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罕見的兄弟情05:冷血雍正對十三弟胤祥呵護備至

2020-12-25 月籠西樓景

看過幾部清宮戲就會知道雍正的皇位來的極其不易,因為這份不易,也讓雍正即位後對政敵瘋狂打壓。

他把三哥胤祉發配到遵化的馬蘭峪為康熙守陵,後來又奪爵革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直至病逝。

他削除了八弟胤禩的宗籍並囚禁在宗人府,革除胤禩妻子的福晉稱號、將其休回外家後挫骨揚灰。一個月後胤禩被迫改名為「阿其那」, 意思是一條待宰的魚。把兒子改名為「菩薩保」,希望能保住一條命。雍正四年九月,曾經風光一時的皇八子胤禩就死在監所,死因不明。

雍正的九弟胤禟被發配到西寧,三年後被革爵,接著雍正把他的名字改為「塞思黑」(意為討厭的人)。又發布了胤禩的二十八條大罪,讓他帶著枷鎖進入監牢,後來胤禩被折磨致死。

接著是雍正的十弟胤被消除宗籍並圈禁,十二弟胤祹被降爵,十四弟胤禵先守皇陵後被圈禁,直到乾隆即位才被放出。

康熙一共有35個兒子,去掉十四個夭折的,去掉年幼沒有能力參與儲君之爭的,康熙自己放棄的長子和次子,雍正把與自己有過節、對自己有威脅的兄弟都收拾了一遍。也就留下了心狠手辣、嗜殺成性的評語。

其實雍正心中是有兄弟情的,上天也賜給他一個可以依靠的兄弟,這個人就是他的十三弟、後來的和碩怡親王胤祥。

雍正出生於1678年,胤祥出生於1686年,這對相差八年的兄弟照理說會有代溝,但事實上,他們相處融洽。

雍正的生母是德妃,但他小時候並沒有養在德妃身邊,母子之情並不深。胤祥母親早亡,後來就由德妃撫養。他們一個是德妃的親兒子,一個是養子,日常請安總是能遇到,自然會比其他的兄弟熟悉一些。一來二去志趣相投,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康熙看到兩人關係好也很高興,帝王家,最稀缺的就是親情。為了讓哥倆的感情繼續升溫,康熙命令雍正教胤祥算學。學霸雍正教的用心,胤祥也學的專心。每日短暫的授課,讓這哥倆的感情更近一層。

胤祥漸漸長大,書法繪畫騎射各個精通,甚至能手刃猛虎,自然也就得到了康熙的喜愛。雍正也是康熙喜歡的皇子之一,康熙每次離開京師都會帶著他們,兩兄弟的感情逐漸加深。後來康熙帝為了公正,出巡只帶一個皇子,他們短暫分開但也會經常通信。雍正即位後還把當年兩人的信件以及唱和的詩作整理成詩集,這才保留了胤祥的部分作品。

種種原因加在一起,胤祥心中四哥的位置特別重要。後來奪嫡之戰拉開序幕,胤祥沒有稱帝的野心,自然也堅定的站在雍正身後。

九龍奪嫡之所以能成為專有詞彙,就是因為時間漫長且鬥爭殘酷。雍正為了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自然會做種種盤算,也會有許多不能見光的事情。而這些事,應該有很多都是胤祥親自辦的。

他不僅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與其他人相比,胤祥皇子的身份還能有一個別人不能比的優勢,就是替雍正背鍋。前面說過康熙極其喜愛胤祥,但在幾位皇子爭奪太子之位的白熱化階段,康熙卻把胤祥幽禁了。幽禁的具體原因不詳,但想來,一定是替雍正背鍋了。即便康熙真的如後世猜想的那樣是為了磨鍊胤祥意志,同時也讓他避開政治漩渦,也與雍正脫不開關係。

胤祥在康熙朝風光得寵的時候,擴展了視野,積累了能力經驗。失寵幽禁的時候,也磨練了意志,平和了心態。這些都是成長的過程,也為後來的崛起打下基礎。

雍正即位的第二天就把胤祥提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升為和碩怡親王。經歷過大起大落,這時的胤祥已經認識了政治的殘酷。他接受了四哥給自己的這些任命,但也時時警告自己,有些恩賜不能要。

胤祥幫助雍正處理經濟、軍事、賦稅、刑獄、外國傳教士種種事情,總管會考府、造辦處、戶部三庫、戶部,參與西北軍事的運籌,就是胤禛藩邸、陵寢的各項事務,也都是胤祥在處理。這一樁樁一件件政務都壓在胤祥身上,能證明胤祥確實有實力,但也把原本身體就不好的胤祥徹底拖垮了。

雍正也知道這一點,他曾經十分感慨的說:「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

十三弟胤祥如此操勞,雍正就想在其它方面補償。

清朝皇子幾乎都是親王,但這個爵位是遞減的。他們的兒子是郡王,孫子是貝勒,除非子孫後代立有大功,否則幾代過去,就是邊緣化人物了。雍正不忍十三弟的後人也這樣,就封他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這樣胤祥的後人中繼承王爵都會得到親王爵位。整個清朝皇子親王無數,但能得到鐵帽子王的,只有九人。可雍正認為這些還不夠,鐵帽子王也只能保證胤祥承認的接班人是親王,其他兒子怎麼辦呢?雍正想了想就把胤祥的另一個兒子封為郡王。這可是整個清朝獨一份。

胤祥得到的獨一份賞賜還有很多,比如新皇登基後其他皇子就要改名,這叫避諱,是大事。雍正即位後仍然叫胤禛,他的其他兄弟就都把名字中的「胤」字都改成了「允」, 胤祥也就成了允祥。但雍正明確表明十三弟不用改名,在整個滿清歷史中,胤祥是唯一得此殊榮之人。

胤祥是謹慎之人,或者,他的教養也不允許他心安理得的接受這麼多的恩賜。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個道理胤祥懂。政治殘酷,四哥又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即便他對自己很好,自己也要進退有度。

雍正賜給他23萬兩白銀,他百般推脫,最後接受13萬兩。雍正讓他隨便選一個兒子當郡王,他拼死不從。雍正在他親王爵位的護衛上又加了17人,還允許這些人配備高於親王爵位的武器,胤祥多次上書拒絕。也因為這份謹慎讓雍正心中十分舒服,年羹堯隆科多相繼倒臺,但十三弟胤祥永遠是他的弟弟,還被他親切成為「柱石賢弟」。

胤祥給雍正選中的墓地,雍正十分喜歡。他還在自己墓地附近選出一塊地方給胤祥留著,希望能與他永世做兄弟。這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但胤祥卻避之不及。他多次上書請辭,還在距離雍正墓地60裡遠的地方給自己選中一塊地。病重之時還堅持上書,希望雍正同意自己去世後安葬在哪裡。雍正無法,只有同意。胤祥知道後高興的手舞足蹈,還拿起那塊地上的一小塊土吃到肚子裡嗎,然後興奮的說:「在這裡安眠,臣心安。臣的子孫後代,也能蒙福」。

不久,去世。想來,他是心安無悔的。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為何要將怡親王胤祥的女兒收為養女
    封建皇權社會中,「君臣知遇」的案例很多,皇室兄弟之間感情和睦的也不少,可像雍正皇帝和其十三弟——怡親王胤祥這樣的兄弟關係,還真不多見!經歷了「九子奪嫡」的殘酷洗禮,雍正皇帝剛一上臺便開始瘋狂清算昔日奪嫡政敵,再加上其原本就「陰騭雄猜、沉默寡言」的脾氣性格,以致世人多認定雍正皇帝就是一個殘忍無情的冷血動物。
  • 清朝胤祥的女兒為何被雍正收養?真的是雍正為了鉗制胤祥嗎?
    愛新覺羅·胤祥,康熙第十三子,雍正朝的第一寵臣,也可以說是整個清朝第一寵臣,但雍正登基後卻將胤祥之女收在宮中。有人說這是雍正為了牽制胤祥,其實這種觀點十分可笑。雍正如果想牽制胤祥為何要替他養個女兒?把他兒子帶在身邊不好嗎?要知道古代時女兒根本沒有政治地位,更別說做人質了。
  • 十三爺胤祥去世當天,雍正所做盡顯兄弟情深,誰說四爺是冷漢子?
    雍正八年(1730年),康熙晚年留下的爛攤子,基本上已經讓雍正給捋順的差不多了,而就在這王朝蒸蒸日上之際,雍正最親密的弟弟十三爺胤祥卻突然離他而去
  • 雍正和胤祥的關係到底有多好?胤祥的後代又有著怎樣的結局呢?
    引言:雍正對十三爺的好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十三弟。老三胤祉就是因為在十三爺的葬禮上表現的不恭而被雍正給囚禁的。雍正和十三爺胤祥的關係到底有多好?可以說歷史上再也找不出關係這樣好的一對君臣兄弟。
  • 康熙十三子胤祥「消失十年」,胤祥:這是皇阿瑪的教子絕招
    「十年輝煌,十年成迷」,在十三阿哥胤祥不受寵的十年裡,史書關於他的記載幾乎沒有,處於被「刪檔」的狀態。康熙有意磨練他的性格,將來協助雍正?廢太子事件,幫雍正「頂包」?最終在雍正朝累死?歷史上風度翩翩的十三阿哥,一生有太多傳奇,《清史稿》和《清聖祖實錄》關於他在康熙年間記載都是輕描淡寫的幾句。《清史稿》只有這幾個字,「康熙三十七年,從上謁陵。
  • 胤祥:雍正最寵的弟弟,受封鐵帽子王,世襲罔替,後代命運如何
    而十家親王中,第一個不靠軍功受封的就是雍正的十三弟胤祥,只可惜,得到這樣的優待,子孫依然難逃衰落的命運。 而在開國八位鐵帽子王之後,第一個受封的人卻是康熙帝的十三子胤祥,他能獲封,完全是出自於四哥雍正帝的偏愛。
  • 胤祥也參與了奪嫡,為何雍正即位後,還要對他那麼好
    儘管手足相殘,是很殘忍的事,但在這場事件中,我們也能看到,兄友弟恭的溫馨場面,那就是雍正和胤祥之間的手足情。雍正登基後,立馬封了胤祥為和碩怡親王,讓他協助自己管理國家大事。除此之外,雍正還給了胤祥很多恩典。首先雍正一即位,就馬上提拔了十三弟,讓他出任議政大臣。很多國家大事,雍正都願意與胤祥分擔,絲毫不擔心他會功高蓋主。雍正更是封胤祥為鐵帽子王,得到世襲罔替的殊榮。
  • 康熙圈禁了胤祥,雍正為何圈禁了胤祥的兒子?學者:胤祥煞費苦心
    同日,雍正晉升十三弟胤祥為和碩怡親王,從此之後的8年時間,胤祥都是雍正最堅實的臂膀,到了乾隆時期,怡親王被正式確定為鐵帽子王,胤祥一脈在整個清朝,影響深遠。然而,眾人只知道胤祥曾被康熙圈禁過一段時間,卻不知道胤祥的兒子也曾被雍正圈禁。
  • 十三阿哥胤祥為何從沒被雍正猜忌過?懂分寸,唯一追隨雍正的阿哥
    雍正八年(1730年),康熙的十三阿哥,後來的怡親王胤祥病逝,他的去世讓雍正帝為之悲痛不已,雍正帝下詔「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
  • 忠心耿耿的十三爺胤祥的兩個兒子為什麼要造反?
    不管是看電視劇還是小說,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與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黨中的死黨了,老四雖然刻薄猜忌,但對這個俠肝義膽的十三弟卻是從骨子裡相信
  • 雍正最喜愛和信任的弟弟怡親王胤祥臨死時為何要吞土?
    歷史上關於雍正最喜愛和最信任的十三弟胤祥在臨死時吞土確有其事,而且這件事被很多史料所記載。在《清世宗實錄》、《八旗通志》以及《內務府檔》這些史料中均有記載且言之鑿鑿,所以可以肯定歷史上確有其事。而胤祥之所以要吞土,這件事還得從胤祥的為人品性以及雍正對他的寵愛度說起。
  • 十三爺胤祥隱藏288年的死因終於揭曉!學者:並非累死
    在這場軒然大波中,大阿哥胤禔與「俠王」老十三胤祥,都受到波及,老十三胤祥被圈禁。在真實歷史上,老十三確實無心覬覦儲位,故而被圈禁的時間並不長,僅從康熙四十七年到四十八年前後1年的時間,遂被康熙開釋。但對於老十三來說,真正的磨礪才剛剛開始。
  • 雍正王朝:皇十三子胤祥——甘於命運多舛,卻不甘於青春的腐爛
    胤祥被圈禁十年的苦,該有多苦;他的痛,該有多痛。這十年,對於胤祥而言,「不是這世界的人,沒必要在乎的真相」;這十年,對於胤祥而言,「即使死在路上,誰會在意」;但是,十年以後,面對雍正皇帝「朕要你做朕的十三太保」的具體要求;面對雍正皇帝給予自己「敢說敢為、敢笑敢怒」的作用設定,胤祥硬生生的將「死了的拼命十三郎」還了陽!
  • 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放棄當御前侍衛,執意要為十三爺胤祥守陵?
    《雍正王朝》中,忠肝義膽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幫助雍正挫敗了「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後,自己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而就在胤祥去世後,雍正的貼身侍衛張五哥,隨即主動選擇放棄了眼前所有的一切,隻身去為胤祥守陵。當然,張五哥此舉,不僅僅是要報答胤祥當年對於他的救命之恩,除此之外,他也是在為自己的將來做著準備和鋪墊。
  • 雍正的十三弟寵臣怡親王胤祥,為什麼要在死前吞土呢?
    其實如果翻開史料後,我們會發現胤祥之所以會吞土,其實說到底就是為了他的子孫後代著想的。怎麼說?看過《雍正王朝》的人應該都知道,胤祥和雍正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好的,胤祥是雍正很忠實的追隨者。胤祥和雍正的關係胤祥其實又叫允祥,因為避諱雍正皇帝的名諱,他從胤祥改為允祥,在他去世後,雍正又將他的名字改回為胤祥。康熙朝的時候,雍正因為很早就有幸被送到皇后身邊撫養,所以雍正差不多就擁有了嫡子的身份了。至於胤祥則在雍正的母親做了德妃之後,被送到德妃那邊扶養。
  • 《雍正王朝》讓人感動的瞬間:康熙駕崩、胤祥薨逝、雍正欣慰的笑
    但除了胤礽、胤禩、胤禵外,康熙皇帝還專門提到了皇十三子胤祥:「十三阿哥嘛,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義,可是他嫉惡如仇、不會權變,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時衝動,闖下大禍,結果把你給牽連進去,那怎麼收拾啊!有了這十年的教訓,想他也會成熟起來,做好你的幫手了!」這段話解決了一個在網絡上一直爭論的問題,那就是康熙皇帝究竟何時默定皇四子胤禛為皇位繼承人的?
  • 胤祥的女兒,為何會被雍正收養在宮中,難道是為了牽制胤祥?
    胤祥確有一女被雍正養在宮中,就是由嫡福晉兆佳氏(《宮鎖沉香》周冬雨飾演的兆佳•沉香的原型)所生的四女和碩和惠公主。雍正即位之初,和惠公主就被帶入宮中,交由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撫養。 可以肯定的是,和惠公主被養在宮中,絕非是雍正想藉此牽制胤祥。
  • 雍正王朝:寧用年羹堯,也不用胤祥,雍正為何如此選擇「大將軍」
    雍正皇帝難道還信不過自己的「鐵桿兄弟」——胤祥?或者,胤祥的軍事才能還比不過年羹堯?當然不是!雍正皇帝登基後,曾經對胤祥狠狠的敲打了一次。可就算有著這麼多的優勢,雍正皇帝還是拒絕了胤祥的主動請纓,還給出了這樣的理由說明:「十三弟啊,朕要的就是你這份心雄萬夫的壯志,但青海你不能去,朕身邊沒有護駕的不成啊!朕已令人傳詔,命年羹堯進京補大將軍缺,有你和衡臣他們,朕跟前的事兒就好辦多了啊!」
  • 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
    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時間:2020-09-01 16:1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 最被雍正重視的胤祥,死後晉封鐵帽子王,這個爵位傳承了幾代呢?
    說到九子奪嫡,人們印象最深的除了雍正胤禛、八阿哥胤禩,剩下的莫過於十三阿哥胤祥,主要原因除了他也是九子奪嫡中的一員以外,還因為他是九子奪嫡中為數不多能夠善終的一人,甚至還榮寵至極,是雍正繼位最信任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