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舌尖上的中國》改編電影版 原作總導演扮廚師
《舌尖2》讓杭州的菊英麵店火了一把,電影版裡會有多少浙江美食?
能想像一個畫面嗎?一家飯店裡,服務員桂綸鎂端上一盤紅燒肉,食客謝霆鋒看了一眼她,「知道嗎?紅燒肉,又名東坡肉,是杭州人最愛的美食之一。色彩分明的食材和醬香濃烈的作料在鍋裡相遇、碰撞,在這種美妙的交響樂中完成了它們等待已久的宿命。從宋朝的蘇東坡開始,中國人就開始品嘗它那種穿越時空帶來的獨特香膩味道,完成了古人和我們某種約定。」然後,謝霆鋒優雅地離席而去,桂綸鎂急切地說道:「哎,你的東坡肉。」謝霆鋒回眸一笑,「是你的東坡肉。」然後,一段愛情開始了。
正值《舌尖上的中國2》(《舌尖2》)熱播之際,這種模仿「舌尖體」的段子到處都是。不過,讓謝霆鋒和桂綸鎂上演一段「舌尖上的愛情」卻很有可能。昨天,央視和浙江東海集團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電影版《舌尖上的中國》正式啟動,東海集團董事長倪政偉稱電影將是一個愛情故事,他看中的男女主角正是謝霆鋒和桂綸鎂。因為電影是浙江公司投資的,自然會有更多浙江美食,紅燒肉出現其中也不是很意外。
專訪·倪政偉&陳曉卿
電影版《舌尖》會是什麼樣的腔調?
快報:怎麼會想到投拍這樣一部電影?
倪政偉:我跟陳曉卿是老朋友,《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我都會看,這是陳曉卿要求的(笑)。有幾集我看了很感動,很喜歡包含在食物裡的那些人文的東西,普通家庭關於食物的故事和情感,然後我一拍腦門,可以拍一部電影。其實央視也有這個想法,我就去找陳曉卿,去找央視表達我的想法,最後大家決定一起拍。
快報:你跟陳曉卿認識多久了?誰做飯更好吃?
倪政偉:我以前也是拍紀錄片的,上世紀90年代就跟陳曉卿一起工作過,我倆認識多久了?20多年吧。我不太會做飯的,陳曉卿比我擅長。
陳曉卿:22年了。1992年,我去倪政偉家吃了他媽媽做的杭州醬雞,吃完半隻還問有沒有,還想吃,走的時候還帶了一些回家,後來也經常到杭州來吃。我做什麼菜最拿手?(他站了起來,做了一個顛勺的動作)我什麼都拿手,不然怎麼會演總廚師呢。
快報:為什麼是一部關於美食的愛情電影,而不是關於親情?
倪政偉:這部電影是為年輕人定製的。愛情和美食都是年輕人最愛的東西,也比較好去表達。中國的美食已經那麼多了,如果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就拍不好了。
快報:電影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格?
倪政偉:會類似一些香港電影,比如《滿漢全席》。我還是想拍成愛情喜劇,同時也有一些鄉愁啊傷感的東西在裡面。主角可能因為情傷,從臺灣出發到大陸,去一些城市,與那裡的美食和人發生碰撞,領悟到一些東西,大概是這樣。
快報:是創作一個全新的故事?跟紀錄片版有關係嗎?
倪政偉:對,創作一個全新的故事。但跟紀錄片有很大的關聯,主要還是以紀錄片裡提到的食物為主,會有很多浙江的美食,當然紀錄片的顧問蔡瀾、沈宏非我們也會請來把關。我們也希望讓紀錄片裡出現的那些人參演到電影裡,比如那對半夜出海打魚的南方夫婦。同時,還會採用很多紀錄片裡沒用上的鏡頭。
陳曉卿:我們拍了大量的素材,但是真的剪到紀錄片裡的比例是150∶1。沒用上的鏡頭同樣很棒,我們也希望能夠在大銀幕上展示出來讓觀眾看到。
快報:這部電影打算什麼時候上映?
倪政偉:計劃是在明年年初,春節檔。這本來就是一個適合團圓、合家歡的電影。
「舌尖」總導演陳曉卿擔任總策劃 他還會在片中演一個廚師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也出現在發布會上,但他不會執導電影版,而是擔任影片的總策劃。現場的媒體把一些關於《舌尖2》的問題拋給了陳曉卿,他一句也不想聊,反覆強調自己只是來捧場的,並笑著反問記者「到了婚禮現場,追著伴娘採訪,這合適嗎?」不過,他還是承認,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團隊裡只有一兩個吃貨,還包括他自己在內,片中大部分食物他們都沒吃過。對於觀眾的各種質疑,陳曉卿感到麻木,「我現在看這個片子,就像左手拉右手,啥感覺沒有」。
談及電影版《舌尖上的中國》,陳曉卿也不想發表太多看法,不過,他透露,會在片中客串一個廚師的角色,「不,是主廚,總廚師」。
導演高群書薛曉路二選一 演員看好謝霆鋒桂綸鎂組合
對於電影的導演人選,陳曉卿沒有給出答案。不過,出現在發布會現場的高群書和薛曉路成為最大的「嫌疑人」。高群書透露,如果找他拍,他願意做電影的導演。另一邊的薛曉路就矜持多了,她連連擺手,直說自己愛吃,但是對拍美食可一點想法也沒有。東海電影集團董事長倪政偉則表示,薛曉路是導演的最佳人選,不過目前還未正式敲定。
電影版《舌尖上的中國》講的是「一對男女在尋找美食中發生的故事」。這對男女由誰來演?倪政偉表示男主角他最中意謝霆鋒,在他眼裡,演員對美食的熱愛是第一要素,而謝霆鋒在這一點上非常符合。「他做飯很嫻熟的,有模有樣,喜歡做菜的人演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至於女演員,倪政偉把目光集中在了臺灣女演員身上,而且目標很明確,要找桂綸鎂——已經合作過電影《線人》的謝霆鋒和桂綸鎂這次要演一對情侶,在美食中學會了愛。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