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話|【民間傳說】方苞軼聞

2021-02-23 文鄉樅陽

文字:汪四武 配音:許光昶

小 序

坊間趣聞,無憑無證。

請勿較真,姑且說聽。

故事新編,取樂開心。

弘揚文學,和諧共進。

建設家園,吾輩責任。

話說樅陽前賢,文魁方苞,天生聰慧。父母極為疼愛。四歲那年,其父將他架馬肩(騎坐在雙肩上)馱著入私塾破蒙(即上學)。先生見狀隨口說道:「子把父當馬」。沒想到,騎在父親肩上、年僅四歲的方苞隨即應對道:「父望子成龍」。先生大驚,視為神童,倍加呵護。

方苞五歲那年,先失父,又失母。其母是元配去世後收房的丫鬟。按封建禮教,出殯只能走側門,不能走正門。見此情景,方苞問其長兄:「我門閣(明天、以後)死了,棺材從何門出哉?」長兄慪他小小年紀言死,沒好氣地答道:「你我同天(指共父),你真要死了,當然走正門!」方苞一聽,連忙爬上母親的棺材,趴在上面。對眾人高聲說道:「我兄長剛才說的話大家都聽到了吧。我現在要出門,你們抬我走!」眾人大驚。方苞兄長更為驚喜,嘆道,我有此弟,方家日後必旺!

方家對待佃戶非常仁義。田租總比別人家要輕些。有一年,因頭年晚季欠收,方苞兄長意欲免佃戶一季田租。但他為人謙和,常常喜歡開個玩笑,跟大家取樂。這天他拎著一壺茶水,來到田畈中,看佃戶們都在忙著插秧,便說:「都上來喝口水,歇歇。」佃戶們見大先生親自送茶水來,都從田裡上來了,說大先生真好。

方苞兄長對大家說:「我出個對子給你們對,對上了,免一季田租,可好?」大家忙說:「好啊好啊,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我們大家來逗(湊)個下聯」。

方苞兄長說:「那好,我就拿嗯傑(你們)用稻草扎秧把子為題。稻草扎秧——父抱子」。那些佃戶都沒念過什麼書,一時哪裡對得上來?大家面面相覷了好一會,七嘴八舌逗(湊)開了。

方苞兄長呵呵一笑:「我到上面去看看。嗯傑好生逗著,逗好了等我下來再跟我敢(講)。」說完笑眯眯地去了。

這裡佃戶們「熱鬧」開了。這個說這樣,那個說那樣。忽然有個佃戶遠遠看見方苞邊玩邊走過來了。悄聲說:「有了!嗯傑大家都白(別)做聲,看我的。」

等方苞蹦蹦跳跳地到來後,那佃戶喊住他說:「人嘎(人家)喊你小先生,我不服。我出個對子嗯(你)要能對得上來,我也喊你小先生。嗯要是對不上來,我們都喊嗯是小毛伢。」

方苞不知是計,很不服氣地說:「嗯出哉」。「稻草扎秧——父抱子」。那人話音剛落,方苞小嘴一噘:「我以為是什麼個難對子。就這麼個東西還想難倒我?聽著:竹籃裝筍——母懷兒。」說完又玩去了。

過了一會兒,方苞兄長下來了。佃戶們就對他說:「大先生嘞,我們大家逗了一個,竹籃裝筍母懷兒。不曉得可照?」方苞兄長連聲讚嘆:多工整呀!回到家還自言自語地叫好。

一會兒,方苞玩夠回來了,弄得一身泥巴。兄長沒好氣地訓斥道:「看嗯這一身泥,就像鬼打的一樣!現在連我家佃戶都能對對子了,嗯還不發狠念書!」他一口氣將整個過程講給弟弟方苞聽了。小方苞哈哈一笑:「大哥,那是我對的!」他大哥這下真傻了眼了。

一天,方苞背個魚簍在河溝裡一邊摸螺螄,一邊唱著歌:「青坎貓(青蛙,石雞),麻坎貓,坎貓開聲夏天到,坎貓歇叫秋天到。」這時,河堤上來了一位秀才,此人是外鄉人,聽說樅陽是文鄉,三戲(歲)小伢都能對對子,很不服氣。這次來,就是要見識見識。

此人卻並不魯莽,心想:這樅陽既稱文鄉,必有過人之處。且不妨就拿這個小鬼試試究竟如何。於是他喊道:「喂,小伢唱麼東西(什麼)呀?你上來,我出個對子給你對!」「沒空!」「對到子(對出來)有賞錢嘞」,說著拿出一錠銀子來,足有十兩。

方苞一見元寶,來勁了:「好哉,恩出題!」秀才說:「你聽清了,我就拿你將螺螄裝到魚籮裡為上聯:螺螄是個螺,魚籮是個籮。螺螄裝到魚籮裡,兩螺(籮)並一籮。」

方苞聽了一笑:「嗯把元寶放在地上,退遠點,否則我不對!」秀才無奈,只得按他說的做。心想你對不上我還怕你搶跑了不成?方苞走到銀子邊站住了說:「我對了喂,恩聽著啊,大老人(成人)躺賴(耍賴)醜喂。」秀才不耐煩了,說:「你對不了也別想搶,我會逮到你的。」方苞見狀,笑嘻嘻地說:「我對了,恩聽清喳:秀才是個才,棺材是個材。秀才裝進棺材裡,兩才(材)並一材!」說完拿起元寶逃到河溝裡去了。

秀才氣歪了鼻子也拿他柳法子(沒辦法)。心想這個小鬼既聰明又機智。我要是去逮他,等我脫子(了)鞋哈棄(下去)子,他又上來著。我才不上他這個當呢。罷罷罷!看來這樅陽縣城也不犯桌(用不著)去了。

小方苞跑到河溝那邊去了,看看秀才沒追過來,又唱歌氣秀才了:「我不跟嗯玩了。我到河邊劃小船,摸螺螄,包餃子,氣死嗯這個大孬子……」

有一天,方苞兄長進城辦事。方苞硬拽著兄長的衣尾非要跟去玩。兄長無奈,只得帶了他。辦完事,往回走時,卻看見許多人圍在一起言語著什麼。橫直(反正)沒事了,兄長便帶弟弟去看熱鬧。原來是一外鄉人出了一副對聯讓大家對。對上了,彩頭是一壇美酒另加一匹上等蘇錦。呵呵,這彩頭不小呀。可惜此對已出三天了,就是無人能對上。

方苞人小個子矮,看不見那上聯的文字,便問兄長。兄長說是含有數字、方向的絕對子,意欲退走。方苞不依,非要兄長念給他聽。兄長便念道:「塔有十二層,層層都有門,分東南西北。」

兄長語音剛落,方苞高聲喊:「大哥喂,下聯在皇曆上。」方苞兄長文採也是了得的,只是文思不如弟弟敏捷。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他立馬分開眾人向出聯人對道:「年有十二月,月月都有節,分春夏秋冬。」眾人一片喝彩聲。出聯人只向方苞兄長微微一笑,卻將彩頭抱出人群,恭敬地遞給了方苞,同時高聲宣布:「是這位小娃娃對上的!」眾人更加稱奇不已。 

 我這麼一路說來,有人可能會懷疑了:這天下高枝,怎可能讓方苞一人獨佔盡了?我說,朋友,你懷疑的對。方苞還真有佔不到的高枝,甚至連低枝都沒佔到的糗事嘞。且聽我慢慢道來:

這事發生在方苞告老還鄉之後,按理說是不應該發生的,怎麼著已是「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之人了。可偏偏就是發生了,敗了,敗得一塌糊塗。最要命的是敗給了一個放牛的小伢。

原來方苞告老還鄉後,在家潛心著書,是閉門謝客的。一天,秋高氣爽,他獨自到河灘散步,看見沙地上一個放牛伢坐在那裡看書,任由牛群在岸邊吃草,在河裡打冷(洗澡)。那小伢嘴裡嘰裡咕嚕地不知念叨著什麼。

老方苞童心復活了,不由自主地走到放牛伢身邊問:「小伢哇,嗯跟樂窩(誰)講話哉?」「我跟牛在講話!」哈哈,方苞吃了一癟(虧)還不曉得。繼續問道:「嗯這是在看麼書哉?《大學》還是《中庸》啦?」

方苞提這兩本書,意在確皮(諷剌)他,開個玩笑。因為依這伢子年齡,正常的只能是讀《百家姓》或《千字文》。沒曾想,那小伢頭都沒抬:「大學無用,昏庸已至」。嗯敢(你說)這伢有多壞?又給方苞一個大癟!

這下老方苞聽出來了。說:「嗯這小伢,人不大,還一肚子怪(即一肚子壞水)」。「嗯坐,別老站著哉!」「坐哪裡哉?沒地方坐哇。」「笑話了!嗯不過是個大老官。皇帝坐江山,嗯還坐不得沙灘?」這個癟老方苞吃的舒服極了。呵呵一笑,童心一躍。說道:「那我就把河灘當江山來坐!」可一屁股剛奪(坐)到地,哎喲一聲,老腰閃著。小伢見狀趕緊給他拿捏,同時又給老方苞一癟:「喊嗯坐河灘,嗯偏要坐江山。罪當腰斬!」。

弄了半天,老方苞總算緩過來了。問道:「嗯這伢,我問嗯剛才到底一個人敢麼(講什麼)東西哉?」「哦,我是在講,這兩個字,也不曉得是在哪一朝那一位先生頭上開始錯的。就這麼錯傳下來了。嗯敢可是笑死人哉?」

「什麼字是錯傳的哉?」「嗯看這兩個字怎麼念?」那小伢指著一個「射」字、一個「出」字叫方苞念。方苞當然講:「這是射箭的射字,這是出外的出字。」並反問那小伢:「這怎麼說錯了呢?」

那小伢白了他一眼:「沒想到,嗯老先生也是個鵝(呆)頭先生!麼事前頭人嘎(人家)錯,嗯後頭也跟著錯咧?我且問嗯,我中國字可是『形意』字?」「是啊!」「這不就得了!試問一個身高只有寸許之人,該是什麼樣子的人呢?」方苞脫口而出「矮子。」「山上加山,又怎樣?」「當然是重了。」

「這就對了嘛。這倆字豈能念作『射』與『出』呢?該念作『矮』與『重』呀!而『矮』與『重』這兩個字恰應念作『射』與『出』!(射——矮;出——重)。哎,無論做學問還是為人師表,都不允許存在半點馬虎。否則是要貽誤子孫後代的呀!」

「哎,是呀!」老方苞自言自語起來:「箭稱矢,弓稱委。箭搭弓上不就是『射』嗎?千裡之外(重字拆開為『千裡』),還不是『出』嗎?後生可畏!」良久,一聲長嘆。緩緩站起,深深地向那放牛伢鞠了一躬。

放牛伢見狀,趕忙跪倒在地,向方苞磕頭說:「老先生,嗯這是要折我小伢陽壽哇?我受不住哦!」方苞一笑說:「嗯受得住!想我華夏曆朝歷代,有多少大文豪也未能發現這兩對字錯了位置!小伢喂,我不敢做嗯先生。從門閣(明天)起,嗯不要放牛了,到我嘎(我家)去讀書。我嘎有好多藏書,全供嗯讀。」

小伢畢竟是小伢。伢子氣又上來了:「我不放牛,嗯把我吃穿啦?就算嗯把我吃穿,我嘎還有個瞎子老娘呢!」「一併到我嘎去住,嗯和嗯娘我都包了!」……

自此以後,方苞一邊潛心著書,一邊廣收四鄉八鎮秀苗精心育授。以致樅陽文風大振,傳至今朝,樅陽不虛為文鄉矣!

文鄉平臺《樅陽話》欄目,以文字加配音的方式編發。歡迎各類以樅陽方言表述的文字、音頻、視頻等作品!

投稿郵箱:353378323@qq.com

編輯微信號:yanzi13866002627


--END--

來源:文鄉樅陽

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主編/統籌:文鄉燕子

詩詞編輯:圓中老虎

版面編排:小小盒子

汪四武,網名白浦荷風。現居池州,祖籍樅陽雨壇,一位眷念故土的老人。一生只向山水要韻律,向人世求情感。半個世紀以來均依興、依心行文。曾有少量文字見於報刋。

相關焦點

  • 方苞逸事
    方苞在獄中一共待了兩年。在監獄裡,他仍然堅持讀書寫作。一日,同獄者奪其書擲於地,說:「你馬上就要死了,還看什麼書呢!」方苞從容答道:「朝聞道,夕可死也。」方苞在獄中寫成《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兩書。他的散文名篇《獄中雜記》,就是根據他在獄中的耳聞目睹而創作的。 方苞續偶 方苞三十九歲時原配妻子因病故去,當時方苞已名揚天下。朝中達官貴人競相聯姻。
  • 方苞及其後裔的故事
    方苞(1668—1749年),字靈皋,號望溪,原籍安徽桐城,康熙年間進士,以詩文著名於世,卓然有大家之風,曾因受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牽連而入獄,後得赦免,官至禮部侍郎。方苞與姚鼐同為桐城古文派創始人,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定的篇章。他著有《獄中雜記》等散文名篇。
  • 爆笑樅陽話,是樅陽人笑不笑由你
    爆笑樅陽話1:一天有一外地佬到樅陽北站問:請問有到南京的車嗎? 答:感不來,搞不好有,搞不好紐. 問話人茫然.答話人解釋:就是忽頭有,忽頭紐. 看問話人還是不懂,又解釋說:就是搶木有,搶木紐.   2: 老師提倡學生作文用方言,某學生寫道:我嘎住在王疙亭……         3:樅陽話一甲水平測試題:當大江先生滴個大的時候,不搖襖都得人岑~[ 一天孬裡八轟地,鼻涕拉胡地,忽頭精冊冊地~忽頭孬烘烘地~紐趕頭哦~~    大話西遊樅陽版:尚前,有一份真摯的愛擱在老跟頭,老孬裡八昏的理都謬理,最後老被甩掉子,老能怪樂個呢,現在真是懊悔死了,三麼之想一哈子
  • 韋力︱尋墓「桐城三祖」:姚鼐、方苞、劉大櫆
    姚鼐桐城三祖分別指的是方苞、劉大櫆和姚鼐。桐城派的成立,其實是到了姚鼐這裡才最終形成,而他創立桐城派的主要動機之一,竟然是為了跟以戴震為首的古人經學派一較高下。這邊還有一個省級文保牌方苞方苞故居位於安徽省桐城市寺巷內。前來此地之前,我事先做過功課,網上有一篇文章稱方苞的故居位於寺巷與新巷之間,老師聞我所言後,她就把我帶到了新巷的巷口,原來新巷與寺巷是平行的兩條巷子。
  • 從戴罪文人到內閣學士,清代桐城派領袖方苞
    方苞出生於康熙七年,病逝於乾隆十四年,享年82歲。方苞是桐城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當時的著名文人。方苞22歲考取秀才,進入國子監深造。他擅寫文章,世人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是韓愈轉世,妙筆生花。方苞39歲中進士,正當他打算在仕途上大展身手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將他打落塵埃。
  • 經典悅讀 l 方苞《獄中雜記》
    就在將參加殿試授官之際,聽說母親生病,方苞決定回鄉,痛失殿試奪魁的機會。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南山集》案起,方苞因曾給該書作序,牽連下獄。在獄中,潛心讀書,寫出《禮記析疑》。康熙五十二年,《南山集》案獄決,方苞被判處死刑。後經李光地等人極力營救,方免死出獄,隸籍漢軍。因康熙帝硃批「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入值南書房(康熙的秘書機構),成為皇帝的近身辭臣,開始了他三十年的官宦生涯。
  • 清代桐城古文派鼻祖方苞:四歲能對詩 七歲讀史記
    桐城派文論體系和古文運動的形成,始於方苞,經劉大魁、姚鼐而發展成為一個聲勢顯赫的文學流派。方、劉、姚被稱為「桐城派三祖」。  記者 蘇勇  方苞自幼就能對詩  方苞1668年生於南京六合,祖籍安慶桐城。他自幼聰明,4歲能作對聯,5歲能背誦經文章句,6歲隨家由六合遷到江寧舊居居住,仍保留桐城籍。
  • 杏壇民間龍傳說有這些
    民間傳說是一部解讀地方文化的簡約文本。因為,民間傳說與其說是一些捕風捉影的歷史片段或神話故事,不如說是一方民眾的美好願望,或是他們心中歷史與眼前現實的混合圖景。而且,無論多麼高遠深沉的文化,都要從一個地方的民間傳說講起。因為,一個沒有民間傳說的地方,不是一個豐潤的地方,至少,不是一個有傳承、有交待的地方。
  • 日本民間傳說的三大妖怪
    在源義經年輕的時候,由鞍馬的天狗教他武術的軼聞也比較有名。 河童
  • 民間傳說:中國傳說生物之鮫人
    鮫人,又名泉客,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神秘生物,與西方神話中的美人魚相似。傳說中鮫人善於紡織,可以制出入水不溼的龍綃,她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名作《錦瑟》中,滄海月明珠有淚便引用了鮫人的傳說。
  • 民間傳說—五通神
    其實五通神,是我們民間,給其起的雅稱。他真正的身份,就是傳說中的妖鬼。   是一個無惡不做, 亦正亦邪的偏神,最好橫行鄉裡,淫人妻女。一般,大家都不願意提起他。可以說是,我們中國民間,壞事做盡的五猖神。   關於他的來歷,也有好幾種!有說其是,唐朝的柳州之鬼。也有說是,朱元璋祭奠亡魂,以五人為一伍,從而行成的五魂。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甘肅慶陽:民間傳說老鼠是開天闢地的子神
    大凡壞事,總能和老鼠拉上關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獐頭鼠目;賊眉鼠眼,投鼠忌器,首鼠兩端,鼠目寸光……儘管人人討厭老鼠,但是卻喜愛十二生肖中的老鼠,在剪紙、皮影、郵票、火花、雕塑等眾多藝術門類中老鼠成了一種通人性的動物,在民間廣泛流傳,「老鼠嫁女」、「老鼠偷油」等故事,更說明了這一點。
  • 流傳廣德的三則民間傳說故事!
    點擊上方「邱村最大生活圈」關注,右上角「分享朋友圈」廣德民間流傳的故事甚多,人們俗稱講故事為「講古」。
  • 為什麼日本的怪談和民間傳說可以火遍全球
    說到民間傳說,很多人就會把它和封建迷信搞在一起,其實兩者有本質的區別。民間傳說還是多以人物故事為主,而且不少是真實存在的人物,雖然也摻雜有神魔傳說,但終究還是以人為本,而封建迷信基本就是架空的設定,虛構的角色和故事,而且往往在現實中與求仙問藥有關。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傳說,宋朝時,民間認為宰相蔡京十分富有,就說他是財神降生,又因其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就將蔡京作為財神爺祭拜。後來蔡京倒了,民間就換了財神,宋朝國姓為趙,百姓就給財神起名為「趙玄壇」,然後加以敬拜。  春節傳說二:臘八粥的故事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這是北方過年的歌謠,開始就是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 盤點:民間神話傳說中的十大妖魔鬼怪
    我們經常會聽到妖魔鬼怪的傳說,中國的鬼怪雜亂無章,且大多部分不為人熟知,重要的是,關於他們的傳說很多,無論正邪,很難將其專門的分門別類,下面僅為大家盤點一些耳熟能詳的鬼怪
  • 破解都市傳說:紅衣小女孩,在鏡子前削蘋果,割腎等等都是假的?
    二十世紀前半葉,美國民俗學家對於「都市傳說」(urban legend),可說是從未正眼看待。對他們來說,真正有價值的還是在鄉野之間流傳的民間傳說,那些在非現代化地區發生的各種軼聞故事。至於在都市裡流傳的恐怖故事?那和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就像無人供養的孤魂野鬼一樣,乏人問津。直到1940年代,事情有了些變化。有些美國民俗學家,開始針對某些現代傳說進行調查。
  • 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首,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是一側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與《孟姜女》、《牛郎織女》、《白蛇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而其中又以梁祝傳說影響最大,無論是其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來說都居各類民間傳說之首,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 少帥張學良「易幟」前夕的軼聞
    少帥張學良「易幟」前夕的軼聞圖文/朱家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