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廈門郎超愛的街頭小吃,自己在家也能做

2021-02-16 傲客城市菜單

記得來傲客報導的第一天,主編跟我說,她的夢想是在家裡擺一個小吃攤。

正巧這會兒趕上五一假期了,鑑於今年特殊情況,不太好出遠門旅行,宅在家的話可也別閒著,自己動動手就能吃遍街頭小吃,不香嗎!!!

今天我就來手把手教學,如何在家輕鬆擁有一個小吃攤~有手就能做!超easy!

說到街頭小吃,離不開的就是油炸食品。那份經過高溫而升華的美味,不算健康,但永遠令人難以抗拒,可以說是街頭小吃攤中的明星美食。

廈門人其實更習慣叫白糖粿為「糯米炸」,是一款簡單、好吃的古早小吃。而去年一播出就爆火的《想見你》裡,許光漢飾演的李子維就超愛吃白糖粿!

有沒有和我一樣是小粉絲的,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糯米粉加入適量的水和白糖(糖可以多一點,不然沒味道),用筷子攪成絮狀後,上手揉成光滑的麵團,溼度以不粘手、不開裂為宜。

把麵團揪成小劑子,團成小球後按扁,可以做成牛舌狀或者小圓餅,形狀隨你喜歡。

油鍋燒到八成熱(木筷子插進去會冒很多小泡泡),把捏好的糯米條放進鍋裡炸。由於在高溫作用下,麵團會變得很膨脹,所以下鍋定型以後,一定要時不時地翻動它。

炸到蓬鬆並略微上色以後就可以撈出,放進綿白糖裡裹上一層,甜甜的白糖粿就做好啦!

趁熱吃非常香甜軟糯,李子維同款白糖粿真是很棒的小甜品啊!

 

海蠣餅、海蠣炸和海蠣煎,三者常常讓人分不清。

海蠣餅是圓圓小小的,需要用到平底勺兜著,而且很多會再加肉和菜;海蠣炸一般不這麼講究,加上青蒜苗和地瓜粉,舀一勺直接放下去炸就行;至於海蠣煎,又叫蚵仔煎,通常加入雞蛋和地瓜粉烙成「大餅」狀,是閩南人家裡餐桌的常客。

先把海蠣肉清洗幾遍(可以用地瓜粉和鹽多洗兩遍)。胡蘿蔔切絲,和蔥薑末、蒜苗末一起和海蠣肉混合,並加入兩小勺鹽和一勺生抽調味。

熱油,下鍋前再倒入適量的地瓜粉,並用手抓勻,直到海蠣表面都能掛上一層薄漿,狀態就剛好。一定要下鍋前再弄,不然會生出很多水!

用勺子把海蠣糊糊舀到鍋裡,稍微整理一下「儀容儀表」,不要有的太厚有的太薄,最好均勻一點,至於具體的形狀,隨緣就好。

▲雖然看起來很像海蠣餅,但本質還是海蠣炸啦!

炸好後出鍋享用!建議搭配廈門甜辣醬,更能突顯海蠣的鮮甜肥嫩。

海蠣鹹香,地瓜粉增添了一份韌性,外殼炸得酥脆,內裡則柔軟有彈性,和廈門甜辣醬真真是絕配啊!

炸裡脊肉串廈門有很多家店都在賣,大串的通常都是3塊錢一串左右。出於錢包的限制,往往很難一次吃過癮。現在可以自己在家做,真是太——爽了!

首先將新鮮的裡脊肉清洗乾淨,切成長、寬、厚都比較適中的長條形肉片。厚薄根據自己的喜好就行,但是不建議過薄或者過厚,在3-5mm左右為宜。

切好的肉片可以適當用料酒、生抽、蠔油等調料醃製10-20分鐘,否則可能會寡淡到你懷疑人生。之後再用長的燒烤籤串起來,也可以做成牙籤肉。

串好的肉串裹上一層麵粉或澱粉,粉要均勻,可以用肉串互相擊打一下,拍掉多餘的粉,這樣炸衣也不會太厚。

鍋中燒熱油(同白糖粿),裡脊肉串就可以下油鍋啦!表面裹的粉變色以後就可以撈出,之後再復炸到微焦就可以了。

千萬千萬不要炸得太久,裡脊肉很嫩,容易老。可以說,三顆星的難度裡有兩顆都在火候控制上了。

出鍋後瀝油,撒上你喜歡的調料粉,比如椒鹽、孜然、黑胡椒等,就可以開始大口吃肉了!

自己做的肉串,真的是一次吃到過癮哈哈哈哈!

韭菜盒子全國很多地方都有,但區別就在於餡料和酥皮。因為廈門傳統的酥皮做起來比較麻煩,所以我找了一些家常替代品。雖然沒有完美還原傳統意義上的廈門韭菜盒子,但足以在家裡解饞。

反正好吃就完事了,關鍵是還很簡單!

韭菜洗乾淨切末(切之前最好能用廚房紙巾按掉水分),豆乾、筍乾也切成末,三者都要炒到斷生,豆乾可以另外煎一下。

起鍋後再加入適當的鹽、胡椒等調味,餡料就成啦。也可以給自己加點肉進去,更香。

先在一塊皮上放餡料,再蓋上另一張皮(或者對摺),邊緣捏緊封口(手抓餅皮用手的溫度多捏一會就會完全解凍,才能徹底捏緊)。

TIPS:不會做傳統酥皮的話,用餃子皮或者手抓餅皮代替都可以。因為餃子皮不會起酥,更推薦用手抓餅皮代替,味道更豐富,還會酥脆。

捏緊後的邊緣,用你靈活的小手摺出一圈花邊。相信我,多看幾遍你一定能學會!(我也不過是廢了一盤才學會而已)不過其實能捏緊就問題不大,反正花邊捏不出來……也能吃!

包好花邊的韭菜盒子長這個樣子——

或者是這個樣子——

理論上這個是要炸的,但是因為用的是手抓餅皮或者餃子皮,所以用稍多一些的油煎也是可以。看到兩面焦黃就可以出鍋啦,一口下去酥酥脆脆,餡料的香味也十分濃鬱。

過了五一,眼瞅著就要立夏了,廈門也是一天比一天熱。這時候,便充分體現了糖水的重要性!

 

花生湯或者花生湯泡蛋,是不少廈門人鍾愛的早餐之一,如果能再配上油條,更是完美的晨間享受,也可以作為夜宵甜湯食用(但不要貪杯,易發胖)。

鑑於熬花生湯對很多人(包括我)來說略嫌麻煩,所以我決定用花生湯罐頭代替!

花生湯罐頭打開,一滴不剩地倒入鍋中,開火加熱。同時在碗裡打顆雞蛋,用筷子充分攪散。

花生湯煮沸後關火,用最快的速度把湯衝到碗裡,並不斷攪拌,這樣你就會得到一碗非常香濃的花生湯泡蛋。

至於最後一步,就是直接開動咯!花生湯裡的花生大粒飽滿,熬到軟爛,甜甜稠稠的非常好喝。

 

五一過後便正式邁入夏天,清涼解暑的四果湯即將成為廈門人的糖水首選。而Q彈軟糯的阿達子,可謂是四果湯的關鍵之一。做法和材料也很簡單,和白糖粿比較接近。

最簡單但是最重要的一步,燒一壺開水。把剛燒開的沸水少量多次地注入木薯粉中,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後,揉成光滑的麵團。

TIPS:一定!一定!要用剛燒開的沸水,不然會收穫非牛頓流體……

揉好的麵團搓成細長條,再用刀切成小劑子。在盤子裡鋪一層幹的木薯粉,把切好的小劑子丟進去滾一滾,就不會黏在一起了。

想吃多少煮多少,不到五分鐘就熟了,剩下的丟冰箱冷凍就好啦。煮好的阿達子記得過一下涼水,會更Q彈爽滑。

在給自己做一份誠意滿滿的四果湯之前,先繼續往下,學一下石花怎麼弄!

聽父輩說,他們以前還會去海裡的礁石上,自己摘野生石花草。剛摘回來的石花草是咖啡色的,經過反覆晾曬才變得微黃泛白。

石花草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老少鹹宜,又是四果湯的必備基底,所以快快學著做起來吧!

從某寶直接買石花草,這家還送了刮刀和煲湯袋,很貼心。把洗乾淨的石花草裝進煲湯袋裡,放進電壓鍋裡,50g一包的石花草剛好裝滿一個煲湯袋,加1500ml水並完全淹沒後,選擇煲湯或煮粥模式即可。

TIPS:家裡有電壓鍋的話,選擇煲湯模式煮半小時到一小時,再蓋蓋燜一段時間就可以。如果沒有,可以用普通的鍋大火煮開,轉小火煮一小時,再燜半個小時。

煮好的石花水倒進容器裡,放涼後自然就會結凍,所以在液體期間,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加入白糖或者水果(分小碗裝涼得更快)。結凍以後就可以享用啦~可以刮成石花條,或者直接切塊吃。

加上糖水、奶茶等基底,鋪上水果、涼粉(仙草凍或龜苓膏都可以)和剛剛做的阿達子,一碗爽翻天的簡易四果湯就成了!有條件的,可以加上碎冰和其他配料享用~

石花草復熬的時候水量需要減到1000ml,一袋50g可以反覆煮上4次,能做出好幾斤的石花凍……好划算!!!

 

碳水的快樂,大家都懂的。而廈門人的點心籃子裡少不了的,就是鹹、酸、甜這三種味道和碳水的組合了。

 

鹹、酸、甜,看起來並不特別搭旮的三種味道,卻是老廈門人最愛的組合。每次提到這三個字,廈門人的腦子裡最先蹦出來的,大概就是鎮邦路的老郭古早味仍然在賣的、承載了無數廈門人童年記憶的油蔥糖薄餅。

做這個只有一個步驟,就是把食材按順序鋪到薄餅上就行。這裡的油蔥糖用白色麥芽糖代替,大體上是差不多的。

先扯出並剪下三段糖,等距鋪在餅皮上。

然後刷辣醬,鋪上酸蘿蔔、花生碎(或者貢糖)、肉鬆,最後放上一撮香菜,按包春卷的手法捲起來就行。

一口咬下去,糖的甜和蘿蔔的酸在口中率先炸開,緊隨而來的是甜辣和一絲肉鬆的鹹味,是非常有層次的味道,很推薦大家試一試。

 

糯糯的麻餈經常能在街頭買到,每次一買都是一大盒。而當我媽聽說我要自己來做的時候……

「你還會做麻餈?」

本料理小天才,必然不能被輕視。零失敗的麻餈,走起!

糯米粉加水攪成糊糊狀,喜歡緊緻一點的就濃一點,喜歡比較溼軟的就多加一些水,攪拌均勻到沒有粉坨坨就好了。

TIPS:這裡更建議用牛奶或者椰奶代替水,也可以另外再放入一點黃油(需要先隔水融化再加入),香味更足。

給糊糊蓋上保鮮膜,扎幾個小孔透氣,送入蒸箱裡蒸15-20分鐘,然後我們就可以來準備一下餡料。如果喜歡脆片的口感,可以炸一點麵皮,掰碎混入花生碎裡就行。

我這裡用貢糖代替了花生碎,不得不說,敲碎貢糖真是一項非常減壓的活動。

等到完全放涼後,糾一團麵團,壓出凹槽,把餡料塞進去以後封口,包成一個圓滾滾的糰子,再在粉裡裹一圈就妥啦!香甜軟糯,一口一個,真香。

這次做了花生的和黑芝麻的,都很好吃,皮也超Q的,請多多誇獎我!

TIPS:蒸好的麵團非常粘手,要放到完全涼透再上手,如果還是很黏,可以蘸點水或者油在手上。

 

金包銀,有的地方是指蛋炒飯,有些地方是金黃的外皮裹著白色的肉餡,所以叫「金包銀」。但廈門比較不同,是白色偏透明的外皮,包裹著深色的肉餡,所以也有人猜測和肉夾饃的道理類似,是「金包於銀」。但具體是為什麼,也還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法。(如果有比較了解的小夥伴歡迎評論區告訴我們呀~)

外皮的材料是澄面(小麥澱粉)、糯米粉、木薯粉,其中澄面主要讓皮透明,木薯粉和糯米粉則會讓皮更Q彈。三種粉等比例混合均勻(澄面可以多一點,到2:1:1也沒問題),倒入開水攪成絮狀後和面。

麵團放在旁邊靜置醒發,將三層肉、泡發的幹香菇、蔥、姜等配料都切碎,放入蝦皮和調料拌勻。

把麵團分成小劑子,擀成比較大的餃子皮,放入調好的餡料後封口就行。餡料可以多包一些,吃起來比較爽!

上鍋蒸15-20分鐘左右,比較入味。剛蒸好的時候不會特別透明,放涼一些以後就非常透明了!

幹香菇和蝦皮特別提鮮,如果加上豆乾和筍乾會更好地激發肉的香氣,肥瘦相間的三層肉油香四溢,汁水飽滿,非常美味。

 

如果覺得上面那些都太easy,不妨來一起挑戰這個吧!本篇複雜係數最高的一樣小吃,就是它了!

炸棗本身的做法,相比前面那些是比較複雜和困難一些的,但是不少人會在家裡自己做(比如我的鄰居阿姨)。尤其是翔安和同安的阿嬤們,個個手藝了得,所以特地跑了一趟翔安取經。

地瓜蒸熟後碾碎,加糖一起熬成漿,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和成麵團,這就是炸棗的皮啦。

花生搗碎,加入糖一起混合,這是甜口的花生餡。之前我的鄰居阿姨還做過鹹口的和芝麻餡的,都很好吃。

大麵團分成一個個小麵團,中間轉出一個凹槽來,填滿餡料,再一邊旋轉一邊慢慢捏合封口。這一步挺考驗手法的,很容易翻車,弄得皮外面也沾了很多餡料。

鍋裡燒熱油,包好的炸棗下鍋炸,期間要用大勺子不斷打圈翻動,這樣不僅溫度均勻,炸出來的也會更加圓潤好看。

出鍋後的炸棗隨著溫度下降,會漸漸癟掉,但口感奇好。軟糯的外皮細中有粗,還帶著些地瓜的粗纖維。

包餡的香甜誘人,不包餡的味道純粹,都非常好吃。有興趣的話,不妨在家試試看哦!

自己在家做小吃這件事,其實比較因人而異。畢竟每個人的廚藝水平和客觀物質條件不同,廚具和材料也有所限制。所以綜合了不少做法,調整出了以上比較簡單的懶人版的配方,包會!

但你如果還是學不會的話……

請點個「在看」讓我知道一下; )

相關焦點

  • 廈門小吃之光-蚵仔煎,難忘的閩南特色小吃在家也能做!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拿手好菜;久久未訪廈門,偶爾會想起一道廈門夜市海味小吃,這曾被點名為經典的廈門小吃-蚵仔煎,Q彈、帶有香煎微脆的粉漿餅皮,蚵仔煎一入口,邊在軟Q的漿皮間感受牡蠣在嘴中散發的鮮美,至今想起仍是回味無窮。
  • 「海蠣煎」泉州街頭網紅小吃,在家自己做,料足味鮮,吃得才過癮
    「海蠣煎」泉州街頭網紅小吃,在家自己做,料足味鮮,吃得才過癮。說到海蠣,就不得不提泉州街頭小吃「海蠣煎」了,在泉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特別是泉州美食街,一個小小的檔口,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再等著吃一碗熱騰騰、現場製作的海蠣煎。
  • 【美俏私房菜】教你在家做超人氣日本街頭小吃「可樂餅」
    日本超人氣的街頭小吃可樂餅~讓你在家也可以輕鬆做起來!最近天氣很炎熱,你是不是常常被「沒有胃口」這樣的問題困擾呢?那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道特別適合下酒、配飲料,味道超級好,製作又非常簡單的小吃—— 日式可樂餅。說到日本的街頭小吃,你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想到:章魚小丸子!!
  • 火爆韓國街頭的小吃,在家輕鬆做出來!太驚豔了!
    它是來自韓國街頭的小吃,和熱狗的組成差不多,都有麵包和香腸,不過這次香腸更低調地藏在了裡面~光看外形,它和小時候吃的雞柳棒倒是挺像,不過後者是雞肉外面裹著麵糊油炸的,吃起來比較單調。而芝士熱狗棒就不一樣了,簡直就是一顆味覺炸彈,外皮酥脆內裡綿軟,奶香醇厚,鹹香有度~這也得益於它有3個組成部分:下層的火腿腸、上層的芝士還有外層的麵團。
  • 麻辣拌、烤冷麵,在家輕鬆做出火爆人氣小吃!
    在家吃飯也要用公筷,公筷讓親人更健康!要問小二最近想吃啥,腦海中第一個念頭就是那些美味的街頭人氣小吃!受疫情影響,小二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嘗到這些美食了!什麼麻辣拌、烤冷麵、烤包子、缽缽雞.又便宜又解饞。這些街頭小吃,真的只能在街頭享受,不能在家裡做嗎?當然不是,對於我們有鑽研精神的廚房達人和大廚來說,在家輕鬆複製這些人氣小吃根本不是夢。
  • 不得不吃的廈門小吃—海蠣煎
    蓮歡海蠣煎是局口橫巷裡眾多排擋中的一家,除招牌的海蠣煎外,也有賣熱粥、魚丸湯等小吃,非常適合深夜時分出外覓食尋暖的人們。蓮歡海蠣煎做的是最傳統風格的廈門海蠣煎,頭髮花白的老師傅在一口四周微微翹起的鐵鍋上緩緩地攤開地瓜粉漿,敲入雞蛋,加入海蠣,撒上蔥花,成型之後再稍煎一會便起鍋裝盤,淋些蒜蓉辣椒醬送到顧客面前。動作雖不華麗,卻都是經年累積下最簡練精確的手法,絕無絲毫拖泥帶水。
  • 東北特色小吃烤冷麵在家做,三五分鐘就上桌,營養又解饞
    東北特色小吃烤冷麵在家做,三五分鐘就上桌,營養又解饞烤冷麵是我們這邊最火的街頭小吃,一到夏天,無論是繁華鬧市,還街角旮旯,都能看到這種小吃攤,儘管簡單快手,三五分鐘卷一個,幾乎都是排隊等待,大人孩子都愛吃,尤其是逛街的路上,卷一份烤冷麵,邊走邊吃不耽誤事兒
  • 火爆菲律賓的街頭小吃竟然是這些!
    每天的走走逛逛累到爆炸,何不隨時停下來犒勞犒勞自己,享受一番火遍菲律賓街頭巷尾的人氣小吃,體驗一把當地人的逛吃生活?快跟上小編的腳步,看完這十大超火爆小吃,包你疲憊全消,活力up up!將香蕉和菠蘿蜜炸制,加上紅糖,然後密封起來,有點像我們中國的春卷。也可以使用其他餡料,包括紅薯,芒果,切達乾酪和椰子。
  • 廈門首創的街頭小吃黃金豆腐袋,1天能賣700個!
    ——《致匠心》李宗盛還記得第一次被人推薦這家「網紅小吃」,是在3年前。買的時候還覺得好玩,老闆怎麼會起了這麼個討巧的名兒。擱來吉勒是老闆自己想的名字,用廈門話來說就是「再來一個」的意思。當時就經常在想:要是自己有一家店就好了。」契機就發生在今年5月,小攤被城管收走了(但叔叔說廈門的城管其實很好的),叔叔乾脆就租了一小塊地方,給自己的小吃「安了個家」。
  • 盛行街頭的爆漿雞排,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製作
    盛行街頭的爆漿雞排,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製作最近幾年,大家肯定經常在逛街或者出行的時候看到街頭會有一些比較流行的小吃。炸雞算是流行小吃中最受歡迎的了,從酸甜口味到椒鹽口味,不管是什麼口味都會有一大波人對炸雞情有獨鍾。對於剛出爐的雞排顏色是金黃色的,一口咬下去香脆又多汁。
  • 想吃自己在家做的街上的小吃嗎?來這裡看一看吧!
    現在大街上有很多賣小吃的,其中比較受歡迎的就是壽司了。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很喜歡吃壽司,大街小巷也會有很多人在賣壽司,有時候會感覺街上買壽司的有些貴,所以就還是想自己在家做一下,其實壽司做起來並不複雜,只是需要有很多的原材料與輔助工具,買這些東西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只是自己在家做一次兩次的話是不太划算的,在街上買的話小編感覺還好,但是決心自己在家做的話就來看一下吧!
  • 國內九大街頭小吃,最受歡迎的小吃沒想到是它!
    國內九大街頭小吃,最受歡迎的沒想到小吃是它!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或多或少的一些街頭小吃吧。不得不說,有時候,街頭小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逛街的時候,可以順手在小攤上面買上一個小吃;下了班或者下了課,也可以買上一個來趕走疲憊。那麼,到底有哪些非常受歡迎的小吃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第一、烤腸。
  • 實拍:日本街頭小吃「玉子燒」,為啥能把雞蛋做得這麼好吃?
    特別是日本,不僅海鮮刺身跟和牛很有名氣,其實日本的街頭小吃也非常有特色。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有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去日本當然少不了吃的,於是到了酒店後就往熱鬧的日本街頭走去,這日本的街頭飲食文化非常有名,有我們熟悉的鯛魚燒、章魚小丸子、燒魷魚筒、天婦羅、和果子、關東煮等等,非常的多種多樣,而且都是吃了還想吃系列。
  • 這些街頭美食絲毫不輸大廚水平,Gapper編輯部的私藏小吃清單大曝光!
    與《主廚的餐桌》同個班底的《STREET FOOD》這次走上街頭,將鏡頭對準本土的做飯英雄,深度挖掘這些主廚,將他們頗具戲劇化的人生經歷和所做的美食相結合街頭小吃在曼谷,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被稱為「搖滾界莫扎特」的痣姐,有人稱她為「街頭小吃女王」,有人評價她「把常見的街頭小吃提升到另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 王健林來廈門吃了4款小吃,這些美味英語怎麼說?
    一下飛機,王健林就去吃了4款小吃這些美味用英語怎麼說?④旅遊是能發財的投資 Tourism investment can reap huge rewards.「廈門日報讀者:實現小目標」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記者:藍碧霞、宗滿意 攝影:黃少毅  綜合:廈門晚報編輯:嚴琦 審核:張薇薇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暱稱
  • 尼泊爾街頭小吃,孤獨的美食家
    生於街頭的美食,是身土不二的味道,更是文化的驕傲 在整日埋頭忙碌於手機世界的時代,街頭小吃是為數不多還能將我們拉回現實、拉近彼此距離的事物。 充滿潔癖的城市管理者往往宣稱,要徹底整治街頭食攤,仿佛它們是一座城市急於遮蓋的傷疤。
  • 韓國路邊攤街頭小吃
  • 廈門人和路臺灣小吃街
    人和路臺灣小吃街,是由思明區鷺江街道主辦,並委託基隆市駐廈門旅遊經貿文化辦事處邀請臺灣夜市小吃到廈門參展、營銷,藉此推廣臺灣特色夜市文化至海峽兩岸,並將在廈門永序的經營下去。人和路臺灣小吃街共設有24個帳篷,48個攤位,眾所周知,臺灣小吃與夜市文化獨步全球,種類多樣化,是臺灣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文化,舉凡蚵仔煎、蚵仔面線、大餅包小餅、萬巒豬腳、大腸蚵仔面線、甜不辣、臺南擔仔麵、潤餅、燒仙草、筒仔米糕、花枝羹等等,皆是臺灣風味獨特的小吃名食,價位便宜又好吃。為了能讓人和路臺灣小吃街永序而繁榮的經營下去,食品衛生及整條街的衛生顯得極為重要。
  • 難怪那麼多人選擇去泰國旅遊,看到這些街頭小吃,果真是吃貨天堂
    漫遊在泰國的街頭總是期待會有奇蹟出現。隨意搭配的花式襯衫,踏著拖鞋,行走在「雜亂」的街道,沒有目的地在泰國的街頭漫步。無論是重口味星人,還是習慣清淡飲食的你,都可以在融合了古老東方和西方的烹飪精髓的泰國街頭,找到能感動你的美食。提到泰國美食怎麼能少得了芒果和榴槤?
  • 曬曬我家的5種小吃,在家輕鬆做,人人都能學會,解饞美味還簡單
    甭管是不是吃貨,生活中拋開一日三餐,總是需要一些小吃,來豐富飲食的,而在家裡自己做,不僅吃著更痛快,還更加放心,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不會做,別擔心,今天就教各位小夥伴做。我們全家人最近迷上了5種小吃,都能在家自己做,很簡單方便,成本也低,看完這篇文章人人都能學會,為自己或家人,帶來更多的美食,不但解饞還很美味,點亮更多美好生活的瞬間,特別最後一道是當之無愧的亮點,吃貨們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