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保監發布銀行理財銷售管理辦法 目前僅限銀行及理財子公司作...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中國銀保監發布銀行理財銷售管理辦法 目前僅限銀行及理財子公司作代理機構

  中國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周五稱,現階段允許銀行理財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銀行金融機構作為代理銷售機構,下一步將根據情況,適時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擴展至其他金融機構和專業機構。

  銀保監會網站最新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上述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稱,該辦法對標看齊資管行業監管標準,積極推進監管規則一致,避免制度窪地。

  「辦法與資管新規統一要求緊密銜接,明確規定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該負責人稱。

  辦法還規定了理財產品銷售的禁止行為,包括與存款或其他產品進行混同、誘導投資短期頻繁操作、強化產品剛兌、私售「飛單」產品等。

(文章來源:財華社)

(責任編輯:DF527)

相關焦點

  •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銀保監會網站12月25日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理財子公司辦法》)
  • 銀行理財子公司隊伍日益壯大 配套產品銷售新規跟進落地
    本報記者 呂東 隨著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籌建、開業數量日益增多,相關法規也日趨完善。 就在2020年12月25日,銀保監對外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辦法徵求意見:網際網路平臺暫不能代銷
    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辦法》共八章69條,分別從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辦法》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
  • 銀保監會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網際網路平臺暫不...
    來 源丨銀保監會、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李願)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辦法》共八章69條,分別從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
  • 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
    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辦法》是《理財子公司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開展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以下簡稱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業務活動需要同時遵守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辦法》和《辦法》等制度規定。
  • 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後,銀保監會給銀行理財子產品銷售定了兩個渠道
    繼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後,銀保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對理財產品的銷售方式進行規定。隨著理財子公司加速落地,銀行理財的產品體系也進一步豐富。但理財產品銷售適用的監管規定分散在不同的制度規則中,銀行理財子公司主要沿用商業銀行理財、代銷等監管規則,全面性和適用性存在不足。
  • 銀保監會:銀行理財子公司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銀保監會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意見》提出,銀行理財子公司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應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打破剛性兌付,不得直接或變相宣傳、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監管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
    銀保監會12月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再次補齊制度短板!《辦法》界定理財產品銷售的概念,劃定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釐清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責任。去年6月,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下稱「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
  • 多家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中信銀行近日已在手機銀行App上代銷「興銀理財穩利恆盈F款(半年期)」,該產品於4月18日至20日發售,目前已完成募集,產品類型為固定收益類開放式淨值型產品,1元起購,業績比較基準為3.6%-4.1%,首次風評可線上自助辦理。該產品管理人為興銀理財,中信銀行為代銷機構。無獨有偶,江蘇銀行也在銷售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 理財子公司銷售辦法將至: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代銷理財產品
    《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一配套監管制度公開徵求意見。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辦法》共八章69條,分別為總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理財產品銷售管理、銷售人員管理、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以及附則。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
    12月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辦法》提出,銀行理財子公司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應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打破剛性兌付,不得直接或變相宣傳、承諾保本保收益。
  • 中原銀行安陽分行因理財經理盜取客戶理財資金等 被罰40萬元
    處罰信息顯示,中原銀行安陽分行因理財經理盜取客戶理財資金、授權不具有高管資格人員行使高管職權,河南銀保監局安陽分局根據《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七十條,《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附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要求》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二十一條、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
  • 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透視:掌門人多為資管「老兵」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7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透視本報記者 張玉潔 截至目前,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已經有33家銀行公告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目前正式開業的已經有7家。資本實力強勁目前工農中建四大行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金均超過了100億元。交銀理財和中郵理財均為80億元。招銀理財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註冊資本大多在50億元左右。城商行中,北京銀行和上海銀行的理財子公司資金本規模居前,分別為50億元和20億元,其餘大多在10億-20億元。
  • 又一家銀行開售理財子公司產品,已有多家銀行加入代銷陣營
    來源:藍鯨財經目前,已有多家理財子公司開拓了除母行以外的其他產品代銷渠道。藍鯨財經從微眾銀行獲悉,9月3日,該行App「活期+」上線了新產品「興銀添利寶」,這是微眾銀行App首次代銷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打破...
    為規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12月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銀保監會明確,《辦法》是《理財子公司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
  • 各有側重、競合併存:銀行理財子公司崛起下的資管新格局
    在「資管新規」的框架指導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理財新規」)作為銀行業的配套細則出臺,提出加快理財子公司建設的監管要求。2018年12月2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子公司辦法》)。目前,已有約30家銀行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其中,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已向銀保監會提交申請並獲準籌建,其他銀行也陸續提交申請。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來了: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能代銷...
    2020年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徵求意見稿》,在延續銀行理財此前銷售要求的基礎上,對理財子公司的產品銷售作出進一步明確。這項規定對你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有何影響?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答記者問為規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以下簡稱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銀保監會制定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擬作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
  • 影響20萬億銀行理財的銷售新規來了,支付寶、京東金融等不得代銷
    今天,中國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界定了理財產品銷售的概念,劃定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釐清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責任。
  • 10家銀行啟動遷移工作 理財子公司承接母行產品提速
    在2家銀行之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至少8家銀行已啟動了理財產品的遷移工作。在分析人士看來,遷移工作提速意味著理財子公司運營步入正軌,不過存量處置仍存壓力。  具體來看,招商銀行6月12日在官網發布公告稱,首批劃轉理財產品將於2020年7月13日(劃轉當日)劃轉至招銀理財管理。
  • 銀行理財子公司悄然滲入BATJ渠道,未來不僅是代銷?
    不過,業內在受訪時普遍比較樂觀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破圈」,與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合作模式,並不局限於代銷這麼簡單;「網際網路的線上化、年輕化、大流量的特點,有助於理財子公司推廣高流動性、低風險、低起點的產品,積少成多快速形成理財產品規模,打造理財子公司產品品牌」;「目前來看傳統銀行渠道銷售和網際網路銷售有很大互補性,未來會有很大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