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唐宮夜宴》做到了。
首先在妝造上就非常具有大唐風韻,採用的是大唐盛世年間宮中人的襦裙。
同時為了體現唐俑豐裕的體態,衣服經過特製塞入了海綿,演員的嘴裡也含上棉花。而眼部的兩抹月牙形的妝造,則是取自唐代「最潮」的妝容:斜紅。
這場表演並不是單純講「夜宴」,而是以夜宴的樂師為主角,展現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到整理妝容,最後到演奏的過程。
開場演員小姐姐們或立或蹲,各不相同,手捧唐代的樂器,擺出奏樂的姿勢。
畫面一轉,清脆的鼓點響起,鏡頭切換到兩個「唐俑」的二人舞,動作俏皮又乾淨,體現出歡快的氛圍。
隨即幾個組合分別亮相,畫面鏡頭切換行雲流水,組合之間結合緊密,動作連貫又好看!
在科技特效的幫助下,整個舞臺幻化成了一個博物館,如夢似幻。
唐朝代表文物唐三彩,國家寶藏蓮鶴方壺,以及背景的《簪花仕女圖》一一浮現,讓場內古韻飄香,配上演員們的表演,一動一靜,真是絕了!
隨後,配合著古琴演奏的音樂,畫面再變!場景變成一幅工筆山水,以畫為廊,雲繚夢染出一副世間的好風光。
唐俑們在場景中邊行進邊打鬧,嬉笑婉轉,其樂融融。
到達現場之後,夜色將近,音樂隨之變得悠揚典雅,一場夜宴即將拉開帷幕。
此時背景拉遠,亭臺樓閣輝映,星河流轉,明月當空,展現出一派美好而優雅的氛圍。
隨著幾聲慷慨激昂的音樂,夜宴正式開始,整個場面也變得氣勢恢宏,體現出大唐盛極一時的輝煌感。
起、承、轉、折,節奏恰到好處,音樂好聽,舞臺聲光效果豐富,怎麼看都是絕不輸陣的好作品!
這次《唐宮夜宴》的出圈,也說明了現在我們觀眾人群的審美水平真的越來越高,而這樣弘揚中國傳統的節目,才是我們真正想要見到並且傳遞出國門的「中國風」!
近幾年來,國家不斷重視傳統文化的發揚和保護,文化若不去傳承,將會是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的遺憾。
除了美麗嬌俏的唐宮樂師,唐朝文化裡不可缺少的,當然是中華文學的瑰寶——唐詩。
今天我們也給大家整理了100首非常經典的唐詩,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它們仍舊熠熠生輝。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
唐·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畫
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裡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裡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
唐·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採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江南春
唐·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樂遊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馬詩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憫農(其一)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憫農(其二)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別董大
唐·高適
千裡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金縷衣
唐·樂府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牧童
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裡,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
不脫蓑衣臥月明。
寒食日即事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觀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春江花月夜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中華悠久的歷史,不應該是教科書裡的那幾行文字,它們是鮮活的,有情感的,甚至是有溫度的,對傳統文化藝術性地呈現,能拉近當代人與歷史的距離。
希望有越來越多人,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並且去保護和傳承它們。
送課啦!
「成語王國」闖關遊戲課
免費領取月度會員
365個成語,寒假期間免費學!
掃描下方二維碼參與活動
即可領取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