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說說負面情緒的根源,我的結論是,我們之所以有太多負面情緒,源自我們太希望改變別人了。
首先想請大家試著回答下面幾個問題,不用說出來,只是心裡給出答案就好:
1、你覺得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
2、你覺得人生是受苦的還是享福的?
3、你覺得自己人際互動是向外的還是向內的?
4、你覺得自己性格脾氣是急躁的還是平和的?
好的,認真思考並回答上面這幾個問題後,下面我想問的是:
你覺得自己能被別人改變嗎?如果能,是怎麼做到的?如果不能,原因是什麼?
好的,我想大家每個人給出的答案一定不盡相同,其實我自己也就此思考了很久,且有自己答案。
只說最後這個問題,我認為大家容易達成共識:我們不能被別人改變。至於為何不能被別人改變,我給出的解釋如下:
1、自我獨立區別於別人的標誌,就是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能被改變那就不是我自己了。
2、我自己的性格脾氣、氣質類型、思維模式,人際互動傾向,很難改變,哪怕知道不合時宜也難以改正。
3、簡單粗暴的說,我不希望被別人指點,不認為別人比我還了解自己,只有自己關愛自己。
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否如此,但是我大概率猜測你會認同我這個答案。
至此,說實話吧,我真正想讓大家思考的是這個問題:你覺得別人能被我們改變嗎?!
這個問題不需要說出來答案,只要誠實回答就好,我們也可以換個說法是這樣的:你覺得自己能改變一個人嗎?!
我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基於我不能被別人改變,由此可知別人也不會被我改變,我沒有能力也不奢望去改變別人。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答案,就可以繼續下面我的結論:
我們之所以有著太多負面情緒,如抱怨、指責、生氣、發怒、嫉妒等等,只因為我們太想改變別人,而且堅信能夠改變別人。
那麼一個人能被改變嗎,舉個剛剛聽到的例子。
假期回到農村老家去,聽聞村裡一個80多歲老頭,脾氣暴躁不說,還蠻橫不講理,幾年前逼死了老伴,體會到沒人做飯的難受,死皮賴臉住在兒子家,趕也趕不走。這不剛剛又和兒媳婦吵架,罵人難聽,不是有人拉架,估計會被一腳踢倒,兒子兒媳拿著沒辦法,整天唉聲嘆氣,氣得受不了,甚至想要離家出走。
我們可以從人文角度關心這個人,但是不禁要問你覺得能改變這個人嗎,這個人活了這麼大歲數改變了什麼,如果你是外人會如何與之相處,如果是親人又會如何處理。
拋開這個極端例子,想說的是,平時我們與人相處受挫,覺得對方不可理喻,深感憤憤不平,痛苦難受,不過是因為太想改變對方了,認為對方值得我們期望,太把對方當回事了,而自己也不自覺呈現出「上帝情結」。
尤其親密關係中,受傷太多的話,一定思考是否太想改變對方了,人家就要聽我的才是。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希望被人家改變,我們又怎能奢望輕易改變人家。
人際關係中,期待多高,失望多大,責任不在別人,只是自己,根源則是自戀的非要改變人家,也就是難怪被挖苦「活該,自作自受」!
最後,如何管理情緒,以及如何自我改變,想起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那個墓志銘來:
年輕時候,我想改變世界,後來發現不可能;
到了中年時候,就想改變這個國家,發現也不可能;
最後到了老年時候,就想改變我的家庭,不過也不能;
直到現在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才發現真正能改變的只有我自己。
反過來,如果一開始就致力改變我自己,也許就帶動改變我的家庭,進而也許會改變這個國家,最後誰知道呢,也許真的會改變這個世界一點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