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的廣東省,是個美食繁多的地區。粵菜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民間更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的俗語;潮汕更是被各大美食博主、up主奉為被嚴重低估的美食旅遊目的地。
廣東的美食,可繁可簡,有的精緻高端,有的親民樸實,但都是極具地域特色的美味,適合各年齡層次、消費層級的人群。
要說廣東地區最人氣的一味小吃,大概非蠔仔烙莫屬了。遊客到了廣東,尤其是潮汕地區,不管是下館子吃牛肉火鍋,還是去低調高端的私房菜,只要去吃街頭小食,就一定會吃它。
究其原因,大抵是因為前些年,像《轉角遇到愛》這樣的臺灣偶像劇的火爆,其中頻頻出現的街頭小吃蚵仔煎,不但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元素,也挑逗著銀幕前觀眾們的饞蟲,想試試看這煎制金黃、富含小海鮮的街頭小吃,是個什麼滋味?
其實懂行的人才會說,潮汕的蠔仔烙,和臺灣的蚵仔煎,並不完全一樣。據說臺灣蚵仔煎是隨著當年的鄭成功大軍,由福建、潮汕移民的遷入,帶到臺灣本土。
廣東話裡的蠔仔,也就是閩南臺灣一帶稱之為「蚵仔」的牡蠣。很多內陸、北方地區的朋友知道這種海鮮,還是源自初中課文《我的叔叔于勒》。那段郵輪上貴婦優雅吃牡蠣的描寫,令很多人難忘。
洋人吃牡蠣多是生吃,而在中國,花樣就多了。蠔仔烙就是其中一種經典吃法。用新鮮的生蠔拌上薯粉蔥花,旺火重油煎制,磕上蛋,煎到色澤金黃,起鍋撒一把香菜就能吃了。
剛出爐的蠔仔烙最好吃,一定要趁熱,放涼了會腥。包裹蛋液的薯粉,被炸到酥脆可口;裡面卻還是鮮嫩的,飽滿的生蠔半生不熟,還帶著大海的味道,實在太令人滿足。
吃口上,蠔仔烙和蚵仔煎似乎並沒有什麼不一樣,但其實差別就在於用的蛋的品種。不同於蚵仔煎用雞蛋就可以,潮汕蠔仔烙是堅持必須使用鴨蛋的。
據說生蠔本身是極其鹹腥的食物,用味道太寡淡的食材,譬如雞蛋來配,會顯得不倫不類。而潮汕人認為鴨蛋,尤其是當地海邊飼養的鹹水鴨所產的鴨蛋,自帶腥味,和生蠔腥味相投,門當戶對,形成了相得益彰的獨特口味。
鹹腥的生蠔,加上鹹腥的鴨蛋,出爐的蠔仔烙再沾一沾鹹腥的魚露,老廣就是好這一口極致的大海的味道,也能從側面看出潮汕人對吃的講究細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