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12瞬間④:《小畢》編劇初見侯孝賢以為黑道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拍攝《小畢的故事》時豆導還是個未成年

從《小畢的故事》開始,朱天文與侯孝賢在創作上形影不離

點擊圖片進入:金馬獎12大瞬間③:譚校長稱帝 王童與內地關係淡漠

1983年,《小畢的故事》贏得了第二十屆金馬獎最佳影片,陳坤厚導演也如願以償,擒獲了最佳導演。但更重要的是,本片還榮獲了最佳改編劇本獎,而侯孝賢和朱天文的名字,也被第一次鮮明地寫在了一起。從此以後,兩人之間展開了長達十幾二十年的合作,也註定將成為臺灣影史上無法繞過的金牌佳話。

朱天文後來回憶說,當年侯孝賢等人來跟她買《小畢的故事》電影版權時,她就覺得侯導身上有一種「黑道」情懷;那一刻,就知道彼此是同類人了。時過境遷,那些年的臺灣新電影運動早已成為風雲往事,而曾經的小畢同學也長大成了「豆導」鈕承澤。直到《艋舺》爆紅的2010年,爭議不斷的阮經天拿了個金馬影帝。那會兒,身為《艋舺》導演的「豆導」也打趣說,我從17歲的時候演《小畢的故事》與《風櫃來的人》,在臺灣比現在的阮經天可要紅得多了。

相關焦點

  • 侯孝賢的「黑道情懷」
    一次又一次的越界冒險旅行《童年》中理所當然有這麼「初夜」記憶的戲,很滑稽,臨陣才畏怯起來的阿哈動用緩兵之計不成,被同伴拉去嫖妓,事後還賺到個小紅包,以為此行的紀念。但也就這麼一場而已,與其說侯孝賢處理性經驗非常節制,不如說他的回憶非常經驗性,非常現實,沒被等在那兒一堆煩人的性論述、成長啟蒙論述所憑空拉動。
  • 侯孝賢
    中國臺灣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金馬電影學院發起人、院長。 [1] 1980年,拍攝了個人首部電影長片《就是溜溜的她》 [2]  。1982年11月27日,編導的劇情片《在那河畔青草青》上映,由此獲得了第1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3]  。1983年,執導的劇情片《風櫃來的人》上映。
  • 金馬獎12大瞬間②:養鴨女失影后 侯孝賢尋夢中人
    女主角唐寶雲是高中時代侯孝賢的夢中情人憑《養鴨人家》摘得影帝的葛香亭在2005年金馬獎上獲得終生成就獎點擊圖片進入:金馬獎十二大瞬間1:得棕櫚失金馬 只因你是日本人在第三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隨著《養鴨人家
  • 不止電影:侯孝賢二三事
    人們對她的印象,總停留在她多年來一直最拿手的「夢幻美少女」式演繹上—倔強、嬌憨、熱烈、痴情,像普希金筆下的詩人一樣「相信這宇宙間有一個與自己切近的精神」,並時刻準備著為之付出一切、直至燃燒殆盡。朱天文是臺灣非常有名的才女作家。人們印象中才女應如張愛玲一般孤傲與高冷,在自己的世界中散發出世人無法接近的幽暗味道。不過朱天文不是,除了作家身份,她還是侯孝賢的御用編劇,從《小畢的故事》開始,她與侯孝賢的第一次合作,導演只用了她劇本中的一句話。
  • 侯孝賢的女性肖像:從朱天文到舒淇——黑道情懷下的新女性
    現在男人越來越中性。其實以後女性一定是要比男性要強的,這個世界會轉變的,絕對的。而我還是比較懷念那個雄性的世界。」正如朱天文那句他若不去拍電影,大概會在城隍廟那個小地方混一輩子的定語(白睿文訪談,2001)。儘管唐諾曾不止一次嚴厲批判過侯孝賢的「黑道情懷」是其個人過度浪漫、過度一廂情願的虛假想像。
  • 《小畢的故事》:問題少年鈕承澤的叛逆青春
    編劇:侯孝賢、朱天文、丁亞民、許淑貞導演:陳坤厚主演:鈕承澤、崔福生、張純芳獲1983年第1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獎童年的小畢頑皮可愛,貪玩卻功課極好,父母對他疼愛有加,中學的他開始逃課早戀和打架,險些被退學,也終因一次打架致使朋友受傷,這次,畢伯伯怒罵小畢,他卻頂撞畢伯伯說,你不是我爸。這一切使畢媽媽內心崩潰,開煤氣自殺,留下小畢和兩個弟弟,那年小畢高中將畢業,他的青春也隨著媽媽的去世告一段落。而小畢的成長故事,都被鄰家女孩朱小帆看在眼裡。
  • 金馬影展雨中起跑 主席侯孝賢攜開幕片亮相
    《茱莉葉》,而主席侯孝賢及監製李崗,也會同侯季然、沈可尚、陳玉勳三位導演及徐若瑄、王柏傑、李千娜、黃河、康康等多位演員一盛裝出席金馬影展開幕式星光大道,即使現場飄著綿綿細雨,還是澆不熄這些電影人的熱情。
  • 臺北直擊|「金馬52」:侯孝賢和馮小剛都沒有意外
    「舊人」侯孝賢和「新人」馮小剛的獲獎,彰顯這一與大陸金雞獎、香港金像獎齊名之獎項對藝術的執著,「金馬52」也見證著兩岸三地電影人生生不息之活力。68歲的臺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生涯35年,早已榮譽等身,卻從未斬獲金馬最佳影片。這屆金馬獎,侯導作品《刺客聶隱娘》一舉奪得最具含金量的最佳影片等5項大獎,堪稱最大贏家。尤其是金馬最佳影片,對他意義非凡。
  • 金馬恩仇錄
    2014年,鞏俐沒有獲獎,發脾氣說以後再也不來了。侯孝賢說自己和金馬獎是「它恨我,我恨它」。甚至有人說,當年三毛是因為沒能評上金馬獎最佳編劇才憤而懸梁自盡。1983年,金馬獎最佳影片頒給了《小畢的故事》,侯孝賢是這部電影的編劇。次年,侯孝賢帶著《風櫃來的人》與《冬冬的假期》參獎,全軍覆沒。侯孝賢當即向金馬評委開炮:「我可以等待威尼斯電影節或其它國際電影節肯定自己!」接下來的一年,《童年往事》獲得多項提名,侯孝賢同時入圍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並憑楊德昌導演的《青梅竹馬》入圍最佳男主角。
  • 侯孝賢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頒獎典禮將於11月21日舉辦
    8月24日,第57屆金馬獎召開執行委員會議,全票通過選出侯孝賢為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苦心竭力。據悉,本屆頒獎典禮將於11月21日舉辦。  侯孝賢1973年踏入電影界,從場記、編劇、副導一路累積經驗,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就是溜溜的她》。他在1980年代以《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等片成為「臺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1989年導演的《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首部在國際三大影展掄元的臺灣電影。
  • 在金馬丨是夜,兩個迷妹潛入了金馬電影學院……的結業典禮
    23號晚上,我和小夥伴陳卡卡,奔著去膜拜金馬學院導師們(侯孝賢、廖慶松、趙德胤等)來到金馬學院的短片展映及結業典禮,還有一個奈派克頒獎典禮
  • 侯孝賢電影觀感之二
    這和一些頂尖的腦力勞動者所經常遇到的問題類同,當解難題或者是著論文的時候,總感覺有一種意思沒能夠解析透,而要想突破這個瓶頸就必須在自身的其他方面下功夫,比如惡補各種各樣的知識,或者甚至是著力去提高自身人格的修養;而這時候的侯孝賢雖然已經有了十多年的電影經驗,對於一般性電影的表達方式可以做到駕輕就熟了,但是在挑戰一些複雜的人性時,對於其中各色人物深層次的思想維度的探索,總感覺到未能力透紙背或者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
  • 李安:被《南國再見,南國》無可名狀的瞬間打動
    今年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頒給臺灣新電影的靈魂人物——侯孝賢,以「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苦心竭力」(節錄自金馬影展官方新聞稿)。伊朗導演阿巴斯鍾愛《戲夢人生》,1993年擔任坎城影展評審時要求,「《戲夢人生》必須有獎!
  • 侯孝賢獲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第一反應要把獎金捐出去
    8月24日,第57屆金馬獎召開執行委員會議,全票通過選出侯孝賢為第57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表彰他在電影美學的卓越成就以及對電影傳承的苦心竭力。據悉,本屆頒獎典禮將於11月21日舉辦。侯孝賢1973年踏入電影界,從場記、編劇、副導一路累積經驗,1980年執導首部電影《就是溜溜的她》。他在1980年代以《風櫃來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戀戀風塵》(1986)等片成為「臺灣新電影」的代表人物。1989年導演的《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首部在國際三大影展掄元的臺灣電影。
  • 金馬57終身成就獎:總的來說,侯孝賢是很多人的父親
    曾深受侯孝賢電影風格影響的是枝裕和站在臺上這樣說:當金馬影展聯絡我,詢問我是否能擔任(獻獎)這個十分光榮的角色時,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為了能站在這裡,我隔離了兩周,但就算是隔離四周,我想我也會很開心地接受。我第一次見到侯導,已經是27年前的事了。我在20多歲時,與侯導的電影相遇,因為如此,我意識到這裡也是我父親的故鄉。我對臺灣及臺灣電影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也愛上了這裡。
  • 侯孝賢:與大師無關的日子
    今年,電影最治癒我的瞬間,來自金馬獎。73歲的侯孝賢獲得金馬終身成就獎,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提前隔離十四天,專程來到現場為他致辭。這位侯孝賢迷弟,當晚主動更新了自己的身份:「當然我們兩個沒有血緣關係,但我始終認為,我就是他其中一位兒子」。
  • 金馬八大難忘瞬間:鞏俐拒絕頒獎,莫文蔚壓軸開唱
    在第55屆金馬頒獎典禮上,既有感動、又有憤怒,既有催淚、也有由衷地鼓掌。好像「神仙打架」一般,箇中複雜。為此,我在結束後又對在這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進行了一輪簡單的復盤,總結出當晚8個最難忘的金馬瞬間——,侯孝賢與廖慶松的互動一定是最催淚之一。
  • 侯孝賢的女性肖像:從朱天文到舒淇
    儘管唐諾曾不止一次嚴厲批判過侯孝賢的「黑道情懷」是其個人過度浪漫、過度一廂情願的虛假想像。但在2001年,他為侯孝賢早期四部作品結集的DVD導言中,他卻以「最好的時光」這一標題為這種「幫派嚮往」作結。「黑道」最終被溯源為因時代繁榮而被擋住人生去路的年輕人,其冒險旅行的必然終點。
  • 小畢的故事 | 朱天文
    小畢的故事 作者 朱天文 選自《畫眉記》(花城出版社,2005)。配圖 同名電影《小畢的故事》(侯孝賢製片、編劇)截圖。畢家五口人,後來我才知道,畢媽媽年輕時候在桃園一家加工廠做事,跟工廠領班戀愛了,有了身孕,那領班卻早已有家室的人,不能娶她。畢媽媽割腕自殺過,被救回來了,生下小畢,寄在朋友家,自己到舞廳伴舞,每月送錢給朋友津貼。小畢在那裡過得並不好,畢媽媽去一次哭一次,待有一些能力時,便跟一位姊妹淘合租了間閣樓,小鍋小灶倒也齊全,把小畢接回同住,晚上鎖了門出來上班。
  • 侯孝賢班底進入金馬電影大師課,張震、林強開講啦
    邁入第3屆的《金馬電影大師課》,於7月13日至15日請到名導侯孝賢導演御用夢幻團隊,包括活躍國際影壇的張震、作曲家林強、攝影指導李屏賓、聲音指導杜篤之、剪接指導廖慶松、藝術指導黃文英等6位重量級影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