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的日本遊記(4)——亞洲排名第2餐廳NARISAWA的森系美食魔法

2021-02-07 菊姐

日本名廚成澤由浩(Yoshihiro Narisawa)在19歲那年背起行囊前往歐洲學習廚藝,師從世界名廚候布匈(Joel Robuchon)與保爾博古茲(Paul Bocuse)門下。學藝8年後,成澤回國創辦了Les Créations de Narisawa,2011年餐廳更名為Narisawa,正如同他本人一向低調的作風。成澤幾乎很少接受採訪,對於自己的成功也只是簡單評價。

Narisawa雖只是米其林二星,但卻是這幾年越來越熱門的亞洲五十佳餐廳裡的第2名,比龍吟和壽司之神排名都要高。Narisawa是這次日本行程裡預訂最周折的餐廳。我第一次預訂名單裡的時間遇到了narisawa私人宴會不對外開放,酒店反饋後我修改了預訂時間,但已經預訂不到了。我與大倉禮賓部說,把我放到等候名單裡,大倉飯店不負眾望,在我到達日本的第二天給我發郵件通知我替補成功,幫我預約到了narisawa的位置。
Narisawa的午間套餐與晚間套餐價格相差不小,午間套餐在16000日元,晚餐要貴10000日元。所以若是要去嘗試,午間是比較有性價比的選擇,Narisawa的午間套餐也是testing menu,一共十二道菜,已能基本表現餐廳水準。
Narisawa的位置是在港區,距離南青山不遠,位置很隱秘,我拿著酒店給的預訂單和地圖問了許多人才找到的。下圖是門面圖,logo恨不得低調到誰都找不到,酒香不怕巷子深。


餐廳面積不大,只八九張鋪著白色桌布的餐桌。簡約法式風格,主打白色調,符合主廚環保者的極簡主義。

我在預訂Narisawa時跟酒店說明過,小牛不愛吃魚和貝殼類,希望可以在菜單裡避免這些。我到了餐廳後,服務生馬上就與我確認這個信息,然後表示餐廳專門為小牛準備了一個菜單,問我希望換成什麼,最後換成了蔬菜、牛肉和鴨胗NARISAWA的服務生很帥,英文非常流利,只是笑容不是太多,有距離的彬彬有禮。


餐前點酒,我還是老習慣讓侍酒師推薦。我想要果味濃鬱的白葡萄酒,法國產的,侍酒師推薦了這款。一般來說,侍酒師推薦的都不會差,這款酒的香氣非常的棒,而且在口中留香很久,一杯葡萄酒2000日元,價格也算不錯。



Narisawa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麵包:森林麵包,是現場用熱石鍋將生麵團悶熟。我們點完酒,服務員端上一個美麗的瓷罐子,裡面放了一個麵團,這便是森林麵包在生麵團時候的模樣。

第一道菜的餐盤是一張折皺的白紙,上面放著用大米做成的像芝麻餅似的東西,挺香的,吃起來有點鍋巴的感覺。這道菜有個很美的名字「生命的片段」


第二道菜是一個湯,裡面是海蛇、芋頭為材料。服務生說這道湯燉了七個小時,高級餐廳的湯都是看起來很清淡,喝起來卻滋味十足的。這道湯的日本元素比法餐元素更多,基本是日式高湯的底子。


服務員推著手推車在各桌現場製作石鍋森林麵包。服務生將麵團放到預先加熱過的石鍋裡,蓋上木板。顧客在吃飯時,麵團就自顧自的在石鍋裡發酵,過十五分鐘,麵包就好了。

第三道菜是牡丹蝦,這裡的牡丹蝦來自石川縣。牡丹蝦煎到半熟,保持了鮮美度和蝦肉的彈性。


第四道菜是長崎的生蠔,帶殼用粗鹽烤,非常鮮美多汁。小牛不吃貝殼類,換成了蔬菜沙拉。蔬菜沙拉很清淡,蔬菜是水煮過的,略軟的口感,味道清甜。

森林麵包在石鍋裡像樹木般不斷生長,15分鐘後,揭開石鍋,剛才的麵團已經長成麵包。這種自然發酵的麵包品相不是特別好,但吃起來卻獨具風味,麵包裡還有菠蘿,有點微酸的口感。


森林麵包旁放著一塊長滿青苔的泥土,泥土上長著一顆小樹。將泥土切開來,裡面露出滑膩的奶白色,這是一塊黃油。用泥土黃油抹森林麵包,真正的森系美食。

如果你以為森林麵包就是餐廳配的餐包那就錯了,森林麵包是一道菜。視覺系的森林麵包吃完後,餐廳端上了真正的餐包,外皮酥脆內裡溼潤品優異的歐包。

吃完麵包,我杯中的白葡萄酒也已喝光,白葡萄酒的香氣太好,很是憧憬narisawa的紅酒,於是讓侍酒師另推薦一款紅葡萄酒。我要求地區要勃艮第,品種要黑皮諾,侍酒師推薦了這款紅酒,依舊品質非常棒,一杯2000日元。Narisawa的酒價很實在。


第五道菜:西京醬燒馬鮫魚配十八種穀米,西京醬用分子料理做成了粉末狀,還有乾冰效果。端上來時就一塊魚,侍者將西京醬粉末撒在魚上,馬上就煙霧繚繞了。魚下面鋪著十八種穀米,略微看了一下,有各種不同的米,一勺吃下,未去細細分別。


小牛不吃魚,NARISAWA專門為他準備了牛肉。小牛眉開眼笑的切開來,發現是三分熟的。我跟他說,這是分子料理,你看著三分熟,實際上是七分熟,你吃吃看。強烈的心理暗示讓小牛覺得這的確是七分熟的牛肉,吃光了:)


第七道菜是豬肉,千葉縣的花愁仔豚。這道菜用的是五周大的乳豬,豬肉有櫻花一般淺淺粉紅色澤,所以叫花愁,這名字怪有趣的。吃起來頗有點港式烤乳豬的感覺,皮酥,肉極細嫩。豬肉旁是半個烤洋蔥,日本的洋蔥很甜,我是不吃洋蔥的竟然把它給吃光了。


第八道菜 是愛知縣的虎豚魚,tiger puffer,用木條串著烤,魚烤的略有點老,不如河豚刺身來的美味。虎豚旁邊的白色小塊是河豚白子。日本的高級餐廳都極愛白子,白子是春季極具代表性的食材。


餐廳給不吃魚的小牛準備的蘆筍。。。。小牛說還不如吃魚。。。。我說你太挑剔了。。。小牛說我是不吃生魚不是不吃魚,你為什麼跟餐廳說我不吃魚。。。。蘆筍很嫩,多汁,但味道比較清淡。


第九道菜 山口縣幹鯛,帶著鱗片煎的,鱗片煎的幹香,裡面的肉卻還很嫩,味道不錯。中午好多魚,雖然我也不是太愛吃魚,但這裡的魚每道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午好多魚,雖然我也不是太愛吃魚,但這裡的魚每道都有自己的特色。


餐廳給不吃魚的小牛準備的是鴨胗配土豆泥,土豆泥裡加了奶油,特別細膩。


第十道菜:京都鴨子肉。鴨子肉是醬燒完再烤的,很香,旁邊的白菜用紅酒煮的,味道很特別。


主菜結束了,接著是甜品時間。Narisawa菜單上的甜品有兩道,第一道是山茶花啫喱搭配清酒麴酸奶,上面點綴著薄若蟬翼的糖葉子,糖葉子也是可以吃的。山茶花啫喱和清酒麴酸奶味道都很有創意,但創意多過美味。甜品還是傳統的更好吃,創新派總愛搞出各種噱頭,比如龍吟的清酒冰淇淋和清酒舒芙蕾,其實也並不是太好吃。

第二道甜品是清酒冰淇淋(高級餐廳都愛清酒冰淇淋),清酒冰淇淋上澆了葛粉湯,還放了草莓抹了草莓醬。也是很奇怪的搭配,求個新鮮吧。

熱熱鬧鬧的甜品車推過來了,這是不限量的,愛吃多少就吃多少。我試了五種,每個甜品都很好吃,糯米制的,水果味的,焦糖味的,抹茶味的,沾滿果仁的,若能吃得下可以一一試過,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餐後飲料,可以選咖啡或抹茶或煎茶,我依舊要了咖啡,日本的咖啡水準高,很少會失望。NARISAWA作為亞洲排名第二的餐廳,將法式料理和日本美學結合的非常完美,從造型,搭配,口味,形勢都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非常值得一去。


相關焦點

  • 高級料理極品享受:亞洲第二餐廳的森系美食魔法
    學藝8年後,成澤回國創辦了Les Créations de Narisawa,2011年餐廳更名為Narisawa,正如同他本人一向低調的作風。成澤幾乎很少接受採訪,對於自己的成功也只是簡單評價。Narisawa雖只是米其林二星,但卻是這幾年越來越熱門的亞洲五十佳餐廳裡的第2名,比龍吟和壽司之神排名都要高。Narisawa是這次日本行程裡預訂最周折的餐廳。
  • 食在東京之NARISAWA:曾經的亞洲最佳餐廳
    選擇Narisawa(成澤)的原因很簡單,單純是為了「日本第一」,曾經還超過Gaggan是「亞洲第一
  • 去日本排名最高的餐廳Narisawa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Narisawa,以他2009-2015連續七年亞洲第一的身份來說,必須屬於後面一類。TOP50排名和米其林是兩套獨立的系統,雖然在某些程度都存在些許爭議,但還是非常能夠說明一個餐廳的綜合實力的。Narisawa,米其林二星,2017年World'sBest 50餐廳列18名,Asia'sBest 50列第六,雖然排名比前幾年有下滑,但他依然是日本在榜單中排名最靠前的餐廳。
  • 法式烹飪碰撞日式美學,走進東京Narisawa餐廳品美味
    每年由英國知名美食雜誌Restaurant主辦,來自全球各地的數百位餐飲界業內人士、記者與美食家共同評出的Best 50 最佳餐廳榜單一直在業內頗具權威。在2015年亞洲榜單中NARISAWA排第一位,從2009年到2013年,NARISAWA連續五年奪魁。
  • 身在東京,心懷世界|2016世界第8的日本Narisawa餐廳
    當下頗火熱的《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榜單,NARISAWA已佔足七年。2015年排名第八。細分後的Asia's 50 Best裡它多次第一餐廳與主廚同名,Yoshihiro Narisawa 成澤由浩。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list(世界50佳餐廳榜單)是被業界稱為「美食奧斯卡」的權威榜單。
  • 2019年全亞洲最好的50家餐廳!
    亞洲50最佳餐廳榜的評委團由300餘名在亞洲餐飲業界具有影響力的人士組成,包括主廚、美食評論家以及餐廳東主等,由他們評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餐廳。位於泰國曼谷的Gaggan曾4年蟬聯「亞洲第一餐廳」的寶座,主打創新印度菜。主廚加甘·阿南德(Gaggan Anand)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曾經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印度前總統阿卜杜爾·卡拉姆烹飪過美食。
  • 全日本排名第一的餐廳,招牌菜居然是一隻會呼吸的森林麵包?
    受他的影響,20世紀大批日本年輕人前往法國學藝,如今日本的法餐水平不僅不輸巴黎,更反過來影響到西餐的流行趨勢,日系法餐也成為料理界當紅的一大流派,這次訂的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間。NARISAWA | 東京米其林二星,世界50佳餐廳18位(日本最佳)
  • 2018年"亞洲50家最佳餐廳"出爐,中國成最大贏家
    港澳臺在內的大中華地區共15家餐廳入榜,上海入榜餐廳紫外線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排名第 8,與去年排名維持不變。去年排名 48 的福和慧今年大幅提升至 30 名。今年第2名由Den摘下,從去年37名一躍升至第2名,主廚Hasegawa功不可沒。Hasegawa是東京美食圈乃至日本料理界的怪才。
  • 【舌尖上的獅城】亞洲排名50強的新加坡餐廳!絕對高大上!(下篇)
    現在舌尖君就帶你閱覽另外4家餐廳!00pm 晚餐:7.00pm-9:30pm周日不營業2.排名第12位 【IGGY'S】位於希爾頓酒店的IGGY'S環境優美,由曾廣螢(Ignatius Chan)監管並以他命名,使一家小型會給人親密感的餐廳,IGGY'S採用最佳的時令原料為客人們提供完美的環遊世界的美食之旅
  • 2017年亞洲50最佳餐廳出爐,上海2家上榜!全部吃完52680元!
    上海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斬獲第8名,上海福和慧名列48位!曼谷無疑是大贏家,9家餐廳上榜!「2017亞洲 50家 最佳餐廳」 完整榜單上海兩家上榜餐廳前10名上榜餐廳頒獎現場八卦 「2017亞洲 50家 最佳餐廳
  • 【舌尖上的獅城】亞洲排名50強的新加坡餐廳!絕對高大上!(上篇)
    4.評審不得為自己擁有或有股份的餐廳投票5.提名的必須是餐廳,而非餐廳老闆或主廚6.評審按照喜好程度提交 7 個選擇(這些信息用於確定並列情況下如何排名)7.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任何規則。讓你在新加坡享受到美食的至尊享受!先讓我們閱覽這4家吧!
  • 東京 性冷淡與森系的福音,世界第八的NARISAWA
    Narisawa 目前在米其林指南中被授予2顆星,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進入Acqua Panna & S.pellegrino 和 Restaurant 雜誌 World’s Top 50 榜單世界前十的亞洲餐廳,位列第八。
  • 2016亞洲最佳餐廳Top10,榜單入選的三家中國餐廳你去過了沒?
    連續4屆權威評選,1個亞洲,6大投票區,318名頂級美食家,過去18個月內就餐,7張珍貴投票,快跟隨其味指南一起來看看排在前十名的都有哪些吧!也許你已經去過某些餐廳,又或者正在他們附近喲! 2013年開始,William Reed每年相繼權威發布」Latin America's 50 Best Restaurants「拉美最佳餐廳Top50 和」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 亞洲最佳餐廳Top50。為了保持選票的公平公正,主辦方將亞洲分為中韓、東南亞(南部)、東南亞(北部)、印度和中亞、港澳臺、日本6個選票區。
  • 亞洲最佳餐廳新鮮出爐,2019「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
    Gaggan Anand曾在西班牙的傳奇餐廳「elBulli」中三星廚藝宗師Ferran Adrià的團隊中實習的印度菜廚師,他將他學習的分子料理和印度美食元素完美結合。而東京的Den,主廚是長谷川在佑,近年來風頭很勁,這是日本第一個非傳統的懷石料理,年輕的主廚,不但非常有創意,還特別有幽默感。Den是2018年排名第二的餐廳,也是日本最佳餐廳。
  • 熱氣騰騰的夜間速遞,亞洲50佳餐廳2018新鮮出爐
    全球頗有影響力的「五十佳餐廳」年度評選,採用與米其林不同的評選機制和評審標準,近幾年躍升為頗具影響力的餐廳指南。始於2013年的亞洲五十佳餐廳評選除了頒獎典禮之外,更有「50Talks」的美食高峰論壇,似乎積聚了米其林指南和馬德裡美食峰會的雙重內容與形式,成為扶持、鼓勵美食創新和趨勢的重要勢力。
  • 2020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揭曉,中國上榜16家,上海2家!
    今天下午北京時間16:00,全球美食愛好者期待已久的2020年亞洲50最佳餐廳榜單正式揭曉
  • 2020亞洲50大餐廳臺灣4家入選
    民以食為天,如今,人們不但要求吃飽,更要求吃好,有好廚藝的餐廳才能吸引饕客登門。2020亞洲50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名單日前公布,第一名由新加坡餐廳Odette拿下,臺灣今年有4家入圍。
  • 2018亞洲50佳餐廳榜單新鮮出爐!
    >2018年亞洲五十佳餐廳正式開榜!此番亞洲 50 佳餐廳在澳門永利皇宮酒店揭曉,泰國曼谷 Gaggan 餐廳連續 4 年奪冠。而中國入榜餐廳多達 15 家,內地上榜的餐廳分別是上海的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第 8 位)及福和慧(第 30 位),香港Amber(第 7 位)連續第三年榮獲中國最佳餐廳獎項。
  • 2019亞洲50大餐廳揭曉全點評!Gaggan退位,第一是...
    今年躋身榜單的餐廳分別來自9個國家,中國(包含港澳臺地區)入榜餐廳共有16家,香港9家,澳門2家,臺灣3家,上海2家。大陸地區獲獎的餐廳是UV與福和慧,名次分別為第6名和第29名。另外還有一些餐廳成績下滑相當嚴重,比如去年排第16的TA VIE,今年直接跌到第50,還有去年排名第10的NAHM今年跌到第22。而去年排名第33的Eat me和39的Issaya Siamese Club兩家泰國餐廳,在今年都跌出50,但其實我們吃過的Issaya Siamese Club體驗還是很不錯的。
  • 「亞洲 50 最佳餐廳」新鮮出爐,中國 14 家餐廳入選
    今年4月,美食品鑑之旅即將開啟。這個素有飲食界奧斯卡之稱的餐廳榜單,曾幾度將北歐餐廳 Noma 推向世界焦點。而就在昨晚,這次全球獎項的預熱榜單「亞洲50最佳餐廳」已於曼谷W酒店頒出。中國共有14家餐廳入圍(其中上海2家,香港7家,臺灣3家,澳門2家)。香港的Amber(第3位)再次被評為中國最佳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