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不是亂編!楊潔評價《大話西遊》:亂搞、惡搞不尊重原著

2020-09-10 銘銘欣欣雨

電視劇86版《西遊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締造了無數的收視記錄,成為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其中所蘊含的藝術氣息至今都難以被超越。可能就是因為它的持續爆火,才讓西遊題材的改編作品如此受歡迎,多年以來,與西遊有關的影視劇作品數不勝數,直到現在依然保持一年一部賀歲片。


在眾多西遊相關的電影中,《大話西遊》的評價可以說是最高的,現在的觀眾們絲毫不吝惜溢美之詞,然後想盡一切方法去掩飾它當年的失敗。不過必須承認的是,雖然這兩部作品很不錯,但是娛樂性有餘卻藝術性不足。作為86版《西遊記》的導演兼製片人,楊潔對它的評價就不是很高,和六小齡童從動作上否定不同,她將整部電影直接給否定了。楊潔導演說,現在《西遊記》的版本太多了,然而卻很少有作品真正貫徹藝術內核,卻摻雜了大量胡搞、亂搞的東西在裡面。



楊導還說,從《大話西遊》開始,一會兒豬八戒要當爸爸了,一會兒孫悟空要談戀愛了,這些做法太不尊重原著了。雖然國外的名著也有很多的改編版本,但他們無論改編多少次,從來都沒有丟失過藝術內核,比如《哈姆雷特》和《巴黎聖母院》。但是中國不同,什麼好東西都可以拿來水煮、油炸,再美名其曰創新,好好的名著和傳統文化就這樣被自己人給否定掉了,實在令人痛心。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楊潔都沒有再看國產電視劇,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現在的作品商業氣息太重,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恨不得50集的劇在40天拍完,因此心裡感到非常失望。大家是怎麼看的呢,請在評論區裡留言吧,謝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大話西遊》紅火至今,有人喜歡有人厭,老版唐僧師徒看法各不同
    《大話西遊》系列片、《西遊降魔篇》、《齊天大聖》、《悟空傳》、《西遊記之女兒國》等等。著名導演程力棟和張紀中分別在原著的基礎上又翻拍了一遍《西遊記》。導演程力棟和張紀中翻拍的《西遊記》是尊重原著的,在82版《西遊記》的基礎上做出了新的解讀。
  • 《西遊記》爛片扎堆,六小齡童說得沒錯,改編不是亂編
    「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最近兩年,六小齡童因為這句話遭到不少非議,甚至被做成了B站的熱門鬼畜題材、平心而論,這句話真的有問題嗎?六小齡童在楊潔導演葬禮上宣傳電影的做法確實不對,但也不應該全盤否定他的言論。
  • 楊潔之後再無西遊?王晶影版《西遊記》陣容曝光,羅家英再演唐僧
    有些經典的影視巨作,無論被改編過多少次電影版本,或被不同的導演執導,都能分別帶來不同的風格,包括經典電視劇《西遊記》,很多人稱它是不可逾越的電視劇經典,同時拋出一句「楊潔之後再無西遊」,然而《西遊記》改編出來的電影都各具特色,以《大話西遊》系列電影為例,笑點多多,創造了影片的經典。
  • 國產電影人,改編不是亂編,請尊重一下原著吧
    許鞍華努力還原《半生緣》原著中精氣神,尊重了原著設定。我不是說影視劇改變必須要百分百還原原著,而是刪改部分不能損害故事的合理性,否則的話就成為劇版《半生緣》了。六小齡童告訴我們,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劇版《半生緣》的糟糕之處,它完全不明白原著用細節構建的貧窮生活對個體生命的影響,而這恰恰是《半生緣》最精彩的部分。原著裡面,世鈞曼楨在大年初四一家「飯鋪子」中正式相識。
  • 打人、撒謊、亂說大話、章口就萊?你的童年被毀了嗎?
    ————奇葩事件一:「師徒四人」架空導演,楊潔十年不願看西遊咱們章金萊的「恩師」楊潔導演,在多年後的訪談中都再三強調:管定了《西遊記》多次怒斥戲說名著,「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emmm,六小齡童是不是不知道,《西遊記》取材於各種民間作品啊?按照章老爺子的邏輯,西遊記就是在「惡搞」玄奘,吳承恩也把人家的作品改編得「面目全非」了嘛。
  • 站在原著的角度來評價《貓》------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電影版的《貓》的差勁大家想必都了解的差不多了吧,我這次主要是站在一個原著粉的角度上來評價一下這部電影,《貓》是部偉大的舞臺劇,《貓》在創作時劇作者韋伯根據為兒童寫的詩改編的,韋伯充分注意到兒童的特點,因此,《貓》的劇情不但深受著舞臺劇愛好者們的青睞,也深受著兒童們的喜愛。
  • 廣電時評:改編不是亂編,毀經典的網絡大電影該歇歇了
    此類改編儼然是「掛羊頭,賣狗肉」,胡編亂造,披著名著的外衣,實則與原著大相逕庭,除了人名地點能對上之外,骨子裡早已是另一番情景。二是貶損、惡搞重要人物形象,杜撰人物關係。如《小明的歷史課之假寶玉嘻遊記》中把孫悟空設定為女人,渲染劉備和諸葛亮的曖昧關係。《西遊之諸神再戰》中將沙僧設定為女性,並將唐僧師徒三人設定為貪財好色、見利思義的小人形象。
  • 《非常英雄》:改編不是亂編,「中西合璧」展現獨特西遊文化
    "改編不是亂編",國際化的外衣之下詮釋了中國元素《非常英雄》是一款由Magic Design Studios製作的橫版動作遊戲,作為一家成立於法國的遊戲開發團隊,他們從中國經典神話故事《西遊記》中汲取靈感,提取出了核心人物與故事框架,同時又將格鬥、解謎、跑酷、平臺跳躍等遊戲元素融入其中,最終實現了
  • 將《西遊記》搬上螢屏,楊潔不是第一人,卻是經典的最後一人
    (圖為:馬德華參加楊潔導演遺體追悼會)楊潔導演走了,思念她的不只是她的愛人和親人,也不只是她的「西遊」劇組,她的離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懷念至深。作為一個中國人,相信大家都看過《西遊記》,但這個《西遊記》其實並不是指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的原著,而是指楊潔導演所拍攝的86版電視劇《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同名文學古典名著,自1982年開始拍攝,歷時6年零兩個月完成。
  • 《西遊記》初登螢屏,導演楊潔不是第一人,卻是經典的最後一人
    (圖為:馬德華參加楊潔導演遺體追悼會) 楊潔導演走了,思念她的不只是她的愛人和親人,也不只是她的「西遊」劇組,她的離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懷念至深
  • 楊潔與周星馳,誰的《西遊記》更接近原著?
    楊潔導演及其主創的專業精神、敬業精神我們暫且不談,今天我們就好好談談楊潔導演的《西遊記》與周星馳主演及導演的《大話西遊》《西遊》系列,看看他們對吳承恩做了哪些解讀。楊潔的《西遊記》楊潔團隊對《西遊記》進行了再創作,注入了太多浪漫色彩和童話特質,完全偏離了吳承恩要表達的意思。
  • 如何看待日本惡搞劇導演也要拍「三國」
    ,哪怕是很難被原著迷接受的真人電影改編也沒有拉垮,它得到了動漫迷的基本認可。如果是歷史正劇,那我們的經典容不得他人的胡編亂造,在尊重原著歷史的條件下需要高度還原歷史風貌和歷史故事,這是一個歷史正劇改編者的基本操守。如果不能做到這些,那麼顯然就是一個失敗的創作。
  • 六小齡童拒絕惡搞西遊,多次內涵至尊寶滑稽,一段文字告訴你對錯
    02當年,《大話西遊》在香港上映時,口碑票房確實差的是一塌糊塗,96年該片內地公映,北京地區20萬票房,接著寒假時上映了《大話西遊2》兩部相加在一起,票房依舊慘澹,而且觀影途中不乏有罵罵咧咧者退場。而作曲名家趙季平在為《大話西遊》作曲後,提出要求:不得在字幕上署名自己。因為他覺得丟人,果然,上映後該片被各大媒體評為十大劣質影片之一。於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六小齡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覺得此片甚是亂搞。在秀君看來,六小齡童當時的觀點也沒什麼不妥之處,迎合了當下的影評風氣,只是《大話西遊》後來被稱為經典後,他卻依然保持批評態度。
  • 86版《西遊記》和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只能有一個經典?
    86版西遊記被公認是經典電視劇,而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卻也被不少人認為的經典電影。
  • 《大話西遊》成經典,為何王家衛功不可沒?
    用古裝戲包裝現代故事,對原著小說進行顛覆性改編,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於是,《東邪西毒》和《東成西就》都成為了華語影壇上非常獨特的存在。之後,王家衛回到他鍾愛的都市;而劉鎮偉覺得還不過癮,就找來周星馳,把由《東邪西毒》初稿改成的《大話西遊》拍了出來。拍攝的方式還是按《東邪西毒》、《東成西就》那樣,以臨場發揮為主。
  • 為什麼86版西遊記沒有進軍好萊塢,《大話西遊》卻在西方很火?
    可能也是西遊記太出名了,國內產生過不少你原版西遊記為故事情節的延伸影視劇,諸如《大話西遊》、《西遊記後傳》,但是無論從國內裡面的反響還是從收視率上來說,這些根據西遊記題材拍出來的周邊影視劇,無論拍攝手段進步多大,情節改編的有多麼搞笑,根本就無法超過86版的西遊記。在國內各大影視劇網站中,86版西遊記是「無法超越的存在」。
  • 封神演義:我們討厭的從來不是不尊重原著,而是改編失敗
    最近有一部片子新版的《封神演義》,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很多人都給這部片子差評,有人說這是因為這部片子,把原著的《封神榜》改的面目全非,其實對,也不對。一般不論是什麼樣的小說,《西遊記》,《三國演義》,《封神榜》,《紅樓夢》這樣的小說,才變成熒幕上,老少皆宜的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經歷過改編。
  •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從被罵毀原著票房撲街,到現在成為經典
    《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到孫悟空的轉變,並不是對其毫無根據、大刀闊斧的重構,在至尊寶的骨子裡依然透著孫悟空的特質,因為孫悟空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多面性的複雜形象,常常被人看做是英雄的存在,就會被忽略他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之處。.
  •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從被罵毀原著票房撲街,到現在成為經典…
    《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到孫悟空的轉變,並不是對其毫無根據、大刀闊斧的重構,在至尊寶的骨子裡依然透著孫悟空的特質,因為孫悟空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多面性的複雜形象,常常被人看做是英雄的存在,就會被忽略他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