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利用「鐘擺效應」

2021-01-18 樂仔說育兒

孩子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不少家長都束手無策,很難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當中走出來,這樣低沉的情緒甚至還會蔓延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讓孩子難以和別人做朋友,在學習上也缺乏動力。

案例:

李女士最近就為這件事非常煩心,因為自己的孩子就流露出非常強烈的負面情緒,即使自己怎麼鼓勵,孩子也在沮喪的狀態當中難以脫離。

而之所以孩子會變得這麼沮喪,是因為孩子期末考考試的時候失利了,儘管李女士再三跟孩子表示考試輸了可以再來,不用過於沮喪,然而孩子仍舊走不出自己失利的陰影,甚至一度不想學進去了。

孩子心靈的脆弱使得李女士非常難過,不過也是自己早年並沒有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以至於孩子表現出這麼脆弱的一面。那麼,如果說孩子經常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先了解一下"鐘擺效應"。

什麼是「鐘擺效應」?

鐘擺效應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說法,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情緒高低擺蕩的狀態。譬如說,我們見到的鐘擺如果左邊晃過來的幅度越大,那麼朝向右邊的幅度也會越大,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種情況應用到心理上。

孩子如果說經常處於強烈且正面的情緒狀態當中,而沒有過負面且低谷的情緒,那麼可能會因此導致負面情緒出現得過於猛烈而導致難以回彈。不過家長不用太過擔心,正負情緒的存在都屬於合理範疇,家長更應該懂得如何去引導和幫助孩子。

因此,如果說孩子處於負面情緒當中,家長該如何有效地引導孩子,讓孩子逐漸走出負面情緒的低氣壓帶,重新擁抱正面情緒。

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擁抱正面情緒?

第一步:和孩子積極溝通

家長應當知道孩子的內心相較於大人會更加脆弱,因此家長需要和孩子建立起良性的溝通狀態,通過積極且有效的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這樣的話,孩子有什麼負面情緒家長才能第一時間得知,幫助並引導孩子走出情緒的低氣壓帶。

第二步:讓孩子認識情緒

孩子有時候會因為不知道正負情緒而感到無助,而家長應當跟孩子明確講述情緒的問題,跟孩子表示大人也會有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因此不要懼怕自己的壞情緒,應當坦蕩地接受它。

第三步:讓孩子正確抒發情緒

正如鐘擺效應指出的那樣,當孩子有著比較強烈的負面情緒,那麼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正面且積極的事情,讓孩子的情緒像鐘擺那樣擺蕩到另一側擁抱正面情緒,這樣的話,便能協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的糾纏,回歸到正面情緒了。

積極引導孩子擁抱正面情緒是一個辦法,然而治標更改治本,家長可以通過這些辦法來幫助孩子塑造足以抵抗低氣壓侵蝕的情緒"鎧甲",讓孩子可以戰勝情緒低谷。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塑造情緒「鎧甲」?

1)讚美和鼓勵

家長的讚美和鼓勵對孩子來說是莫大的動力,這能有效幫助孩子抵禦低氣壓造成的侵蝕,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背後有父母這個防風港,並且同時讓內心充滿足以抵抗壓力的積極能量。

2)塑造孩子的自信心

關於如何塑造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可以給孩子設置一些關卡和任務讓孩子去挑戰。通過每年定量的指標來觀察孩子的完成進度,然後養成孩子每年都會"闖關"的好習慣,長久以來,孩子能通過這樣的習慣塑造自我的信心。

3)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運動可以幫助大腦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說,運動的同時大腦會觸發獎勵機制,而多巴胺的分泌就是"獎品"。

在分泌多巴胺的時候,人的情緒會越發正面和積極,並且讓大腦處於活躍且輕鬆的狀態。這樣的話,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的情緒更加高昂,對生活的態度越加積極,同時,孩子的體質和健康也能因此而"更上一層樓"。

孩子之所以會經常陷入低氣壓的負面狀態,和家長其實也有關係。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要體現在他的能力上,還要幫助孩子塑造強大的心理素質,並且維護孩子的心理健康。

這樣孩子在面對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更能遊刃有餘,不會因為任意打擊而一蹶不振,甚至陷入負面情緒當中無法自拔。

相關焦點

  • 家有愛哭鬼怎麼辦?利用「鐘擺效應」,讓孩子告別負面情緒
    含羞草如果周圍的事物對於自己是種威脅,那麼就會蜷縮起來對抗,那麼人的情緒也會這樣,遭遇威脅就會轉為負面情緒,一方面是安全感,一方面是為自己的自尊而爭。當有人搶奪孩子的原本屬於他的東西,就會緊抓不放,甚至情緒突然變負面為自己的自尊而爭奪到底,這時候會變得信心百倍。03 我們來以鐘擺效應看待孩子情緒。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
  • 為什麼孩子容易深陷負面情緒陷阱?家長可先了解「鐘擺效應」
    其實,這是小孩子陷入了負面情緒陷阱,也就是說沉溺於負面的情緒走不出來,但同時又不會表達導致的。那麼,孩子為什麼容易陷進負面情緒陷阱?如果家長想要更深入了解"負面情緒陷阱",那麼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鐘擺效應",能有效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負面情緒。什麼是鐘擺效應?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時鐘大家應該都見過,它的鐘擺永遠都不會處在靜止的狀態,只要時間還沒停止,它就會一直擺動。所謂的鐘擺效應,就是人的情緒要不斷地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這樣才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03家長如何利用鐘擺效應,讓孩子不再被負面情緒所左右?一:利用積極情緒改變孩子的感受。
  • 孩子愛哭不好哄?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但實際上,在兒童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鐘擺效應」的心理學原理可以明確的幫助家長們教育孩子,讓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再隨時隨地的大哭不止。什麼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兒童情緒心理學》一書中的一種概念,他首先將孩子的常見情緒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自信、高興等正面的情緒,另一種則是自卑、難過等負面情緒,而孩子的情緒就像一個鐘擺一樣在兩種情緒之間來回擺動。
  • 孩子老有負面情緒?家長巧用鐘擺效應,調控孩子情緒的「晴雨表」
    了解孩子的正負情緒,學會認識鐘擺效應在心理學中,通常把人的情緒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其正面情緒是指一切帶有積極正面相關心情的,比如高興、激動等等;而負面情緒是指讓人感到心情低落的情緒,比如恐懼、悲痛等等。不管是哪一種情緒,它們都屬於人性的一部分,都表達著真實的自己。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在面對問題時,有充足生活經驗的成年人可以具備較高的承受能力,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所能夠接納的情緒壓力是遠不如成人的。看得出來,孩子們身上有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情緒表達,父母們與其壓制孩子的情緒化不給予其釋放的空間,不如多了解下「鐘擺效應」,也許這會為父母的引導找到新方向。二、什麼是「鐘擺效應」?
  • 孩子情緒陰晴不定?都是「鐘擺效應」惹的禍,家長要懂得調控情緒
    可是這些方法都用過了,孩子依然心情陰晴不定,想鬧就鬧,讓夫妻倆傷透了腦筋。想知道孩子們為什麼這樣嗎?其實,孩子情緒時好時壞,和「鐘擺效應」有關,家長懂得正確引導,便能輕鬆解決問題。★★ 「鐘擺效應」是什麼?
  • 巧妙運用「鐘擺效應」,只需這3點,輕輕鬆鬆開解孩子負面情緒
    但是寶寶情緒爆發過於頻繁或者爆發時間過長,極其有可能是陷入了「負面情緒陷阱」,家長們要注意引導和開解孩子,免於對其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什麼是「負面情緒陷阱」?而小朋友們年級太小,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家長們有必要在孩子們被負面情緒影響的時候幫助他們疏導、開解、管理。·什麼是「鐘擺效應」?
  • 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這一點跟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如果家庭裡經常發生爭吵,或者父母對於孩子太過於冷漠,沒有及時給孩子關愛,孩子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也普遍較低。心靈不夠堅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從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 喜和悲都是人生調味劑,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應了解鐘擺效應
    案例分析人的一生都是悲喜交加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學習的而煩惱而快樂,長大了以後就會因為工作而煩惱而快樂。人的一生正是因為有悲有喜起起落落,所以就會變得非常的精彩。所以喜和悲都是人生的調味劑,有喜有悲,才是一個人完整的一生。所以孩子哭鬧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家長首先應該了解的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什麼?
  • 孩子喜歡發脾氣?面對娃的負面情緒,家長可以試試「共生效應」
    3歲到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完全有了獨立的思想,他們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知道情緒都是來表達什麼樣感情的,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發脾氣主要是因為父母教育的原因。很多父母本山就是有著壞脾氣的「熊家長」,他們在孩子依舊保持自己壞脾氣的本性,孩子受到家長的影響,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會亂發脾氣的熊孩子。
  • 孩子不會主動學習怎麼辦?家長利用「鳥籠效應」,孩子學習更自覺
    相信大多家長在孩子讀書階段,都會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孩子不會主動學習怎麼辦?在學校裡有老師監管,但是一回到家,孩子就像脫籠之鵠,一心想放飛自我,絲毫沒有學習的興趣。書包一扔,轉頭孩子就沒影了。許多家長不得不用家法伺候,硬性要求孩子學習。畢竟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可以出人頭地。然而,父母也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24小時全天候的監管孩子,而且長時間的監管,也會讓孩子的學習效率降低。因此,從源頭解決問題才是唯一的辦法——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 孩子有負面情緒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有負面情緒家長該怎麼辦那麼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家長又該如何做呢?首先父母要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情緒釋放,等待孩子宣洩情緒之後,再去溝通。因為理解,讓孩子跟我們的心貼得更近,因為接納,孩子才可以迅速治癒自己的情緒。之後家長可以試著引導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因為孩子在0-6歲階段學會識別情緒,調節情緒,管理情緒,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極為正面的影響。
  • 讓一個男人越愛越深的邏輯:「沉沒成本效應」
    何謂「沉沒成本效應」?所謂沉沒成本效應,原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包括時間、金錢和精力等。根據經濟邏輯的法則,沉沒成本並不應該對決策的制定產生影響。但在人們的實際投資活動、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中,卻廣泛存在著這樣一種非理性現象: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最終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 孩子犯錯了怎麼辦?家長要用對辦法,「三明治效應」幫你輕鬆解決
    其實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家長對孩子失望,因為覺得孩子不夠努力,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而孩子對家長失望,覺得家長只會一味地要求自己,不會理解自己,這樣的時間一長,孩子會變得叛逆,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差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各位家長可以試一下"三明治效應",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 分眾傳媒的鐘擺效應
    回顧分眾傳媒最近 2 年多的走勢,讓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提到的鐘擺效應。格雷厄姆這樣說:市場就像一隻鐘擺,永遠在短命的樂觀和不合理的悲觀之間擺動。聰明的投資者一定是善於利用這種「鐘擺效應」的人,「他們是現實主義者,他們向樂觀主義者賣出資產;並從悲觀主義者手中買進資產」。上圖是分眾最近 2 年半的走勢 K 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到 2018 年一季度分眾傳媒在傳出阿里入股消息後,股價被推升到 12.44 元的高位。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家長們對於孩子這種情況表示很擔憂,但不懂得如何去改正孩子這種不良的情緒。相信這類問題許多家長都很苦惱,當遇到這類問題時,該如何去做呢?一、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觀察孩子是否有以下悲觀情緒孩子的情緒很難摸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家長多留意觀察,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是否正常。
  • 孩子的情緒改變,也許是在表達「負面情緒」,正向引導很重要
    這就使得很多孩子在談起家長的時候,總是希望家長,能夠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自己。 因此有些孩子,會通過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展現給家長,以此來換得家長的關注和關心。 老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喝,這其實也蘊含了這一層道理。正是因為孩子的內心缺少安全感,所以他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的發洩,來換取家長對自己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