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中國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飢腸轆轆,一整天都不對勁
鹹的 甜的 辣的 酸的 麻的
蒸的 煮的 涮的 炸的 炒的
中國的早餐豐富到可以吃百天不重樣
雖然如今菜系不斷融匯貫通
可早餐仍舊偏於一方
說著地道方言,吃著家鄉味早餐
才是最接地氣,最有煙火氣的場景
由美食家沈宏非、陳曉卿擔任總顧問的
有一部重磅美食紀錄片
《早餐中國》暖胃上線
每周一至周五早8點
聞香食味,訪街穿巷
一朝一食,打卡幸福
尋找地道的中國早餐
體味早餐裡的人心激蕩和天長地久
今天播出第一集
就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叫
銷 魂
紀錄片篇幅不長。沒有擺拍,也不造作,僅用5分鐘的短視頻,記錄有滋有味的早餐生活,散發著靜謐卻又蓬勃的氣息,平凡卻絕不平庸,因為那是味蕾記住的家鄉味道。
看饞了吧?我也是。實際上,在無錫的深巷和街頭也有這樣,看著不起眼,離家太久又會無比懷念的早餐店或者攤。小籠餛飩,豆漿油條,糕團大餅,還有熱騰騰的湯麵…總有一樣能把你的胃口照顧得服服帖帖。
不論春夏秋冬,一碗冒著熱湯麵,配上一碟薑絲或鹹菜,奢侈點再配個焦脆金黃的荷包蛋,就是很多無錫「面祖宗」的摯愛。湯麵、拌麵、紅湯、白湯、寬湯、緊湯、過橋、底澆、斷生、透面、免青、重青……不同做法都有不同「暗號」,你是哪種麵條愛好者呢?
卜巖麵館:兩面黃炒麵、老式面
地址:學前街36-18號
深受附近居民和上班族喜愛的麵館,藏在小巷裡,但做了很多年的面生意,口碑很好。湯頭微微甜,很鮮。
廣福寺素齋館:素油羅漢面
地址:黿頭渚公園內
去黿頭渚賞景遊船之後吃碗素麵是不少無錫人的兒時記憶,廣福寺素齋館,早在1986年由廣福寺內的僧人所開設,當時只烹飪一道面,就是素油羅漢面。
清三小吃:炸雞腿麵、圓盅面
地址:清揚路南段沁園新村菜場附近
清三小吃從1985年起成立至今,伴隨著85後的一代人共同走過了超過30個年頭。儘管原料價格翻了無數倍,但性價一如既往是清三小吃最突出的優勢,不管是麵條、澆頭、圓盅還是菜飯,價格都同比市場上的麵館要便宜。
水英麵店:豬油熬製香濃辣油
地址:沁揚路西霸頭56—57號
這家私房裡開了十幾年的麵館,名氣越來越大,不少人是為了她家的那口豬油熬製的香濃辣油而來。挖兩勺放入麵湯,先啜一口湯,辣裡透著香,大口嗦面,好不痛快!
白湯、紅湯、紅湯辣、還有甜絲絲的拌餛飩,無錫的餛飩從餡料到湯汁都有大講究,一口一口吞下去,超滿足。
福樂餛飩:拌餛飩
地址:解放西路上,紅梅市場對面
老無錫喜歡的味道,餛飩水準也一直都保持得很穩定,餛飩皮子偏厚,帶嚼勁,肉餡緊實,肉質鮮美。
熙盛源:開洋餛飩
地址:健康路84號(近學前街)
熙盛源的開洋餛飩餡多料足,乾絲、雞絲、蛋皮絲也料很足。相比白湯餛飩,他家的紅湯辣餛飩更是不少遊子心心念念的味道,鹹甜得當,超開胃。
祝琴小吃:煤爐餛飩
地址:稻香路水秀菜場中國銀行旁(近水秀百業超市)
穿過熙熙攘攘的菜場,就能找到開了N年,每天都是人氣旺盛的祝琴小吃。大餛飩紮實有料,不少居民會來打包。堂食必點小餛飩,皮子吹彈可破入口香軟,餡料比泡泡餛飩多點肉。毫不吝嗇的豬油是它的靈魂!香透!
江南西施餛飩:薺菜餛飩
地址:鳳賓家園39號(原來老店對面)
新店重開的西施餛飩,仍舊保留「蒼蠅店」時的水準和口味,皮薄湯鮮的小餛飩、餡料充足的大餛飩,每一樣都是無錫人的心頭愛。
無錫小籠包真的是名優特產了,目前錫城小籠包店有九千多家,超過蘇州和常州的總和!沒辦法,無錫人就是愛吃這一口~
靈德靈:蟹粉小籠
地址:朝陽菜場一樓廣場(水果攤位對面)
現拆的蟹粉做成,現點現蒸,一定要趁著剛出爐燙口時吃,輕輕提,慢慢移,輕咬細啜,濃鬱的湯汁奔湧而出,那一口鮮美豐腴的蟹粉滋味,讓人頃刻間就陶醉了。
淼品香:傳統小籠
地址:八士鎮振新路3-17號
小籠皮薄多汁肉質飽滿,皮子是有韌性的那種,蒸好的小籠半小時賣不掉就要扔掉的,口碑是不錯的。
笑來喜:薄皮小籠
地址:湖濱商業街8號附11-12號
笑來喜的小籠皮是比較薄的,湯汁也很多,醬香味十足。店家的薑絲還是自助的,非常nice~
可以說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無錫小吃了,呼嚕嚕一碗下去一頭汗,但是放下筷子只會說一句:爽!配上薄脆酥香的鍋貼或者生煎包,大大的滿足啊~
與味重逢:伊斯蘭麵館酸辣湯
地址:天成巷23-1(紅豆國際停車場出入口)
七八十年代生人肯定還記得那一口伊斯蘭麵館裡酸辣湯的味道,「與味重逢」的黃師傅年輕時在伊斯蘭麵館任職多年,那一手做小吃的手藝即使幾十年過去,也依舊不曾改變…
歡喜鍋貼:豆腐鍋貼
地址:崇安區歡喜巷2號(八佰伴後門)
手工擀麵皮,筋道厚實,用豆腐、辣椒、青椒、洋蔥和少量瘦肉末攪拌製成餡料,包好後在底部沾上白芝麻水煎五分鐘,煎好的鍋貼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餡兒噴香,豆腐微黃酥軟,入口即化。
無錫人很愛各種餅,玉蘭餅、雞子大餅、紅糖燒餅…用扎紮實實的餅作為早餐,很充實。
毛華:玉蘭餅
地址:南長區清揚路80-2號(家樂福對面)
捧上一個剛出爐的玉蘭餅咬將下去,表層的糯米皮酥脆甜香,中間裹著緊實的肉球,一包濃鬱的湯汁從咬開的裂口中噴薄而出,各種美妙的詞彙頓時湧向喉頭。
華餅充飢:老式烘大餅
地址:中山路259-2號(大西北涼皮旁)
簡單,乾淨!專門定製的烘大餅爐子完爆了老式柴油桶,餡心每天現調,老面做引子發酵,簡單原味。新出爐的蔥油椒鹽大餅,一口下去餅皮「嘎嘣」碎了,可以看到點點青蔥和少許肉末,越嚼越有一股「硬」香,啊!好吃!
老牛鹹豆漿:鹹豆漿+紅糖燒餅
地址:水秀一支路百業超市斜對面
3塊錢吃飽、5塊錢頂天,記住暗號「一套紅糖大餅」,老牛就會把油條幫你夾到大餅裡,美滋滋。配上一碗現衝的鹹豆漿,好吃到無償給老牛打call~
蔡阿婆雞子大餅:小攤的老味道
地址:新生路3-8號伴
隨著勾人食慾的刺啦刺啦聲,一張薄脆的雞子大餅就在撲鼻的蔥油香氣中誕生了。還是曾經山北小學門口的味道,那一口兒混合著甜鹹豬油&蔥油香氣的精華,感動。
許阿姨雞蛋餅:無錫雞蛋餅
地址:稻香路天惠超市旁中國體彩對面
許阿姨是地地道道的無錫老阿姨,在稻香新村擺了二十多年攤頭。每天都有很多人排著隊,吃這一口弦線甜甜鹹鹹的無錫雞蛋餅味道。小淘姐的標配是兩個蛋,加脊肉、培根、油條。
一定漏了很多很多無錫早餐吧
所以大家在評論區聊起來吧
我的目標是
希望大家多多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