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爭遺址博物館位於胡志明市,坐落在美國中央情報局西貢辦事處的舊址。博物館建於1975年,最初的名稱是美國戰爭罪惡館。越南和美國恢復邦交後,改名為越南戰爭博物館。在博物館院子裡的空地上,陳列著當年戰爭期間交戰雙方使用過的坦克、飛機和大炮等各種武器裝備。
博物館的面積不是很大,一共分為三層,一層展示的是越戰期間各國對越南政府和人們的支持,以及越南對各國所表達的感謝。二層重點展示了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對越南人的屠殺和傷害,揭露了戰爭的殘酷無情,很多圖片令人觸目驚心,看後實在不忍心拍攝。三層則是各國記者拍攝的戰爭中大量的照片。越南戰爭遺蹟博物館是一個很有教育意義的地方,看完後會讓人更加憎恨戰爭,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博物館的院子裡擺放著越戰期間美軍曾經使用過的武器,這是一架美國空軍用於攻擊地面用的強擊機。
這是當年美軍在越戰中使用過的一輛M41輕型坦克。標題圖片為一輛美軍M48A3型重型坦克。
1965年3月8日,第一批35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越南中部城市峴港登陸,越南戰爭正式打響,從此美國便逐漸深陷越戰的泥潭無法自拔。
美軍重型坦克集群正在像向越共佔領地區搜索前進。美軍在越南戰場使用了大量的最新式武器,越南也變成了美國新式武器的試驗場。
一張非常震撼的照片,炮彈在美軍士兵身邊炸響的一瞬間,美國戰地記者按下了相機的快門。 據統計在越南戰爭中,美國共參戰650000人,58202人死亡,303616人受傷,2500人失蹤。
博物館裡展示的一臺被子彈擊穿的美國戰地記者使用的相機,非常震撼人心。越戰期間戰地記者們用生命和鮮血記錄下了戰爭中一幅幅慘烈的景象。共有133位戰地記者在戰爭中殉職。
這是越戰中一位著名美國記者的圖片。戰地記者們的壯烈精神,喚醒了人們對和平的渴望和崇尚。他們的努力最終促使在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戰示威遊行。美國社會強大的反戰力量終於迫使美國政府籤訂了停戰協議,把美國軍隊全部撤出了越南。
在越戰中,面對強大的美軍,越軍充分了發揮了熱帶叢林的作戰優勢,用遊擊戰沉重地打擊了美國軍隊。美國軍隊用火焰噴射器、汽油彈、燃燒彈等各種武器來對付越軍,甚至使用了燒山的方法,但效果都不佳,於是便使用了越戰期間新發明的一種生化武器:一種高效落葉劑,因其容器的標誌條紋為橙色,故名「橙劑」。「橙劑」令越南人至今深受其害,在越戰期間,美軍曾向越南農村的非軍事區噴灑了大量的「橙劑」和其他落葉劑,導致大約有500萬越南人至今仍深受其害。博物館中展示了很多受「橙劑」毒害的畸形兒照片,令人不忍目睹。博物館館還展示了大量越戰期間美軍屠殺越南平民的照片。圖為臭名昭著的美萊村屠殺案的圖片。
博物館還展示了越南期間交戰雙方使用過的各種輕武器。令軍迷們大開眼界。
戰爭並不能扼殺一切美好的東西。這是在博物館一角名為「the love in the war」(戰爭中的愛情)展覽中的一幅水墨畫,描述了越共遊擊隊員在叢林中談情說愛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