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霸凌記者媒體?究竟誰是誰非?

2020-09-25 小姝女神進化論

哈嘍樹姐來咯


許久沒有動靜的徐崢,最近又上了熱搜。


不過相較上一次,這次的熱搜可不是什麼好事。



上一次的熱搜是什麼呢?是《囧媽》初一上線免費播出的消息。


這一回的熱搜其實與《囧媽》也有莫大的關聯。


01

新京報記者,知名影評人蜉蝣發文稱,自己的採訪對象不滿採訪稿的內容,向領導方表達不滿,甚至施壓讓領導辭退了自己。



很快,網友們發現這個被採訪對象是徐崢,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樹猜你們看到這都懵了,為何一環扣一環,怎麼看都煩。


別急,聽樹給你們一一說說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怎麼樣的。


話說此前在大年初一,在字節跳動宣布《囧媽》線上免費播出引發網友一片叫好的同時,不少對立面的聲音也顯現了出來。



首先我們看看支持者的聲音,支持者認為徐崢是大善人,一分錢不賺都要請觀眾看電影,這對處於疫情中的全國人民而言無疑是一份非常溫暖的禮物。


反對者則認為,徐崢不是大善人而是大商人,《囧媽》賣給字節跳動是有賺取6.3億的天價版權費的,真正請大家看電影的是字節跳動而非徐崢。


最重要的,是被夾在中間的院線,妥妥的成為這筆「慈善買賣」中慘烈的炮灰。


《囧媽》變成網大在線上網站播放,院線方利益無疑受到了巨大衝擊,這意味著影院在前期為影片宣傳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統統白費,血本無歸。


而此前徐崢的另外一個舉動,便已讓不少院線工作人員感到憤怒。



在春節檔影片暫未撤檔前夕,徐崢宣布《囧媽》提檔至除夕夜,影院人員認為此舉加重了自身的負擔,也使得他們無法在除夕夜與家人團聚。


(PS:春節檔是許多影院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多數人只有除夕夜有休息的機會)


02

累覺不愛的院線方對這種破壞行規與契約精神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並發表聯合聲明對徐崢進行抵制。


注意的是,參與聯合聲明的多達23家院線集團,可以說包含了全國將近80%的影院...


當然,這件事暫時沒有了下文,因為之後全國影院陷入了長達半年的停業狀態。


我們不考慮今年國慶檔準備公映的《我和我的家鄉》,倘若之後徐崢再有新片要上,院線方真的會落實抵制事宜嗎?


以後的事就等以後來說,說清楚了徐崢和院線的糾葛,我們回過來說記者蜉蝣的事情。


⭐以下為按照蜉蝣說法整理出的事情經過:


她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預約徐崢的獨家專訪,並且約好談年初的《囧媽》事件。


沒想到採訪及成稿過程中徐崢方對採訪內容進行多次修改,甚至截稿時間後繼續提要求:不能提「背叛院線」,也不能提《囧媽》。



更沒想到的是,領導李世聰直接破例為徐崢修改稿子,並最終按照徐崢團隊的意向發布最終的稿件。


事後領導對蜉蝣也是幾句敷衍的解釋就完事。



蜉蝣繼續對領導的做法表示質疑,然後...


03

然後遭到了領導李世聰的「深情教育」,表示以後還有這種情況一定會照樣破例,我是過來人你要理解。



二人自然而然的發生了爭執,但蜉蝣事後也表示了道歉,李世聰也表示接受道歉。



戲劇化的事情出現了,李世聰改口要開除蜉蝣。


李世聰直言,蜉蝣當時應該在所有人面前道歉,以及她的行為給整個團隊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影響工作氛圍,甚至危及到整個報社的飯碗。



其後李世聰更表示,徐崢團隊對修改之後的稿件非常滿意,還感謝參與修稿的幾位人士...



另一頭,卻是倒黴的蜉蝣遭遇一系列的職場打壓,降薪,減少優良待遇,甚至被領導施壓用辭職解決問題...


蜉蝣不僅遭到了勸退,還被迫厚著臉皮的在很多人面前遭受領導的「調教」。


不但如此,就連蜉蝣不在的場合,領導李世聰不忘繼續「鞭屍」,希望發動所有人對蜉蝣的惡意,製造蜉蝣的離職是「眾望所歸」的假象。

終於,蜉蝣抵擋不住領導的攻勢,正式的丟掉了飯碗。


該稿件發布後,可以看到蜉蝣沒有署名,事源她放棄了署名權。


事情傳開後,網友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


有支持記者維權的,也有不少認為記者自作自受的。


04

樹想說一點自己的看法。


如果蜉蝣以上所言均屬實的話,她的遭遇確實是值得同情的。


首先大家要明白,即記者不是藝人的公關,並不會一味的捧或者貶,通常都是二者皆有,追求兩面性的客觀報導。


比如說一個明星人品好的同時,還會提到他/她業務能力不行的事實。


如果受訪對象認為採訪內容存在爭議性的部分,可以直接拒絕;如果選擇接受,那麼記者有權利維護自己稿件的獨創性與客觀性。


如果記者的採訪內容涉及到虛假甚至是抹黑受訪藝人的東西,那麼藝人團隊方要求修改無可厚非,可是明確做過的事情還不讓人說,這就有點那啥了吧?


不論大家怎麼看待《囧媽》改網播的行為,可以肯定的一個客觀現實就是:它的確破壞了行規,損害了不少影院從業人員的利益。


當然,你可以說無奸不商、徐崢有商業頭腦、不要道德綁架,正如樹說過每個人看法不同,所看所想不一樣也很正常。


許多人說徐崢團隊做的好,記者蜉蝣不懂人情世故。


樹的想法是,媒體人身處一個信息連接與利益碰撞的位置,各種權衡是在所難免的,你可以選擇妥協,但其他人也有不妥協的權利。


用圓滑與否去評判一個人是否存在價值,未免太過粗暴。


批評無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如果所謂的「潛規則」、「人情世故」都變作理所當然的事,所謂的「客觀」、「公正」,這樣的東西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萬事萬物都是存在兩面性的,請不要讓那些不成文的規則與人情,讓這一切都變得非黑即白。

相關焦點

  • 職場霸凌: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被開除,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
    職場霸凌?某報社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報導文案被修改,遭上次羞辱,逼迫離職,暗指「藝人團隊與記者起衝突時,報社向著誰?」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誰知,領導反而以徐崢好友的身份,直接按藝人團隊意見修改後發稿,並對該記者表示:「他能接受你的採訪,就已經是給你面子了」、「徐某是我微信裡的好友,也幫過報社的大忙」、「你要以人際關係為重」。
  • 職場霸凌: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被開除,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
    職場霸凌?某報社記者自曝,因採訪徐崢,報導文案被修改,遭上次羞辱,逼迫離職,暗指「藝人團隊與記者起衝突時,報社向著誰?」究竟是霸凌,還是反霸凌?事件始末!上升到公司衝突:對此,該記者在兩難下決定請示領導,誰知,領導反而以徐崢好友的身份,直接按藝人團隊意見修改後發稿,並對該記者表示:「他能接受你的採訪,就已經是給你面子了」、「徐某是我微信裡的好友,也幫過報社的大忙」、「你要以人際關係為重」。
  • 從《少年的你》看媒體如何報導校園霸凌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頻發,引發了政府、社會、公眾等層面的高度重視,校園霸凌議題相關報導更是頻頻見諸報端。如何報導校園霸凌事件,也成為了媒體從業者當下的一門必修課。校園霸凌事件報導議題多圍繞事件發生過程、如何應對校園霸凌等方面展開,而對校園霸凌事件產生的原因、危害等相關議題報導明顯不足,這不利於受眾形成對校園霸凌整體性的合理認識。
  • 阿湯哥片場發飆是職場霸凌?明星力挺:請衝著所有美國人這麼吼
    一般來說,如果哪位明星飆髒話罵人,尤其是罵手下的工作人員,那麼恐怕很少會有人支持他/她的這種做法,但好萊塢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卻是個例外。近日,阿湯哥爆粗口大罵《碟中諜7》員工的音頻被曝光,一反常態的是,雖然外界也有人指責他「職場霸凌」,但是更多人卻紛紛力挺他這種做法。
  • 《囧媽》續篇之記者自曝遭職場霸凌被開除,徐崢隨之登上熱搜
    9月18日,名為「蜉蝣」的電影記者發布名為《為了哄大明星開心,報社主編把我開除了》的文章,指自己對某位藝人的專訪被報社領導肆意篡改,而後更遭到領導的職業前途威脅、公開侮辱和職場霸凌。此外,作為電影記者,她應該也經歷過不少反覆溝通、反覆改稿的困境,這幾乎也是行業共識……只能說,報社領導畢竟更老江湖一些,在人情社會,媒體的採訪報導中立性,還是被不可避免地左右了。
  • 臺灣電影圈驚曝職場霸凌 製片人李烈被指「冷血惡魔」
    陳俊志在網上公開遭李烈霸凌的相關事跡。(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0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知名製片人李烈近來被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控訴職場霸凌,他甚至稱李烈是「冷血惡魔」,更公開呼籲電影圈新生代如遇李烈,「你要小心,你要步步為營,你要提防她。」
  • 崔永元和馮小剛整個恩怨的經過,誰是誰非一目了然,網友:活該!
    就究竟是什麼事情讓他們最終反目成仇,究竟是誰的過錯呢?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當馮小剛剛認識崔永元時,崔永元已經是非常有名氣的主持人了,崔永元當時《實話實說》節目可以說伸手大家的喜愛,馮小剛看到了市場,於是便想用崔永元的事跡拍攝一部電影,也就是後來的《手機》,那時候馮小剛經常向崔永元請教,藉此了解更多主持人工作的詳情,然後口述給劉青雲寫成劇本。
  • 聚焦校園霸凌: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校園霸凌?
    一、什麼是校園霸凌?11月12日,某小學生被校園霸凌的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視頻中顯示該小學生跪在地上,被周圍的男生用拖鞋抽臉,視頻中男孩無助地哭泣,周圍的毒打卻久久未停,令人痛心不已。#如何預防校園霸凌#那麼,什麼是校園霸凌呢?
  • 霸凌施暴者究竟想要什麼?旁觀者又在看什麼?-- 校園霸凌心理分析
    霸凌者的目標通常只有一個或兩個人,這樣能使得旁觀者認為「是受害者不好,全班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就他一個人受欺負」而不去追究事情的原委;如果霸凌者的目標人數太多,反而會被他人認為「是霸凌者自身有暴力問題,逮誰打誰」,從而導致有正義感的旁觀者站出來反對霸凌。
  • 肖戰「職黑」越發過分,官媒忍無可忍再發聲,究竟誰是誰非?
    「半月談」一直是客觀中立的主流媒體,每次發聲都會引起巨大關注不過我相信,陽光總會驅散所有陰霾,誰是誰非人們心中也自有定律,希望網絡上的風氣能夠有所改善,肖戰風波也能早日平息。對此,你怎麼看呢?
  • 新京報記者因拒絕徐崢改稿被開除 主編為討好明星,將其公開霸凌
    今天新京報記者蜉蝣在網絡上發布長文,稱自己8月份採訪導演徐某「背刺院線」事件,遭徐某團隊施壓改稿,後來更是在其領導李世聰的霸凌羞辱下被迫「自願」離職。該記者表示,整個採訪進行得很不順利,在成稿之後,徐X的團隊曾多次對稿件進行逐句修改,而在截稿日期到達,按理講無論如何是不能再進行修改的情況下,徐X的團隊再次提出修改要求,甚至不能提那部電影的名字。
  • 又見校園霸凌,成都一初中女生被同學蒙眼打耳光,官方通報來了,究竟...
    記者隨後致電金堂縣教育局,值班工作人員稱教育局已關注到此事,並迅速啟動調查,9月6日下午,縣教育局的工作組仍在學校進行調查取證,將根據調查結果進行處理。 黃執中在《奇葩說》中給人文質彬彬的印象,很難想像,他曾因為小時候被欺負,極度厭煩孩子,決定一輩子不生。 所以校園暴力帶來的很有可能是持續性傷害,這種碾壓性的絕望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行為。 【孩子被校園霸凌,要還手嗎?】
  • 鐵達尼號女主角說感覺自己被媒體霸凌
    但她當時並不適應被媒體追蹤的明星的生活。後來她躲開媒體潛心鑽研表演藝術,在2009年終獲奧斯卡獎。英國媒體對我很不客氣」。"I felt bullied if I’m being honest," she admitted. "I remember thinking, 『This is horrible and I hope it passes.』
  • 記者稱遭遇職場霸凌,徐崢登上熱搜榜
    今天,一位自稱電影記者的人發布文章,其內容主要講述了自己在採訪某位徐姓明星後,藝人團隊要求修改採訪稿內容,此舉引起作者質疑,而後作者向領導反映,幾經波折,文章依然被改動,而自己也遭到職場霸凌,被單位開除的事。
  • 因徐崢強制改稿遭職場霸凌,知名記者自曝被打壓,徐崢攤上事了?
    不過,在互動的過程中,記者和藝人交談並不愉快,徐某多次修改採訪提綱,對成稿也逐句修改,截稿之後,藝人方突然後悔在標題和摘要中提「背叛院線」一事。蜉蝣覺得自己遭到了職場霸凌和不公平對待,萬不得已,利用網際網路維權。
  • 八卦女王羅霈穎猝死,曾被傳和黑道霸凌利菁,縱意豪情一路走好
    據目前警方透露,羅霈穎具體死因待查,但身體上無外傷,基本排除他殺。根據臺媒消息報導,羅霈穎在死亡前幾日還在社交平臺上與網友互動,並沒有輕生自殺的跡象。由於羅霈穎死亡後友人聯繫不到,不放心到其家中查看,這才發現了羅霈穎已死亡。在羅霈穎去世後,有媒體詢問細節,警方和羅霈穎工作室皆未回應。
  • 記者曝光主編為討大明星歡心,對自己進行職場霸凌,主角是徐崢
    9月18日上午,一名電影記者在社交平臺爆料自己就職的報社主編為討大明星歡心,對自己進行了職場霸凌,從而引起了諸多網友的熱議。該記者表示在畢竟當初徐崢的新電影《囧媽》改網播時,一句「大年初一徐崢免費請你看電影」的宣傳可是為他圈了不少粉。
  • 給職場霸凌劃出「法律紅線」
    熱 點觀察 從硬性奇葩規定,到軟性職場施壓,近年來,職場霸凌行為花樣翻新,數次引起輿論關注。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職場霸凌給被霸凌者帶來了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損害,但是現行的法律並沒有防止職場霸凌的條款,關於職場霸凌的準確內涵、違法性標準等也沒有相關規定(《法治日報》10月28日)。
  • 對職場霸凌SAY NO
    可是,今晚當我看到星標公號之一《反派影評》的波米最新更文,幫其常駐嘉賓「蜉蝣」(也是我特別喜歡的影評小姐姐)申訴被職場霸凌,披露的文章反被舉報,《反面臨被封號的威脅。於是,波米用他那種一貫犀利毒舌的說話風格,向肇事者宣戰——「我們會還手的」。
  • 職場霸凌行為該如何界定
    □ 本報記者 王 陽□ 本報見習記者 白楚玄近日,山東眾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保潔員喝廁所水」的視頻流傳網絡。《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職場霸凌給被霸凌者帶來了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損害,但是現行的法律並沒有防止職場霸凌的條款,關於職場霸凌的準確內涵、違法性標準等也沒有相關規定。有專家稱,我國市場經濟、社會制度、人文環境與其他國家不同,是否需要在立法層面對職場霸凌行為予以界定存在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