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直播帶貨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李佳琪、薇婭等等網絡主播,他們的直播平臺以高熱度和高銷售量時不時的會出現在熱搜的名單上。 前段時間,助力湖北復工的直播中兩人推薦的湖北特色食品小龍蝦、周黑鴨,在短時間內都有大量的訂單產生。
但在沒有網絡、也沒有直播帶貨的那個年代裡, 我們帶貨的方式有什麼呢? 介紹一件商品首先我們要看到直觀的商品的特點,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裡, 隨便搜索一下同類型的產品就會出現在你手機的屏幕上了。 不過網絡不發達的時候, 如果你想跟我推薦一樣物品,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後,裡面園園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 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
這段文字出自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鴨蛋》一文,關於鹹鴨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這種食物, 只要有養鴨的地區,醃鹹鴨蛋也是早飯桌上的一道小菜了。 醃製的方法也大多是相似的,為什麼要說自己家鄉的好呢? 你看字裡行間的描述上,雖然沒有文字,但是吃過鹹鴨蛋的人仔細的回味一下, 確實是有差異的。
「高郵的鹹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硃砂豆腐」,就是用高郵的鴨蛋黃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鹹鴨蛋,蛋黃是鮮黃色的, 這叫什麼鹹鴨蛋呢!」
很多時候想到吃的東西我們更多的是停留在對於這個食物的想像中, 在各種美食打卡中也見到過不少打卡的圖片,曬出自己製作的食物。 圖片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了成品到底行不行。 不需要什麼文字的描述, 你來看就好了。 汪先生寫家鄉的鹹蛋的時候,沒有一幅圖片,全部都是讀者從紙上看到的文字,自己憑著相信和當地的鹹蛋的特點就比對。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讀過這段關於高郵鹹蛋的文字的時候, 也嘗試了一下網購鹹鴨蛋。
沒有網絡、沒有配圖的情況下,這一波關於鹹蛋的推薦是很成功的。 很多看過這篇文字的人也對高郵的鴨蛋有著比較深的印象。
文字有這樣一種力量,它細緻的時候,沒有任何媒介你也可以感知它所描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