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銀行開售理財子公司產品,已有多家銀行加入代銷陣營

2021-01-16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目前,已有多家理財子公司開拓了除母行以外的其他產品代銷渠道。

藍鯨財經從微眾銀行獲悉,9月3日,該行App「活期+」上線了新產品「興銀添利寶」,這是微眾銀行App首次代銷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據了解,「興銀添利寶」為興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興銀理財的產品,微眾銀行為該產品的首家網際網路銀行代銷機構。

不僅是微眾銀行,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銷售渠道也正在逐步拓寬。

藍鯨財經從中信銀行APP上發現,在淨值型理財產品一類,興銀理財的產品也也正在被其代銷,比如「天天萬利寶穩利2號淨值型理財產品C款」、「興銀理財增盈優選10號淨值型理財產品」等。

除此之外,杭銀理財的「幸福99年添益2003期理財計劃產品」也正在百信銀行APP上銷售。另據此前媒體報導,還有包括江蘇銀行、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也早已開始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

而在代銷機構方面,多家銀行均提示到,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 、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2018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明確,在銷售渠道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規定子公司理財產品可以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代銷,也可以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銷,並遵守關於營業場所專區銷售和錄音錄像、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風險匹配原則、信息披露等規定。

某股份行理財子公司員工向藍鯨財經表示,目前其公司產品尚未在其他機構代銷,但以後可能會找相關代銷平臺。

業內人士分析稱,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開業為資管市場提供了新的選擇,與普通資管公司相比,銀行理財子公司有著特殊優勢。理財子公司可以依託母行資源,在規模效應、投研能力、渠道及品牌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業務日漸平穩,產品逐漸豐富,代銷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將成為未來趨勢。

相關焦點

  • 多家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除了依靠母行拓展客戶外,理財子公司正在將產品「搬進」其他商業銀行App進行銷售。4月26日,記者調查發現,中信銀行、江蘇銀行、百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已經開始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分析人士指出,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能夠完善自身產品線,吸引更多客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銀行加入陣營。
  • 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辦法徵求意見:網際網路平臺暫不能代銷
    據銀保監會介紹,《辦法》主動順應理財產品銷售中法律關係新變化,充分借鑑同類資管機構產品銷售的管理規定,並根據銀行理財子公司特點進行了適當調整;《辦法》的發布有利於規範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辦法》的發布恰逢其時、意義重大,對於下一步理財子公司業務良性發展、全流程管理,對於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代銷之困:大行接不上 小行上不了量
    來源:WEMONEY研究室作者:劉雙霞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規範下發,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渠道或面臨重建。「大行接不上,小行上不了量」,在與WEMONEY研究室的交流中,對於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代銷渠道,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從業者如是表示。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規範下發,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渠道或面臨重建。
  • 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興起 出了問題找誰?
    「銀行APP理財銷售區域,竟然有代銷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熱衷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陳小姐頗感意外。記者調查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發現,確實有部分銀行已經打開大門,開始有代銷產品,不過並非他行的理財產品,而是他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 網際網路代銷平臺出局!監管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
    銀保監會12月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再次補齊制度短板!《辦法》界定理財產品銷售的概念,劃定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釐清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責任。去年6月,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下稱「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
    摘要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為規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
  • 銀保監會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網際網路平臺暫不...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6家大行、6家股份行、6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以及1家合資共計20家理財子公司開業。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代銷《辦法》界定了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以及銷售活動概念範疇。理財子和代銷機構共同承擔銷售責任對於在代理銷售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過程中的責任界定,《辦法》明確理財子公司和代銷機構共同承擔合規銷售的責任以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義務。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打破...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開展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業務活動需要同時遵守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辦法》和《辦法》等制度規定。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根據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發展情況,適時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擴展至其他金融機構和專業機構。支付寶、理財通等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產品《辦法》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分為兩類:一類是銷售本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一類是接受銀行理財子公司委託銷售其發行理財產品的代理銷售機構。
  • 銀行理財子公司悄然滲入BATJ渠道,未來不僅是代銷?
    不過,業內在受訪時普遍比較樂觀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破圈」,與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合作模式,並不局限於代銷這麼簡單;「網際網路的線上化、年輕化、大流量的特點,有助於理財子公司推廣高流動性、低風險、低起點的產品,積少成多快速形成理財產品規模,打造理財子公司產品品牌」;「目前來看傳統銀行渠道銷售和網際網路銷售有很大互補性,未來會有很大合作空間」。
  • 銀行理財子公司隊伍日益壯大 配套產品銷售新規跟進落地
    《辦法》作為《理財子公司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要求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業務活動需要同時遵守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理財子公司辦法》和《辦法》等制度規定。 普益標準研究員何雨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辦法》明確了理財產品銷售諸多環節中的原則和操作性問題,較好地平衡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與理財產品代銷機構之間的利益關係。 據了解,該《辦法》對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行為提出多項規定,其中,特別是界定了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
  • 中小銀行有望成理財產品代銷主力軍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戴安琪日前了解到,在渠道規範性和重要性提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銀行選擇同業合作代銷模式。銀保監會25日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來了: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能代銷...
    8、宣傳銷售文本有這些規定銀行理財子公司應當對本公司理財產品的全部宣傳推介材料內容承擔管理責任,未經銀行理財子公司授權和審核同意,代理銷售機構不得擅自設計、修改、增減任何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宣傳推介材料的文字、數據、公式、表格、示意圖等內容信息要素,不得製作分發。
  • 網際網路代銷渠道暫時關閉 理財子公司同業、直銷如何破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際網路代銷渠道暫時關閉 理財子公司同業、直銷如何破局?「我們曾在網際網路平臺短暫推廣過,但很快就主動撤下了。從效果來看,確實挺好的。如果這個『口子』開了,相信其他理財子公司都會這麼做,但結果可能不是監管部門想看到的。」2020年12月31日,一位理財子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 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提速 理財子增配權益類資產是大勢所趨
    隨著老產品的壓降以及符合規定的淨值型產品的發行,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的速度也不斷加快。  自首家理財子公司獨立運營已經一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大資管行業的新貴,如今發展已初現成果。發展情況如何?又如何突圍?未來的發展大趨勢怎樣?  根據中國理財網,下半年以來理財子產品發行明顯提速。不可否認的是,銀行擅長的固收類產品是理財子產品主流,純權益類產品相對較少。
  • 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後,銀保監會給銀行理財子產品銷售定了兩個渠道
    繼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後,銀保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對理財產品的銷售方式進行規定。隨著理財子公司加速落地,銀行理財的產品體系也進一步豐富。但理財產品銷售適用的監管規定分散在不同的制度規則中,銀行理財子公司主要沿用商業銀行理財、代銷等監管規則,全面性和適用性存在不足。
  • 支付寶獨家代銷5隻螞蟻新股配售基金,業內:動了銀行的奶酪!
    據了解,9月25日凌晨,5隻基金正式募集後,2分鐘就賣出10億元,僅1小時,5隻基金就賣出102億元,從累計認購人數看,開售半小時達50萬人。目前,支付寶頁面顯示,螞蟻戰配基金總計已有超過592萬人購買。
  • 「財富周報」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銀行理財產品,東證資管換帥
    記者 | 方德能編輯 | 張一諾1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支付寶、京東金融等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近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
  • 年末銀行「吸金」調查:代銷保險熱情升溫 年金產品走俏
    臨近年關,銀行總會使出渾身解數「吸金」,伴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吸引力弱化,代銷的保險產品得到客戶經理「力薦」,成為銀行「開門紅」戰役中一抹「別樣風景」。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時發現,銀行客戶經理推薦收益型保險產品熱情明顯提高,其中,中小險企年金類產品得到主要推薦。
  • 銀行代銷基金亂象何以根除
    而富滇銀行基金銷售業務涉及5項違規問題,包括部分分支機構基金銷售業務負責人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部分理財產品的宣傳推介材料使用了「風格穩健」的宣傳用語;部分理財產品宣傳推介材料未經負責銷售業務和合規的高級管理人員檢查,未出具合規意見書;該銀行基金銷售業務審計管理辦法中,未對審計頻次、審計報告出具時間等進行規定;部分理財產品的宣傳推介材料審核要點較為簡略,且多為形式審核要求
  • 代銷理財產品:「強強聯手」還是「抱團轉型」?
    過去,銀行只能銷售本銀行的理財產品,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接連「出生」,這一狀況也在悄然改變。  記者了解到,中信銀行首款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興銀理財半年期穩利恆盈F款」已於近日募集完畢。該產品管理人為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銀行為代銷機構。中信銀行提示稱,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