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2020-12-27 黃門左侍郎

韓國過春節與我國不同步,白紙寫春聯,本來的喜慶被他們玩壞了!韓國春節為何選「立春」?他們沒學錯,我國古代春節就這麼過!廢除漢字50年,韓國人過春節寫春聯,為何依然用漢字?

受華夏文明的影響,東南亞諸國,也都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中國人的春節是農曆除夕開始的,貼春聯、放鞭炮、穿新衣、走親戚,好不熱鬧喜慶。與我們相鄰的韓國,至今也保留了過春節的習俗,只是,他們的春節並不是農曆除夕,而是選擇在「立春」這天。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就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與現代人重視的新春節點不同,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正月初一,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迎春和農耕慶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所以,韓國人漢立春當作春節過,並不是他們的發明,只是沿用了古代中國的傳統過法而已。

韓國人過春節源於何時?春節期間都有什麼習俗與講究呢?韓國春節,又稱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曆年的意思。韓國春節是韓國的傳統佳節,傳統上又稱「元旦」、「元日」、「歲首」。

韓國受華夏文明的影響很深,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天幹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2005年「雞」年,韓國人稱之為「乙酉年」,2006年「狗」年,韓國人稱之為「丙戌年」,2013年稱農曆癸巳年。

同中國人一樣,韓國人也講究回家過年,春節期間,韓國人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中國人很喜歡熱鬧,春節期間街上到處是人,十分熱鬧。而韓國人過春節比較安靜,商店也都紛紛關門休業,街上十分冷清。

過春節時,長輩也給晚輩壓歲錢,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紅色的信封包成「紅包」,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不僅僅是壓歲錢是白紙包,就連迎新的春節對聯,也是寫在白紙上的。滿大街的白紙黑字,喜慶氣氛一下子讓韓國人給玩成黑色幽默了!

雖然現在韓國廢除漢字已近50年,韓文得到很好普及,但是,迎新的春聯,仍由漢字書寫。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只有漢字的形式之美,與對聯的內容之美相互配合,才能展示奉春聯之美。韓國春聯的內容,最多見的是「立春大吉」「建陽多慶」「國泰民安」等,表達了對於家人安康、國家穩定的祝福。其中,「建陽多慶」意為期待陽光燦爛的日子增加,福慶不絕。

韓國過春節,也是緬懷先賢、祭祀祖先之日。另外,韓國人在春節還有吃「五辛菜」的習俗。五辛菜一般指的是韭菜、山蒜、水芹菜等五種味道較重的蔬菜。立春吃五辛菜,有兼備儒家五德和身體健康的寓意。

韓國人過春節的習俗由來已久,據說從新羅時代起,韓國人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韓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卻被日本人給生生斬斷了。日佔時期的韓國,過春節是被嚴格禁止的,這是為了從文化上割裂韓國與中國的關係。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

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在韓國民眾的生活中。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時間就是中國傳統春節的「立春」日。韓國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足見他們對春節的重視與依戀。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越南和中國一樣過春節,廢除漢字後,越南人的春聯怎麼寫?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同中國一樣,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曆12月中旬就開始辦年貨準備過年。越南的春節元素中,鮮花、年粽、春聯與爆竹已成為標配。
  • 韓國廢除漢字後,過年用什麼寫對聯?
    春節時,一定要貼春聯,中國是這樣,韓國也是這樣。但是,韓國已廢除了漢字,他們怎麼寫對聯呢?
  • 春節奇聞:越南廢除了漢字後,越南人又是如何去寫春聯呢?
    歡樂度鼠年,齊心抗肺炎,洗手戴口罩,健康過春節,因最近疫情嚴重,梵同學希望所有朋友都可以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度過這個春節。「宅」家過年!圖為百年前越南人過年寫漢字春聯。與中國人過春節類似,越南人在春節期間也會置辦好年貨,在除夕夜當天齊聚一堂,團團圓圓過大年,當然,越南人為了表達辭舊迎新,也不會忘記貼春聯掛年畫的習俗,越南對此有這樣的描述「每逢桃花開,總見老學研。鬧市人群間,磨墨擺紅紙。眾人聘代筆,異口贊才華。
  • 韓國廢除漢字,春聯是用韓文寫,國人看到成品後都笑了
    歷史上,漢字也曾為中國歷代王朝服務,助其強盛。也正因為如此,漢字作為東亞文化圈的基石,一度風靡多國。「中國文化」影響韓國多年,漢字一度是韓國的主要語言。地域文化圈是指語言相同,風土人情相近的地區。因為古代中國的強大,漢字曾經發揮過這樣的作用,流行於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
  • 韓國廢除漢字達50年,過年用什麼字書寫對聯?為何都是白紙黑字?
    但是,漢字作為一種文化的符號、載體,影響的卻不僅僅是華夏兒女,也輻射到了周邊小國,形成了歷史悠久的「漢字文化圈」。 其中,韓國受到的影響最深,也最久遠。眾所周知,韓國進入近代後,頒布了廢除漢字的法律。 那麼,今天韓國用什麼字書寫對聯呢?韓國對待漢字,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
    韓國人的民族情緒特別複雜,當了上千年的藩屬國,又被日本佔領了那麼多年,韓國人急於擺脫身上的「烙印」,急於樹立民族自信。對於廢除漢字韓國人自然是非常支持的!漢字廢除了,麻煩來了!去漢字化導致的第一大問題就是沒有學過漢字的韓國人的面對那些用漢字寫的歷史古籍是一點都看不懂。韓國最愛吹鼓其歷史,但現在搞得歷史資料古籍都看的一知半解,非常諷刺!韓文還有一大問題就是表意差,閱讀效率低。舉個例子:
  • 越南也過春節?春運百萬「摩託大軍」,當地人用漢字祭祖貼春聯
    自從公元前111年開始,越南就已經成了中國封建王朝所管轄的地區,在宋朝以前甚至還是一個郡縣而已,當時的越南人也被叫做「交趾人」。現在的越南很多文化依然來自中國,其中春節也流傳下來,當地人也十分重視春節這個節日。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廢除漢字以來,漢字的使用越來越少。  但韓國的古代行政制度、科教文衛等等,來自於中華文化的傳承,韓國古籍是由漢字書寫。研究韓國古代歷史就必須讀懂這些用漢字書寫的古籍。韓國老祖宗用漢字留下的遺產,韓國人不得不享用的。
  • 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你還記得幾年前,韓國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節"作為世界遺產地而搶佔了中國的先機嗎?"很久以前,韓國也用漢字寫字,但到目前為止,漢字基本上被韓國人廢除了。韓國現在使用自己的文字!那麼,韓國身份證為什麼要用中文寫呢?韓國廢除漢字72年在韓國殖民之後,在他們的強大推動下,韓國掀起了一波"脫漢運動"的浪潮。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時代已經變了,恢復漢字可能是那些廢除漢字國家的一個好的選項,不過以現在的東亞局勢,全面恢復還不是很樂觀。但是隨著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漢字的影響力會更加強大,對比過往,只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我們國家在高中以內都學習英語?很多專業考試英語都必須要過?因為文字的重要性只是體現在適用範圍內,當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達到別國趨之若鶩的時候,相信漢語還會重新站立世界之巔!
  • 越南廢止漢字75年,當地春節寫春聯該怎麼寫?看到成品國人都笑了
    歷史上,越南,日本和韓國朝鮮都受到過漢文化的影響,長久以來更是將漢字作為官方書寫字體來記錄史實,所以這些國家出土古代漢字的書籍和碑文都並不奇怪。但在20世紀左右這些國家紛紛廢止漢字,開始發展自己的語言,雖然同意享有想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但多數都專屬於自己國家的語言,就比如越南這個國家。
  • 越南廢除漢字後,推行拉丁字母化,那他們用什麼文字寫春聯?
    直到公元九百六十八年,一個叫丁部領的人才帶領這片地區真正脫離了華夏的管轄,但很快又以藩國的形式依附於華夏存在,直到一八八五年滿清被迫放棄這個藩國,自此,這片一直受漢文化教化使用漢字的地區開始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蝕,其語言文字也開始受到殖民影響,最終在四五年徹底廢除漢字改為推行拉丁字母化。
  • 韓國廢除漢字以後,當地春聯該怎麼寫?和中國春聯已經有很大不同
    而我們國家漢字,則是一個全球使用時間最長並且沒有經歷過斷層的文字,漢字的歷史擁有著6000多年的時間,長久以來都是漢語的記錄符號,為中國的文化奠基了堅實的基礎,也因此中國如今才會有著這麼完整的文字存在。也是相對的,因為漢字的發明,中國從古代以來就是強國之一,也因此將漢語的影響力傳播到了全世界,甚至建設了一個文化圈,那就是東亞文化圈。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很多網友好奇,同為深受漢字影響的東亞文化圈成員,韓國為何不能像鄰國日本一樣,完全接受漢字,而是非要繼朝鮮、越南之後,完全摒棄了從漢武帝東徵開始使用至今的漢字呢?現在的日語裡至今保留著近2000個漢字,由於漢字對日本文化影響太深,乃至於在日本假名創製以後,日文中仍無法排斥漢字,假借漢字仍與假名混合使用。 歷史上,日本雖有人也倡議廢除漢字,但一直未能實現,反對聲浪太大。二戰以後,日本政府頒布的《當用漢字表》中漢語字數為1850個。1981年,日本政府又頒布《常用漢字表》,字數增至1945個。
  • 韓國人花了近70年努力廢除漢字,要求恢復漢字的呼聲卻越來越高
    這其中就包括漢字,漢字憑藉著極高的欣賞價值和實用性。從古代的時候,就已經飄洋過海流傳到韓國了,並且在韓國發芽生根,茁壯成長。 可是,自從韓國成立以後,韓國人就花了將近70年的時間一直在鍥而不捨的努力廢除國內漢字,本來以為可以藉此實現進步,卻沒想到引發了一系列問題,以至於不少人都後悔廢除漢字。
  • 廢除漢字幾十年後,現在的韓國人又是如何看待漢字的?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自不必多言,但1970年韓國時任總統樸正熙,為本弘揚韓國固有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全面實行「韓文專用」,下令廢除中小學的漢字教學,中小學的國語教科書一律使用韓文。  這一政令雖然只推行了三五年,但影響很大,這也是時至今日,我們在韓國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頭都很少見到漢字的主要原因。
  • 除了我國,還有哪些國家貼春聯?不會寫漢字,他們如何寫春聯?
    春聯,是春節時候貼在自家門口的對聯,而貼春聯是為了增加節日氣氛,辭舊迎新。春聯對仗工整,簡潔精巧,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貼春聯,除了是我國的傳統民俗,在其他曾以漢字為主要文化的國家,也會有貼春聯的習俗。春聯,起源於桃符。而新年貼春聯這樣的一個習俗,起源於宋朝。
  • 越南人不使用漢字後,過春節時春聯上怎麼寫?
    而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春節無疑是最受大家重視的。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回到自己的 家鄉和親人團聚。春節也意味著一家的團團圓圓。目前在世界上也不是只有我們國家是過春節的。中國在歷史的發展中對周邊的國家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比如我國的鄰居越南。在歷史上的一些朝代,越南是屬於中國管轄的領土。越南發展到如今依舊和原我們中國一樣保持著過春節的習俗。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韓國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文字,所謂韓文,其實只是漢字的一種拼音,或者說是一種基於漢字的地方話。它既順應了韓國的民意,民眾想要提高自信,又可以在短時間內派上用場,甚至是方便了韓國人的生活。畢竟,韓國人原來還需要寫字,以後就只需要寫拼音就可以了。讓韓國人感到可惜的是,拼音到底不是文字。
  • 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
    說到越南,每個人都很熟悉,越南在過去幾年中發展相當不錯,通過發展旅遊業,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越南旅遊,越南的大多數旅遊業都依靠中國遊客,而且許多中國遊客尤其喜歡去越南旅遊,旅遊業的發展也為越南的經濟和就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越南不用漢字74年,春節改用拉丁文寫對聯,國人讀後不禁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