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19世紀印象派藝術史改編成一部印象派英雄史,將每個畫家看成漫威英雄,那麼鋼鐵俠的角色非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莫屬了。
想要了解這位印象派大師,我們肯定要先了解一下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印象主義是充滿敵意的保守評論家在1874年所用的詞彙,來評論「藝術家無名協會」舉辦的首次展覽。之所以會用「印象」命名,是因為這位評論家與當時的一部分公眾一樣,認為這些作品潦草無比,給人的感覺僅僅只是「印象」,遠非最終完成的作品。
而我們把馬奈比作託尼·斯塔克,不僅因為他們有著相似的出身背景,更因為他們都是有胸懷和才情的人。
馬奈和大部分畫家的經歷都大不相同,他既不出身貧寒,僅僅為了生計而畫畫,又不來自繪畫世家,從小就接受藝術的薰陶。他的父親出身於律政世家,是法國內務部首席司法官,母親則來自外交官家庭,她的教父是瑞典國王。所以說,馬奈不僅是普通的高富帥,更是有著顯赫出身的社會名流。自幼家境良好的他養成了十足的紳士做派,經常衣著時尚地出現在各色咖啡館、妓院和劇場,是眾多女性青睞追逐的對象。這樣的設定是不是和我們的鋼鐵俠頗為相似?
雖然馬奈沒有子承父業,但父親最終也沒有強硬地幹涉他,反而對他進行了資助。他到託馬斯·庫遲爾的畫室學習繪畫,受到了嚴格的基本功訓練,還遊歷歐洲各地培養藝術修養,小編認為西班牙對他產生的影響最大。他年輕時受到的繪畫教育為以後的藝術事業打下了牢固的基礎,而他的家世多少也為他今後的成名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進作用,畢竟作為高富帥的馬奈已經贏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
要當好藝術圈的鋼鐵俠,只有錢畫畫是不夠的,還得要有一顆拯救他人的心,而馬奈就是一個常常為他人著想的好人。
馬奈的朋友很多,這幅《杜伊勒裡花園音樂會》(La Musique aux Tuileries)據說就是根據自己的朋友為原型創作的。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表達當時馬奈創作這幅時的心情:「不要問我的朋友有多多,你是數也數不清」。
馬奈,《杜伊勒裡花園音樂會》, 1862 (油畫 英國國家美術館)
一提到畫家、藝術家,大家肯定會將他們與性格古怪、偏執聯繫在一起,比如梵谷、卡拉瓦喬。但馬奈是個幽默、開朗的「好好先生」。藝術界有有錢人,也有沒錢的人,與馬奈的名字有隻一個字母之差的莫奈(Claude Monet),和馬奈的出身有著天壤之別。有段時間莫奈過的很杯具,經常向馬奈開口借錢。「借錢」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因為莫奈基本上沒還過。馬奈也從沒向莫奈討過債,還為莫奈一家人畫過全家福。總之就是一句話——有錢,任性!
除了朋友間的「小愛」,馬奈還是很有「大愛」的一個人。他崇尚自由,參加過革命暴動,國民自衛軍,同情巴黎公社起義,還被選為公社藝術家聯盟委員。這種在社會和藝術領域中對自由的追求,可以說跟託尼·斯塔克是如出一轍。
馬奈的才華是不可否認的,要不然也不會撐得起「印象派之父」的頭銜。他雖然不是以畫裸女著稱,卻是因為畫裸女而走紅的。奠定他「印象派之父」地位的兩幅畫都是裸女畫,一幅是《草地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另一幅是《奧林匹亞》(Olympia)。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1863 (油畫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馬奈,《奧林匹亞》, 1863 (油畫 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有人會問畫裸女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之前很多畫家都畫過裸女,比如拉斐爾、魯本斯等等繪畫大師。馬奈的這兩幅裸女畫與傳統的裸女畫主要有三點不同,也正是這三點,解構了古典主義的繪畫傳統。
首先,馬奈用大量的白色表達她們的身體,陰影直接用了棕色,兩者之間沒有自然的過渡和暈染。要知道文藝復興之後的人體繪畫,都在追求儘可能完整展示人體的圓潤和曼妙,這種反傳統的繪畫行為對於當時的藝術界來說是一種解構和衝擊。將《草地上的午餐》和《田園合奏》(The Pastoral Concert),《奧林匹亞》和《烏爾比諾的維納斯》(Venere di Urbino)放在一起,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這一點。
喬爾喬內/提香,《田園合奏》, 1511 (油畫 法國巴黎羅浮宮)
提香,《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1538 (油畫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所謂的透視法、近視法、遠近對比的黃金比例,在馬奈這裡通通被打破。《草地上的午餐》中遠處池塘中的女子,如果按照正常的透視關係,她應該是猶如巨人般大小。
看到這裡大家千萬不要認為馬奈的畫功不行、透視法沒學好,我們已經介紹過他師從庫遲爾,受到了良好的繪畫教育,而且他畫傳統油畫非常出色。但是任何一個先驅都是不滿足於現狀的,馬奈想要更多,他想要挑戰人們的底線。其實最大限度的底線突破,便是裸女的人物本身。
在馬奈之前,繪畫中的裸女嚴格意義上來講都不是人。不是人是什麼呢?我們來看巴洛克早期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一些作品:《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Raub der Töchter des Leukippos)、《三美神》(Las tres Gracias)和《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馬賽》(Cycle de Marie de Médicis)。
魯本斯,《強劫留西帕斯的女兒》, 1617 (油畫 德國慕尼黑老繪畫陳列館)
魯本斯,《三美神》, 1635 (油畫 西班牙馬德裡普拉多美術館)
魯本斯,《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馬賽》, 1625 (油畫 法國巴黎羅浮宮)
這些繪畫中的裸女都是神話中的人物,是神仙而並不是現實女性。而《草地上的午餐》中的裸女是一個將衣服散落一旁的凡人,《奧林匹亞》中畫的直接就是妓女。馬奈的《奧林匹亞》在展出後,被無數觀眾謾罵。據歷史記載,有人向畫中的妓女吐口水,有人罵她的無禮,有人說她的身體像男人。奧林匹亞的左手擋住了當時大部分畫家不會選擇遮掩、哪怕遮掩也會選用絲綢遮掩的女性關鍵部位。這些似乎在宣誓某種主權的做法讓觀眾非常憤怒,他們認為這個女人冒犯了觀眾,不知羞恥。旁邊的黑人僕人在給她送花,她穿著鞋子躺在床上,腳下還有一隻黑貓。有藝術史學家評論「pussy—貓咪」在英文當中是與女性的關鍵部位同音。
如果說鋼鐵俠在漫畫或電影中因拯救人類而贏得了無數粉絲,那馬奈打破傳統的做法,受到了整個印象派的追捧和崇拜。他的畫雖然並不是完全意義上印象主義,可是他仍然被推上了「印象派之父」的高度,因為他是打破傳統古典、引領時代新風尚的先驅。
下期預告:德加——19世紀的「浪」
「曲直藝術」
我們的團隊致力於將國際藝術、中國藝術向大眾傳播。
郵箱:
info@QuArtAssocia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