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直播熱潮下的冷思考:是曇花一現,還是星火燎原?

2020-12-23 新旅界

秉承著Jack Ma的名言精髓:「很多人面對一個新興的方式先是看不見,再是看不起,然後看不懂。」新旅界(LvJieMedia)對近期紅紅火火的旅遊直播進行了一場刨根問底的「靈魂拷問」:為什麼早在2016年誕生的創新工具「直播」,要在2020年的旅遊行業才紅火?國內疫情進入收尾階段,逐漸回歸線下的文旅行業是否還適合做旅遊直播?若要做旅遊直播,我們要注意哪些細節?頭部的旅遊直播主培養起來有多難?……

為此,新旅界特別策劃了旅遊直播系列報導,包括總覽篇、直播篇、短視頻篇以及人才篇。從市場的來龍去脈、實操的前中後期、人才的培養瓶頸等方面進行一次有價值、有意思的總結。此為旅遊直播系列報導的開篇《旅遊直播熱潮下的冷思考:是曇花一現,還是星火燎原?》。

無論是文旅行業在疫情下的現實需求——線下業務停擺,亟需布局線上內容,抑或是如攜程梁建章、驢媽媽洪清華、春秋航空王煜等一眾文旅大腕的「帶頭示範」,旅遊直播熬過了4年,終在2020年成功「出圈」。

這不,馬蜂窩在近日便發布了首份旅遊行業直播報告《旅遊直播時代——文旅生態洞察2020》(下稱「報告」),報告裡指出,4月以來馬蜂窩平臺的直播場次較3月同期增長108%,主播數量較3月同期增長58%;受訪商家中,超三成商家表示已經開始直播,絕大部分未開播商家表示未來會開展直播業務……

廣大商家渴望通過直播「帶貨」來恢復元氣,並均有較高的投入意願


旅遊直播現下好比冬天裡的一把火,點燃了廣大文旅從業者的希望,諸如「旅遊直播助力行業復甦」、「旅遊直播一小時GMV過千萬」等報導更在業界廣為流傳。不過,正如上述報導所言,如果旅遊直播能夠助力文旅行業,促進帶貨,那為何旅遊直播現在才開始紅火?疫情結束之後,當被迫使的線上需求回歸線下,旅遊直播是否會失去活力?旅遊直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理清旅遊直播:邊界、特徵、意義

提到旅遊直播,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攜程梁建章穿著一身民族服飾在酒店一景直播賣券?是某地留學生拿著一臺防顫抖設備在異國他鄉分享風土人情?是一位博物館學者不進展館僅支起平板介紹著館內文物?還是一位被認證為旅遊博主的大V在家中直播嘮嗑……

從內容方向、人物身份、直播玩法,旅遊直播的邊界至今似乎仍未被定義,就好比如近期微信視頻號上,不少文旅企業主/投資人或錄製一段對某文旅現象的點評,或直播一段自身在某地的一些追憶。你能否定這不是最新的旅遊直播玩法嗎?

同時,不同的旅遊直播定義著不同的特徵、意義:如近期文旅商人為盤活現金流嘗新直播帶貨;各地文旅政府負責人為宣傳當地文旅產業直播旅遊目的地;博物館學者為科普文物知識線上授課;留學生/Vlogger為記錄生活直播美景、分享體驗及心得;還有職業文旅人,如旅拍攝影師、民宿老闆在線知識分享,塑造個人IP……

而從B端角度進一步細分,旅遊直播可大致分為以下兩類:

●第一類,「直播+電商」,從圖文形式的賣貨場景進一步延伸到可互動、可測評的實時現場,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慾望,實現文旅商人線上銷售;

●第二類,「直播+內容」,內容的邊界多種多樣:可以是走走停停的金牌解說,也可以是溜到飛起的段子講解……總之一切以品宣、種草(網絡詞,即推薦某一商品的優秀品質,以激發他人購買慾望)為目的。

其中,前者「直播+電商」離商品轉化近一點,即「拔草」(網絡詞,指因已購買商品而不再擁有購買慾望);後者「直播+內容」則意在種草。

聽聞「新晉Coser」梁建章的直播檔期已


但從目前各文旅商/機構文旅直播表現來看,新旅界觀察到,不少文旅商家似乎並不清楚自身直播的定位、目標與意義,往往在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時間及金錢上,組織了一場並不具備看點的文旅直播秀。

要知道,現在的直播事實上已好比為一場綜藝,從李家琦誇張的「OMG」到薇婭直播間各大歌星、演員、諧星的輪番上陣,再到早前4月1日正式上線的初代網紅、段子手羅永浩,有趣的內容始終令直播間歡聲笑語,更會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新鮮流量。

為什麼說有趣的內容很重要?

從馬蜂窩的報告可以看到,經濟實力較強的90後和85後是本次旅遊直播的主要用戶,整體佔比超過5成;00後等Z世代新勢力也在崛起,佔比超過20%。而上述人群具備喜歡新鮮事物、追求個性化、挑剔且沒耐心等用戶特徵。平庸又尬聊的直播內容並不會激起他們心中的任何漣漪。

其次,在辛辛苦苦組織完一場直播秀後,文旅商/機構是否做好復盤工作,是否已有計劃地部署下一場直播也是一大問題。假設只是追風註冊旅遊直播帳號,隔三岔五甚至是只做一場直播秀,前期付出的成本及粉絲忠誠度培養都會大打折扣。

畢竟現象級主播李佳琦今年3月總結髮言時也說到,他是默默無聞地堅持了三年直播,才走到今天。

表情誇張到飛起的李佳琦 (圖源:網絡)


第三,直播畫面的驚豔度及信號的流暢度也影響著用戶的觀看心態。例如,新旅界留意到的一場旅遊直播秀中,陰沉的天空早已籠罩了整個直播畫面的色彩,直播全程一個機位收看播主坐車、走路更是令人看不到任何風景,連最起碼的上帝視覺——航拍角度都沒有,又何以打動遊客的心;信號斷斷續續就更不用說了,前車之鑑格力董小姐。

最後,旅遊直播電商產品單一化。在目前幾場聲勢浩大的旅遊直播活動中,熱售的產品幾乎均為酒店套票,存在直播產品單一化問題。

旅遊直播錢景

為什麼旅遊直播電商帶貨的只有酒店?其他文旅環節難道不想帶貨嗎?其實不然,電商直播本質上是幫助用戶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並催促其趕緊下單,但傳統旅遊產品由於行業競爭激烈而普遍利潤微薄,且在旅遊直播前期,文旅商人鐵定需要花費聯動媒體宣傳、提煉產品賣點、製作直播腳本等各項費用,在成本上漲、利潤微薄的前提下,旅遊直播電商似乎難以成規模發展。

那為什麼攜程能賣出如此多套酒店套票呢?

在梁建章4月底的個人發言上,新旅界找到了答案:「我能調動全公司的資源,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談判、採購都可以快速響應。」要知道,酒旅銷售是攜程的起家業務。

同時,聚元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濤也向新旅界指出:「酒店套票的銷售多於其他旅遊目的地門票銷售是旅遊消費場景的習慣,人們往往都是先購買當地酒旅產品後,再具體規劃當地旅遊行程。」

此外,早前已有媒體報導,旅遊產品購買低頻、高消,決策成本的增加令旅遊直播帶貨並不會像美妝直播一樣,容易引起用戶衝動消費。「消費者的決策習慣最終決定了旅遊直播帶貨能否成為規模產業。」黃濤總結,「相比美妝產品直播賣貨,當旅遊博主向我們推薦一個境內外目的地時,我們除了考慮產品和價格外,還要顧慮自己的假期安排、籤證流程、夥伴同行等方面,決策成本高。」

目前,有學者觀點指出,若想打開旅遊直播帶貨銷路,可增加周邊遊、一日遊等相對低價旅遊產品以提高帶貨銷量。

回歸到當下,旅遊直播熱潮始於疫情,但疫情終歸會結束,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陸續走出家門時,旅遊直播會否失去如今天般的活力?

對此,惠州市旅遊協會執行副會長李好認為,疫情催「熱」的旅遊直播歸根到底是媒介的更新與迭代,這好比如早期的公眾號到後來的短視頻,它的出現是一種必然,我們應及時把握時機。「一方面是用戶的習慣已經開始培養,另一方面是5G技術的助力,對於旅企來說,旅遊直播未來可以轉化為重要的營銷、品宣利器。」

新旅界了解到,今年4月李好已連續組織、主持了3場惠州旅遊直播,儘管剛開始觀播人數較低,但他認為,帶貨直播目標在於轉化,粉絲量肯定要越高越好,但其直播意在宣傳,無論觀播人群有多大,只要內容出彩,把惠州旅遊的獨特與秀麗傳播出去便已是成功的第一步。「旅遊直播的重點和難點都在於內容,這需要我們進行持續的探索。」

另外,黃濤也指出,未來旅遊直播的機會或許會出現在戶外旅遊、獵奇/獨特旅遊體驗上。「到別人沒到過的地方,體驗別人難以獲得的感受,比如珠峰的峰頂、神秘的不丹……這些都能吊足用戶的胃口,直擊用戶獵奇心理。」

下一步,旅企又應如何做好旅遊直播呢?敬請關注新旅界下一篇實操指南匯總。

(文:新旅界 kiki)


相關焦點

  • 行業直播是曇花一現,還是星火燎原?(上)
    而原本坐鎮後方擅長戰略布局的BOSS們,也齊刷刷地將戰場遷移到了直播間。前有紅蜻蜓董事長錢金波淘寶直播賣鞋,後有攜程網創始人梁建章為旅遊產品帶貨,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化身「吃播」達人......各種形式類型的直播,每天充盈著我們的生活,它更像是時代的空氣,無處不在。
  • 發現周刊丨直播電商曇花一現,還是星火燎原?1/10淘寶訂單在凌晨
    ~B2B 4.0時代到來直播電商,是曇花一現,還是星火燎原2019-2020年房地產行業白皮書【公司篇】復盤騰訊:股價的驅動力來自何方?三、《供應鏈交易行業:產業互聯的下一站~B2B 4.0時代到來》供應鏈交易,是指供應鏈功能網絡上通過交易的方式,連接製造商、供應商、經銷商和終端的環節。
  • 「直播看車」大有星火燎原之勢,靠譜不靠譜?
    可以看得出來,未來中國的汽車市場可能迎來又一次的銷售爆發點,被按下暫停鍵的中國汽車行業正在駛入快車道。改變丨特殊時期的車市機遇對汽車行業來說,特殊時期反而打破了不少的汽車行業原有的桎梏,比如在4S店到店人數銳減的客觀情況下,「直播」成為這個時期最新潮的看車方式。雖然直播經濟從去年開始就已具規模,但這把火燒到汽車圈還是頭一次。
  • 疫情下的直播者:「雲XX」是長久營生還是曇花一現
    疫情下的直播者:有人睡覺引1857萬人圍觀,有人一天賣3.6萬斤草莓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9日電(常濤)李佳琦、薇婭的走紅讓人們見識了「直播帶貨」的魔力。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直播因「宅家」再次顯示了強大的「帶貨」能力。而與此同時,「雲睡覺」「雲蹦迪」等由居家隔離無聊而引起的「雲上狂歡」,也在改變著人們的認知。
  • 對話晶片頂級投資人:AI晶片投資熱潮下的冷思考|GTIC2020
    在這場全天座無虛席、全網直播觀看人數逾150萬人次的高規格AI晶片產業峰會上,19位產學界重磅嘉賓從不同維度分享了對中國AI晶片自主創新和應用落地的觀察與預判。在峰會上午最後一個環節——AI晶片投資高峰對話中,智東西總編輯張國仁與北極光創投合伙人楊磊、中芯聚源管理合伙人張煥麟進行了深入對話。
  • 泛娛樂還是專業化?從《少女學園》看直播平臺熱潮下的戰略布局
    在資本的大力推進下直播平臺的運營方式逐漸成熟。最早期的直播平臺多從美女秀場直播起家,現在傳統的秀場直播內容不再滿足用戶的需求,最初簡單粗暴的美女直播內容不再引起用戶的興趣,用戶逐步表現出對於高質量內容元素的需求。而遊戲電競賽事直播,成為直播平臺進而發現的內容法寶,遊戲行業大量的用戶基數能為遊戲直播平臺帶來持久穩定的流量。
  • 《幸福三重奏》等慢綜藝熱潮仍未退卻 如何避免「曇花一現」?
    慢綜藝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流行,今年熱潮仍未退卻。《嚮往的生活》第二季、《中餐廳》第二季、《三個院子》等節目收穫很高關注度,新推出的《幸福三重奏》也被不少網友追捧。作者:吳學安正如,有評論認為,慢綜藝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感覺,在鏡頭剪輯和後期加工上沒有過多的修飾,將合適的明星放置在相對寬鬆的環境下,能讓其呈現出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態。「慢綜藝」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就像浮躁綜藝圈裡的一汪清泉、一處安靜的精神棲息地,「少而精」是它獨有的氣質。「慢綜藝」不是內容拖沓,也不是製作時間越長越好,而是用心和走心,需要一點淡泊的精神和閒適的態度。
  • 《蟻族的奮鬥》臺詞熱的冷思考
    《蟻族的奮鬥》臺詞熱的冷思考   正在熱播的《蟻族的奮鬥》在引發收視率高潮的同時還引發了記臺詞的熱潮,馮大寶說:「一般敢報警的都是好人
  • 明星直播帶貨是否曇花一現?
    直播帶貨的火爆讓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明星官員都紛紛投身其中,尤其是明星直播帶貨更是狂攬一票觀眾,銷售成績也是異常突出。但是隨著整個電商直播市場日趨成熟,相關的規範制度落實出臺後,明星直播翻車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例如羅永浩帶貨銷量從4月的首秀1.68億元降至6月的1000萬,直播100天,帶貨量暴跌97%。
  • 【直播冷思考】完整解構電商直播產業邏輯
    從博弈論的角度看,「零和遊戲」對電商直播而言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趨勢。用克魯格曼的「不可能三角」去理解,商家收益、主播/平臺獲益、消費者福利維持長期平衡也是不現實的。在直播帶貨的鏈路中,商家讓利的受益方包括平臺、機構、主播、消費者,話語權最低的還是消費者。渠道效率與價值之間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成本最終還是會攤在消費者頭上。
  • 老田煮酒(研究一下):「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這幾天,羅永浩(老羅)開始直播賣貨了,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也為火爆的直播帶貨又添了一把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羅永浩這兩場直播的關鍵數據。這幾天,一些媒體紛紛關注老羅這次直播轉型。而今天我要跟大家研究的是直播模式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直播帶貨,顧名思義就是用直播的方式賣貨。因此,直播帶貨模式既有營銷渠道的特徵,又具備信息平臺的特點。直播賣貨的模式首先是電商模式的延伸,它和電商模式一樣,都具有「去中介化」的特點。
  • 新冠疫情下的旅遊規劃思考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於中國文旅行業來說,是一次致命的打擊,文旅經濟下降至冰點,但我們始終相信「春天總會到來」,這一次新冠的超長假期,正好讓所有文旅規劃設計師有了一個「冷靜期」去思考,究竟文旅旅遊規劃如何做才能更優?
  • 整治網絡直播亂象不能「曇花一現」
    記者觀看直播發現,在一些直播平臺的推薦頁面上,仍然能看到一些較為性感的直播封面圖,進入直播間後還能看到一些女主播身著性感服飾進行直播,彈幕中也不乏一些粗俗低俗內容。(7月21日《法制日報》)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未成年人網民數量與佔比持續上升,早有調查顯示未成年人網絡普及率已高達93.7%。
  • 馬蜂窩等旅遊平臺背後的冷思考
    同時,丁真的家鄉所在地理塘縣、甘孜藏族自治州也迎來數倍的搜索量與真金白銀的旅遊訂單。從一段短視頻到很快引發旅遊熱潮,如何理解此現象的「推手」?又帶來哪些啟發?在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看來,表面上,丁真的走紅是一個偶然現象,但像甘孜這樣自然風光秀美,民俗文化獨特,又相對小眾的新興旅遊目的地,本身就非常有潛力成為年輕遊客未來出行的熱門之選。
  • 有色金屬板塊大漲是曇花一現 還是景氣周期回歸?
    來源:上海證券報 這個板塊大漲,是曇花一現,還是景氣周期回歸?王喬琪 滕飛 11月23日,有色金屬板塊高開高走,其中又以銅、鋁為主的工業金屬漲幅最為明顯。工業金屬價格上湧,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景氣周期的回歸?上證報記者通過採訪業內龍頭企業、產業人士,試圖理清有色金屬發力背後的邏輯鏈條。社會庫存大幅降低據上證報記者採訪了解到,業內普遍認為,這一輪有色金屬行情來襲,背後最大的支撐要素是社會庫存處於低位,在下遊需求復甦的背景下,市場急需補庫存。
  • 「撒幣」大戰之冷思考:一直播+微博為何能笑到最後?
    眾所周知的是,直播答題的本質還是直播的形式,所以上一個問題是資訊平臺還是社交平臺更有優勢,答案也就不言而喻。那麼微博與一直播的結合,「黃金十秒」到底能在直播答題江湖攪出多大浪花?很多人都對微博此次的後知後覺不看好,覺得微博「起床晚了」,前三的位置已經被佔滿,再想硬著頭皮殺入非常之難。
  • 黑龍江:冰雪旅遊「熱騰騰」 「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人民網哈爾濱1月6日電(方圓、楊雪楠)如果說,要在-20℃的氣溫下,找到最多、最嗨的戶外活動的人,那無疑要到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來。這裡的遊客們越冷越興奮,而黑龍江老工業基地也藉助這份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努力發展旅遊產業。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一角。
  • 直播助農為何如此炙手可熱?「曇花一現」還是可持續發展?
    時代財經通過對電商平臺、回鄉創業新農民、當紅主播、「躬身下地」的政府官員、果農、小微商、專家等產業鏈上參與各方的深度採訪,試圖以一組「土」味直播故事帶你一起去看見新鄉村。  「太甜了,今天助農的蘋果價格也很實在,現場已經包好了1萬多件,一會我們直播間兩點見!」視頻裡,慶龍拿著一顆紅彤彤的甘肅蘋果正邊吃邊向觀眾們介紹,為即將開始的直播進行預熱。
  • 野蠻生長的線上live演出,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爆發元年?
    發展勢頭迅猛的同時也受到了諸多爭議,線上live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它的未來之路應該去向何方?  線上live演出的野蠻生長真的只是曇花一現嗎?  曇花一現的創新  如何判定一個新事物究竟只是曇花一現的潮流,還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 關於直播帶貨,我有10條不同的思考
    直播帶貨在2020年迎來了熱潮,本文筆者結合熱點分享了自己關於直播帶貨的10條思考,包括帶貨本質、品牌如何更好地進軍直播以及直播帶貨究竟是「品」還是「效」等等。分享給對直播帶貨感興趣的童鞋,相信對你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