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密在我國幾近失傳,將日本和尚冊立為真言宗八祖

2021-01-08 呂航

唐代長安城有108坊(街區),南城的新昌坊有一座古剎名青龍寺,是前朝隋文帝敕建的靈感寺易名而來的,由三朝帝師慧果大師住持。

慧果大師何許人也?是陳凱歌電影《妖貓傳》中那個長睫毛帥帥的日本小和尚的老師啊!

年輕的日本僧侶空海法師,和白居易一起參與完妖貓故事後,回到日本就開創了真言宗,成為真言宗的開山鼻祖。那遠在大唐長安的青龍寺就成了日本真言宗的祖庭,在日本僧人的心目中不啻於中國的那爛陀寺,具有崇高的地位。

後來,該寺被改為皇家園林。當代詩畫大家王維的作品,描摹了這個園林,被蘇軾賞鑑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個地方,如今是青龍寺遺址博物館。

神秘的唐代密宗,簡稱唐密,現在據說已經失傳。但在當時密教正處於全盛時期。

佛教密宗起源於天竺(古印度),公元230年,比丘(即和尚)竺律炎翻譯的名為《摩登伽經》的教典,介紹了星宿崇拜和祭祀儀軌,還包含了六種陀羅尼(咒語),有早期婆羅門教的色彩。到了公元七世紀,這麼學說發展為自成體系的佛學經典和哲學理論,是為密宗。

八世紀,密宗傳入中國。並在唐代時進一步發展,成為教理深奧、儀軌複雜,菩薩、明王、諸天等神佛種類繁多的教義。為直觀地、簡明扼要地闡釋密宗,長安青龍寺的慧果大師繪製了兩界曼陀羅圖像,分別講解胎藏界的《大日經》和金剛界的《金剛頂經》。

長安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也是漢傳佛教的聖地。日本遣唐學問僧空海一到長安就遍訪高僧﹐先在醴泉寺向留學過印度那爛陀寺的法師般若三藏學習梵語,成為史上第一個能看懂梵文的東洋人。然後在入唐後的第二年,投在青龍寺惠果法師門下。

與電影中表現的,空海一次次吃閉門羹不同。慧果大師慧眼識珠,與空海法師一見如故。史載,慧果大師說,「吾待汝久,來何遲矣。生期向闋,精勤早受。」(另一版本說,「我先知汝來,相待久矣。今日相見,大好大好。報命欲盡,付法無人。必須速辦花香,可入灌頂壇。」)

大意是,我等你好久了,早知道你要來。我時日無多了,需要傳法給後人。你來了,正好抓緊灌頂。可見,高僧都開了天眼的,自己的親弟子即便遠隔重洋也有緣等到他!

慧果大師弟子眾多,門下多達千餘人。但只有空海在內的六人接受了灌頂,其他五人都經十多年的苦修,只有空海是初來乍到,並僅用三個月便獲成就,取得「傳法阿闍梨」之位。當時,而受胎藏和金剛兩界灌頂的只有空海、義明兩位法師,後來義明法師早逝,所以慧果大師的衣缽傳人唯有空海一人了。

空海法師是日本平安時代的高僧(774——835年),出生於日本讚岐國多度郡(今香川縣善通寺市)的名門望族,父親是官吏。舅父是皇子的老師,見其聰慧,就教他學習儒家經典等。並在他14歲時(788年),把他帶到新都長岡京(即京都府向日市)。

18歲時,他得以進入「大學寮」明經科(類似幹部培訓學院),學習《書經》、《詩經》、《左傳》等儒家漢典,準備學而優則仕,步入仕途。但一個偶然機會,他跟從一名出家師父學到了「虛空藏菩薩求聞持法」,深感豁然開朗,智慧頓增,於是一心向佛。

其實,空海法師早在兒童時期,就表現出不同常人的善根。五六歲時,曾夢見佛坐蓮花,就無師自通地根據夢中經驗,自己泥塑佛像、石砌佛塔,雖然那時還說不出子午卯有。19歲,他終於放棄了已讀一年的大學學業,雲遊四國地區的名山大川。以半僧半俗的身份,廣閱佛典,精進修行。一年後下山時,他已經脫胎換骨,其學養、見識和體驗為佛門所稱道。

795年,21歲的空海在奈良東大寺戒壇院受戒,正式出家成為僧侶。九年後(804年),求知若渴的他,自費跟隨日本第17次遣唐使來到中國。

當時,他們分乘5艘木船,遭遇颱風而被衝散,只剩兩艘船歷時三個月分別抵達福建和浙江。福州地方官府以為他們是海盜倭寇,對其嚴加審訊。遣唐使致書福州刺史說明情況,但因漢字書法粗劣,漢語詞不達意,反而加重官府的懷疑。幸好,年輕的空海漢文、書法俱佳,於是由他代筆再寫申訴狀。

最終,以其秀逸的書法、通達的文筆獲得地方長官的信任,上報長安。空海一行,才獲準前往長安。

空海憑其才能和悟性,被惠果大師收為關門弟子。

公元805年(貞元二十一年),入門僅三個月的空海在青龍寺東塔院入灌頂壇。六月受胎藏界灌頂,七月受金剛界曼陀羅法灌頂,八月受密教最高位阿闍黎之灌頂。自號「遍照金剛」,冊立為大日如來真言宗第八祖。

同年12月,惠果大師(743年-805年)圓寂。翌年正月舉行法事,長安城內名家雲集。而碑文的撰寫,眾人卻推來自日本的僧人空海。他為恩師寫就的「大唐神都青龍寺故三朝國師灌頂阿闍梨惠果和尚之碑」的碑文,洋洋灑灑近兩千字,展現了高超的書法和文學造詣。遺憾的是在中國已亡佚,所幸空海自己備存了一份抄本,帶回日本後編入《遍照發揮性靈集》。

臨終前,惠果大師將平生所學——聖數、佛畫、法具、曼荼羅等傾囊相授,大量的文物典籍都交付空海,囑咐他儘早回國,留下「早歸鄉國,流布密教於天下,造福民眾,則四海安泰,萬民歡樂」的遺言。

原本打算在大唐駐蹕二十年的空海,實際上只逗留了兩年,遵從師命於806年十月隨遣唐使回國。返程前,他抓緊時間雲遊四方,很多寺院留有空海法師的軼事,蘇州古剎寒山寺至今還供奉著空海銅像。

也許是佛祖冥冥中的加持佑護,也許是慧果大師法眼的智慧觀待,就在空海離開大唐三十年後,唐武宗實施打擊佛教措施,史稱「武宗滅佛「。因其年號為會昌,又稱為」會昌法難「。空海法師帶走的大量文物,得以倖免於難,大多成為日本的國寶,對日本佛教和文化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經此浩劫,唐密即在中國漢地徹底消失了。但由於秉承其衣缽的空海的傳承和發展,唐密在東瀛日本得以發揚光大,稱為東密。

密教傳承自大日如來,所以日本國名被世人附會,闡釋為「大日之本國」。

十二世紀,日本密教發展就達到巔峰時期。注重實用,開始修法用於現實生活,修築教壇,開展治病、除災等法術。

十三世紀,蒙古帝國鐵騎橫掃歐亞。蘇丹被殺死,哈裡發被趕跑,凱撒在瑟瑟發抖,大宋皇帝被掠到苦寒之地坐井觀天……但一個彈丸島國卻表現出頑強的韌性。

忽必烈要求日本稱臣納貢,被斷然拒絕。南宋陷落,日本舉國縞素。

不可一世的大汗不能容忍,決定發兵碾壓。蒙、漢、高麗三族聯軍對戰幕府,以兵力、戰術、武器的絕對優勢,三年發動了兩次進攻,皆遭蹊蹺狂風,莫名其妙地戰敗。日本,成為蒙古唯一發兵徵討卻沒能徵服的國家!

任人打扮且好大喜功的《元史,日本傳》記載,"冬十月,入其國,敗之,而官軍不整,又矢盡,惟擄掠四境而歸"。沒提颱風,而且是勝利的記載,將領們還獲得了獎賞。

兩百年後,朝鮮史書《高麗史,金方慶傳》提及,元軍遭遇颱風,損失慘重。但現代氣象學考據,1274年,並不是西日本的颱風季節,蒙元大軍不太可能遭受颱風。且元史和日本史書,也都沒有記載颱風。

這場戰爭的結果,十分莫名其妙。

相傳,每當精銳武士團正面迎敵,龜山上皇巡迴各大寺廟神社,進行降服祈禱。日本將密教作為戰場上打敗敵人的利器,堅信忽必烈的慘敗是密教修法顯靈。

「神風」一詞成為奇詭歷史糟點。

關於空海法師回日本後的經歷,請點擊閱讀:失傳千年的唐代密宗,是誰在日本發揚光大為東密

本文參閱資料:《唐密弘法大師(空海)全集》

作者相關文章: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鑑真六次偷渡日本,因被這句打動

弘法大師從未離開,入定1200年,弟子每日兩次供養

唐代房子有多美,日本寺院看唐風建築,尋找從前影只

日本佛教最高象徵京都比叡山,創辦宗師為漢獻帝後人

失傳千年的唐代密宗,是誰在日本發揚光大為東密

相關焦點

  • 真言宗綱要(一)
    點擊「唐密」帶你進入真言密教世界諸位大德您好,本次所錄入的《真言宗綱要》為黃繩曾居士據日本真言宗豐山派宗務所昭和四十五年三版本所述
  • 古代史:天台密法在大唐與日本之間的輪迴
    惠果大師看其業成,便囑他再回開封大相國寺,他告訴空海,全部天台宗真言經書,均藏於大相國寺,他讓空海依惠仁大師,將其所修持的天台秘法與天台教義融會貫通,在知與行上共獲圓滿。空海大喜,隨叩別惠果大師,再往汴州大相國寺而來。此時空海已名聲大振,特別在長安修學秘法其間,曾跟隨惠果大師謁見皇上,在唐宮壁上書五行,以五體具備,氣勢飄逸的書法,大得大唐百官的讚嘆,且被唐文宗李昂御賜為「五羊和尚」。
  • 日本和尚,為什麼很難做到六根清淨?日本和尚之風流由來已久
    今天,我們來講講日本和尚的風流。  新興真言宗的空海和尚素來持戒,他要求跟隨自己修行的弟子必須要進入山林中,遠離凡俗世界,並禁止接觸女性。然而,此時的日本佛教中已滿含酒色財氣,且禁慾並不是日本發展的主基調。在這種情況下,讓日本僧人進行持戒無疑是天方夜譚。  日本人接納外來文化的方式是這樣的,先是將外來文化不論糟粕精華吸收過來,然後再根據日本人的人性進行改造。
  • 唐代的空海大師日本人說現在還活著,到底是怎麼回事
    日本平安時代前期名僧,日本佛教真言宗(又稱東密)開山祖師,空海15歲學《論語》等漢文書籍,18歲入大學。後來思想逐漸傾向於佛教,24歲著《三教指歸》,敘述他的宗教體驗和一心向佛的思想。這部書是他出家的宣言。他接觸密宗後,開始念誦《大日經》。
  • 千年密法重回祖庭 寬旭法師再續真言
    漢密曾傳至日本,形成真言宗影響至今,但卻在中國失傳了千年。2016年5月,唐密祖庭青龍寺住持、大興善寺方丈寬旭法師東渡日本,成功接續法脈,使千年密法重回祖庭。「我自從到青龍寺就發願學習密法、回傳中華」,在「近現代中國密宗文化學術座談會」上,寬旭法師娓娓道來迎回漢傳密宗的因緣。
  • 佛教:「日本醫學之祖」鑑真,遠渡東瀛,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
    我國古代民僧鑑真到達日本之後,受到了日本各界的熱烈歡迎。宰相、右大臣、大納言等官員百餘人都前來禮拜問訊。日皇派特使吉備真備前來會見,宣讀詔書對鑑真表示慰勞,並請他就東大寺設壇傳戒。天皇並因此特授鑑真為「傳燈大法師」。
  • 天臺宗三十一祖 靈峰智旭大師
    天臺宗三十一祖 靈峰智旭大師(之一) 慨嘆律學墮廢,繆誤甚多,師曰:「人知宗者佛心,教者佛說,不知戒者佛身也。倘身既不存,心將安寄?語將安宣?」 他以弘揚律學為己任,既述《毗尼集要》,又注《梵網經》,拈香禮佛,以決所宗。作四鬮問佛,一曰宗賢首,二曰宗天臺,三曰宗慈恩,四言宗自立。結果拈得是「天臺宗」鬮。從此,師對天臺教觀進行了一系列的系統研究,但他自稱「私淑臺宗,不敢冒承法嗣,究心臺部,不肯為臺宗子孫。」
  • 這件在中國失傳千年卻被日本視為瑰寶的樂器終於回來了
    如今,尺八已在中國失傳,然而在日本影視和動漫,諸如《大奧》《火影忍者》《犬夜叉》卻常能見到尺八的身影。(LOL中亞索吹的曲子:《鹿之遠音》)尺八就是長度為一尺八寸的吹奏樂器,音色蒼涼廣闊。(著漢服的尺八傳習人行者 妙德)可是到了南宋,尺八的地位大不如前,幾乎面臨失傳的邊緣。但在機緣巧合之下,尺八被一位名叫覺心的日本和尚聽到,其溫潤悽美、意境悠遠的聲音震撼了覺心和尚。
  • 可怕一向宗:日本遍地是「酒肉穿腸過,魔在心中坐」的和尚、信徒
    可是,卻有一派和尚不僅喝酒吃肉娶老婆,還殺人放火搶土地,那就是日本戰國的一向宗。他們真的是出家人嗎?日本佛教支流眾多,但大都在發展中變質日本作為島國,在古代航海技術不發達的條件下,外界是很難到達的,因而文化發展較為緩慢,主要是隋唐時期才與外界加強溝通、學習,特別是從唐朝學習到了許多文化、技術,其中佛教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 典藏專輯 真言足跡:日本、中國、臺灣的空海大師
    關於唐代密宗的金剛界傳承,據唐釋海雲所撰《兩部付法次第記》載:「……今至大唐喜遇此教,遂請無畏三藏求授大毘盧遮那大教晅為師資傳授二本教三藏金剛智阿闍梨,又將此金剛界大教王付大興善寺三藏不空智阿闍梨,三藏不空智和尚又以此法付囑含光阿闍梨等弟子五人:一含光阿闍梨、二大興善寺惠朗阿闍梨、三青龍寺曇貞阿闍梨、四保壽寺覺超阿闍梨、五青龍寺東塔院惠果阿闍梨……」此時的空海,便是前往青龍寺拜會東塔院的惠果阿闍梨。
  • 天地會創始人為長林寺開山僧萬五道宗
    關於道宗的籍貫問題, 按盧若騰 《贈達宗上人》 詩序, 稱他是 「建安伯春宇萬公之弟」《臺灣外記》作「萬禮小功弟」 。據此, 道宗當為平和館溪小溪人。「萬禮從小被官膠張子可收養, 移居官限。張子可遠祖本系雲霄 西林村張姓, 明初人贅官破廖家, 繁衍至子可, 為官破張 氏八世祖。道宗圓寂後, 骨灰曾分葬多處, 主墓在雲霄下 文林太師墓前。
  • 黑彌撒 和 真言宗利川流
    「我於是明白了:基督教會因偽善而繁榮昌盛,而人的天性必將得到釋放。」從他早年的那段時間開始,他的路就已經明確了。最終,在1966年四月的最後一天晚上—— 巫師節,一個對巫術信仰者來說最重要的節日——LaVey按照古代劊子手的傳統為自己削髮,並宣告了撒旦教會的成立,他早已認識到建立一個能夠重拾人們身體欲望並藉此慶祝的教會的必要性。
  • 日本和尚:娶妻吃肉,繼承家業
    而女性對理想中的美男的要求也從以往的公司的高級會社職員,醫生,銀行職員,拓展到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在日本世俗化相當徹底的佛寺和尚,僧侶及住持。機智的一休與金閣寺將軍的故事非常著名,如果閱讀日本古典文學,貴族無論男女,都很喜歡用出家向佛來逃避世事紛擾,典型的如源氏物語的明石入道,朱雀院和六條妃子等,誇張的說幾乎所有人物都會出家或者以皈依為故事終結。
  • 法相宗曼陀羅
    中央為傳出法相唯識學的祖師——彌勒菩薩,他頭戴寶冠,身穿纓絡綴飾,持法杖。這種形象不似一般置於漢傳寺院山門的彌勒佛,漢傳的是一位胖胖的老和尚坐在天王殿中,笑面迎人,此造形為宋代布袋和尚,一直由明清沿用至今。而天冠彌勒的造形,卻在與鎌倉時代相隔數百年,與大和國平城京相距數千裡的清初西藏出現。
  • 龍門永漢鎮一群農村阿伯重整旗鼓 舞起幾近失傳貔貅舞
    ▲沙和尚做出挖坑、喝水的動作,寓意為民眾找到乾淨水源。不一會兒,一隻「小猴」跑出來,與「大頭佛」嬉鬧起來,趁著「小猴」不注意,「大頭佛」還將「小猴」的香包藏了起來。「小猴」發現後,向「大頭佛」討要香包,「大頭佛」不肯給。最後「小猴」想方設法拿回來。「大頭佛」與「小猴」爭搶其香包,「小猴」躲進了貔貅的肚子裡,但還是被「大頭佛」找了出來,他們在空地上嬉鬧玩耍,很是喜慶……原來,類似獅子的動物是貔貅,大頭佛是沙和尚,小猴就是孫悟空。
  •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大師教誡:生死事大,老實念佛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圓寂日|大師教誡:生死事大,老實念佛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明代高僧,淨土宗第八代祖師。法名袾宏,字佛慧,自號蓮池。俗家姓沈,杭州人,因久居杭州雲棲寺,又稱雲棲大師,與紫柏真可大師、憨山德清大師、藕益智旭大師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 「祖」和「宗」分別指啥?祖宗十九代又是啥
    商朝滅亡以後,周朝幾乎繼承了大量的商朝傳統,但是把商朝殺人殉葬的習俗給取消了,周朝的周公甚至還制定了一部分叫做《周禮》的規範,這個規範中,將祭祀祖先視為周朝人都必須履行的義務,這裡的周朝人包括天子與百姓。而這個傳統,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延續到現在,比如時至今日,在我國的南方很多地區,依舊存在著祭祖的行為,這些,都是祖先崇拜的折射。
  • 日本和尚到底有多幸福
    本來不過是一出偶像派愛情喜劇,但因男主角是位和尚,契合了時下日本「婚活」(相親活動)的人氣動向,因此,《朝九晚五》一經推出就起了極大反響,成為了瞄著和尚的女性們的模擬學習劇。這部電視劇之所以受到追捧,主要原因是男主人公是一位披著袈裟的英俊寺院繼承人(日本寺院一般是子承父業為多),這些「毀三觀」和尚形象,契合了日本女性追「坊主」(和尚的別稱)熱的擇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