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樣板戲偶像,遭人排擠一天洗600個碗,後賣面為生

2020-10-23 孔甲丙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有人唱了一輩子戲,年屆花甲,卻要無奈失意離場,也曾歷經榮光和苦難,行至耄耋之年,仍激昂高唱「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年華已逝,鬚髮皆白,可初心未改。

從小立志,投身梨園。後有幸出演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孤膽英雄「楊子榮」,並藉此走紅。年近花甲,迫於生計,下海經營麵館。而今已過耄耋,再唱「楊子榮」,激情仍在。童祥苓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書寫他對戲曲那份深沉的熱愛。

「遇見」楊子榮

童祥苓8歲開始學戲,滿懷一腔熱愛,忍下艱辛和汗水,拜師學藝,不斷精進,演過大大小小的戲。30歲後,童祥苓「遇見」孤膽英雄楊子榮,迎來了他事業的高光時刻,因出演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一角,他紅遍大江南北,成為那個時代的「國民偶像」。

雖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但童家五兄妹卻陸續入了梨園。童祥苓是家中最幼子,他仍是懵懂孩童時,日日看著哥哥姐姐咿咿呀呀吊嗓子練功,扮戲唱戲,幼小的心靈在無意識間被感染。

他不僅旁聽哥哥姐姐唱戲,自己也會跟著大聲唱起來,有時候還很正式地給自己上妝,準備道具,依葫蘆畫瓢地用水彩顏料給自己畫臉,然後再紙糊一個盔頭,齊活。童祥苓對戲曲的熱愛,從小就埋下種子,累月經年,終長成參天大樹。

小時候淘氣,看了武松之後,為他的英雄氣概所折服,便拿起水果刀學著戲中的樣子亂舞一通,結果,家裡兩輛自行車的四條車胎葬送在水果刀下。父親為此大發雷霆,童祥苓受罰挨餓一頓,但令他難受的是家裡沒再帶他看過戲。

雖然從小就喜歡戲曲,但童祥苓走上戲曲的道路並非水到渠成。比起學戲,母親更希望自己的小兒子成為工程師,為了消除童祥苓學戲的念頭,母親還狠狠地打了他一頓。那時的童祥苓,雖然年紀小,但心中主意卻大。

家人的反對終究是敵不過童祥苓對戲的執念。8歲那年,他正式入梨園。自身的努力,加上姐姐的照拂,得多位名師傳道授業,自小打下紮實的基礎,很快便唱出了名堂。

後童祥苓又多次拜師,集各家所長,提升了演繹水平,擴寬了戲路,成為同輩中的佼佼者。就這樣順著這條路走下去,長此以往,童祥苓必能在業內成就一番輝煌。

人生的精彩之處往往是因為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驚喜。憑藉過硬的本領,童祥苓要在業內幹出一番事業毋庸置疑。而與楊子榮的「意外相遇」讓童祥苓走上了更廣闊的舞臺,收穫了無以復加的知名度。

因出演《智取威華山》中的楊子榮,童祥苓就此走紅,他的名氣也從業內向外擴散,為一般百姓所熟知,成為紅極一時的樣板戲偶像。

對於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那輩人來說,楊子榮就是戴著風雪帽、手持馬鞭氣勢昂揚踏雪原的童祥苓,那樣的唱腔和形象陪伴著那代人走過他們的青蔥歲月,給予他們的生活以色彩。

生活還有「戲」

風光背後總隱藏著難以向外人透露的辛酸和苦楚。好在,童祥苓還有「戲」。

在那段諱莫如深的特殊日子裡,童祥苓身心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演戲唱戲成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他當時抵禦外界非議和排擠的精神支柱。

那是段榮耀和恥辱共存的日子,童祥苓每天在「楊子榮」和「洗碗工」兩個角色中轉換,他為前者付出心血收穫成就感,為後者身心俱疲,顏面掃地。

拍攝彩色電影版《智取威虎山》的那段時間,他是「楊子榮」,如何演好「楊子榮」是他每天都要琢磨的事情。影片中楊子榮踏雪上山那段,原本是用傳統的京戲舞步來表現,後聽從建議,改為騎馬上山以表現其踏雪上山的氣勢。

傳統京戲舞步步幅較小難以將這氣勢表現出來,那麼,如何才能表現出騎馬的大跨步的狀態呢?經過討論決定借鑑芭蕾舞中的劈叉動作。

童祥苓從小學京戲,並沒有接觸過芭蕾,但為了更好地呈現出表演效果,他連著學了八天芭蕾舞,每天就睡4個小時,才有了電影中楊子榮手持馬鞭跳躍劈叉等一系列流暢而又氣勢十足的動作。

他還是劇組裡的專職洗碗工。因為受到劇組的排擠,童祥苓除了拍戲和為拍攝做準備以外,還要承擔起全劇組200人早中晚三頓碗筷的清洗工作。一天三頓,每天洗600個碗,此外還要正常拍戲開會,那是一段遭人排擠的歲月。

80年代,隨著大環境好轉,童祥苓夫婦有了做一番事業的想法,他們為劇團創造了可觀的利潤,但卻在劇團年終評選先進中落選,這讓夫妻二人萌生退意。加之,大兒子經營的工廠破產,小兒子事業無著,一家的生計面臨著考驗。

93年,童祥苓提前退休,全家人經營起一家麵館,靠賣面為生。麵館面積不大,十幾二十平,放著四張小桌子,小店環境不錯,飯菜價格實惠。為了節約成本,店裡內外的事情都是自家人包辦。

凌晨5點不到,童祥苓的夫人和大兒子採購完就開始在廚房裡外忙活,童祥苓一般10點趕到,主要負責下廚配菜、刷碗,有時候也收拾碗筷、擦桌子。童祥苓開啟的第二段事業,遠離了藝術,幹起了與戲曲相差千裡的買賣,但他離「戲」依然很近。

有不少食客知道是「楊子榮」的店,也愛和童祥苓聊《智取威虎山》,聊楊子榮。在麵館客人不多,休息間歇,童祥苓也願意跟客人聊起他的戲,《智取威虎山》之外的戲更能打開他的話匣子。大半輩子的經歷,讓童祥苓對戲曲的回憶亦是五味雜陳。

他扮演的楊子榮走進千家萬戶,人人稱道,戲曲給他的成就感支撐著他走過一段艱難的歲月,那是苦裡夾著甜。後來心灰意冷,徹底放下大半輩子的事業,為了生活開起麵館,發現戲曲依然是心底最好的慰藉。

難棄一生所愛

舉家開麵館是童祥苓迫於現實做出的無奈之舉。開麵館的那幾年,他久違舞臺,並非出於真心要遠離戲曲。年屆花甲的他深信自己還能登臺唱戲,只是現實的無可奈何促成童祥苓的「出走」。

麵館沒有讓童祥苓發財,但家庭安定和諧,讓他在戲劇之外得到安慰。01年,他把麵館轉手出去,開始接演出,「出走」的童祥苓又回到了舞臺。

16年,上海音樂廳舉行「慶建黨95周年京劇交響演唱會」上,因身體原因久違演出的童祥苓壓軸出場,登臺再唱「今日痛飲慶功酒」。

今年新年戲曲晚會上,84歲高齡的童祥苓再度登臺獻唱《智取威虎山》選段,那渾身是勁的模樣完全不輸身邊兩位青年演員,84歲的年紀並沒有成為舞臺表演的障礙,那是多年來下的苦工、磨練出來的技巧撐起來的氣場。

85歲的童祥苓在接受採訪時曾說,自己是個沒有出息的人,一輩子只有一部《智取威虎山》,一個楊子榮。

但於旁觀者看來,一輩子成就一部經典,塑造一個經典角色,長盛不衰,不可不畏此生足矣。因為一部戲的一個角色收穫了不同年齡觀眾的喜愛,直至今日仍被豎為標杆,廣泛傳頌,可謂不易。這自然是對數十年戲曲熱愛的豐厚報償。

如果說生活曾經辜負了童祥苓的期待,但戲曲一直沒有。學戲唱戲演戲,佔據了童祥苓一輩子的時間,他曾經失落逃離,只是戲曲好像已經融化進他的骨血,再難割捨。

相關焦點

  • 50年後,《智取威虎山》演員今昔照,如今童祥苓85歲齊淑芳78歲
    我想,若是現在,像童祥苓這樣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單是一筆廣告代言費,也足夠他花上好幾年的吧?可是那時候,這位在70年代最頂級的流量明星,卻寧願選擇靠雙手掙錢,也不願為一些不良商家代言。如今童祥苓85歲,這位昔日的全民偶像,現在年歲大了,人也老了,身體也不大好。好在相濡以沫的妻子一直陪伴在身邊。
  • 成敗楊子榮,沉浮童祥苓
    8歲時,童祥苓去北京拜師學藝,後來就定居在北京,京劇史上的「童家班」也全體離開了天津。青年時代的童祥苓曾多次回津演出。「幾乎我所有的傳統老生戲,都在天津演出過。」上世紀60年代,童祥苓擔當了《智取威虎山》的主演,全國巡演時,也來過天津。退休後,童祥苓演出很少了,只零散地參加一些京劇演唱會,清唱一兩段。
  • 童祥苓開的飯店名叫「童祥苓面飯館」
    1995年,童祥苓的姐姐童芷苓在美國臨終前問:「弟弟(指童祥苓)在做什麼?」家人告訴她,在開飯店。童祥苓嘆了一口氣:「唉,可惜了!」童祥苓聞訊,非常難過,感覺對不起姐姐!因為童祥苓小時候學戲的花費,大部分用的是大姐童芷苓演戲掙來的錢。
  • 在正常的年代查禁「樣板戲」不是聰明的辦法
    尤其是童祥苓,因為姐姐童芷苓成名早,知道江青早年在演藝界的一些事,童家成為較早被迫害的那批京劇界人士。童祥苓又年輕氣盛,為姐姐頂撞過張春橋,出演楊子榮只屬於「戴罪立功」,每天除了拍戲,還要接受勞動改造。劇組裡不明內情的人,有的卻誤以為他是江青嫡系,拍攝中還經常整他。 1971年問世的《沙家浜》則是另外的情形。
  • 樣板戲:非常美、非常罪
    二從樣板戲形成的歷史看,如果真出于欣賞目的,就應該給孩子們介紹一點樣板戲的來歷,因為它是和歷史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引起我重新關注樣板戲的第三個原因是,比那些不懂京劇的人,我算知道一些皮毛,那些不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樣板戲進入課堂」的觀點大都不夠準確和全面。作為歷史學者,不能局限於「知道」,更應在此基礎上有所認識、進行反思。
  • 「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的主要演員今何在?(附全劇欣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童祥苓扮演楊子榮童祥苓,1935年生人,工老生,8歲在四姐童芷苓的引薦下學戲。在《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裡前飾魯肅,中飾孔明,後飾關羽。20世紀80年代,還想做一番事業的童祥苓同妻子一起承包了京劇團,一年下來上交了十幾萬元的利潤。1993年-2001年在上海的一條小馬路邊上,開了個能夠擺放五張臺子的小麵館。
  • 樣板戲裡的經典動作,附經典唱段!
    搬上銀幕後《智取威虎山》的所有唱段不脛而走傳唱於中國的大江南北。《智取威虎山》--1967年,由當時被任命為上海市文化系統革命委員會籌備委員會主任的于會泳接任《智取威虎山》創作組組長一職。于會泳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音樂家,造詣很深,對樣板戲配音方面的改革創新做出了一定成績。
  • 「樣板戲」當年的「模樣」
    這八個革命樣板戲受到廣大工農兵群眾高度的讚揚,熱烈的歡呼!讚揚它為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的發展樹立了光輝的典範。歡呼它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輝煌成果,是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著名鋼琴家殷承宗與京劇打擊樂隊合作為《紅燈記》中12個著名的唱段伴奏,其中有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都有一顆紅亮的心》、《做人要做這樣的人》、《渾身是膽雄赳赳》、《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雄心壯志衝雲天》、《光輝照兒永向前》、《仇恨入心要發芽》等。
  • 藝術家童祥苓:70年代飾演《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爆紅
    近代以來,隨著國人思想逐漸開化,越來越多的人追求&34;,包辦婚姻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封建糟粕,在所有人對此避之不及的時候,有一個人卻在包辦婚姻中收穫幸福,他就是著名表演藝術家童祥苓。童祥苓在劇組除了拍戲,其餘的時間都要繼續接受勞動改造,劇組一百多號人,一天三頓的鍋碗瓢盆都要他一個人清洗
  • 「樣板戲」中的主要演員今何在?
    ☞ ▍袁世海扮演鳩山袁世海,1916年生人,幼年入富連成科班學戲,袁世海出科後,先搭尚小雲班演戲,在尚主演的《九曲黃河陣》、《玉虎墜》中扮飾配角。袁世海為得到深造,拜郝壽臣為師,技藝更見精益。袁世海的嗓音寬亮渾厚,他將自己特有的炸音與圓潤之音調和使用,聽來剛勁明爽。咬字發音真切清透。
  • 《智取威虎山》童祥苓:半生跌宕起伏,包辦婚姻也能很幸福
    1935年,童祥苓降生在了天津的一個曲藝世家,二哥壽苓、姐姐芷苓、葆苓都是梨園名伶。尤其是他的姐姐童芷苓,可是紅透了上海灘的頭牌花旦。童祥苓從小就表現出了自己的藝術天賦,8歲開始學戲工老生。姐姐童芷苓為他找來了名師,童祥苓十幾歲的時候就走紅了梨園,在圈兒裡的人氣也日漸高漲。
  • 【往事】童祥苓:一齣戲,一輩子!
    「我是個沒有出息的人,這一輩子也就一個《智取威虎山》,一個楊子榮。」六十多年過去,85歲的童祥苓坐在我面前,他頂著標誌性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裡依舊放著光彩:「但好歹我還留下了一個。京劇已經兩百多年了,前輩創造了許多好東西,我們需要一代代人創作出更多的東西,才能留飯給後人吃。」
  • 「老頑童」童祥苓
    說到「楊子榮」,人們一定會想到童祥苓。2014年8月,童祥苓先生(右二)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接受口述訪談後與撰稿人馮紹霆先生合影,左一為上海書店出版社責任編輯王璇,右一為本文作者作為一名80後的梨園門外漢,和童祥苓老師結緣實屬偶然。
  • 那年的「樣板戲」電影
    7個片(區)39個公社近百名放映員齊聚縣城,吃住在招待所,會議也在招待所會議室召開,上午報到後,下午就開會,會議主要內容就是傳達文件,文件要求全縣進行「紅五月.全縣革命樣板戲電影」匯映,要求全縣每個公社每個大隊及大的村莊都要放映「革命樣板戲」電影,讓群眾都能看到「樣板戲」,以「樣板戲」裡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來鼓舞群眾,促進全縣的「抓革命、促生產」運動。
  • 樣板戲中的6大反派:壞蛋各有各的壞
    「樣板戲」是特殊時期的產物,這批藝術作品堪稱是「十年磨一劍」的藝術精品。這些樣板戲的演出創造了不少那個時代的明星,如《紅燈記》李玉和的扮演者錢浩梁,《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扮演者童祥苓,但有另一批演員同樣值得關注,那就是樣板戲中的反派,這些壞蛋壞得各有特色。時間過去了半個世紀,很多演員都過世了,以下是對於樣板戲中的6位反派的盤點。
  • 「樣板戲」中的名角今何在?太珍貴了!(附經典唱段)
    1963年,北京京劇團接受了改編滬劇《蘆蕩火種》的任務,創作組由汪曾祺、楊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組成,汪曾祺為主要執筆者。在改編過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劇本的文學性上。改編後《蘆蕩火種》的京劇最初取名為《地下聯絡員》,由趙燕俠飾阿慶嫂,譚元壽飾郭建光。後經國家領導人審看,提出了修改意見,劇名由毛澤東主席定為《沙家浜》。
  • 吳銘:也說「八個樣板戲」
    應該特別是指出,「八個樣板戲」,這個名詞,在文革時代,當然是褒義詞,全國人民都認為是褒義詞,應該沒有誰將之當作貶義詞。但是,文革被浩劫後,「八個樣板戲」,理所當然,在主流眼裡就必須成為貶義詞才能證明那個時代「革了文化的命」。有位以在不同年代說不同的實話而著名作家說,他一聽到樣板戲就頭痛,所以,樣板戲就不再讓唱了,被強行政治封殺。
  • 唯美又有詩意的自然風光——手機攝影(附:江青指導的10部樣板戲)
    相機僅僅是一個工具,就像畫家的筆,關鍵在於人!樣板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延安「戲改」(戲劇改革)運動(歌劇《白毛女》即為延安時期首創)和上世紀50年代的全國性現代戲創作,直至樣板戲產生、傳播的全過程。所以,樣板戲是為貫徹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一個持續努力的高潮。毛澤東逝世和江青被捕後,這個運動戛然而止。
  • 京劇「樣板戲」的功過是非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如果以1963年江青正式插手京劇革命作為起點的話,到如今「樣板戲」恰好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旅程。作為幾代人的歷史記憶,「樣板戲」匯聚了太多的毀譽、功過與是非。「樣板戲」何以能夠一家獨大?
  • EXO張藝興遭排擠?揭張藝興出賣吳亦凡事件真相!!
    EXO張藝興遭排擠,揭張藝興出賣吳亦凡事件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