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學府胡娟老師帶你回憶那年童謠

2021-01-18 SZNEWS

深圳新聞網訊 「老大抗獵槍,老二打灰狼,老三去燉肉,老四吃得香,可憐小老五,只能喝點湯。」這再熟悉不過的童謠,不知你是否還記得?7月4日下午,育兒講堂講師、「深圳實驗幼教」親子學府親子教師胡娟走進深圳新聞網視頻演播室,和家長們聊聊記憶中的童謠,以及和孩子遊戲互動的方法。

讀童謠,幫孩子找到現代文明的「根」

育兒講堂講師、「深圳實驗幼教」親子學府親子教師胡娟

童謠,短小、有韻有律、簡單易記,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有幾首童謠縈繞,因為它是伴隨我們童年成長的東西。據胡娟老師介紹,童謠作為口傳文學的一種,它的種類特別多,每一個地方伴隨當地方言,也非常有特色,主要有搖籃曲、遊戲歌、數數歌、問答歌、繞口令、連鎖調、顛倒歌、時序歌、謎語歌、故事歌、字頭歌等。

「我是童謠的忠實粉絲,因為童謠是一把開啟民族文化寶庫的金鑰匙。童謠裡,隱藏著記憶裡的古老中國。小年的糖瓜、三九的冰渣兒、大槐樹下的戲臺、牆根下的水牛兒……」胡娟老師告訴網友,童謠裡有一個多姿多彩的傳統中國,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生活和歷史的縮影。讀童謠,了解民族的文化,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幫孩子找到現代文明的「根」。

童謠的種類雖多,家長也無需緊張或感受到壓力。對於童謠,胡娟老師認為,家長只需要掌握幾首比較熟悉的童謠,在孩子的耳邊反覆吟唱就好。「因為童謠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有音律感。有韻有律,反覆而不枯燥,特別適合反覆地吟唱。在吟唱的過程中,孩子會有大量的機會練習、識別、區分不同或者類似的語音模式,從而體會到音韻的變化,提高孩子處理語音單元的能力。」

胡娟老師(左)做客深圳新聞網視頻演播室

除了反覆吟唱童謠,童謠還可和遊戲相結合。胡娟老師現場向主持人和網友演繹了遊戲「切蘿蔔、炒青菜、包餃子、捏餛飩」。她強調,和孩子做這個遊戲的時候,也是在給孩子做手部的一個按摩和撫觸。「它是手指遊戲和撫觸遊戲,在親子學府的課堂上,我們還會伴隨顛彈遊戲、親子互動、遊走遊戲、故事表演等等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

據了解,深圳市親子學府是深圳市唯一國有公辦的嬰幼兒早期發展和親子教育促進機構,專注於為0到3歲的寶寶提供家庭親子教育。其課程是依託22所市屬公辦幼兒園多年的課程積累,自主研發「親子同步成長課程」。與超過20萬個家庭分享教育方案。深圳市屬公辦幼兒園開展0到3歲兒童及家長親職教育研究達十餘年,擁有與3到6歲教育無縫銜接的親子同步成長課程體系。

此外,7月8日下午3點,育兒講堂之《童謠裡的玩玩耍耍》也將在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舉行,屆時,育兒講堂講師將會通過聽童謠、講童謠、演童謠等多種形式的現場互動,幫助家長了解各種親子遊戲的玩法以及童謠與遊戲的關係,掌握更多與孩子互動的方法。(文/曹園芳 圖/陳彬)

相關焦點

  • 【最後搶票中】臺灣繪本童謠掌門人Valen老師 新年親子音樂故事會 &英文繪本童謠工作坊
    Valen老師Part A 新年親子故事音樂會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更了解寶寶和繪本,找到適合他(她)自己英文繪本唱讀計劃,更好的陪伴孩子領略英文童謠和繪本的雙重魔力。新年親子音樂故事會每場僅有20組家庭名額,還不來搶!/Part B 英文繪本童謠工作坊如果你是繪本館長或老師你將會習得屬於自己的童謠繪本主題活動設計體系+幼兒最愛的主題繪本清單+學習主題故事教學的流程+運用教具story board,英文繪本童謠工作坊,一起感受英文繪本魔力和故事教學的樂趣。
  • 詩詞/七絕.回憶那年冬天
    詩詞/七絕.回憶那年冬天作者肖連成(筆名,笑雨)猶記那年梅半開,攜君踏雪賞花來。
  • 【童謠親子互動講解】入門必學,鵝媽媽童謠之Baa Baa Black Sheep
    有應景應時的歌曲、有特別吸引孩子的搖籃歌、有倍受親子歡迎的遊戲學習歌、猜謎歌等等。這些童謠聲韻活潑,用字遣詞自由、生動,內容饒富趣味,每一首都能歷經百年的考驗而不衰,英國人習慣把它當作孩子讀書識字過程中不可缺失的枕邊教材。
  • 童謠和繪本的關係,你清楚了嗎?
    5.在英文繪本親子閱讀中如何更好地跟孩子互動?這些問題,我們諮詢了臺灣繪本童謠知名講師,美國 Music Together 認證教師,臺北國際英語推廣協會GEPAT教師,臺北故事鍋 StoryPot 創意教學創始人—— Valen老師,快看看她對你說了什麼吧。
  • 韋然:粵語童謠之父帶你唱遊童謠世界
    臨睡前媽媽的低語,帶領你玩擊鼓傳花的小姐姐,識字的課文……童謠,世界向我們打開的第一扇窗口,我們接觸的第一份藝術作品。8月22日周六,807圖書館聯合「粵學粵友營」特邀韋然先生來到807現場,約定大孩小孩們,暢遊童謠世界。一首童謠的旋律如何從無到有?童謠在粵文化傳承中有著怎樣的特殊地位?周六來807一起聊聊吧。
  • 一首《天烏烏》能否讓你想起小時候?漳州新聞網《童聲童謠》帶你...
    《新正歌》、《天烏烏》、《雨哩來》、《漳州好》、《拍轎坐橋》、《一的炒米芳》、《食子仔歌》、《天公伯仔緊好天》·······這些熟悉的聲音,你有沒有想起小時候?多方努力 讓閩南文化傳承弘揚「天烏烏,欲落雨。阿公仔舉鋤頭,巡水路。 巡到一陣魚仔蝦仔欲娶某……」漳州新聞網《童聲童謠》欄目裡稚嫩的童聲,是否喚起您心底的漣漪?
  • 童謠之畫——小豬吃得飽飽
    新的一年,編輯與主創者陸老師經過反覆商討,最後將主題定為《童謠之畫》,借人們代代口耳相傳的傳統童謠,以生肖為線索,以美工的形式尋找親子互動的美好時光,共融文字之意,生發圖畫萬象。      溫馨提示:爸爸媽媽可以將每次孩子創作的《童謠之畫》編輯成冊,作為孩子成長的紀念。
  • 童謠:學校老師教的童謠——魯冰花
    童謠:學校老師教的童謠——魯冰花2014-10-22 12:06: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 【手指童謠】Round and Round the Garden
    「點擊標題下 Sherry伴你育兒 關注
  • 【兒歌童謠】鵝媽媽童謠Wash the dishes
    洗洗碗盤,擦擦碗盤,搖鈴來杯茶;三個願望,三個甜吻,我要送給你。喜愛地道英語的我,基本上從孩子出生起,就使用鵝媽媽童謠給孩子磨耳朵。此次授課,希望為孩子留下一份珍貴的陪伴紀念,同時我在授課中為廣大啟蒙媽媽們滲透了語音語調知識。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家有效銜接動畫和繪本閱讀。鵝媽媽童謠是流傳在英國各地的兒歌童謠的總稱。已流行了兩三百年。
  • 【童謠連載講解】鵝媽媽童謠之 Jerry Hall 讓舌尖瘋狂的舌側音/l/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了解書籍詳情「鵝媽媽」是流傳在英國各地兒歌童謠的總稱。這些透過口耳相傳的童謠,每一首迄今都有二、三百年的歷史,總數約有二千多首,內容格外豐富。有應景應時的歌曲、有特別吸引孩子的搖籃歌、有倍受親子歡迎的遊戲學習歌、猜謎歌等等。這些童謠聲韻活潑,用字遣詞自由、生動,內容饒富趣味,每一首都能歷經百年的考驗而不衰,英國人習慣把它當作孩子讀書識字過程中不可缺失的枕邊教材。翹首企盼已久的鵝媽媽童謠終於上架了!全新推出點讀版,用毛毛蟲點讀筆可以直接點讀哦!也可購買不帶點讀筆的套裝,進入連結可以看到。
  • 童謠之畫——小老鼠上燈臺
    新的一年,編輯與主創者陸老師經過反覆商討,最後將主題定為《童謠之畫》,借人們代代口耳相傳的傳統童謠,以生肖為線索,以美工的形式尋找親子互動的美好時光,共融文字之意,生發圖畫萬象。      溫馨提示:爸爸媽媽可以將每次孩子創作的《童謠之畫》編輯成冊,作為孩子成長的紀念。
  • 兒歌童謠|鵝媽媽童謠One two three four
    2,拍手童謠:這首童謠節奏感很強,很適合跟孩子玩拍手童謠。3,替換玩法:吃水果時,替換童謠中的cherry,並且同孩子一起熟悉數字吧。4,視頻:鵝媽媽童謠是流傳在英國各地的兒歌童謠的總稱。已流行了兩三百年。
  • 【童謠連載講解】鵝媽媽童謠經典角色之蛋頭先生 Humpty Dumpty
    我是艾瑪老師
  • 兒歌童謠|鵝媽媽童謠Sally go round the sun
    鵝媽媽童謠是流傳在英國各地的兒歌童謠的總稱。已流行了兩三百年。有著韻律活潑,用字遣詞自由、生動、而且情趣深厚的特點,英國人往往直接把它當作孩子最早的啟蒙教材。         這些兒歌除了深深地埋在了孩子的記憶中,也浸透到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裡。平常人們看到的文學作品,用的典故,幾乎處處可以看到這些兒歌的影子。
  • 小手拉大手助力「三城同創」,武義親子童謠朗誦大賽精彩紛呈
    滴滴   助力「三城同創」   這是開往「童謠大賽」現場的專車   請大家抓緊時間上車   4月13日下午,小手拉大手助力「三城同創」--「垃圾不落地.武義更美麗」親子童謠朗誦大賽決賽在璟園激情呈現,18戶親子家庭攜手童謠作品掀起了全民參與「三城同創」的又一波高潮。
  • 茉莉公益童謠大聯唱 Day 1 || 漲姿勢!一首童謠學會美國五十個州名!想學快來
    茉莉老師帶領的茉莉之聲歡樂親子英文公益學習群的大朋友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習過110首童謠了,其中第十五首是包含美國五十個州州名的童謠「The United States in Alphabetical Order"啦。曲調超級熟悉動聽,而且茉莉老師把美國各州簡介、趣聞、地理概況和歷史發展逐步給大家娓娓道來,很漲姿勢哦。
  • 兒歌童謠|鵝媽媽童謠Diddle, diddle, dumpling
    歐洲很多民族都有Johann的不同變種,當你碰到英國人John、荷蘭人Johan和德國人Johannes的時候,你應該明白其實他們三個是重名的。喜愛地道英語的我,基本上從孩子出生起,就使用鵝媽媽童謠給孩子磨耳朵。此次授課,希望為孩子留下一份珍貴的陪伴紀念,同時我在授課中為廣大啟蒙媽媽們滲透了語音語調知識。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家有效銜接動畫和繪本閱讀。鵝媽媽童謠是流傳在英國各地的兒歌童謠的總稱。已流行了兩三百年。
  • 童謠之畫——小花狗
    編者按:上一年本欄目以舊物為媒材,啟發親子對其進行創意改造。
  • 大語文啟蒙,從唱詩歌、童謠開始
    作者之一梁俊老師完美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給這兩本書的全部文字寫曲、彈奏,帶孩子唱出來,一首一首,像開了個漢字音樂會,讓人大開「耳」界。梁俊老師是誰?說他的作品《苔》,你可能就有印象了。2018年的經典詠流傳節目上,「支教老師帶大山裡的孩子合唱《苔》」的消息一夜刷屏,3日播放量過7000萬。「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孩子們中迅速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