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一組長大成人的單卵五胞胎,被剝奪了過正常人生活的權力

2020-12-20 夭之沃沃

直到臨產前,埃爾齊爾·迪奧尼也不知道自己要生的將是五胞胎。1934年5月2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科爾貝爾村附近,迪奧尼家的5個小女嬰出生了,她們早產2個月,體重加起來只有12斤。

艾倫·羅伊·達福醫生和兩名助產士一起,幫助埃爾齊爾成功分娩。埃爾齊爾已經有五個孩子,一直以為這次懷的是雙胞胎,5個嬰兒同時到來讓她震驚了兩個小時,她尖叫著說:「我該拿這麼多孩子怎麼辦?!」

自然受孕產生五胞胎的機率為5500萬分之一,同卵五胞胎的概率更是低到無法想像(有說法是十億分之一),而這五個名字分別是安妮特,埃米莉,伊馮娜,塞西爾和瑪麗的女孩,是歷史上有醫學記錄以來的第一組同卵五胞胎。

因為是早產,五個孩子出生後都有呼吸問題,迪奧尼家的農舍既沒有暖氣,也沒有電。為了維持孩子們的生命,達福醫生給農舍消毒,使用熱水瓶或者通過打開烤箱門來給嬰兒們保暖,還特別僱了護士替孩子們做橄欖油按摩。在有足夠母乳供應之前,達福醫生給嬰兒餵牛奶,無菌水和玉米糖漿,還摻入一兩滴朗姆酒作為興奮劑。

多倫多病兒醫院為五胞胎的存活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向達福醫生提供了大量母乳以及保溫箱等設備。

迪奧尼五胞胎出生後不久,她們的父親奧利瓦·迪奧尼向當地一家報紙詢問:為五個嬰兒登報發「出生通告」的費用是不是比一個嬰兒的更貴。

五胞胎?持著懷疑態度的記者和攝影師們很快來到迪奧尼家。他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五個小小的新生兒,小得可以放在護士的一隻手中。加拿大新聞社發布了五胞胎出生的消息,不久,五胞胎就成了全世界新聞的頭條。

五個嬰兒全部存活下來,在那個年代簡直是聞所未聞。許多人認為,她們在社會經濟最不好的時候出生,能夠生存下來是奇蹟,她們成了大蕭條時期希望和力量的象徵。

迪奧尼家的農舍外圍滿了從四面八方聞訊而來的好奇人士,有些人透過窗戶偷看,有些人嘲笑五胞胎父母生了一窩小仔,還有一些好心人提供了捐款。

日子一天天過去,五胞胎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1歲生日

一天,芝加哥世界博覽會的一位參展商聯繫了奧利瓦,說如果五胞胎同意參加這個盛大的展覽,他們將支付巨額報酬以及負責孩子們的醫療費用。

奧利瓦猶豫不決,向村裡的牧師尋求建議。牧師不僅鼓勵他接受報價,還自告奮勇要求做孩子們的經理人,收取全部報酬的七分之一作為工資。「畢竟,這些孩子是上帝的奇蹟」,牧師說。

奧利瓦與美國參展商籤了合同的信息很快就傳開了,他遭到了強烈的反對。一個加拿大人說, 「 這樣做是不對的,那些貪婪的美國人要奪走我們的奇蹟寶寶」。

奧利瓦後悔了,決定把支票還回去。可是為時已晚,對方拒絕取消合同。

為了保護孩子們免受剝削,在律師的建議下,迪奧尼夫婦將五胞胎的監護權交給加拿大紅十字會兩年。紅十字會在農舍對面建了一個託兒所,供小姑娘們居住。

迪奧尼夫婦覺得自己在託兒所是不受歡迎的人,去哪裡都有人跟著,而且從來不被允許和孩子們單獨在一起。

幾個月後,政府通過了一項法案,剝奪迪奧尼夫婦所有監護權,規定女孩們將在該州的監護下直到年滿十八歲。

很快,託兒所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動物園,被稱作「昆特蘭」,是「五胞胎樂園」的意思。昆特蘭被一個七英尺(2.1米)高的鐵絲網包圍,女孩們由三名護士,一名管家和兩名女傭照顧,還有三個警察專職維持秩序。

室外遊樂場被一個帶頂棚的拱形玻璃牆包圍,女孩們每天被展示好幾次,遊客們可以通過雙面鏡觀看。即使在大蕭條時期,這裡也吸引了超過三百萬遊客。

孩子們玩的時候看不見觀眾,但是能聽到觀眾的聲音。到處都掛著標語:

「請合作,請安靜。」

「不許為孩子們拍照。」

姑娘們在嚴格的紀律約束下長大,早上6:30起床,喝橙汁和鱈魚肝油,卷頭髮。然後是祈禱,吃早餐。早餐後,在日光浴室玩三十分鐘,休息十五分鐘。九點鐘和達福醫生一起進行晨檢。晚餐在六點整。睡前到遊戲室進行晚間祈禱。

五胞胎和達福醫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開始出現在各種廣告中,從亨氏番茄醬,貴格燕麥片,糖果,到肥皂,消毒水,打字機,麵包,冰淇淋,汽車等等。

奧利瓦在昆特蘭對面開了一家紀念品商店,出售五胞胎的照片以及印有她們照片的杯子,盤子,糖果棒,書籍,明信片和洋娃娃......

女孩們還出演了三部好萊塢電影。在九年時間裡,五胞胎為安大略省帶來了超過5億加元的旅遊收入,昆特蘭受歡迎的程度超過了安大略省的另一個著名景點尼亞加拉瀑布。

經過九年的訴訟,1943年,迪奧尼夫婦重新奪回了孩子們的監護權。可是重回父母身邊並沒有給姐妹們帶來幸福快樂,這個家已經被金錢改變了。他們又有了4個弟妹,父母不但要求她們做比其他兄弟姐妹更多的家務,還經常對她們虐待打罵。

五胞胎九歲

五胞胎後來回憶說,她們住在「我們所知道的最悲傷的家」,「他們沒有把我們當作孩子對待,我們是他們的僕人,奴隸。簡直不人道。」

五胞胎13歲

人們以為五胞胎過得是公主的生活,其實她們是被當作灰姑娘對待。由於缺乏適當的教育,18歲以前,她們連一分錢和一毛錢的區別都不清楚。

五胞胎16歲時在父親奧利瓦(右)的陪同

18歲後,五人去魁北克上學,並在那裡定居。

安大略政府把女孩們通過做廣告宣傳,銷售印有其形象的紀念品等途徑獲得的收入放在一個信託基金裡。基金中的錢本應在女孩們長大後交給她們,但是,大部分錢花在了支付照顧她們的護士和警察的薪水,以及像衛生紙這樣的供數百萬來訪遊客使用的消耗品上。

成年後,姐妹們每人收到了18.3萬加元(相當於今天的130萬美元)的信託基金。埃米莉在20歲時由於癲癇發作而死,她幼年就患有癲癇,但從未得到過治療。瑪麗於1970年死於腦血栓。

1998年,姐妹三人以剝削為由起訴安大略政府,指控政府對她們的收入資金管理不當,要求進行公開調查。政府最後付給了她們400萬加元作為和解費。

伊馮娜於2001年去世。

2017年,塞西爾和安妮特再次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之中,要求地方政府保護她們出生時的農舍。在當地居民的支持下,她們的家被保留下來成為了博物館。

塞西爾和安妮特

迪奧尼五胞胎是歷史上唯一一組活到成年的同卵五胞胎,奇蹟卻沒有給她們帶來幸福人生。她們被剝奪了正常生活的權力,成為了他人斂財的工具,被迫與家人分離,甚至從小被當作異類展覽。

一切都是因為錢。難怪她們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錢是怪物。我們周圍的許多人無法抗拒它的誘惑。」

我是夭之沃沃,希望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的關注,評論和點讚。

相關焦點

  • 百年前五胞胎姐妹:出生就是明星,卻被剝奪了過正常人生活的權利
    但這在過去卻不一樣,特別是自然受孕,且單卵五胞胎,這絕對是一件比中彩票還要難的事。據說,這種機率是5500萬分之一,從歷史上來看,似乎只有一個女人中了這一"大獎"。沒錯,她就是加拿大的埃爾齊爾·迪奧尼。意外的驚喜,母親有些發懵:天啊,我該怎麼辦?
  • 006.權力和權力剝奪:我們都在證明存在
    普遍意義上的權力 美劇《權力的遊戲》人人都愛看吧,其實,權力的遊戲,本來就是人人都愛的。 爭奪權力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是覬覦別人的利益,有的是為了讓別人恐懼,從而服從。越是自戀的人,越愛權力。有反社會人格的人,他的權力意識是:我有權力決定別人的生死。這種權力太大了,所以對他的吸引力特別大。
  • 龍媽沒有死:歷史上《權力的遊戲》的真正結局
    眾所周知,《權力的遊戲》(以及原著《冰與火之歌》)的故事很大程度上脫胎於英國15世紀著名的「玫瑰戰爭」—— 金雀花王朝的「紅玫瑰」蘭開斯特家族與「白玫瑰」約克家族圍繞英國王座展開的長達30年的血腥鬥爭。這場鬥爭中充滿了陰謀背叛、骨肉相殘等等,其精彩程度絕不亞於劇中的故事。
  • 【5.22】「玫瑰戰爭」:《權力的遊戲》背後的真實殘酷歷史
    但是理查二世並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宣布永遠流放亨利,永遠剝奪他的爵位,沒收了他們家的領地。理查二世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想從根本上消滅亨利關於「繼承」的可能性。1455年,神志恢復清醒的亨利六世重新執政,在王后的鼓動下釋放了薩姆賽特公爵博福特,剝奪了約克公爵的權力,將他驅逐了出去。1455年,約克公爵在自己的領地接到了國王亨利六世的通知:去雷切斯特一起開一個會議。約克公爵知道這個會議肯定不利於自己,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出兵在半路上截住國王的隊伍。
  • 從《權力的遊戲》看歐洲歷史
    HBO劇集《權力的遊戲》第五季將於4月12日首播。在看新一季前,先惡補一下《權力的遊戲》背後的歐洲歷史文化吧。
  •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晦澀冷僻,或與閱卷組長導向有關?
    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以其晦澀冷僻而引起輿論的軒然大波。這篇作文通篇都是多數人很少聽說的海德格爾、卡爾維諾這些外國哲學家、文學家的名字,人們熟知的莎士比亞、但丁、泰戈爾這些外國文豪的名字反而沒有出現。
  • 電影《海上鋼琴師》之1900:過正常人的生活,這輩子是不可能的
    電影《海上鋼琴師》之1900:過正常人的生活,這輩子是不可能的五一小長假來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都選擇宅在家裡:喝茶、美食、追劇、瞎聊……各有所愛,高興就好。《海上鋼琴師》就是一部值得這個小長假期間重溫的電影,影片主要講述1900年的一天,在一輪往返於歐美的郵輪維吉尼亞號上,善良的水手丹尼無意間在頭等艙發現一個被人遺棄的嬰兒。在確定找不到嬰兒父母之後,丹尼決定把這個嬰兒帶回船艙撫養,並根據當時的年份給嬰兒取名為:1900。
  • 《權力的遊戲》——歐洲歷史的冰與火之歌
    「權力的遊戲」相關內容近幾天更是頻頻登上熱搜,其微博討論量有204萬,閱讀量則高達28.4億。奇幻元素的外殼之下,這部劇最吸引人的正是其史詩般宏大的世界觀構建之下,映射出的歐洲中世紀權力鬥爭。此外,劇中「獅家」、「狼家」家族中的人物也可以在歷史上玫瑰戰爭兩大家族中找到原型。
  • 《正常人》:愛情中的馬克思主義
    階級是一個難以抹去的烙印,小說對他人生經歷的書寫無時無刻不暗示著布迪厄意義上的「資本」對他的影響。他會在與瑪麗安遊戲於經濟危機中荒廢的房產時感慨自己住不起這樣的大宅子,也會因為租不起房子放任與瑪麗安的感情破裂。事實上,瑪麗安這樣的富家子弟能夠在走進城市後如魚得水,康奈爾卻無法適應那裡的文化生活,本身就帶著階級選擇的因素。
  • 《權力的遊戲》中的瓦雷利亞語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瓦雷利亞語在《權力的遊戲》中可謂是個神奇的存在,龍母時不時就要說上幾句。龍母解放無垢者的時候就說了瓦雷利亞語。
  • 《正常人》書評 | 正常人
    她喜歡談論政治,並且一向如此,這並不是為了博眼球求關注,而是這就是她的興趣所在,在大學專業選擇上沒有絲毫猶豫,報考了聖三一學院的歷史與政治系。小說裡幾處提到,瑪麗安不在乎讚美就像她不在乎批評一樣,她也不在乎外人的眼光。但是她在乎康奈爾。瑪麗安是家暴的受害者,父親打過她。母親丹尼斯也被家暴,認為男人可以施暴,從而表達自我,而瑪麗安缺乏「溫度」,也就是向恨她的人乞求愛的能力。哥哥艾倫長期對她精神暴力。
  • 歷史上唯一一夫一妻的張皇后,她的晚年生活是什麼樣的?
    明孝宗在位16年,一直未立妃嬪,一輩子獨寵張皇后,這在中國歷史上只此一對。明孝宗為何一輩子獨寵張皇后呢?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嗎?如此榮耀的張皇后,為何晚景悽涼?  張皇后出身比較高貴,父親張巒乃是壽寧侯,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性格開朗,而且姿色出眾、精通琴棋書畫。
  • 戲臺上的「權力」:電影《白鹿原》權力的生成與消亡演繹
    正如「經濟領域的現象從來就不是純粹的經濟現象,它很容易就在隱喻層面上實行靈活的符號轉換」一樣,王全安電影《白鹿原》的鏡頭對「戲臺」這一意象反覆確認是基於歷史權力與現實權力建立的深層次的隱喻。「戲臺」負載著各方勢力的膠著,在這種語境下,傳統妥協於身著文明外衣的「權力」,最終分崩離析。
  • 支付寶歷史上的五次權力更替:刑警,女王,離開的人
    他們在不同階段承擔不同的歷史使命,幾乎都是在支付寶迎來各自職業的高光時刻。只是鐵打的螞蟻,流水的CEO。公司戰略中心發生變化,才會有不同的人相繼成功上位。他們身處權力中心,感受拓荒成功的喜悅,也經受陣痛和壓力,甚至被質疑。螞蟻籌備上市的消息公布,有的人遠遁江湖,有的退居幕後。仍在高位的,未來還會有新的繼任者。
  • 「陀螺組長」李龍生倒下了
    彼時,他擔任海南省委打贏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組長,負責海口市、臨高縣脫貧攻堅督查工作已近兩年。 「陀螺」倒下 3月5日晚,海南臨高,小雨。在臨高縣委黨校學員樓二層走廊裡,海南省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副組長楊光潤和督查組組員們用力敲著李龍生所在的288號房房門。
  • 君士坦丁的黑歷史,害死最像自己的大皇子,權力面前親情一文不值
    從古至今,我們聽到過太多因政見、美色、權力而導致父子殘殺的悲劇,可其中的任何一件都不如克裡斯帕斯的故事悲慘。這位曾救過父親性命的大兒子,軍功卓著,人品過硬,最後竟被父親殘忍賜死,沒能打破「伴君如伴虎」的魔咒。君士坦丁大帝同福斯塔的3個兒子:小君士坦丁、君士坦提烏斯和君士坦斯,個個都是令他得意的「作品」。
  • 蘇聯睡眠剝奪實驗?其實,剝奪睡眠的恰是我們自己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今天,我們重點聊聊「睡眠剝奪實驗」。有人說了,冷戰時期,蘇聯不是搞了一次「睡眠剝奪實驗」嗎?5天過去了,實驗者一切照舊,沒有任何異常;9天過去,一個人精神崩潰,連續三個小時尖叫;而其他人則拿起書本沾上糞便貼在單向的玻璃小窗;這樣又過了3天,密室裡悄無聲息,但氧含量顯示這些人應該還活著。
  • 推恩令,歷史上第一大陽謀,完全無解,卻造成了漢朝最後的滅亡
    推恩令,便是中國歷史上的頂級陽謀。 漢高祖劉邦在建立漢朝後,吸取了秦朝朝廷孤立無援、二世而亡的下場,分封了一批諸侯王,保衛國家的穩定。 ▲劉邦雕像 後來劉邦也意識到諸侯王權力過大,通過各種途徑除掉了韓信、英布等大部分的異姓王,但仍有九個同姓諸侯王做為朝廷之援。
  • 醫學上的奇蹟!這個男孩接受全身人工植皮後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這是醫生們遇到過最嚴重的病例之一。他忍受著劇烈的疼痛,嗎啡點滴時刻不離,醫生們都覺得他撐不過去。2016年11月,魯爾大學醫院整形外科醫生託比亞斯·赫希(Tobias Hirsch)給哈桑進行了幾乎覆蓋全身的植皮手術。手術非常成功。這些皮膚全都來自米歇爾·德·盧卡(Michele de Luca)的實驗室,他是上皮幹細胞生物學領域享譽全球的專家。
  • 《權遊》背後的歷史更引人入勝:血色婚禮發生過
    環球網綜合5月28日報導 《權力的遊戲》第八季已落下帷幕,其劇情在國內外引發了很多爭議。其實,劇中很多情節設計受到了真實歷史的啟發,在解讀劇情的同時,不妨了解一下歷史上的故事原型。1422年,35歲的亨利五世(亨利四世之子)去世,他只有一個剛滿9個月的兒子,這個嬰兒被扶上寶座成了亨利六世。亨利六世成年後迎娶法國貴族之女瑪格麗特,然而美麗的瑪格麗特王后是一個權力欲望很強的女人,由於亨利六世患有精神疾病,瑪格麗特逐漸掌握國家大權,她把約克公爵(註:他是第一代約克公爵埃德蒙的孫子,文中簡稱約克公爵)趕出宮廷,不僅如此,她還組建起一個反對約克公爵的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