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鮮美的蕨類山野菜,吃了忘不了~為啥我媽告訴我要少吃?

2021-01-19 延邊小明白

為啥我媽告訴我要少吃蕨菜?

開門見山,因為她聽說吃蕨菜致癌!

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這都2020年了,我媽還是有這個顧慮。她有這個顧慮對不對?咱本著實事求是,科學的原則,蕨類植物的確含有致癌物---{原蕨苷}2B類致癌物(較小可能致癌)

下面我給大家盤點一下 《一類致癌物》(肯定致癌,世界衛生組織說的)

香菸 二手菸 酒精 檳榔鹼(檳榔) 苯並芘(咱們吃的燒烤就含有這個物質)

亞硝酸鹽(鹹菜) 汽車尾氣 等等等等……活著真不容易!

所謂的「致癌」並不是吃了或者接觸了就會得癌症,只是提高了得癌症的可能性。多數情況下是感覺不到的,通過很多的樣本能總結出來。一個人得癌症的原因沒有誰能準確的定性,比如就是吃某種東西得了癌症,這很難說清楚,咱不用糾結這些。

咱說回蕨菜,是非常有營養的一種山野菜,口感爽脆,味道清香。就算你天天吃,最多也就能吃半個月吧,沒幾天就過季了,老得特別快。再說誰能天天吃蕨菜?

西紅柿這是世界公認的健康蔬菜吧,你算算自己有多長時間沒吃西紅柿了?天天吃蕨菜?這不是天方夜譚嗎!我媽的擔心完全就是多餘的。她可能都不知道,我一年吃燒烤的次數比吃蕨菜的次數多太多了!

自己烤串就是香

蕨類山野菜有很多種

蕨菜,相當普通的一種野菜,量大,幾塊錢一斤,吃之前用水焯一下,之後再炒或者涼拌。沒有毛,稍微有那麼一丁點苦味。

蕨菜

猴腿兒,也比較普通啦,在延吉就是幾塊錢一斤,有紫色和綠色兩種,味道一樣,就是顏色不一樣,杆上有毛,顏色比較深的毛,做菜的時候那個毛可以不擼掉,沒啥影響。

猴腿兒,杆上毛的顏色比較深
猴腿兒有紫色和綠色兩種,味道都一樣

水蕨菜:杆上有淡黃色的毛,比上面的毛顏色要淺。水蕨菜沒有猴腿好吃,有一點酸味,市場上價格和猴腿差不多。在山溝裡收老百姓採的水蕨菜,價格比猴腿要低,就一塊錢一斤,大概三四年前。延吉市場不認,都認猴腿,沒人買水蕨菜。

中間是水蕨菜,杆上毛的顏色淺。左邊是猴腿兒,右邊是蕨菜

廣東菜(也叫黃瓜香)。焯水以後炒著吃,有點黃瓜的清香味,所以叫黃瓜香。我最喜歡吃的一種山野菜,比猴腿兒貴一點,多的時候5塊錢一斤。

廣東菜(黃瓜香)

薇菜(牛毛廣):大名鼎鼎的出口山野菜(幹製品)。曬乾的薇菜比 蕨菜乾,猴腿兒幹, 價格要貴很多,在溝裡收購價就要七八十一斤,主要就是出口,咱國內不認,吃的人很少。

市場上沒有賣鮮薇菜的,因為你回家以後沒法吃,加工非常費時費力,先要把外面的一層毛擼乾淨,用水燙,之後再揉,把苦水揉出去,一遍一遍的揉,之後分成團,一團一團曬,一邊曬一邊揉,幹品要求得有彎,要是直直的一根一根的那就沒人要了。為啥價格高,主要就是加工費事!

薇菜(牛毛廣)
薇菜成品,必須得有彎

大家知道薇菜主要出口哪些國家嗎?

主要就是出口日本和韓國,出口日本的量大一點。

大家知道「原蕨苷」(2B類致癌物)是哪個國家先發現的嗎?

沒錯,就是日本!日本科學家首先發現的!是不是很驚訝!薇菜就是最典型的蕨類植物,他們還要大量進口,為啥?因為有營養!打臉不?

相關焦點

  • 70年代,農村有些窮人沒吃的,挖點野菜對付也不去捉魚吃,為啥?
    聽了這種說法難免會讓人覺得奇怪,有些吃貨甚至還會覺得可惜,魚蝦、田螺這些味道多美呀,不比野菜好吃,為啥農民還會這樣呢?請教過村裡的長輩後,我總結了以下的幾點原因。首先,農民的飲食習慣在這些年發生了變化,以前大家都不吃的東西,現在反倒受歡迎了。
  • 吃心絕對 鰂魚湧 坐忘 無非求碗野菜湯
    好的食物應該給人帶來幸福的感覺,所以人們記憶中總會有一碗童年過早時麻香滿口的熱乾麵、夏天傍晚街邊大排檔的啤酒就著麻辣小龍蝦、奶奶鄉下私釀的米酒和薺菜餃子,或者大雪天裡那一碗吃到通體舒暢滿頭大汗的羊肉泡饃!而所有趕著要走或是打包外賣的吃法總顯得那麼悽涼,不要告訴我你現在還在office OT就著一碗車仔面看推送,因為我怕你的眼淚一會兒就要掉下來。
  • 飯桌上不常見的野菜,吃過的人是少數,農村人才認識!
    野菜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野菜都是我們春天給大家介紹的薺菜、莧菜、婆婆丁什麼的,今天花花給大家介紹幾種不常吃的野菜,看看你認識幾種吧! 2、刺嫩芽 刺嫩芽也叫刺老芽,五加科植物,一般食用它的嫩芽,是非常鮮美的山珍,營養很豐富,焯水後蘸醬吃特別下飯,還可以炒菜、調餡兒。
  • 快立夏了,這野菜抓緊吃,我家每年都要吃幾十斤,又鮮又香
    大家好,我是寶媽美食達人!生活中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即使粗茶淡飯,也要過得活色生香!快立夏了,這野菜抓緊吃,我家每年都要吃幾十斤,又鮮又香,錯過了要等半年!春天盛產野菜,各式各樣的品種,讓無數的吃貨們垂涎三尺,念念不忘。水芹菜這味野菜,人們食用它的歷史非常悠久。古代的文人墨客也非常偏愛這味野菜,各種各樣有關水芹菜美食的經典故事,還是成語,對水芹菜也頗多讚揚。例如:「美芹之獻」、「言採其芹」以及「菜之美者,有雲夢之芹」等等。足見文人們對它的喜愛。
  • 香椿自由不稀奇了!這個野菜只有《紅樓夢》裡的大小姐才吃得起!
    雖然香椿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要想在野外採到它還是相當不容易。畢竟野外的香椿樹無人看管,長得又高又細不好攀爬,要用綁著鐮刀的長竹竿一把一把往下劃,很考驗體力和眼力。常見的香椿是紫紅色,焯水變綠,也有一些是綠香椿,山東、河北地區有種植,不過沒有紅色的香。香椿的味道實在是複雜,愛的人說它「香」,不愛嫌「臭」,反正本姑娘覺得很香。
  • 【擴散】白天吃了野菜,晚上竟然中毒了!有些野菜帶劇毒,但大家都不知道
    3、助於懷孕:不孕不育已經成為當今一大難題,很多朋友用過不少方法但效果卻不理想,你不妨經常吃香椿,它對助孕有很好的幫助。吃法:被稱為「樹上蔬菜」,有特殊的芳香氣味,食之鮮美可口,耐人品嘗,是大家最為喜愛的野菜之一。
  • 無野菜,不春天 | 拿起小鏟鏟,尋找舌尖上的「野味」!
    另外熗炒味道也不錯,耍妹兒在這裡傳授一個小竅門,火要開大,炒的動作要快,1分鐘就起鍋,做出來的竹葉菜不容易黑~ 推薦去處 這個野菜還是挺有四川特色的,很多外地人根本吃不慣~因為本身有股腥味,也叫魚腥草,堪稱野菜界的「臭豆腐」,喜歡的心心念念,討厭的恨不得一輩子不相見…和別的不一樣,它的精髓在根哈,莫只拽些葉子回家。
  • 此「山螞蚱」並不是昆蟲,而是一種叫「山珍菜」的野菜,味道真香
    導讀:我不是修行者,但「山螞蚱」這菜聽名字我下不了嘴,吃過後離不開文:三農小七民以食為天,中國食文化博大精深對於吃,可謂是千方百計,千奇百怪。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吃法和食材,特別是有一道菜,雖然我不是修行者,但是「山螞蚱」這道菜,聽名字我真的下不了嘴啊。
  • 【馨媽探店】馨媽逛吃逛吃銅鑼灣記
    對著兩個虎視眈眈的大腦袋,馨媽沒空仔細研究菜牌,速速點了正鬥鮮蝦雲吞麵、幹炒牛河、京式炸醬麵、正鬥生腸及第粥、南乳豬手……鮮蝦雲吞麵算本餐最佳,據說有祖傳秘方,雲吞裡面是真材實料飽滿的鮮蝦,湯頭鮮美,麵條筋道。號稱全港第一的幹炒牛河,據馨爸這個吃各式河粉長大的潮汕人評價,河粉亮而不油,焦味稍濃,牛肉嫩滑,算得中上水平。正鬥生腸及第粥,對馨媽來講太鹹了。
  • 【野菜】和我去吃一頓日本火鍋吧
    月初過生日的時候又去了一次,一行7個人吃了40盤肉把上菜的小妹嚇得不行。本來是因為覺得只吃過這一家壽喜燒沒法做出一個客觀的評論所以又找了『伊豆野菜村』這家壽喜燒。結果沒有想到這家店和『溫野菜』是所謂的「姊妹店」,兩家店裡除了logo和菜譜的封面不一樣其他地方都是一模一樣的……行吧,同一家店吃了三次也是大概能說出個一二三了,那就詳細地評論一下我的用餐體驗吧。
  • 打野正當時,這些野菜,大港人你都吃過了嗎?
    作為有品位的吃貨,當然要嘗嘗這時令的野菜,趁機咬一口這屬於春天的鮮美。一起來看一看,這些鎮江常見的野菜,你都吃過了嗎?有一種野菜,在萬物凋零的冬季還頑強地生長著,那就是薺菜。「撥雪挑來葉轉青,自刪自煮作杯羹。」這是詩人許應龍描述的在雪地裡挖葉子剛剛轉青的薺菜,自己動手做薺菜羹的情景。眼下是吃薺菜的最好時節,一場春雨讓薺菜長得翠生生、水靈靈,散發出撩人的清香。
  • 【攻略】德州最全挖野菜攻略!春天你吃野菜了嗎?
    馬蘭頭你在德州見過嗎,它不光味道鮮美,還有不俗的藥效,清熱解毒、止血消腫,對扁桃體發炎也很有療效。據常採野菜的主婦流傳,馬蘭頭洗淨之後先焯水、再擰乾,這個墨綠色的馬蘭頭汁清熱解毒效果超好,多喝幾杯,還能消掉痘痘呢。  如何辨別:馬蘭頭一般都不高,每個莖節上只有一片葉子。葉片邊緣有疏粗齒或羽狀淺裂,葉脈十分明顯。常見的馬蘭頭莖部是紅色的,長在山邊的山馬蘭頭莖則是白色的。有兩種叫不出名字的野草長得很像馬蘭頭。
  • 減肥時,除了要運動,為啥要多吃牛羊肉魚蝦,少吃豬肉?因為熱量
    導語:要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也是更加豐盛了,大魚大肉都已經稀疏平常了,但發胖也隨之而來了,很多人都開始加入了減肥塑形的行業,但很多人都說減肥就是節食,我不吃大魚大肉就可以減下來了,其實不是,對於減肥來說,合理搭配飲食加上科學有效的運動才是正確的觀念。
  • 寧縣人春天喜歡吃的野菜
    將剛採下來的榆錢洗淨,加入白糖,味道鮮嫩脆甜,別具風味。若喜吃鹹食,可放入鹽、醬油、香醋、辣椒油、蔥花、芫荽等作料。 二是煮粥。將蔥花或蒜苗炒後加水燒開,用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將熟時放入洗淨的榆錢繼續煮5~8分鐘,加適量調料即成。榆錢粥吃起來滑潤噴香,味美無窮。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吃罷榆錢粥後,就留下了"杯盤粉粥春光冷,池館榆錢夜雨新"的詩句。
  • 「餃子王」:大白菜包餃子不用擠水不出湯,味道鮮美不損失營養
    每個節日都少不了,尤其是過年,那更不能少。吃餃子,不僅僅在於吃,更多的是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氛圍。你擀皮兒,我調餡兒,你說我笑熱熱鬧鬧,這時候,吃已經變得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家人間濃濃的親情。常言說「眾口難調」,人多了難免口味不同,有人愛吃肉,有人愛吃素,所以我家包餃子每次都是2種餡,一種肉餡一種素餡。
  • 警惕 吃了親手挖的野菜,老夫婦雙雙中毒……野菜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醫生說,蒲公英雖好,也不是啥體質的人都能吃的。「一些脾胃比較差還有陽虛外寒的患者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管是蒲公英還是其它野菜,體弱的老年人都不應過量食用。」醫生提醒道。當然小編說這個事兒~不是不讓大家吃野菜,野菜咋吃安全,千萬別吃哪種野菜,下面小編就來普及一下。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和利尿。
  • 一大撥山野菜即將出土|長啥樣到哪兒挖都咋吃全在這兒了
    看見沒,這吃薺菜也是有講究滴,你要焯一下才能吃。當然,野菜採的時候你的有一定的辨識度,可別吃了不能吃的野菜呀!大伙兒看下面這個像野菜吧?這東西當地人叫它「野雞膀子」這不是野菜,也不能吃,大伙兒別看像蕨菜就採啊~
  • 這小菜「有毒」,吃一口,就是直擊靈魂的味道,為啥還有人愛吃?
    平常我們的餐桌上都是葷素搭配,葷菜就是各種的肉類,有雞肉、鴨肉、鵝肉、魚肉等等,素菜的種類就更多了,有白菜、蘿蔔、茄子、豆角、辣椒等,都可以算是素菜,而野外也有很多的野菜可以吃,味道很特別。這小菜「有毒」,吃一口,就是直擊靈魂的味道,為啥還有人愛吃?
  • 在春天吃野菜才是正經事
    貓耳朵,野落蓽,灰條熟爛能中吃;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窩螺掃帚薺。碎米薺,萵菜薺,幾品青香又滑膩。油炒烏英花,菱科甚可誇;蒲根菜並茭兒菜,四般近水實清華。看麥娘,嬌且佳;破破納,不穿他;苦麻臺下藩蘺架。雀兒綿單,猢猻腳跡;油灼灼煎來只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燈娥兒飛上板蕎蕎。羊耳禿,枸杞頭,加上烏藍不用油。」
  • 東北農村野菜鴨鴨嘴,炒、煮、涼拌、菜糰子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每當回想起小時候,生活在東北山區的那段日子,就會不自覺的想起每年開春去野外採野菜,也許是因為那時除了枯燥的學習,和小夥伴出門採野菜非常快樂,也許是年齡越大越追憶過往的童年時光。記得那時也就在清明前後,大地剛剛披上一層新綠,小夥伴們一人拿著一個小筐,田間地頭呼吸著新草芳香,開始我們的採野菜「大業」。有一種野菜,在我們那裡叫鴨鴨嘴,印象中它比婆婆丁發芽還早上一些,所以採野菜回去的時候,筐裡以這種野菜為多,媽媽總是會用它來炒雞蛋或者做湯。後來查資料才發現它的莖、葉及種子可供藥用,我們採的嫩苗可以食用。它是一種功效出色的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