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爺胤祥去世當天,雍正所做盡顯兄弟情深,誰說四爺是冷漢子?

2021-02-21 歷史雜篇

雍正八年(1730年),康熙晚年留下的爛攤子,基本上已經讓雍正給捋順的差不多了,而就在這王朝蒸蒸日上之際,雍正最親密的弟弟十三爺胤祥卻突然離他而去,雍正為此悲痛萬分。

就在胤祥去世當天,雍正下令通知百官三天之內不上朝,這對於將時間看作生命的雍正而言,無疑是非常奢侈的,並且上諭宮內,近期所有的大小宴會一律取消,如有違令者定嚴懲不貸,雍正還囑咐操辦葬禮的官員們,胤祥的喪事不必按照常規禮數經辦,可以超越慣例,而且雍正還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為胤祥營造了規模龐大的墓室,親自為他的十三弟書寫諡號「賢」,並在賢字之前又加上了「勤、慎、廉、明、忠、敬、誠、直」這八個字,同時,宣布將其名字的允字改回胤字,並配享太廟,而他的兒子全都封爵,同皇子待遇無異。

可能是同老十三感情太深了,雍正悲痛過度,甚至觸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身後事,就在當天雍正再次下詔竟然要給自己提前安排後事,當然這並非是真的要給自己安排,只是特別囑咐了一件事,雍正告訴總管太監,一定要將三件寶物好好收藏,第一件是孝莊太皇太后賜給自己的佛珠一盤,第二件是聖祖康熙大帝賜給自己的念珠一串,而第三件就是胤祥當年送給雍正的一個鼻煙壺,雍正說待他百歲之後,一定要將這三件寶貝帶到自己的墓中。

自己的父親和老祖宗送給自己的東西好好保存無可厚非,這體現的是一個「孝」字,而自己兄弟那麼多人都送過禮物卻唯獨留下老十三贈送的鼻煙壺,這證明雍正非常珍視同老十三之間的兄弟情義。

很多野史都說雍正弒父殺兄害弟,是個冷血漢子,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一個天天兢兢業業治理國家,廢寢忘食而形銷骨立的優秀帝王,他怎麼可能做出如此之事呢?在此反駁一下那些奇怪的說法,雍正得位很正,康熙還未歸天之前就已經命其代為自己祭祀,這無疑就是向天下人宣布,四阿哥就是真正的繼位人選,而康熙的遺照是多種文字版本,又怎麼可能改字呢?即便漢字可改,那滿文如何修改,這根本說不通啊!並且我們從老十三去世當天,雍正要將康熙所賜之物帶入自己墓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康熙在雍正心中是一個偉岸的父親,是雍正最尊重和最敬佩的老人,他們的父子情義非常深厚,如果雍正得位不正,又怎麼敢將父親的遺物永世相伴,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康熙教子非常嚴格,這些阿哥們各個能文能武,都空有一番抱負無法施展,無情最是帝王家,康熙的這些皇子皇孫有著富可敵國的家財,這物質生活都已經達到極致了,而大部分人的欲望永遠都是滿足不了的,這山盼著那山高是情理之中,皇子們要錢有錢,要地位有地位,再奔前程那就只有一個,皇帝的寶座啊!

康熙一生文治武功,後人稱他為「千古一帝」,但九子奪嫡卻是康熙晚年最大的敗筆,這就是因為儲君之位時時不能定奪,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康熙受過傷,受的是太子的傷,從其兩次廢立我們可以看出,康熙一直在給太子機會,可惜他卻屢次傷了老父親的心啊,而大阿哥更是令其寒心百倍,正史中大阿哥確實在廢立太子時說過要替父裁決太子之事,康熙重視家庭親情,可惜兒子們的所為卻讓他痛心不已。

有了失敗的教訓,康熙便不再提立儲君之事,這一是為了息事寧人,更重要的是躲在暗處伺機觀察兒子們的行為舉止,要為大清國選擇一位真正的聖主明君啊!

大阿哥和太子早已出局,而三阿哥其實是早年是最有競爭力的王爺,但是他由於和太子關係過於親近而隨著太子倒臺就被三振出局了,並且胤祉平時多好和文人雅士品文飲樂,對政治的貌似並不感冒,所以他自然無緣帝位,而這個三阿哥的長子弘晟後來參與到皇八子黨中,可見胤祉後期有抱八阿哥大腿的嫌疑,當然,康熙一定是都知道的。而胤祉在允祥去世時有一些不好的行為,雍正一氣之下將其奪爵幽禁景山之中,最後胤祉死在這裡,直到乾隆繼位,才為他三大爺追諡。

剩下的就是皇八子黨了,從他們一出道就不可能有勝算,小說演義的八子黨都是能人,而八子黨中最有本事的就是老八了,但是老八有一個硬傷,就是他處處模仿康熙,卻又學的四不像,盡顯急功近利之舉動,還未到關鍵時刻就已經招致了康熙的討厭,後期唯一有競爭力的就是老十四,可是到康熙咽氣之前他連個王爺都不是,又怎麼可能讓他繼承大統呢,撫遠大將軍王雖然放眼清朝歷史無幾人擔當,但是這兵權也並非是他一人能夠做主的,分權制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盛行了。

而皇四子胤禛是真的人品貴重,當然他有自己的小毛病,就是多疑,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他繼承大統之後,真心沒有幾個自己人可以用,能用的年羹堯、隆科多都自持有功開始墮落,而自己親兄弟都和自己不一條心,只有老十三一人可用啊!

雍正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他要革除弊政,重振朝綱,單靠他自己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只有老十三一人能夠為他分擔,如此重任兄弟倆一起扛了下來,說句不著邊的話,叫老十三一句「第一常務副皇帝」也沒有一點毛病。

老十三早有惡疾,但是為了國家為他四哥,他必須咬著牙堅持下來,所以在如此重負之下,老十三早早的就過世了,而他四哥在他死後五年也追隨他而去,同樣也是累死的,雍正確實是一位好皇帝,他堪稱封建帝王中最勤政的那位,如果硬說他得位不正,那麼也要正確評價他「亦不失為唐宗之逆取順守也。」

當然,那些污衊雍正的話都是謠傳,個人認為是因為雍正改革觸犯了很多人利益,而這些人非富則貴,正是這些被雍正打擊過的人暗自編排,才有的如今四阿哥那麼多的黑歷史,雍正本不想傷害他的兄弟們,都是他們逼上梁山啊!

不過,人無完人,在那個時代必然存在雍正皇帝個人的局限性,所以說我們也不要揪著他的小辮子不放,畢竟雍正的政績可圈可點,如果沒有雍正,哪來的「康乾盛世」呢?而我們就以雍正對待他十三弟的一舉一動,這哪裡是一個冷血無情的帝王,分明是一位慈愛的兄長啊!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麼?小崔認為不會的,為什麼呢?要說明這個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康熙為什麼要圈禁十三爺數十年?以胤禛的政治手腕來說,他會讓老十三順利當上皇帝嗎?十三爺為什麼要跟著胤禛?其他阿哥會讓十三爺上位嗎?帶著這些問題,且聽小崔細細道來!
  • 雍正和胤祥的關係到底有多好?胤祥的後代又有著怎樣的結局呢?
    引言:雍正對十三爺的好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十三弟。老三胤祉就是因為在十三爺的葬禮上表現的不恭而被雍正給囚禁的。雍正和十三爺胤祥的關係到底有多好?可以說歷史上再也找不出關係這樣好的一對君臣兄弟。
  • 《雍正王朝》鄔思道對十三爺韜光養晦的勸解為什麼沒起到作用?
    在《雍正王朝》中,當四爺胤禛成功殺出重圍晉升成雍正皇帝後,作為他曾經的智囊鄔思道也馬上脫身出走了,就在他出走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前來送行,當時鄔思道就勸解十三爺胤祥一定要拼死辭掉鐵帽子王,同時要記得韜光養晦,不能太露鋒芒,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但從後面的劇情我們知道鄔思道的勸解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出現了反效果,這到底為什麼呢?
  • 雍正王朝:張五哥為何放棄當御前侍衛,執意要為十三爺胤祥守陵?
    《雍正王朝》中,忠肝義膽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幫助雍正挫敗了「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後,自己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而就在胤祥去世後,雍正的貼身侍衛張五哥,隨即主動選擇放棄了眼前所有的一切,隻身去為胤祥守陵。當然,張五哥此舉,不僅僅是要報答胤祥當年對於他的救命之恩,除此之外,他也是在為自己的將來做著準備和鋪墊。
  • 十三爺胤祥為何要救廢妃鄭春華?康熙因一個女人就圈禁胤祥十年?
    而對於太子而言,鄭春華死了,自己就少了一個約束,同時也有了胤祥的把柄。以此事要挾胤祥去取百官行述。春華被胤祥救了,自己也和胤祥捆綁在一起,順利拖胤祥下水。難怪八爺都說「這件事透著邪乎」。雍正王朝先處死在救人,這是十三爺的計策。在見鄭春華之前,胤祥已經決定要救人。見了鄭春華之後,更堅定了要救人的想法。想死的念頭救了自己一命,活著是為了解釋是自己勾引了太子。
  • 雍正王朝:為何八爺黨隆科多幾個旗主王爺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引子:十三爺是康熙御賜親封的「拼命十三郎」,是古道熱腸的俠王,是常務副皇帝,是鐵帽子王,是四爺的最堅實的後盾,也是四爺所有兄弟們中唯一一個不用避諱改名的兄弟。十三爺在高牆裡面整整待了十年,這十年時間使他性子變得沉穩,遇事能夠冷靜果斷的處置,不再是年輕時候的那個愣頭青了。
  • 清宮劇中,我最愛的卻是十三爺!
    要說「九子奪嫡」的最大贏家非雍正莫屬,但除了雍正,還有一個人在這場角逐中不戰而屈人之兵,獲得了「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尊榮,這個人就是康熙爺的十三子,雍正朝的和碩怡親王——胤祥。所以鑑於這樣的「情懷」,入鄉隨俗,我們這篇文章也就稱他「十三爺」好了。十三爺,愛新覺羅.胤祥,清聖祖康熙皇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十歲喪母,由德妃代為撫養。康熙駕崩後,皇四子胤禛繼位,史稱雍正。
  • 《雍正王朝》劇中張五哥為什麼選擇給十三爺守墓而不願做侍衛?
    所以這兩位有情有義的漢子相交是肝膽相照,所以從這方面說張五哥去給十三爺守陵完全不是問題。當然理由並非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做一下簡單的敘述。首先小編不提倡陰謀論,張五哥沒有那麼複雜。也許一些小心思是有的,但是如果說張五哥要經過多麼複雜或者激烈的思想鬥爭才去守陵那是瞎說。小編覺得張五哥給十三爺去守陵有以下幾個原因:1、報答十三爺的救命和提拔之恩。2、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 十三爺胤祥的子孫,革職,賜死,發配,兩次爵位被廢,讓人嘆息
    十三子胤祥與雍正皇帝兄弟情深,在胤禛即位以後,胤禛就宣布:冊封胤祥為怡親王,總理朝政事務。胤禛太愛十三弟了,愛屋及烏,還將胤祥已故多年的生母封號,有原來的「敏妃」名號提高了兩級,追封「敬敏皇貴妃」,並重新賜葬。 在以後的若干年裡,雍正不斷的施恩於胤祥,胤祥封為怡親王以後,雍正按照慣例,賞賜銀23萬兩。並刻意違反制度,在胤祥的親王爵位以外,為胤祥家再加封一個郡王爵。「忠、敬、誠、直、勤、慎、廉、明」這八個雍正皇帝概括的字,也確實符合胤祥的功績和品行。
  • 雍正王朝:為何胤祥被囚前,隆科多打起「巨型麻將」這有何深意?
    《雍正王朝》中,在隆科多乞求他六叔佟國維給他謀個好差事,結果他六叔給他安排了一個牢頭的職位,隆科多雖然一百八十個不願意,但俗話說的好: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他還是硬著頭皮去了,整天沒事幹以打巨型麻將消遣,直到十三爺來了,他的牌也胡了,此刻他明白了他六叔的用意,他的人生要迎來胡大牌的機會了。
  • 忠心耿耿的十三爺胤祥的兩個兒子為什麼要造反?
    老十三在康熙時期就文武雙全機具才幹,在雍正初年他就擔當起了整理朝政的重任,首先在雍正初年胤祥就擔任了總理事務大臣,開始處理戶部事宜。我們知道康熙末年老皇帝精力懈怠,許多堆積的弊政虧空都急需解決,所以胤祥自從上任後更是宵衣旰食,勤勤懇懇,對於前朝所遺留下來的虧空他也仔細清點,通過獎勵和處罰兩手對陳年積壓的戶部舊案整出頭緒。
  • 《雍正王朝》裡十三爺是個怎樣的人?他有什麼能力控制豐臺大營?
    八爺九爺十爺以及幾個旗主王爺鬧「八王議政」的時候,也是十三爺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控制住了豐臺大營,想來情況同第一次差不多,因為豐臺大營的大多數軍官都是十三爺的人。最重要的一點是十三爺是一心為國為民為君分憂的阿哥,而是不是誰的私人,他做事全憑本心去做。接下來,我就此問題進行深度分析!
  • 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 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胤禛上位之前那可是經過了一番腥風血雨,康熙皇帝在廢了太子之後一直沒再對外確定誰才是最終的皇位繼承人,而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當時的熱門人選,誰也沒有想到最後是胤禛   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 皇室罕見的兄弟情05:冷血雍正對十三弟胤祥呵護備至
    其實雍正心中是有兄弟情的,上天也賜給他一個可以依靠的兄弟,這個人就是他的十三弟、後來的和碩怡親王胤祥。雍正出生於1678年,胤祥出生於1686年,這對相差八年的兄弟照理說會有代溝,但事實上,他們相處融洽。
  • 康熙圈禁了胤祥,雍正為何圈禁了胤祥的兒子?學者:胤祥煞費苦心
    同日,雍正晉升十三弟胤祥為和碩怡親王,從此之後的8年時間,胤祥都是雍正最堅實的臂膀,到了乾隆時期,怡親王被正式確定為鐵帽子王,胤祥一脈在整個清朝,影響深遠。然而,眾人只知道胤祥曾被康熙圈禁過一段時間,卻不知道胤祥的兒子也曾被雍正圈禁。
  • 揭秘歷史巨製《雍正王朝》——熱河禁胤礽囚胤禔特意磨練胤祥
    《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與李衛來接四爺和十三爺的家奴《雍正王朝》裡圖裡琛給囚禁中的十三爺獻美酒而對於老十三《雍正王朝》中的「俠王」十三爺胤祥圖裡琛敬獻美酒>圖裡琛也是老十三帶出來的,是位好奴才,能夠在老十三落魄的時候,依然很關照,還給他送酒,老十三的為人仗義其實由此可見一斑,而老十三聽到圖裡琛說康熙在決定囚禁自己的時候依然肯定了自己的情義,拿起酒敬灑到了地上,這是遙敬,也是祝福;康熙與十三爺這對父子的嫌隙也解開了,而老十三自己也就此明白了父皇康熙的良苦用心。
  • 雍正王朝:康熙駕崩,為何隆科多等十三爺到暢春園後才捧出遺詔?
    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作為佟國維的侄子,深得佟家「不要一條道走到黑」祖訓的真傳,成了一個典型的騎牆派。在康熙即將駕崩的前夕,作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成了最炙手可熱的人,八爺胤禩在掌控了豐臺大營之後,又曾試圖爭取隆科多。可以說,在當時的狀態下,誰得到了隆科多的幫助,誰就控制了整個北京城。
  • 胤祥也參與了奪嫡,為何雍正即位後,還要對他那麼好
    儘管手足相殘,是很殘忍的事,但在這場事件中,我們也能看到,兄友弟恭的溫馨場面,那就是雍正和胤祥之間的手足情。雍正登基後,立馬封了胤祥為和碩怡親王,讓他協助自己管理國家大事。除此之外,雍正還給了胤祥很多恩典。首先雍正一即位,就馬上提拔了十三弟,讓他出任議政大臣。很多國家大事,雍正都願意與胤祥分擔,絲毫不擔心他會功高蓋主。雍正更是封胤祥為鐵帽子王,得到世襲罔替的殊榮。
  • 《雍正王朝》張五哥說十三爺忠厚不能做太子,康熙帝聽了為什麼高興?
    看過《雍正王朝》我們知道康熙是個十分厲害的君主,用人識人辨人都是一絕的,正是因為如此康熙才創立了萬古之偉業,因為,在他身邊肯定都是一些阿諛奉承之人,因此對於可以說這真話的人是十分看重的,而張五哥敢於說真話,因此康熙十分高興。
  • 在《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十三爺在軍隊中有著很高的威望?
    胤祥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這使他失去了倚靠,其他皇子都有母親背後的家族勢力幫助,他自小就是兄弟們欺負的對象,尤其是九阿哥、十阿哥沒少折騰他,甚至稍微有點身份的太監都敢作弄他,而且他的月例銀子也比其他阿哥少。只有太子和四阿哥胤禛經常關照他,但太子並不和他交心,真正愛護的只有胤禛,所以他屢次在關鍵時刻給予胤禛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