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不可思議的逆襲之戰,江東猛虎孫堅為何死在劉表之手

2021-02-13 通史全球

孫堅孫文臺,作為三國時期吳國的創始人,他是當時關東群豪中唯一被董卓忌憚的人物。孫堅後來還率孤軍進攻洛陽,擊退董卓,收復首都,並得到了開國玉璽。所以在漢末那個時期,孫堅絕對是一個叱詫風雲的人物。

不過這個斬華雄、伐董卓,在戰場上勢如破竹的戰神,在己方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最終卻死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卒手上,實在是有點不可思議。

認真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記得孫堅之死的經過。大體意思是劉表被孫堅包圍後,想派人通知袁紹來幫忙解圍。他手下的健將呂公說願意去,然後謀士蒯良交待了呂公一個計策。呂公得計後就帶著五百兵馬突圍了。

這段過程在《三國演義》裡是這樣描述的:黃昏時分,密開東門,引兵出城。孫堅在帳中,忽聞喊聲,急上馬引三十餘騎,出營來看。軍士報說:「有一彪人馬殺將出來,望峴山而去。」堅不會諸將,只引三十餘騎趕來。呂公已於山林叢雜去處,上下埋伏。堅馬快,單騎獨來,前軍不遠。堅大叫:「休走!」呂公勒回馬來戰孫堅。交馬只一合,呂公便走,閃入山路去。堅隨後趕入,卻不見了呂公。堅方欲上山,忽然一聲鑼響,山上石子亂下,林中亂箭齊發。堅體中石、箭,腦漿迸流,人馬皆死於峴山之內;壽止三十七歲。

對於孫堅的死,大夥可能會認為《三國演義》是小說,不可信,不過這一次羅貫中真的沒有虛構。正史裡也是這樣記載的,只是存在著兇手是黃祖還是呂公之爭。

《後漢書》 初平二年(191年) 「袁術與其從兄紹有隙,而紹與表相結,故術共孫堅合從襲表。表敗,堅遂圍襄陽。會表將黃祖救至,堅為流箭所中死,餘眾退走」。

《資治通鑑》 初平二年(191年) 「術使孫堅擊劉表,表遣其將黃祖逆戰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遂圍襄陽。表夜遣黃祖潛出發兵,祖將兵欲還,堅逆與戰,祖敗走,竄峴山中。堅乘勝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

《三國志》本傳 初平三年(192年) 「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英雄記》 初平四年正月七日 「表將呂公將兵緣山向堅,堅輕騎尋山討公。公兵下石。中堅頭,應時腦出物故」。

《典略》 初平三年(192年) 「夜遣將黃祖潛出發兵。祖將兵欲還,堅逆與戰。祖敗走,竄峴山中。堅乘勝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

以上五種說法雖然只有《英雄記》明確記載著孫堅是被呂公所殺。但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英雄記》的作者是當時劉表的客人王桀。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英雄記》是最可信的。

當然,對於孫堅來說,不管他是死在呂公手上,還是死在黃祖手上,都是屬於陰溝裡翻船,因為對方都是無名將領。當然,對於劉表來說這就是一場千載難逢的逆襲之戰。

孫堅正當年華,英勇無敵,兼有智慧,手下將領眾多,卻由於過於自信,輕騎出徵,結果送了性命。實在是令人惋惜。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英雄攻略 | 衝鋒陷陣、浴血奮戰,真猛虎——孫堅!
    孫堅,神皇孫權之父,峴山之戰中被刺殺身亡,此後化作猛虎之魂繼續為守護神族而浴血奮戰。
  • 此人不死,沒有三國,他若活著,曹操、劉備都將敗於他之手
    起初由於缺少能臣輔佐,他屢戰屢敗,後來得到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後,劉備時來運轉,接連拿下了荊州、益州和漢中,成了三國時期不可忽視的一方諸侯。與劉備、曹操這兩個對手相比,孫權的成就要遜色很多,他從長兄孫策手中接過了江東,但是這之後,孫權只是一個守成之君,在位長達數十年時間,但是三國時期的沒有一個梟雄,是被孫權所滅的,這也意味著,江東在孫權手中時,實力並沒有壯大多少。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三大名將,實力可傲視三國,卻都死於鼠輩之手!
    ID:shuosanguo三國死得最可惜的三大名將,實力可傲視三國,卻都死於鼠輩之手!但是小編認為,這些名將們,卻未必都能善終,甚至有時候他們能落得一個沙場陣亡的死法,已經是一種幸運! 下面盤點了三位三國死的最可惜的絕世名將,他們本來都不應該死,卻最終都死不瞑目!隨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
  • 三國人物之死(君主篇)——孫堅之死
    當袁術派孫堅去攻打董卓未歸之時,袁紹卻改派周昂為豫州刺史,率兵襲取曾作為孫堅豫州刺史治所的陽城。孫堅當然忍無可忍,率兵擊破周昂。之後,更是在袁術的安排下主動進攻荊州劉表。 那袁術、孫堅為何要去攻劉表?劉表雖然是董卓委任,但是來到荊州後,他就站在了關東聯軍的一面。《三國志劉表傳》記載說:「靈帝崩,代王叡為荊州刺史。是時山東兵起,表亦合兵軍襄陽」。
  • 三國嘉話之孫堅
    孫堅跟我一樣,地地道道的出身寒門,但特點卻很鮮明。 一是幹實事。孫堅靠殺海盜嶄露頭角,從最基層的軍官——郡校尉幹起,一路東徵西討,一步一個腳印幹成了一路諸侯。史載孫堅「勇摯剛毅」,打仗時常常是「身當一面,登城先入」,衝在最前面。光有案可查的、孫堅在戰場上跟閻王爺擦肩而過的經歷就有兩三次,他最後也是戰死於沙場。
  • 劉表麾下一員大將,曾擊殺孫堅,最終是什麼下場?
    所以,如同蒯氏、蔡氏兩大家族一樣,黃祖所在的家族,也同樣獲得了劉表的器重。在漢末三國時期,黃祖作為江夏郡的太守,不僅擊殺了孫堅這位諸侯,還和孫策、孫權兄弟展開了長期的較量。一首先,黃祖(?-208年),東漢末年將領。劉表任荊州牧時,黃祖出任江夏太守。彼時,江夏郡位於荊州和揚州的交界地帶。因此,對於黃祖來說,自然承擔了抵擋江東勢力的重任。
  • 三國六大和猛虎有關的外號:霸氣的是虓虎,可怕的是冢虎
    ,兩頭麒麟周瑜和姜維(關於幼麟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周瑜,一說是姜維);而其中綽號和猛虎有關的最多,大概有六人外號或多或少都和猛虎有關,今天就說說這三國六大和猛虎有關的外號:其中霸氣的是虓虎,可怕的是冢虎。
  • 江東三代雄主,一虎、一霸王和一犬
    三國時期,東吳的存在感一直低於魏蜀,但是,三國幾個關鍵的戰役,卻都有東吳的身影。 赤壁之戰,江東軍是主力,若非周瑜打敗了曹操的大軍,後面的三足鼎立根本不會存在。 荊州之戰,如果沒有江東軍背盟,偷襲江陵,關羽或許當真能夠打下中原,三國強弱之勢便可逆轉。
  • 三國時期的常敗將軍,每次戰敗必殺敵軍一大將
    三國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但是三國中也有一個每戰必敗的「名將」,雖然《三國志》關於他的記載幾乎都是屢戰屢敗,但他每場敗仗,卻也同時必斬敵方一員大將,而且雖然戰績不佳總打敗仗,但是也沒什麼大的損失,反而讓他的敵人,如鯁在喉,頭疼了長達十八年之久,這個人就是江夏太守黃祖,一個射死江東之虎孫堅,怒斬三國第一噴子禰衡,讓孫吳頭疼了十八年的另類「名將」。
  • 《三國演義》毛宗崗古文批註全解第七回:袁紹盤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
    善盜物者最會賭咒,亦惟善賭咒者最會盜物。觀於孫堅故事,可為寒心。善於偷東西的人最會發誓賭咒,同樣的,善於賭咒發誓的人,也最會偷東西。看到孫堅做的事和他的下場,感到寒心。一玉璽耳,孫堅匿焉,袁紹爭焉,劉表截焉。究竟孫堅不因得璽而帝,反因得璽而死。若備之帝蜀,未嘗得璽;丕之帝魏,權之帝吳,亦皆不因璽。噫嘻!皇帝不皇帝,豈在玉璽不玉璽哉?
  • 英雄孫堅、霸主孫策、帝王孫權
    也許大家都應該清楚,江東的帝王都是赫赫有名的,威鎮四方,尤其是「江東猛虎」的孫堅;號稱「小霸王」的孫策;「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的孫權,哪個不是人們耳熟能詳的
  • 三國之孫權繼位:保江東,圖荊州,卻比曹操慢了一步|三國史話連載09
    本篇系精編經典中國通史之《三國史話》連載09,歡迎收看。當袁紹在河北、曹操在河南擴充地盤的同時,孫策在江東也不斷發展勢力。191年 (獻帝初平二年),袁術同劉表爭奪荊州時,孫堅為先鋒,連敗劉表大將黃祖,在進圍襄陽時,被黃祖士兵暗箭射死,終年37歲。
  • 榆中桑園峽,是誰打敗了江東之虎孫堅
    這幾天,熱播的電視連續劇《三國》,再次勾起了人們對那個英雄時代的嚮往。曹操、劉備、孫堅等人成為媒體和觀眾討論的熱門話題。  在1800多年前,悲情英雄——孫堅卻在蘭州桑園峽兵敗而回。桑園峽是黃河東出蘭州後遇到的第一道峽谷,這裡峭壁聳立,最窄處僅僅有7.5米。在漢代桑園峽名叫葵園峽。明肅王遷蘭州後,在葵園峽南岸開闢桑園,人們就把這裡叫做桑園峽。
  • 性格即命運:孫堅孫策的魯莽輕率導致英年早逝,功業成夢
    夜讀《三國》,看到孫堅、孫策父子二人英年早逝,霸業難成,嗟嘆之餘,不由得更加堅信「性格即命運」這句話。孫堅、孫策父子二人,英勇善戰,在戰場上擊敗了一個又一個對手,但卻死於匹夫宵小之手,父子倆命運是如此的相似,簡直是孫家的宿命! 孫堅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據傳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
  • 孫策短短數年就吞併江東,為何曹操青梅煮酒時不承認他是英雄?
    最後逼得孫策拿傳國玉璽換了一千兵馬,開始了雄霸江東的傳奇之路。可以說孫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也是三國時期少有的英雄人物。那麼為何曹操在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時候,說孫策不是英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孫策在建安四年曹操和劉備論英雄的時候還沒有達到一生中的巔峰,對曹操而言孫策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罷了,怎麼能算英雄呢?
  • 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
    不過正史中的關羽卻是毫無爭議的武力最強者,萬軍中斬殺顏良全身而退足見其勇,歷史上罕有人能做到,後世論武將之勇猛往往也是以關張為參照。孫堅江東猛虎孫堅在演義中成了浪得虛名的病貓,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役,孫堅敗於華雄之手,被華雄追著打,連其麾下祖茂也被華雄一刀斬殺,可以說演義中的孫堅武力被嚴重弱化,實在有愧猛虎之名。
  • 徐榮:三國裡唯一的瀋陽人,人狠話不多,連勝曹操、孫堅
    徐榮,是三國裡一位地道的瀋陽人。歷史上雖然沒有留下多少筆墨,但他卻是連續打贏過曹操、孫堅,又成功推薦公孫度的一位大狠人。《資治通鑑》是這樣記的:曹操……進至滎陽汴水,遇卓將玄菟徐榮,與戰,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操,夜遁去。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後漢書·董卓傳》是這樣記的: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
  • 孫堅那麼能打,明明可以加官進爵,為什麼還要背盟拿走傳國玉璽?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江東猛虎」,打敗呂布,打得董卓遷都,卻因為袁術嫉賢妒能不提供糧草,長子孫策開創東吳基業,幼子孫權割據一方讓曹操嘆息不能滅掉。他,就是孫堅。臣松之以為孫堅於興義之中最有忠烈之稱,若得漢神器而潛匿不言,此為陰懷異志,豈所謂忠臣者乎?吳史欲以為國華,而不知損堅之令德。如其果然,以傳子孫,縱非六璽之數,要非常人所畜,孫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璽,而寶藏傳國也。受命於天,奚取於歸命之堂,若如喜言,則此璽今尚在孫門。匹夫懷璧,猶曰有罪,而況斯物哉!
  • 孫策不死,便無三國,他的實力到底有多「恐怖」?
    三國當中有這麼一號人物,江東基業的開創者,他便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孫策之所以能夠出名, 這與他本身的實力還是有著相當大的關係的。尤其是身邊的文臣武將的配合,還有便是自身的實力的影響。不過有關孫策的故事,有人說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其實這句話,相對於歷史來說,也是有著很大的可能的。為何會如此說呢?
  • 真的是孫策不死,便無三國嗎?孫策究竟有多恐怖
    那麼就有一種說法就是孫策不死,便無三國,那麼孫策到底有多恐怖?接下來就從正史的角度來了解一下,孫策在正史當中的事跡。首先,先來介紹一下孫策的一生。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他是孫堅的長子,同時也是東吳大帝孫權的哥哥。可以說孫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而東吳勢力的建立與孫策也有著莫大的關係。那麼接下來就從正史當中的描述,來介紹一下孫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