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蠔烙PK臺灣蚵仔煎

2021-02-27 潮汕美食吧

曾經因為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臺灣小吃蚵仔煎被一些人所了解,蚵仔煎的美味引得觀眾口水直流。但是其實在我們大潮汕,有一種和蚵仔煎類似的特色小食「蠔烙」可是毫不遜色哦!

說到蠔烙,外地人可能不大理解「烙」是什麼意思。其實,潮汕的「烙」,即是潮菜烹調方法中的「煎」。「蠔烙」實際即是「蠔煎」。

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蠔烙(潮州話為o lok,潮汕話屬閩南語系,o對應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漢族特色小食,臺灣省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一美食。

【蠔】

蠔,又名牡蠣,別名蠣黃、海蠣子。在動物分類中屬於瓣鰓綱,牡蠣科,中國已發現的有20種。在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牡蠣或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臺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蠔。

潮汕沿海養殖的品種有近江牡蠣、長牡蠣、褶等三種。牡蠣生長在海灘石頭或人工投放在淺海灘的可附著物上。體形呈扁圓狀,貝殼厚,肉味鮮美,其殼可入藥,又可煅成貝灰,用於建築房屋或粉牆。

潮汕傳統的蠔種,主要是褶牡蠣和近江牡蠣。褶牡蠣潮人稱為"蠔仔",附生於海邊巖礁或碼頭之上,當地的婦女兒童常於潮退海灘露出之時用尖嘴的鑿錘和蠔刀敲撬採取。故民謠《刀疊刀》這樣唱:"刀疊刀,爬上刀堆叫賣蠔。勿嫌阮個蠔仔細,蠔仔細細正有膏"。潮汕人食蠔偏愛小而肥,吃起來更鮮嫩,這也是蠔烙的最佳選擇。

潮汕歷史上出名產蠔的地方很多,潮陽的和平在南宋之前稱為"蠔坪",因為文天祥抗元時率兵經過才改為"和平裡"。明代之後,揭陽榕江口的錢崗蠔、澄海的"鹽灶大蠔"和饒平的"汫洲蠔"都很出名。這些地方自古都以插竹或投石的方式養蠔,所產多是稱為"珠蠔"的近江牡蠣。

【蠔烙名店】

蠔烙這款傳統潮汕小食,歷史十分悠久。早在清代末年,潮汕各城鎮製作蠔烙的小食攤已經十分普遍。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汕頭埠的"老會館蠔烙"、"西天巷蠔烙"和潮州府城的"泰裕盛"蠔烙

備受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後,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螢屏,其中,汕頭的西天巷蠔烙以及澄海蓮下「銀屏蠔烙」現身其中,再次讓汕頭美食揚名天下。

西天巷蠔烙

西天巷蠔烙最早起源於民國時期,1930前後,至今已有80來年的歷史了。當時由先人楊二開始在昇平路西天巷口經營。後來又有幾個攤主相繼出現。由於生意競爭,蠔烙的烹調方法不斷改善,蠔烙越做越美味,憑著汕頭市民的口碑,逐漸形成了馳名海內外的潮汕品牌傳統小吃,一直延續至今,也發展了多家經營蠔烙的小店。

泰裕盛老店

民國初年,位於潮州府城開元寺古井西北的泰裕盛老店專門經營「蠔烙」,製作的「蠔烙」特別好吃。原因是因為泰裕盛老店在選料上十分嚴格,專門選取饒平汫洲出產的珠蠔,採用優質雪粉,甚至連豬油都要用本地豬的鬃頭肉煎出來的豬油,製作的每一步驟十分考究,其煎制的「蠔烙」,具有特別鮮美的蠔香味,口感酥而不硬,脆而不軟。由於泰裕盛老店製作的「蠔烙」口味特別誘人,故在當時名噪整個潮州地區,持續達半個世紀之久。

【蠔烙的製作】

蠔烙主要是用薯粉加蠔仔和雞蛋烙制而成。新鮮的蠔仔洗淨濾幹,加入番薯粉,蔥花和調料,攪拌均勻;待平底鍋燒紅,加入豬油等其沸騰就可以開始烙制蠔烙,期間把雞蛋打碎拌勻淋上,等兩面煎至變成金黃色,放上點蕪荽,金黃青翠的蠔烙便可上桌。

食用時再配上一碟沙茶和魚露,鮮美的蠔香味,口感酥而不硬,脆而不軟。

【蠔烙的製作技巧】

1、傳統的潮汕蠔烙是不加辣椒的,隨著現代人的口味越來越多樣化,蠔烙在煎制上的調料配料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掌握和調整;

2、雞蛋不要放太多,這個量吃起來不膩口,當然你如果很喜歡吃雞蛋鴨蛋的,也可以;

3、儘量要選用番薯粉,好的薯粉煎出來的蠔烙口感更有彈性;

4、沒有豬油就用花生油,玉米油代替,但用豬油煎出來的蠔烙更香口;

5;有些朋友接受不了香菜的味道,可省略,能接受的儘量要搭配上。

【魚露】

魚露的用途很廣,炒煎烹煮,做沙拉,做伴碟,只要增鮮提味解膩之事,都少不了它。潮汕人吃蠔仔烙要蘸魚露更是標配。記住!吃蠔烙一定要配魚露!

【蠔烙VS蚵仔煎】

蚵仔煎是臺灣最有名的小吃之一,臺灣夜市的必點菜,它和大潮汕的蠔烙所選用的材料一樣,做法也一樣,但是蚵仔煎比較軟糯,而蠔烙的口感則酥脆一點。

兩個地方飲食習慣不同,口味自然也不同,所以蚵仔煎蘸的是甜辣醬,蠔烙蘸的是魚露,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且各有千秋。


我猜你不敢點下方「閱讀原文」

未成年禁入!!!

相關焦點

  • 潮汕蠔烙與臺灣蚵仔煎
    如今信息發達的時代,能通過更高的輿論信息平臺來推廣地方的物產,當然是好事一樁。小小的蠔烙還是有很多話題的,它的發展史也能帶給人們很多的思考。首先,蠔烙並非汕頭所特有。蠔烙是潮汕久負盛名的傳統民間小食。在清代末年,潮汕各城鎮製作蠔烙的小食攤已經十分普遍,而真正形成品牌效應的則在民國初年,當時,無論汕頭潮州揭陽,當地都有知名的蠔烙店。
  • 潮汕蠔烙,臺灣蚵仔煎,魚露甜辣醬各有所愛
    聯繫QQ:956780044潮汕生活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曾經因為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臺灣小吃蚵仔煎被一些人所了解,蚵仔煎的美味引得觀眾口水直流。但是其實在我們大潮汕,有一種和蚵仔煎類似的特色小食「蠔烙」可是毫不遜色哦!說到蠔烙,外地人可能不大理解「烙」是什麼意思。其實,潮汕的「烙」,即是潮菜烹調方法中的「煎」。「蠔烙」實際即是「蠔煎」。
  • 我不是蚵仔煎 開扒潮汕蠔烙鮮為人知的香豔史!(文末有彩蛋~)
    曾經因為偶像劇《轉角遇到愛》,臺灣小吃蚵仔煎被很多人所熟知,蚵仔煎的美味引得觀眾口水直流。但是其實在我們大潮汕,有一種和蚵仔煎類似的特色美食——「蠔烙」,可是毫不遜色哦!香酥柔嫩的它,在海產資源特別豐饒的潮汕誕生,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擁有著大批粉絲,就是傳說中所謂的「超人氣美食」呢!
  • 潮汕美食數不勝數,這道「蠔烙」,卻是我一直無法忘懷的小吃
    潮汕被認為是廣東上最美味的食物產地。聖母院牛肉以其美味而聞名。然後聖母院火鍋、潮汕牛肉丸等許多食物都受到大家的喜愛。我們不能忘記,潮汕的《蠔烙》是非常受歡迎的小吃,也是美味的海鮮小吃。今天我們帶你去看看。
  • 臺灣美食「蚵仔煎」
    蚵仔煎並非臺灣特有小吃,在閩南語系地區(閩南、潮汕)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有人認為蚵仔煎是臺南安平的傳統點心「煎食追」的變形,但我認為不是,因為從我對臺灣與福建兩地小吃的了解,「煎食追」比較接近「蚵嗲」。而蚵仔煎比較接近潮汕的「蠔烙」。
  • 《舌尖上的中國》之潮汕蠔烙
    備受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開播後,令人垂涎欲滴的中國各地美食再次呈現於螢屏,其中,汕頭的西天巷蠔烙以及澄海蓮下「銀屏蠔烙」現身其中,再次讓汕頭美食揚名天下
  • 一百種潮汕特產之一:蠔烙,香酥脆爽惹人愛
    蠔烙(潮汕話為o lua,潮汕話屬閩南語方言,o對應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一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
  • 蚵仔煎≠蠔烙啊,它倆的蛋不一樣!
    當年一部《轉角遇到愛》的熱播劇,我是徹底記住了蚵仔煎這個臺灣地區小吃
  • 來龍洞,教你正確吃蚵仔煎的方法!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ô-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臺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潮汕人雖寫作「蠔烙」,卻讀作「ô lok」,與蚵的閩南語讀音「ô」一致,可見兩者的淵源關係。  蚵仔煎怎麼做? 首先,淋點油在平底鍋上後放入蠔仔,新鮮飽滿的蠔仔在油的加熱下滋滋作響。
  • 潮汕蠔烙人人愛,可是你會做嗎?
    >有名的潮汕小吃,和廈門小吃海蠣煎以及臺灣小吃蚵仔煎異曲同工,是孿生兄弟,做法應該略微有點不同。        潮汕美食喜歡食物原汁原味,所以下的調料不會太多,主料為薯粉+新鮮珍珠蠔+蔥+雞蛋,煎至兩面金黃,口感豐富:有Q彈晶瑩的薯粉、鮮美肥嫩的生蠔,雞蛋和蔥的香氣,蘸料極為講究,必須為魚露,來自越南的魚露最佳,次之泰國,退而求其次潮汕本地魚露,或者可以用辣椒醬,其他的均為不太正宗的吃法。
  • 舌尖上的中國2——蠔烙
    蠔烙By 是甜甜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2心傳,口水直流,雖然我也是潮汕人,經常會吃這個。可是還是忍不住流口上,晚上按照裡面的做法做了出來,總算解饞了。蠔即是海蠣,由於廣東粵語地區常寫作「蠔」,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省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這種蠔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的鐵鍋上煎,加上海蠣,再下蛋花,出鍋可以粘各種醬料吃。原料:蠔、雞蛋、蔥花、香菜末、鹽、白胡椒粉。
  • 蚵仔煎(閩臺潮特色小色)
    福建閩南、臺灣、潮汕常做家常小吃蚵仔煎,口感香脆,內餡香滑。蚵仔的學名叫牡蠣,瓣鰓綱,異柱目,牡蠣科,牡蠣屬,屬食用貝類。殼多為三角型,厚薄因種而異,分布於熱帶和溫帶。牡蠣的營養價值豐富,被人比喻為「深海牛奶」。廣東人稱牡蠣為「蠔」,而在閩南潮汕及臺灣一帶稱之為「蚵仔」。
  • 「解密舌尖美味」——蠔烙
    蠔烙By 君夢深藍《舌尖上的中國2》讓全國各族美食都逐一呈現在吃貨們的眼前,對於一個標準的吃貨,不僅僅限於眼睛上的美食中國,尋味並品嘗這些美食才是專業吃貨,如果尋味、品嘗再加上自已親手製作美味,那才算是骨灰級專業吃貨,哈哈……做為一個自稱骨灰級專業吃貨,今天來解密《舌尖上的中國2》第二集心傳裡的《蠔烙》這道海鮮美味。
  • 閩南小吃丨鮮香細膩蚵仔煎
    蚵仔煎(讀做ô-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區人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為閩南語,指牡蠣(或稱海蠣)。福建閩南、臺灣、潮汕常做家常小吃蚵仔煎,口感香脆,內餡香滑。
  • 汕頭蠔烙將現身《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近日,汕頭市潮菜研究會會長、《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張新民受邀赴京參加《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首映式。張新民介紹到,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中播出了汕頭的紫菜、糖蔥薄餅、燻鴨等美食,而在第二季中,汕頭的西天巷蠔烙以及澄海區蓮下鎮的銀屏蠔烙將現身其中。
  • 潮汕這道聞名海外的蠔烙,真的有傳聞中那麼好吃嗎?
    小編今天要分享的美食是蠔烙,首先蠔烙並不是潮汕的特產,雖然蠔烙在潮汕民間久負盛名。早在清代末年,放眼潮汕整個城鎮,我們就可以隨處可見的專門製作蠔烙的小攤位。潮汕的蠔烙真正打出品牌效應是在民國的初年,在當時,潮汕各地都有知名的蠔烙店。
  • 蠔烙也飄香
    香煎蠔烙是沿海各地一個小吃品,不單潮汕有,福建沿海各地,臺灣,香港,澳門也有,有的地方稱為蠔仔煎,落料和烹製法大致相同。老一輩人說:當年的胡錦興師傅,楊老四師傅,林木坤師傅各自操攤,用厚烙慢煎的方式把蠔烙煎得西天巷一片響亮,以致流傳至今。故此今天的人們一說到蠔烙,都會順嘴說出西天巷蠔烙,可見其影響甚遠。因此我認為西天巷蠔烙的擁有者不是個人,應是大家共同擁有的。
  • 推薦一道美食,吃過的人都喜歡,又香又鮮的潮汕蠔烙!
    潮汕的蠔烙是比較出名的一道美食,受歡迎程度很高。香鮮可口的味道深入人心,吃過的人都喜歡!做蠔烙選蠔很關鍵,不能太大,大概拇指大小比較合適。生蠔清洗乾淨,加入幾大勺地瓜粉和大量的蔥花,攪拌均勻。接著倒入生鴨蛋,如果沒有鴨蛋用雞蛋也行,讓蛋液均勻的散落在蠔烙上,半凝固後翻面把另一面煎出焦脆感即可。出鍋裝盤時可以在盤底墊點生菜,過濾掉多餘的熱油,並撒點香菜點綴提鮮。一般又香又嫩的美味蠔烙就大功告成!吃的時候準備點魚露或者潮汕特色辣椒醬最佳!
  • 大叔教你蚵仔煎,鮮香味美,簡單易做,家人愛吃!
    而這一次,當我來到龍洞,才真正了解到——什麼叫蚵仔煎!蚵仔煎怎麼讀?蚵仔煎,(閩南語讀做-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臺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蚵仔和蠔是一個東西嗎?蠔不只有一個名字,百度百科裡這樣解釋:牡蠣,又稱蠔、生蠔(粵語地區)、蚵仔(閩南語系地區),別稱海蠣子、蠣黃、蠔白、青蚵、牡蛤、蠣蛤、硴等。
  • 潮汕蠔仔烙,很多人把「蛋」放錯了,這樣做才正宗
    多年前一部電視《轉角遇到愛》中的蚵仔煎讓人看著就眼饞,隔著屏幕就覺得香。金黃色的蚵仔煎還冒著油泡,著實讓人流口水,特別是雞蛋的香味隔著屏幕真的能味道一股清香味。多年後偶爾的機會到了潮汕,發現在潮汕街頭的蠔仔烙和電視裡的蚵仔煎是多麼的相似,所有的饞蟲一下湧上心頭,當場要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