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運用「鐘擺效應」,只需這3點,輕輕鬆鬆開解孩子負面情緒

2021-01-18 辣媽育兒經驗談

文/勤瑗

編輯/Cici

有些細心的寶媽們可能會在某一天突然發現,對比起別人的寶寶,自己的寶寶特別容易因為某一些極小極小的事情導致情緒失去控制,甚至一哭一鬧就好幾個小時不停。有些人可能以為這就是寶寶自身的性格原因,覺得他太小心眼之類的,或者覺得讓他自己哭過勁就好了。

但是寶寶情緒爆發過於頻繁或者爆發時間過長,極其有可能是陷入了「負面情緒陷阱」,家長們要注意引導和開解孩子,免於對其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什麼是「負面情緒陷阱」?

有關於悲傷、恐懼、焦慮、狂躁、憤怒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都需要及時得到疏導和排解,一旦人無法發洩這些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容易讓人長遠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長期以往的話,這種不良的情緒狀態就容易變成常態,從而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其實,情緒並沒有好與壞的分別,不管是正面情緒或者是負面情緒都只是人的一種表達,是人體反映給外界的一種媒介,真正會影響到人的只是對情緒的管理。而小朋友們年級太小,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家長們有必要在孩子們被負面情緒影響的時候幫助他們疏導、開解、管理。

·什麼是「鐘擺效應」?

「鐘擺效應」原本是指一個物理學上普遍的現象,即一個鐘擺始終會圍繞一個中心點,有規律的左右來回揮動,這個現象後面被心理學家引用到了心理學領域,主要是指人的心理情緒會出現的高低來回擺蕩的現象,就像鐘擺一樣,而人的正面和負面兩種不同的情緒就是「鐘擺」的兩端。而假如小朋友們被負面情緒纏繞,出現無法自我排解困擾的時候,就可以說是被「負面情緒陷阱」纏繞了,家長們千萬要當心,不可放任他獨自承受,更不能盲目責備,當心過了「度」而無法挽回,可以根據這個理論,好好的引導小朋友們慢慢走出陰影。

·小朋友什麼情況下會被「負面情緒陷阱」纏繞

1. 無法正確認識自我能力的情況下

小朋友們年紀還太小了,無法清楚的意識到有些事情是他暫時還做不到的。就比如說,大人們可以開車,可以使用刀具利器,而小朋友們暫時還不可以,這對他們來說是很危險的。但是小朋友的認知能力有限決定了他意識不到這一點,他會想著,為什麼大人能做的事情我就不可以做呢,一旦他出現了這種想法,就很有可能會嘗試危險的行為。而一旦家長強制硬性的不讓他做或者他嘗試失敗了,他就會陷入身體的傷痛或者心靈的挫敗感,甚至產生對某些行為的恐懼。

2.在沒有辦法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想法的情況下

我們都知道,嬰兒在不會說話的時候,一旦當他渴了餓了尿褲子了,他就會哇哇大哭,有經驗的寶媽也會在嬰兒啼哭不止的時候第一時間檢查寶寶的身體。那麼當孩子稍稍長大一點點的時候,其實也並沒有區別。此時,小朋友可能已經學會了簡單的日常話語和詞句表達,但是畢竟他的年紀還小,他擁有的詞彙量並不很大,而一旦遇到了他急切想表達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時候,就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而這個時候,有些不耐心的家長可能就會覺得小朋友在無理取鬧,並且大聲加以呵斥。孰不知,越呵斥,孩子就哭得越厲害。

3.在孩子被寄於過高的期望時

小朋友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僅他自己要意識到,我們家長自己同樣要了解,不能期望一個裡本來說什麼都還不懂的小朋友自己完成一些超額的任務。這樣,給與孩子過高的期望,導致他在沒做到的時候,會認為辜負了你,從而情緒失控。

·利用好「鐘擺效應」,3招撫慰好孩子失控的情緒

1.在孩子失控時,通過讓孩子感受正面情緒,從而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

當小朋友一直在哭鬧,或者一直陷於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控制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些他平時喜歡做,或者去一些在平時裡能夠讓孩子感到快樂的地方,比如說用糖或者玩具哄他,帶他去遊樂園等,讓他感受到正面的快樂,從而讓他先冷靜下來。

2.給孩子足夠的關心和耐心,溫柔對待孩子的情緒問題

小朋友們失去控制的時候,很多家長是不耐煩的,他們會呵斥會打罵孩子。但其實家長這樣做是適得其反的,家長們會發現,打完罵完可能孩子鬧得更厲害。那么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應該是對孩子細心耐心一些,遇到事情好好說,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陪伴和尊重,一起解決讓孩子煩躁的事情。

3.幫助小朋友表達自我

前面有說到,很多小朋友是因為表達不來自己的想法才哭喊叫鬧的,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們,要怎麼做才是能夠正確的表達自己的訴求的,或者說,告訴孩子們,要怎麼做,才能讓別人夠理解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養育一個孩童成長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家長們可以通過多學習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更貼近孩子、更理解孩子。所有的小朋友都是一張白紙,他們投射的,更多的是來自家長身上的縮影,想要一個乖巧聰明,聽話伶俐的寶寶,不多費心思是不可能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孩子的抗壓性變差 如果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當中,那麼對孩子自身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因為孩子的抗壓性會因為這樣的狀態持續走低,變得非常脆弱,只要一丁點的傷害就會導致孩子無法接受而崩潰。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朋友聽完並沒有選擇安慰兒子,而是特別不耐煩地說:「這點破事值得哭?你就給妹妹做這樣的榜樣?」聽完朋友的話,小王趕緊把她拽走了。後來朋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跟小王吐槽自己的兒子,說他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怎麼說都不聽。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在隨後的爸爸互換項目中,被稱為帶娃能手的林志穎在面對森碟的負面情緒時也是手足無措的,看來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再會帶孩子的父母也會很頭疼。1.表達方式有限當孩子被負面的事件所困擾時,孩子們因為表達方式受限,他們不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以及內心的困惑,這讓他們無處實現情緒的消解,於是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他們不會傾訴和排解,只能任由這負面情緒所侵襲。
  • 利用「鐘擺效應」,讓孩子告別負面情緒
    當孩子還不會說話,還沒發展出理解別人情緒的能力的時候(18-20個月以前),用生氣和憤怒來嘗試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無可厚非, 這也是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自己的領域一旦被侵犯,就會有與生俱來的防守意識。3、負面情緒更像是源於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安全感比如10-12個月左右的孩子,一旦脫離了自己的安全範圍,就會發出信號處於警戒狀態,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安全感。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孩子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怎麼辦?家長不妨試試利用「鐘擺效應」
    案例:李女士最近就為這件事非常煩心,因為自己的孩子就流露出非常強烈的負面情緒,即使自己怎麼鼓勵,孩子也在沮喪的狀態當中難以脫離。而之所以孩子會變得這麼沮喪,是因為孩子期末考考試的時候失利了,儘管李女士再三跟孩子表示考試輸了可以再來,不用過於沮喪,然而孩子仍舊走不出自己失利的陰影,甚至一度不想學進去了。
  • 為什麼孩子容易深陷負面情緒陷阱?家長可先了解「鐘擺效應」
    其實,這是小孩子陷入了負面情緒陷阱,也就是說沉溺於負面的情緒走不出來,但同時又不會表達導致的。那麼,孩子為什麼容易陷進負面情緒陷阱?如果家長想要更深入了解"負面情緒陷阱",那麼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鐘擺效應",能有效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負面情緒。什麼是鐘擺效應?
  • 孩子老有負面情緒?家長巧用鐘擺效應,調控孩子情緒的「晴雨表」
    了解孩子的正負情緒,學會認識鐘擺效應在心理學中,通常把人的情緒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其正面情緒是指一切帶有積極正面相關心情的,比如高興、激動等等;而負面情緒是指讓人感到心情低落的情緒,比如恐懼、悲痛等等。不管是哪一種情緒,它們都屬於人性的一部分,都表達著真實的自己。
  • 孩子愛哭不好哄?教家長用「鐘擺效應」,幫教孩子控制好情緒
    這孩子遇上點事就哭,自己做錯了事,我還沒說上兩句呢,就大哭一場。有次在幼兒園做手工,一不小心剪壞了一張紙,也是哭得不行,老師哄了半天才哄好。家長們面對孩子如此愛哭,往往會擔心:這要是什麼事都哭一場?以後可怎麼辦?
  • 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情緒孩子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課程,畢竟孩子對於情緒都尚且沒有充分的認知,又怎麼懂得如何控制呢?孩子容易情緒化,這是為什麼?這一點跟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如果家庭裡經常發生爭吵,或者父母對於孩子太過於冷漠,沒有及時給孩子關愛,孩子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也普遍較低。心靈不夠堅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從而產生情緒的波動。孩子情緒化怎麼辦?認識一下"鐘擺效應",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 孩子情緒陰晴不定?都是「鐘擺效應」惹的禍,家長要懂得調控情緒
    可是這些方法都用過了,孩子依然心情陰晴不定,想鬧就鬧,讓夫妻倆傷透了腦筋。想知道孩子們為什麼這樣嗎?其實,孩子情緒時好時壞,和「鐘擺效應」有關,家長懂得正確引導,便能輕鬆解決問題。★★ 「鐘擺效應」是什麼?
  • 喜和悲都是人生調味劑,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父母應了解鐘擺效應
    案例分析人的一生都是悲喜交加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學習的而煩惱而快樂,長大了以後就會因為工作而煩惱而快樂。人的一生正是因為有悲有喜起起落落,所以就會變得非常的精彩。所以喜和悲都是人生的調味劑,有喜有悲,才是一個人完整的一生。所以孩子哭鬧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那麼關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家長首先應該了解的是鐘擺效應。鐘擺效應是什麼?
  • 分眾傳媒的鐘擺效應
    來源:雪球今天分眾傳媒漲停開盤,然後帥不過 3 秒,開盤瞬間被砸開漲停(難道是唐掌門清倉了?唐掌門今年分眾的賣點是 1400 億,漲停開盤的時候分眾市值 1500 多億了!)。回顧分眾傳媒最近 2 年多的走勢,讓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了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提到的鐘擺效應。
  • 孩子喜歡發脾氣?面對娃的負面情緒,家長可以試試「共生效應」
    3歲到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完全有了獨立的思想,他們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知道情緒都是來表達什麼樣感情的,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發脾氣主要是因為父母教育的原因。很多父母本山就是有著壞脾氣的「熊家長」,他們在孩子依舊保持自己壞脾氣的本性,孩子受到家長的影響,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會亂發脾氣的熊孩子。
  • 道德決策中存在「鐘擺效應」
    個體對於自我概念的認知和評價始終處於動態調整之中,而這便是「鐘擺效應」的社會心理學機制。簡單而言,「鐘擺效應」就是指個體為了維護自己內在良好的自我概念,當在前一個任務(或前一個階段)中表現出不道德行為之後,在後一個任務(或後一個階段)中將更傾向於表現道德行為;反之,當在前一個任務(或前一個階段)中表現出道德行為之後,那麼在後一個任務(或後一個階段)中將更傾向於表現出不道德行為,就如同鐘擺一樣,詳見下圖。
  • 樓市出現「鐘擺效應」!住房模式發生2個變化
    你聽說過「鐘擺效應」嗎? 在心理學裡,一個人現在的情緒有多興奮,下一刻的心情就有可能更低落,大喜大悲的切換之間,人們的心理如同像「鐘擺」一樣擺動不定。 感情的等級越高,呈現的「心理斜坡」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進行轉化。
  • 2020臺灣民意「鐘擺效應」的啟示
    當「鐘擺效應」已現,意味著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迎來了盛極致衰的轉折點。 在多黨競爭的選舉制度下,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戰無不勝的政治人物。回想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慘敗、更被「韓流」所震撼,當時民意怒火被點燃的導火索,起源於一個被冠以「高薪實習生」的北農總經理吳音寧,讓「搶了菜攤,丟了江山」的八字金句成為一時佳話。
  • 鐘擺效應 | 中國馬拉松市場調查報告
    2018年底,中國馬拉松市場將會發生第一次鐘擺效應。若干泡沫將會被釋放,一批不合理存在將會被淘汰出局,包括賽事和運營商,市場將會回歸理性。這個結論,雖然不是空穴來風,但是多少有些聳人聽聞。按這個降幅,2018年底,人均參賽場次應該不到3場,低於每人每年4場理性參賽場次。也就是市場總體失去非理性跑步人群及消費支持,鐘擺效應發生。  忽略若干數據,來觀察一些現實事件。去年底,曾經發生輿論圍攻深圳馬拉松事件。今年初,正在發生質疑無錫馬拉松報名事件。還有,一款知名跑步軟體組織了團隊盛宴,意在聯絡感情。這些事湊到一起,傳遞什麼信息。
  • 淺談存在很大的鐘擺效應的特斯拉
    打開APP 淺談存在很大的鐘擺效應的特斯拉 與非網 發表於 2020-02-05 14:01:41 我覺得這裡面有一些共識,有一些鐘擺效應,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Q1 的數據出來,會有一定的回調。在 Q2 Model Y 上量過程會有一個拉鋸,到 2020 年 Q3 的時候能看出存在多少的共識。 01 電動汽車龍頭該值多少錢?
  • 民意驚現鐘擺效應 港媒爆民進黨民調:走到盡頭了
    不過秋鬥大規模遊行抗議後,讓民進黨民調大幅下滑,港媒分析指出,印證臺灣民意呈現「鐘擺效應」,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將面臨盛極致衰的轉折點;甚至指綠營挾著網絡民粹所塑造出所謂的「高民調」,已經走到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