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代銷渠道暫時關閉 理財子公司同業、直銷如何破局?

2021-01-16 新浪科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網際網路代銷渠道暫時關閉 理財子公司同業、直銷如何破局?

「我們曾在網際網路平臺短暫推廣過,但很快就主動撤下了。從效果來看,確實挺好的。如果這個『口子』開了,相信其他理財子公司都會這麼做,但結果可能不是監管部門想看到的。」2020年12月31日,一位理財子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上述理財子公司人士所說的「口子」,即銀保監會於2020年12月25日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暫時未將網際網路平臺納入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代銷機構範圍。

據了解,較多的理財子公司在開業之初,即制定了以母行渠道為主,網際網路渠道、直銷渠道、同業代銷等渠道為輔的全渠道體系策略,並積極推進渠道業務。而《辦法》的發布,則意味著理財子公司們將不得不暫時將網際網路渠道「放下」,重新制定渠道策略。

「網際網路平臺受監管力度不夠,在理財產品投資範圍向股權擴大、淨值化轉型過程中,進入平臺可能造成產品的無序增長,大幅提高系統性風險。」一家頭部券商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表示。

對於直銷渠道建設如何破局的問題,普益標準研究員楊超認為,隨著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的持續推進,並逐漸完成從母行的遷移,如果理財子公司自身尚未能建立直銷渠道,將會受制於人,市場化資金來源及競爭有限。

短暫「試水」網際網路渠道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理財子公司開業之初,一家大行理財子公司即與某網際網路平臺短暫合作推廣過理財產品,但很快下線。

進入2020年,隨著理財子公司開業數量的增加,在網際網路渠道「試水」推廣過理財產品的理財子公司也大幅增長。「我們估計會很快再次發力網際網路渠道。」早在2020年年9月,上述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

不過,事情很快發生變化。進入2020年11月,隨著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平臺涉足金融業務態度更加審慎,尤其是對銀行存款業務頻頻發聲後,各家平臺對類似業務的開展開始變得收斂,多數合作銀行的產品紛紛下線,其中包括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2020年12月3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看到,仍有少量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在推廣中。

在另一位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看來,網際網路渠道意味著強大的、數倍於母行零售渠道的募集實力,和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產品募集的效率,「網際網路巨頭用戶多,它們對於任何渴求用戶、渴求資金的資管機構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渠道。」

「《辦法》發布後,對於理財子公司來說,產品必須優先滿足母行客群,而母行渠道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將是理財子公司銷售的基本盤。」上述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表示。

一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高管也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考慮到當前銀行理財子公司品牌認可度和直銷渠道有賴於進一步建設,商業銀行仍是當前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的主要陣地。

同業、直銷渠道如何破局?

在母行渠道不變,網際網路代銷渠道暫時違規的情況下,理財子公司想要拓展新用戶,只能從同業和直銷渠道出發。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有20家理財子公司開業,其中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興銀理財、光大理財、杭銀理財等機構,已鋪設他行銷售渠道。

一位大行理財子公司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近段時間以來,該公司積極拓展符合《辦法》的代理銷售機構,「預計未來每家理財子公司都會與多個代銷機構合作。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從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角度看,理財子公司拓展代銷渠道是必然趨勢。」

直銷渠道建設方面,僅光大理財、招銀理財有獨立網站(建信理財、寧銀理財有網頁,但暫時無法打開),青銀理財有獨立App。其中,光大理財設置有理財產品專區,可以了解產品詳細信息,購買則需要下載光大銀行App進行;招銀理財僅對產品進行展示,點擊購買會跳轉到招商銀行官網進行產品了解及購買;青銀理財App僅銷售自家產品。

此外,大部分理財子公司均開設微信公眾號,部分理財子公司開設視頻號、微信小程序來進行宣傳、品牌維護、產品介紹等,但均不能直接購買產品。

「目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營銷渠道逐漸發生了變化,各方面布局各有側重,但直銷渠道建設總體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楊超認為。

理財子公司如何建設發展直銷渠道?楊超建議,短期來看,可以根據母行及自身資源稟賦進行針對化建設,如線下方面,選址人流量大的街區,以「智能化、網絡化、互動化、綜合化」為導向,堅持「實用原則」和「效益原則」進行運營服務;線上方面,完善如官網、微信公眾號、視頻頭條號等主體資質註冊認證,注重與母行的定位進行區分,專注自身,圍繞「理財業務」完善模塊內容及功能建設,減少甚至摒棄客戶的其餘業務場景選擇。

中長期來看,在已有直銷渠道的基礎上,需要建設具有特色並且完善的產品線,做好客戶服務和維護,趣味化投資者教育,提升自身投研實力,穩定理財產品收益水平,提升客戶轉化率和依賴程度。

此外,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據中國理財網統計,截至目前,理財子公司共計發售理財產品2930款,存續2828款。按等級分類,1級-5級分別為41款、1283款、1599款、6款、1款。這意味著《辦法》中「除非與投資者當面書面約定,評級為四級以上理財產品銷售,應當在營業網點進行」的規定,對於同業、直銷渠道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作者:李願 編輯:馬春園)

相關焦點

  • 中小銀行有望成理財產品代銷主力軍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戴安琪日前了解到,在渠道規範性和重要性提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銀行選擇同業合作代銷模式。銀保監會25日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
  • 多家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除了依靠母行拓展客戶外,理財子公司正在將產品「搬進」其他商業銀行App進行銷售。4月26日,記者調查發現,中信銀行、江蘇銀行、百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已經開始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分析人士指出,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能夠完善自身產品線,吸引更多客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銀行加入陣營。
  • 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辦法徵求意見:網際網路平臺暫不能代銷
    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辦法》共八章69條,分別從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定。《辦法》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代銷之困:大行接不上 小行上不了量
    來源:WEMONEY研究室作者:劉雙霞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規範下發,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渠道或面臨重建。「大行接不上,小行上不了量」,在與WEMONEY研究室的交流中,對於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代銷渠道,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從業者如是表示。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規範下發,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渠道或面臨重建。
  • 網際網路代銷平臺出局!監管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
    銀保監會12月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再次補齊制度短板!《辦法》界定理財產品銷售的概念,劃定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釐清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責任。去年6月,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下稱「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
  • 銀保監會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網際網路平臺暫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保監會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網際網路平臺暫不能代銷導讀:《辦法》明確規定未經金融監管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且明確,現階段代理銷售機構為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 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興起 出了問題找誰?
    隨著理財子公司密集「誕生」以及產品加速推出,業內人士預計,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或成趨勢,理財子公司將尋求更多銀行或外部機構合作產品代銷,大資管機構的競合將更加深入。而面對銀行理財產品合縱連橫的趨勢,特別提醒投資者在挑產品時不僅要看收益,還要看機構、看風險等。
  • 銀行理財子公司悄然滲入BATJ渠道,未來不僅是代銷?
    不過,業內在受訪時普遍比較樂觀的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破圈」,與網際網路大公司的合作模式,並不局限於代銷這麼簡單;「網際網路的線上化、年輕化、大流量的特點,有助於理財子公司推廣高流動性、低風險、低起點的產品,積少成多快速形成理財產品規模,打造理財子公司產品品牌」;「目前來看傳統銀行渠道銷售和網際網路銷售有很大互補性,未來會有很大合作空間」。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
    摘要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為規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
  • 網際網路平臺代銷理財資格「被剝奪」,監管部門回應:還有希望!
    來源: 內涵金融 舉報   12月25日,銀保監會制定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
  • 又一家銀行開售理財子公司產品,已有多家銀行加入代銷陣營
    來源:藍鯨財經目前,已有多家理財子公司開拓了除母行以外的其他產品代銷渠道。藍鯨財經從微眾銀行獲悉,9月3日,該行App「活期+」上線了新產品「興銀添利寶」,這是微眾銀行App首次代銷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打破...
    為規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12月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銀保監會明確,《辦法》是《理財子公司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
  • 萬億理財市場將迎銷售新規!網際網路平臺或暫無緣代銷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 高萍)訊,12月25日,銀保監會就《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辦法》對銷售機構、銷售人員等主體列明18條負面行為清單;同時,明確提出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著網際網路平臺暫不能代銷理財產品。
  • 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後,銀保監會給銀行理財子產品銷售定了兩個渠道
    繼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下架後,銀保監會出臺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對理財產品的銷售方式進行規定。隨著理財子公司加速落地,銀行理財的產品體系也進一步豐富。但理財產品銷售適用的監管規定分散在不同的制度規則中,銀行理財子公司主要沿用商業銀行理財、代銷等監管規則,全面性和適用性存在不足。
  • 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規範」出爐:網際網路平臺暫無銷售資質,將適時...
    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該《辦法》為《理財子公司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辦法》共八章69條,包括理財產品銷售機構、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理財產品銷售管理、銷售人員管理、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監督管理與法律責任等方面規定。
  • 直銷銀行牌照再放閘,招行、郵儲為何搶先布局?
    此前一周,支付寶主動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和理財產品,掀起網際網路平臺下架金融產品的大幕。直銷銀行牌照為何時隔四年重新放開?中信、招商、郵儲等大行緣何爭先布局直銷銀行?未來會否有更多的商業銀行拿到直銷銀行牌照?網際網路金融格局會否因此發生改變?
  • 事關你的錢袋子!理財產品銷售新規即將落地,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
    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新規即將落地!12月25日,銀保監會下發《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支付寶等第三方平臺不得代銷監管稱將適時擴展銷售機構範圍據了解,《辦法》是《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的配套監管制度。開展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業務活動需要同時遵守資管新規、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和《辦法》等制度規定。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來了: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能代銷...
    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等原因進行清算的,理財產品銷售結算資金不屬於其清算財產。5、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這意味著,當前網際網路平臺以及絕大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還不能從事理財產品的代銷業務。)理財產品銷售機構不得以理財名義或使用「理財」字樣開展其他金融產品銷售業務活動。
  • 代銷理財產品:「強強聯手」還是「抱團轉型」?
    過去,銀行只能銷售本銀行的理財產品,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接連「出生」,這一狀況也在悄然改變。  記者了解到,中信銀行首款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興銀理財半年期穩利恆盈F款」已於近日募集完畢。該產品管理人為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銀行為代銷機構。中信銀行提示稱,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 「財富周報」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銀行理財產品,東證資管換帥
    記者 | 方德能編輯 | 張一諾1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支付寶、京東金融等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近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