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蔡康永,你會想到怎麼樣一個形象?
對他了解浮於片面的人可能會說,他是一個主持人,因為《康熙來了》搭檔小s而出名。看起來文質彬彬,情商很高,有的時候講的話是在教人如何為人處事,怎麼好好愛自己。他說過:對自己好一點, 那是會跟你在一起最久的人。
稍微了解他一點的人,可能會覺得他的言行談吐真的很出類拔萃,也因此會猜想他是個沒落的有錢人家的孩子。
再了解他背景一點的人可能會說蔡康永是真正黑白通吃的貴公子,一生都在為自己的熱愛而奔忙。
對不起,這些都很片面,總結來看就是蔡康永的往事,出生就在大多數人類的終點線上了,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如今58歲的蔡康永,仍舊在熒幕上發光發亮,從《康熙》認識他的觀眾,可能會覺得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知性高情商、會說話擔當的人,所有的離經叛道貌似是小s,而康永哥承擔的是將小s拉回來這麼一個作用。但實際上,我們看完他的故事就會知道,蔡康永表面上是謙謙君子的形象,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但是最離經叛道的同樣也是他。
講述蔡康永的往事,我們要將時間倒退到1949年,蔡康永的父輩那一代。
蔡康永的家庭,曾經不是一般的富庶,他的父輩,也不是一般人。蔡康永的爺爺是上海自來水公司的老闆,父親蔡天鐸畢業於復旦大學法律系,入學的時候還有個小故事,說的是當初高考前夜,他和幾個朋友喝得酩酊大醉以至於錯過了一門課程的考試,儘管如此,還是考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二十多歲的時候,蔡父就已經是上海灘頗具名望的大律師了,和蔣家、宋家關係都很好。出門工作都有敞篷車接送,路過紅綠燈的時候,印度交警還會為他轉成綠燈。
畢業後過了幾年,偶然的機會下和友人一手創辦了中國最大的輪船公司——中聯輪船公司,1949年的「太平輪」事件就是這家公司的。
49年春節前期,上海灘最有錢的一群權貴,隨著解放軍進駐北平,預知自己大勢已去。太多人顧不上過年就想著要前往臺灣,他們有的用金條有的賣人情,只為了換取一張船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這艘叫做「太平輪」的輪船嚴重超載了。
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還關掉了航行燈。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平輪」撞上了另外一艘貨輪。全船932人遇難,僅有36名倖存者。
正如蔡父和他說的那樣,當時許多人的家裡都是租的輪船,很少有像他們這樣買的。蔡康永講述了這段往事的時候他說:「太平輪沉沒之後,保險公司嚇得立刻宣布倒閉,所有賠償由爸爸的公司自己負擔,但乘客人數之多,牽連之廣,再怎麼賠償都不能讓人滿意。」
蔡天鐸只能帶著家人來到了臺灣處理事情的後續事宜,但是這件事情耽誤了太長時間,加上後來老蔣的事情,蔡父就沒有再回大陸了。
看著自己的心血毀為一旦,實際上蔡父的心裡也有很多的不舍,中聯公司的其餘幾艘輪船也一直被鎖著,後來蔡父拆掉了這些輪船,把當年老蔣最喜歡坐的一把輪椅給回了家。
接著,蔡康永就出生了。
在蔡康永出生在臺北的時候,蔡父已經50+了,蔡康永上頭還有個姐姐。在蔡康永出生的時候,蔡父已經不搞輪船生意了,幼年的蔡康永一度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因為秉持著名門望族的生活習慣,蔡康永印象中的父親永遠都是精緻的,他們家在臺灣的生活也很奢華,家裡有管家有傭人。蔡父一輩子不會說普通話,一直都是一口上海話,略微帶點寧波口音。
他天天梳著大背頭,腳蹬著的皮鞋,等著用人給老婆梳頭裝扮好,然後一起出門打牌。
當然啦,與蔡家來往的也都是商界巨鱷,或者是政壇人物,每天蔡家父母看起來無所事事,實際上麻將桌上的風雲變化大有學問。
所以,從小蔡康永接觸的也都是這樣的人物,小的時候放學後,保姆經常帶著他去那樣子的地方找媽媽。小時候的蔡康永,就開始耳濡目染上流圈子裡的門道,過著今天你家四點的牌局點心時間請哪哪的廚師上了豬肉燜面,明天就有另外一家定要上個更精緻的點心了。
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蔡康永在這樣的圈子裡更是小小年紀就見識到了官場風雲。
講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有疑問,蔡父「太平輪事件」之後應該破產了,為何還過著貴族生活,是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呢?
實際上,蔡家的底蘊實在是太深厚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今天蔡康永的家庭背景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期將講述蔡康永的天才求學之路以及他的離經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