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蘇軾的月亮,李白的酒,都在這隻水晶聽雪杯裡,每一隻都是孤品

2020-12-25 網易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

  千年前的雪落在詩人的院子裡,月光皎潔,珠玉般灑落一地,落在花枝化成雪,落在杯裡成了詩。

  

  對風雅的古人來說, 一隻上好的水晶杯,是可遇不可求的禮物。

  色白如泉,清明而瑩。於茶是「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茶湯如琥珀般清亮,盈盈一握,茶色流動,如 雪中看月 ,竟分不清是茶光還是月光。

  

  於酒是 「葡萄美酒夜光杯 」。 夜色撩人,酒光閃爍,指尖纏綿,如 霧中看花 ,酒不醉人,人竟先醉。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盞水晶杯,來自藝姐私藏的中式美學器物品牌——【祿源】。

  在保障沒有任何雜裂及其他損耗的情況下, 每個水晶杯都要用到一整塊熔煉水晶, 才得出一隻杯模。


  水晶是一種稀有礦物,在地下歷經萬年高溫高壓下結晶而成。瑩如水,堅如玉的質地,古人稱為水玉、水精,也有著「千年冰」的美譽。最早可以追溯到60萬年前。於地下封塵千年,甚至萬年,依然不沁無染,光亮如初,高古如新。

  

  水晶還是佛家聖物,「七寶之一」,是重要的能量石,養身淨氣,開運添財,李嘉誠的辦公桌上就常年放置水晶。

  由 國 家水晶雕刻大師監製 ,經十幾年資歷匠人之手,反覆多道不同工序打磨,不斷調整質感細節。

  平均 3-4天方能得一隻造型美感的杯子 ,成品率很低。 每一隻都是孤品。(有收藏證書編碼)

  

  祿源精雕水晶聽雪杯,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杯子努力保留水晶原礦內部絨狀雪片包裹體,仿佛美好的落雪,瞬間凝結在水晶之中。

  雪落未落,仿佛能夠聽到雪落的聲音,又能永賞落雪的美景,為『水晶聽雪杯』的確幸。

  

  

  進年隨著開發的深入, 天然水晶存量已越來越少, 再加上不少礦洞傳出封礦的消息 , 天然水晶價格直線上升 ,水晶器具逐漸成為一種收藏品。

  

  且水晶質地堅硬而脆,製作工藝非常講究,非常考驗制杯匠的工藝,稍有差錯,整個杯子將毀於一旦。

  而這隻水晶聽雪杯, 紋、色、質,皆符合業內上等水晶標準,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遠離市場上魚龍混雜難以分辨的劣質水晶,由 國家水晶雕刻大師 張玉成、張立成兩位老師親自監製,可謂是難得的藝術品。

  

  張玉成是國家水晶雕刻大師,也是 祿源精雕藝術工作室創始人 。

  自15歲師從北京市玉器廠老工藝師張世增和連繼增,踏上從事玉雕道路, 30年來 一直專研水晶佛像雕刻。

  作品造型生動,線條流暢,工藝精湛,如法優美,受到收藏界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和收藏。

  

  張玉成老師部分作品

  2012年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張玉成、張立成創作的天然水晶雕刻作品《千手觀音》在國家博物館展出,還登上《我有傳家寶欄目》,榮獲 中國玉石器「百花獎」金獎。

  

  
張玉成老師部分獲獎證書

  2013年,中央電視臺尋寶欄目走進東海尋寶,張玉成、張立成創作的水晶作品《地藏王菩薩》經過故宮博物院專家的認真評審,在7000多件的海選作品中脫穎而出,並榮獲「zui具歷史文化價值獎」,被評為 「民間guo寶」。張玉成大師被業界稱為z年輕的大師。

  

  張玉成說:「一直以來,市面上所謂的水晶杯都是玻璃製作的, 打著水晶的名義讓消費者多花了冤枉錢 ,既沒有享受到水晶應有的品質,也破壞了水晶的名聲。」

  

  可實際上,水晶是一種稀/缺的礦物資源,它是 不/可再生的,是非常寶貴的。

  

  由於損耗大,費工費料,一般市場上這樣大小的水晶杯, 價格不低於千元 。

  這款聽雪杯, 每隻都是由張玉成大師親自監製, 有自己的收藏證書編碼,是值得收藏品鑑的藝術品。

  

  

  每款配有精緻禮盒包裝,可單個購買,也可以2個、4個為一組。 不管是自留品鑑,送人贈禮都拿得出手。

  

  祿源精雕水晶聽雪杯,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用器考究,雕琢天然

  不論品茗,還是酌酒,都具美感

  獨處時的用器考究,是另一種「慎獨」。

  《紅樓夢》妙玉泡茶一定要用「存了五年的梅花上落的雪水」,為保證水晶杯的品質和收藏價值。

  原料取材於有著「中國水晶之都」之稱的東海, 其地出產的水晶,含矽量高,雜質少,質量亦居全國前列。

  

  (水晶原礦石)

  品相好的天然水晶,價格高昂,且不耐高溫,天然水晶做茶器,往往比較受限。

  熔煉水晶是由天然水晶礦為原料,其主要成分和天然水晶一樣,都是二氧化矽。在特定的條件下,對天然水晶進行高溫處理後得到的。

  不僅 保持了天然水晶的優良特性(通透性好、能軟化水質),更將天然水晶不耐高溫的缺點,得到了質的改善。

  甚至在高溫下也燒不裂,使水晶材質具有更高的藝術可塑性。

  

  透過光觀察,每個杯身上都有著若隱若現的棉絮狀物。

  這些雪絨是天然水晶礦石特別的美好特徵,高溫熔煉後也將其保留下來。

  似雲似霧,似山川雲海,頗有意境每個杯子的棉絮狀紋理都是du一無二的。

  

  杯子表面,是經手工雕刻打磨出的不規則切面,摸上去,還帶有磨砂的質感。 透光而不透視,線條柔美到ji致。

  將水晶杯握在手中,是傳統瓷質茶酒器,完全無法比擬的墜手感,永生於格陵蘭島冰山般的質地,使得茶湯在其中,不會如玻璃器一般直白。

  茶湯在燈光下折射出柔和迂迴的光線,似有「 冰中藏雪,容納雲川 」之相。

  

  既滿足了風雅茶席中的茶具需求,用來喝酒,也有別樣風味。

  

  祿源精雕水晶聽雪杯,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匠人雕刻大師,100小時手工雕琢

  可把玩更可傳家,收藏增值空間大

  製作一隻上等水晶杯的手藝,要以做壞上千隻水晶杯為代價。

  學徒的水晶杯作品,或杯口過大,或腰身過粗,或線條機械,或細節粗糙。

  

  註:經驗豐富的資shen制杯工匠,打磨的水晶杯,手感溫潤,形態端莊

  制杯工藝是一項默默無聞不起眼的工作,國內高水平制杯工匠,數量非常少。

  本次水晶聽雪杯, 均由15年以上資歷的水晶制杯工匠,匠心打造。

  從一塊水晶礦材,到拿到手上的形態,全程須經歷超過100小時的手工打磨製造。

  

  摒棄人們對水晶既定的刻板印象, 從設計,到切割,打磨,更多的是憑藉匠人個人的審美素養做支撐,讓杯體有自己的性格與氣質。

  一件生活中最常用的的器物,也該用心製作出它最 美好的樣子。

  

  

  祿源精雕水晶聽雪杯,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一窺藏雲,細節藏情

  限量發售,自留贈人兩相宜

  隨形而打磨出不規則的斜切基面, 造法自然,雅致中藏稚拙。

  

  整體造型簡潔樸素,有一絲簡單安逸、返璞歸真的韻味。

  哪怕只是靜靜佇立於桌,也可提升整桌的優雅之感。

  

  杯身高,杯口小,聚氣凝香 , 杯沿的自然肌理處理的恰到好處,喝起來很順口。

  

  

  祿源精雕水晶聽雪杯,現藝非凡優選館有售▼

  厚實的杯身與杯底,把握起來舒shi安枕,不易滑落。 既帶來美好的飲茶體驗,亦兼顧了力學與美學。

  每款杯子都會配備精緻禮盒包裝,大氣高雅。

  

  不管是贈與友人,還是自我鑑賞,都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註:天然水晶有多重豐富的內含物,棉絨、冰痕、小雜點均為天然礦石的特徵,為正常現象。

  祿源精雕水晶聽雪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句詞,原來是「抄」李白的
    李白有一首望月詩,首句就是問句,千古稱奇,連日本學者讀了都說好,大文豪蘇軾更是從這一句中得到啟發,寫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名句。這首詩就是李太白的《把酒問月》。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李白是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想像力豐富,多有驚人之作。自然萬物,在李白筆下,都是可以對話的對象。
  • 蘇東坡和李白的月亮,比杜甫的更大更圓
    李白的月亮叫大唐多謝這覆蓋天地的暗夜,它吞噬了光明,也遮蔽了瑕疵。月色之下,長江緩緩流淌,波光瀲灩,變幻著各種波紋。在這動與靜之間,有一種奇怪的直逼心靈的力量,讓人肅然起敬。月亮,算得上是文學史中最常見的意象吧!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縱橫四萬裡,詠月的佳句美文不勝枚舉。
  • 無恙窯 柴燒建盞丨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
    每一隻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楊建平師傅的每隻龍窯柴燒建盞都有不同的臉譜,每隻建盞都具有獨特的個性,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人有千面,窯有萬盞,楊建平大師的每一隻柴燒建盞都有各自的美學特點,或明豔、或內斂,它們端坐於前,靜候知音。
  • 在月與酒的國度裡,有著最真的李白
    惟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李白停杯凝思,帶著些許醉意,仰望萬裡蒼穹,提出疑問:這亙古如斯的一輪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有的呢? 有史以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宮中,以求長生不老,但都沒能實現;而明月卻依舊用萬裡清輝普照人間,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
  • 李白都喝的是什麼酒?
    當然,我們可以認為李白所喝之酒都只能算作低度酒,酒精度大約能達到15度,但僅以水量來說也不算很少了。李白的詩現存的有上千首,其中提及酒的大約有200首之多,涉及的場景嘛,可以說,李白得意時喝酒,失意時喝酒,一個人時喝酒,去宴會時喝酒,懷念人時喝酒,重逢時也喝酒,他拜訪別人要喝酒,別人拜訪他就買酒,在酒樓喝酒,在家裡喝酒,在宮廷裡也喝酒,好吧,最後結局是「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舊唐書》),說嗜酒如命一點也不過分,他自己稱之自己為「酒劍仙」……李白寫酒的詩太多了,雖然大多數都是用「
  • 李白的「朋友圈」——意像篇——酒
    李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據考證,李白的詩中有名的如《將進酒》,《月下獨酌》等多次被人引用,如杜甫、蘇軾等也都曾化用過李白的酒詩,無不名噪一時。而後世描寫李白之時,也總離不開酒,更有個別甚者,在後來將「太白遺風」做為酒樓門匾,一直流傳至今,使得酒仙之名甚至高於詩仙.
  • 李白蘇軾900多年難分高下,詩詞大會康震王立群這番討論,很透徹
    李白是"天上謫仙人",他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蘇軾是"東坡居士",他於黃州臨皋亭詩酒吟歡。唐詩之美在情辭,宋詩之美在氣骨。李白代表盛唐詩,大氣磅礴,一瀉千裡;蘇軾代表宋詩,婉轉而富有理趣。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作為一首七言絕句,首句的第五個字要「響」,很顯然這首詩做到了,一個「生」字寫出了紫煙的縹緲之氣,令人眼前一亮,也為瀑布的絕美布好背景。
  • 《念奴嬌·中秋》蘇軾
    不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風歸去,在明淨的月宮裡,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嚮往。注釋:⑴元豐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黃州作。念奴嬌: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於套曲中。
  •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能打動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對範仲淹這樣的賢人說的,我輩若以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可說是自討苦吃,因為根本不可能做到。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才更像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人生得意須盡歡」,人生失意時,又該如何呢?
  • 蘇軾:念奴嬌·中秋
    ⑵桂魄:月亮的別稱。古人稱月體為魄,又傳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⑶「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著清冷的月光。⑷玉宇瓊樓:傳說中月宮裡神仙居住的樓宇。形容月中宮殿的精美。⑸乘鸞:《異聞錄》:「開元中,明皇與申天師遊月中,見素娥十餘人,皓衣乘白鸞, 笑舞於廣庭大桂樹下。」⑹清涼國:唐陸龜蒙詩殘句:「溪山自是清涼國。」
  • 蘇軾用這7句詩,說盡了人生
    他來到密州時,密州正處在「蝗旱相仍,盜賊漸熾」的緊張局勢裡。一年後,他把這裡治理得井井有條,重修城北舊臺,命名為「超然臺」。登上超然臺的那一刻,他懷舊,他思鄉,他為壯志未酬而傷感。可是很快,他又用這句話來寬慰自己。不要對著老朋友思念家鄉,那樣就會使思念倍增,既然無力改變現狀,又何必用感情來折磨自己呢?
  • 蘇軾:月亮代表我的心
    這個小夥就是蘇軾。回家後,王進士說起學堂的事,時常會提到蘇軾。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家有一女,名一個單字弗,正處豆蔻年華,每聽爹滴說起蘇軾,心中充滿了想像和好奇。一天,他趁著跟隨爹滴去書院的機會,偷偷觀察這幫書生,當聽到有人喊出蘇軾名字的剎那,這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就沉醉了:那個風度翩翩的少年從此便深深地印在她的腦際,再也揮之不去。
  • 這些收音機音箱,每一臺都是孤品
    或者,去夏季音樂節,狂歡。如果有一臺有格調又便攜的小音箱,隨時隨地陪著你,為你唱歌,那是多麼美好!有這樣一臺小音箱,在我們讀睡小店深受粉絲喜愛,它就是貓王·小王子收音機藍牙音箱。小王子原木手工製作,小巧玲瓏、音質絕佳,是「貓王收音機」總設計師曾德鈞老師的作品。
  • 【美聲詩詞】22.李白《月下獨酌》
    我總是發現,喜歡李白的朋友可真不少。 提到中國的詩歌,誰都可以不講,但李白是一定繞不過去的。余光中說他「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這「半個盛唐」。 如果這世間有天才的話,我想那李白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位。他出生於盛唐時期的中亞碎葉,當時屬於唐朝的安西都護府。
  • 大唐李白丨「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在這首《尋李白》中,詩人緬懷了李白的生前舊事,從力士脫靴開始,至草檄傲狂胡,再至流放夜郎,用「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這種雄奇駭俗的詩句為我們刻畫除了一代「謫仙」的風採。
  • 李白失眠為「靜夜思」,杜甫失眠為「江月」,古人失眠怎麼辦?
    對於飽腹的古人來說,這恰恰是一個思考泉源的好機會。類似這種失眠的詩歌,還有很多。比如《蘇府》"清秋幕府井烏寒,獨江城蠟炬殘",他住在幕府,梧桐也凋零了,蠟燭都快滅了。長夜漫漫,自己的寂寞在其中較勁。"江漢"在晚年老了,又在夜裡失眠了。他想到了家鄉,想到了親人。看到天上的月亮,我不禁感嘆,我和它一樣孤獨。"
  • 今天中秋節,月亮上竟然有一隻兔子?
    一千年前,李白舉杯邀明月,卻只能獨自徘徊;蘇軾把酒問青天,又恐高處不勝寒。賞月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傳統,但是除了月亮,你也可以賞賞那只可愛的月兔。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古時候的人們都相信月亮裡住著一隻兔子,每天不停地搗藥。每到中秋節,人們就可以在圓月中看到它。但是為什麼兔子會在月亮裡呢?它又為什麼要搗藥?這隻兔子,可能沒有你想得那麼簡單!
  • 關於酒的別稱,你都掌握多少?
    酒是一種神奇的「飲料」,從一個偶然之中的發現,逐漸衍化成為令人陶醉的風味,體現出了人們對於酒的迷戀與喜愛,讓酒綻放出不一樣的精彩。它能助興,亦能抒發我們心中的情感——李白是「詩仙」,更是「酒仙」,正所謂「李白鬥酒詩百篇」;唐代書法家張旭筆下的草書,筆走龍蛇、行雲流水,相傳他往往是在酩酊大醉後奮筆疾書所寫,世人稱之為「張顛」。
  • 文人墨客都為月亮附上了什麼特殊的含義?
    而整首詞,都圍繞月亮做文章,從開頭「明月幾時有?」,行文中「月有陰晴圓缺」,到結尾「千裡共嬋娟。」都離不開月亮。蘇軾有大才,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胸中或多或少有些傲氣。他與歷史上另一位偉大的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的李白,極其相似。若不是「詩仙」早有「我輩豈是彭高人,仰天大笑出門去」的絕唱,東坡先生定會有相同的詩句流傳。詞的上闋,描繪的是作者想像中的飛升。聯想豐富,氣勢宏偉。
  • 都是月亮惹的禍
    借用宋詞的分類,以風格來論,李商隱可說是婉約的,豪放的李白寫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人說這首詩說明詩人是孤獨的、寂寞的。笑話!在李白這裡,什麼孤獨、寂寞,那都是瞎扯。象什麼,十五的月亮,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月亮之上, 月亮走我也走,月光下的鳳尾竹,月朦朧鳥朦朧。。。。鄧麗君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出了你問我愛你有多深。較真的人說了,一個月裡,月亮時圓時缺,月亮代表我的心,這不是坑人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