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春節習俗,吃餃子,放鞭炮,看看農民如何過年

2020-12-26 關注三農故事

農村春節習俗,貼春聯,放鞭炮,你還記得嗎?

在安徽亳州流行這樣的俗語:「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在皖北農村,農民朋友剛進入臘月,村民們就開始籌備豬肉、雞肉、魚肉等年貨。到了臘月二十三之後,鄉村集鎮上街頭巷尾,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忙著挑選年貨,形成一沠繁忙的景象,大人們開始炸饊子、炸麻葉,成為小夥伴們的最愛的美食。貼春聯也是過春節不可缺少的環節,貼春聯又稱貼門對、貼對聯、貼對子等,春聯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了農民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每逢春節,在皖北城市或者農村,每家每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新春佳節增加一份喜慶的氣氛。

到來臘月二十四之後,在鄉村民間,農民們開始清潔大掃除,及時清理房屋內、院子裡的各種雜物,乾乾淨淨過新年。現如今,在農村依然流傳著「臘月二十七,裡外洗一洗。臘月二十八,家裡的物品擦一擦。臘月二十九,髒土全部要搬走」的諺語。把院子內,房屋內打掃乾淨後,農民們經常用紅紙和金紙製成多種喜慶飾品張貼、懸掛在大門廳堂,營造新年的氣氛。記得小時候,每當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幼,都會換上新衣服,期望新年新氣象。

在農村,貼春聯掛年畫十分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家家戶戶增添了許多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當地農民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式各樣的剪紙、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又集欣賞性、裝飾性和實用性於一體。一些村民還要在屋門上、門楣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寓意新的一年帶來新福氣。

那個年代,允許燃放鞭炮,農村家家戶戶都燃放鞭炮,從除夕夜開始到大年初一中午,村子裡鞭炮聲綿延不斷。家庭富裕的村民總會購買一些很大爆竹燃放,那響聲震耳欲聾,村裡村外都能聽到。這一天,也是小夥伴們最忙綠、最開心的一天。只要聽到鞭炮聲起,村裡的小夥伴們成群結對地向那裡奔跑,爭先恐後地尋找沒有爆炸的鞭炮,集中起來帶回家把鞭炮藥收集起來,當作煙花燃放。

大年初一早晨,村民們過水餃之後,村裡的男女老少穿戴整齊,給長輩們拜年,小夥伴們給長輩磕頭拜年都會收到1至20元不等的小紅包,心裡美滋滋的,匆忙跑到村裡的小賣部買上幾隻鞭炮。大年初一,年長的老人家裡,成群結隊拜年的村民們進進出出,讓長輩們應接不暇。這一夥客人還沒離開,那一撥人馬又來到堂屋,只好「前客讓後客」,匆忙交換場地,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更加追求健康理念,有些地區開始春節期間禁止燃放鞭炮,燃放鞭炮的農民逐漸減少,春節期間難以聽到鞭炮聲,小時候挨家挨戶拾撿鞭炮的情景,成為一種永恆的記憶。各位朋友,小時候你拾撿過鞭炮嗎?歡迎互動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故事與你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農民過年,這些習俗不要忘,過年就是圖個喜氣!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張燈結彩,各個地區也會舉辦很多除舊布新的迎新年活動。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過年的氣氛更加的濃鬱,貼春聯,放鞭炮,走親戚等等,這些都是每年春節必須執行的傳統習俗。
  • 臺灣和大陸不同的春節習俗
    臺灣雖然很小,但是由於近代以來,外省人的大量湧入帶來了各地的習俗,所以臺灣的春節文化就是一個中國各地春節習俗的縮影!
  • 春節都有哪些習俗?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的春節傳統
    春節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時候了,那麼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過春節的習俗和傳統,看看大家有哪些相似的。「除夕」過年了。團圓飯,我們有時候中午吃,也有時候會在晚上,總歸這一天會準備一大桌子的菜,全家一起吃。晚上大家圍在桌子旁包餃子,看春晚。當然一直會等到凌晨一兩點,這叫「守歲」,在零點的時候,會放上點鞭炮,慶祝新的一年來到了。
  • 以前過年前除了殺年豬,還有哪些習俗?現在農村還會殺年豬嗎
    這首民謠所要表達意思,是當時農村孩童對過年的渴望,每年進入臘月這時節,農民們沒有什麼農活做了,都會為過年做準備,殺年豬就是其中一件。考慮到清時,皇帝是在京城,並且當時皇帝也是滿人,我想這殺年豬原本是屬於東北農村的習俗吧,不過也有人說到這是漢族才有的習俗。
  • 新年到,關於春節的傳說、習俗大盤點,你都知道嗎?快幫孩子收藏
    年夜飯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戶都會吃年夜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無論這一年過得怎樣,在除夕這一天都要回家過年、團聚,這句話體現了中華民族「團圓是福」的傳統理念。所以,在除夕晚上,在外的遊子都要趕回家吃一餐豐盛的團圓飯,這頓飯又叫「團年」。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三十晚上吃餃子有什麼習俗和禁忌?允許剩嗎?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沒有過過苦日子,所以也不會在意該吃什麼而不該吃什麼,估計就連吃不吃餃子都無所謂。那些年齡大經歷過窮苦日子的老年人到現在還會有許多習俗和禁忌,比如我的媽媽,不僅僅剩餘的餃子是要留到初一的早上加餐吃的(早上飯和中午飯之間),大年初一家裡要吃四五頓飯,雖然我們小孩大多數加餐都不吃,但我媽年年還是會準備,為什麼提前準備好呢?
  • 過年為什麼要吃餃子?小咖為你揭秘春節習俗!
    2020 鼠年新春過年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風俗習慣。近年來,過年的方式日新月異,我們在網上淘年貨、在群裡發紅包、在朋友圈拜年... ...但傳統的過年習俗你知道多少呢?過年習俗小百科2020 Happy New Year臘八粥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這一天人們要喝臘八粥。
  • 農村過大年,習俗悄悄變,縱觀農村春節三大變化
    今年春節期間,在久違的老家過大年,體驗到傳統的農村習俗正在悄悄地改變,除了有「年味」代表性的習俗正在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之外,年輕人的婚戀婚育觀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明顯的變化。改變之一:鞭炮逐漸淡出「娛樂」視野今年除夕夜,除了在午夜時分短暫的鞭炮、禮花彈和二踢腳爆棚外,其他時間鮮見有人燃放。一個明顯的感覺是,與以往炮聲不斷的過大年相比,今年煙花爆竹明顯變少,而且恐怕未來也將形成一個逐年遞減的趨勢。
  • 究竟過年放鞭炮是迷信還是科學?
    後來人們慢慢推測出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放爆竹就是其中一種,然後就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而近些年來有很多地方卻開始禁止燃放鞭炮,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是誰提出的?為什麼禁止放鞭炮?其實這個政策是由國家頒布的。
  • 南北方,春節特色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嗎?
    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在春節期間的主打美食,大家都吃過哪些呢?【餃子】餃子明顯是北方人的美食,北方人大多以麵食為主,在春節期間,沒有哪一家不吃上一頓餃子的。【春餅】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立春吃春餅的講究,今年的春節恰逢立春之前的幾天,相信很多的北方朋友也會抓緊準備春餅吧。春餅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和平時大家吃的家常餅區別不大,就是裡面放的青菜可能不同,春餅裡面放的以胡蘿蔔絲和小豆芽為主,喜歡肉食的朋友可能會煸炒一些瘦肉絲,放入其中,味道更為鮮美。
  • 「禁炮」嚴令下,2020春節「啞年」或成定局?過年不放鞭炮好不好
    提要:「禁炮」嚴令下,2020春節「啞年」或成定局?過年不放鞭炮好不好文/二狗「爆竹聲聲辭舊歲,鑼鼓陣陣迎新年」,今天已經是小年了,再過七天就該過年了。殺年豬,蒸饅頭,村裡的年味越來越濃了。春節是中華兒女最隆重盛大的節日,除了居家團員,共度佳節,高興之餘,過年放鞭炮也是過年的一個重要儀式,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一聲聲爆竹聲震響天宇,更是烘託了新年的氣氛。然而隨著環保形勢的升級,各地「禁炮令」的出臺落實,春節放鞭炮或許即將成為歷史!沒有了鞭炮聲,那麼今年春節「啞年」或成定局了!
  • 今日財神節,7月22日有3大習俗,老農說做好了財源滾滾
    如今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也不需要擔心溫飽問題,不過農民也需要想著如何去賺錢,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經濟收入有所提升,從而讓日子變得更好。很多農民走上進城打工的道路中,也有人從事小買賣,成為個體戶,這樣的話收入更高一些。
  • 漢族的春節習俗都有哪些?
    還有俗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而初五被稱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街坊鄰裡都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在山東,臘月二十三為辭灶日,大家會蒸饅頭、做包子、棗糕等。除夕日會在大門及院門上貼春聯,貼年畫,灶間貼灶王像,門兩側貼門神像。
  • 有趣,看看日、韓、越是怎麼過年的!
    第一是因為熱鬧,因為中國人內心根深蒂固的過年情節使我們不管身在何處,處境如何,都會在春節這天使出渾身解數地大肆慶祝一番。這種喜慶的心情也在無形之中帶動了周圍的氛圍,即使在異國他鄉也能搞得熱火朝天。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能多掙錢。
  • 春節到|除夕夜,這些習俗、禁忌要知道
    春節到了|除夕夜,這些習俗、禁忌要知道無論你走到哪裡,期盼著春節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這是人們的傳統習慣,也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留下的規矩,對此任何人恐怕都不會有異議。除夕習俗除夕子時,是傳說中「全神下界」的時辰,天上、地下、各洞各府、各路神靈都要集體出巡,視察人間善惡,要懲惡揚善。此時,全家要向祖先牌位及供奉的「全神大祇」行禮膜拜,放鞭炮「迎神驅煞」。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潮汕過年風俗與各地過年風俗大PK
    春節年年過,可伴隨我們多年的春節習俗不經意間改變了許多。生活條件好了,大家不必等到過年才穿新衣、才大飽口福,不少人也就沒有了曾經對過年的期盼。但是這也不妨礙我們去多了解一些過年的習俗。那我們來看一下各地是如何過大年的,又跟潮汕過大年有何不同吧!
  • 春節各日習俗與禁忌大全,值得收藏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還有十來天就到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春節了,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呢。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 2021過年放假安排時間表:2021年農曆新年放幾天假
    2021過年放假安排時間表:2021年農曆新年放幾天假  春節又叫「年節」、「大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春節是新的開始,預示著新的希望。那麼2021年春節過年時候放假安排是如何?會放幾天假?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