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眼中的二十一世紀

2021-01-10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鄧小平的一生,幾乎貫穿整個20世紀。他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20世紀的中國,影響了20世紀的世界。他沒有能與我們一起走入21世紀,但卻對21世紀做了很多思考、預見和構想。

「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無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距21世紀還有20多年,鄧小平就提出了到20世紀末世界將是什麼面貌、中國將是什麼面貌的問題。隨後,他又進一步將思考的目標延伸到了下個世紀的前30年至50年。

對國際形勢,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問題,並指出和平問題沒有解決,發展問題更加嚴重;舊的格局還在變化中,新的格局還沒有形成;世界上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深刻的矛盾剛剛暴露出來;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在這樣一些總體判斷的基礎上,他認為:「如果下一個世紀五十年裡,第三世界包括中國有一個可喜的發展,整個歐洲有一個可喜的發展」,「爭取比較長一點的和平時間是可能的」。在這樣的國際形勢下,鄧小平認為中國要繼續發展與各個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我們的經濟建設「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還要花五十年左右的時間。因此,我們希望至少有七十年的和平時間。我們不要放過這段時間。」

對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動向,鄧小平始終給予密切的關注。早在1978年他就指出:「現代科學技術正在經歷著一場偉大的革命。」1988年10月,他明確地預見:「下一個世紀是高科技發展的世紀。」「現在世界的發展,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發展一日千裡。」「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他認為,世界的發展愈益緊密地與科學技術的發展聯繫在一起。「實現人類的希望離不開科學,第三世界擺脫貧困離不開科學,維護世界和平也離不開科學。」

對中國的發展,鄧小平早在1980年11月與外國客人會見時就指出:「中國要擺脫自己的貧困,絕不是本世紀末的事情,甚至於還需花下個世紀的一半時間才能達到。」所以,「我們不僅著眼於本世紀,更多的是著眼於下一個世紀。」正是著眼於長遠,鄧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到20世紀末實現小康、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他強調:「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平。這是我們的雄心壯志。目標不高,但做起來可不容易。」他要求把這個戰略目標落到實處。1989年6月,在談到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時,他說:「我建議組織一個班子,研究下一個世紀前五十年的發展戰略和規劃。」而為了實現到下個世紀中葉的戰略目標,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基本路線不能變。「不但我們這一代不能變,下一代,下幾代,都不能變,變不了。」他甚至將不變的時間都作了量化,斬釘截鐵地聲明: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

在鄧小平眼中,21世紀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世紀,中國的前景是美好的。「如果從建國起,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達國家,那就很了不起!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幹。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用他1992年南方談話中的這句話作結尾,鄧小平認為「這個結尾不錯」。

回顧鄧小平對21世紀的種種預見和構想,我們深感他的眼光是多麼敏銳,多麼深邃,多麼富有戰略家的遠見卓識。「事未至而預圖,則處之常有餘;事既至而後計,則應之常不足。」善於審時度勢,是保持我們戰略上的預見性、主動性的必要條件。事實上,鄧小平的很多預見都已經成為現實。按他的預見所作的籌劃,使我們在剛剛進入新世紀之時,就掌握了很多戰略上的主動權。進一步把握21世紀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我們就一定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摘自《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二十一世紀最佳足球運動員?
    二十一世紀最佳足球運動員? 文/小伍哥自從2011年杜拜媒體搬出環球足球獎,這個獎項就充滿了爭議和關注。
  • 《世紀偉人——鄧小平》丨光輝的一生
    1926年初,鄧小平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夏,鄧小平作為中央代表前往廣西開展工作,化名鄧斌,同張雲逸等於12月和次年2月,先後發動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創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八軍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據地,任紅七軍、紅八軍政治委員和前敵委員會書記。
  • 鄧小平告訴我們這個時代
    鄧小平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可以進入中等水平的發達國家行列。與宏大敘事相對應的是,在這一進程中,每一個具體的人重新擁有了選擇和改變的可能,無論其出身和背景——當知識青年在高考報名表上填下自己的名字,當農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土地上播種什麼,工廠有權利討論產品的價格,命運不可逆轉地改變了。鄧小平開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也打開了此後30多年的經濟增長之路。
  • 二十一世紀傳媒原總裁沈顥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沈顥資料圖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二十一世紀傳媒及原總裁沈顥等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等系列案件今日一審宣判。  今天上午9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被告單位廣東二十一世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強迫交易案,被告人沈顥敲詐勒索、強迫交易、職務侵佔案,被告人樂冰職務侵佔案作出一審判決。
  • 二十一世紀人類八大預言
    ---《逃出地球》系列連載2001年2月寫於於日本大阪作者:劉成二十一世紀人類八大預言一,達爾文的「進化論「將被否定,人並非由「猿」進化而來,外星人遷徒地球說將成為事實人類是從哪裡來的?這個爭論了幾個世紀的古老課題一直困惑著我們。
  • 二十一世紀的「夷夏之辨」?
    究其原因,這些人「繼承」了中國千年來的「夷夏之辨」,企圖將這個千年的「辯論」在二十一世紀再次「發揚光大」,殊不知這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必將貽笑大方。「夷夏之辨」早在三代已經出現,古籍經典上也能尋找到關於「夷夏之辨」的相關內容。
  • 鄧小平逝世24周年 | 鄧小平的破局智慧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但他一生為之付出的國家,在他開拓的方向上不斷向前發展,已然發生巨大進步。今天是鄧小平先生去世24周年,我們摘編中央黨校沈傳亮教授在學習時報的文章「鄧小平的破局智慧」,以志緬懷他。
  • 20世紀70年代末,香港總督麥理浩訪問北京,鄧小平代表中國政府第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提出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解決臺灣和香港問題的構想。同時,隨著1997年的日益臨近,英國方面不斷試探中國關於解決香港問題的立場和態度。   1979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香港總督麥理浩時,闡述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立場和態度。他說:「我們歷來認為,香港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
  • 好萊塢二十一世紀的明日女皇們
    好萊塢二十一世紀的明日女皇們2001年04月09日12:00:58 網易社區  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二十一世紀的好萊塢影壇有多位新生代女星如克莉斯汀鄧斯特、娜塔莉波曼、安娜派昆、茱莉亞史黛兒等努力想要擠入巨星之林,她們的共同點是外型出色、演技紮實,且年齡都在二十歲上下
  • 小康不忘鄧小平 | 何蘭生
    如果說,中華民族的小康是一艘航船,那農村與農民就是決定這艘航船動力與速度的發動機,而鄧小平,則是舵手和船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在歷史選 擇鄧小平的時候,飢餓的陰影還在中國大地上徘徊,為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巨大犧 牲的中國農民,已經到了犧牲和忍耐的臨界點,一場革命意義改革的星星之火在 神州大地上隱隱閃爍。
  • 鄧小平浦東吟詩
    20世紀80年代後期,鄧小平開始把目光投向上海。這是他實行開放大戰略的第二步。 1988年1月23日,鄧小平在一份關於加快沿海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報告上批示:「完全贊成。特別是放膽地幹,加速步伐,千萬別貽誤時機。」鄧小平認為,現在就是加速上海發展的時機,不能錯失了。他要到上海去!1988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在上海過春節。
  • 二十一世紀荒誕主義
    知識分子於我來說是一尊不陌生的肖像,如果以「凌亂羅衫 料峭風寒」來形容我眼中的自己難說不貼切從工業革命,演進到大數據時代,每一次意外,在我們眼中都顯得如此必須。那時需要的技術型人才,至少應具備知識分子條件。「知識分子」是什麼?在中國,很多對此問題有過思考的人恐怕都會表達一個這樣的觀點:知識分子不僅僅是掌握了特定領域知識的專家,而且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擔當、良知、使命感、「為老百姓說話」此類詞彙作為對知識分子的倫理要求,經常出現在公共話語中。
  • 阿拉丁:屬於二十一世紀的童話故事
    這部電影中的公主,是屬於二十一世紀的公主,是能夠自己選擇伴侶,選擇未來的女性,是勇敢的、熱烈的、有智慧的公主。
  • 如果評選二十一世紀十大金曲哪首歌能上榜?
    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的流行音樂百花齊放,出現了很多音樂奇才,像許巍、汪峰、李健、周杰倫等等。如果要是選擇十大流行歌曲是很難的,難以取捨啊!只能憑藉綜合實力來排名,傳唱度、作曲、作詞甚至於編曲都要考慮其中。黃綺珊《燈塔》,2014年推出,由18世紀的《天賜恩寵》從新填詞改編,紀念「馬航」事件。穿越大海,彼岸的燈塔,屹立不動的愛。人離我而去,我放聲痛哭,只有燈塔是我最終的救贖和歸宿。韓磊《等待》,電視劇《漢武大帝》主題曲,該歌曲大氣磅礴,氣勢如虹。
  • 【思客】張維為:我眼中的鄧小平——從來沒見過這麼精彩的人
    《鄧小平》這個連續劇中有一點是準確的,在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鄧小平都反覆說這句話「要結合中國的實際」,這是鄧小平的風格。最後一點是大氣,鄧小平非常大氣,畢竟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的,講話非常大氣。有一次我給他做翻譯,講到打仗,當時外賓問他,你們和越南打自衛反擊戰,你們沒有擔心蘇聯介入嗎?當時的蘇聯是個超級大國,軍事比中國強大很多。
  • 結婚看一看,二十一世紀的「八字」合不合!
    我們說的「八字」是二十一世紀的「八字」。所謂的「八字」就是兩個人的價值觀、兩個人的金錢觀、兩個人的人生觀。最後你還要親自去看一看對方的家長。男孩到了女方家,你要看女孩的媽媽,因為過不了幾年她就和她媽媽一樣了。女孩子要到男孩家看一看他的爸爸,等過了幾年他就和他爸爸一樣了。
  • 我為什麼反對目前的制服式校服,推崇二十一世紀初的運動校服?
    這麼多年過去了,什麼都變了,校服還是經典永恆,直到二十一世紀初,依舊那麼醜,如油漆桶洩露般的配色均勻地灑落在寬大的袖子和褲腿上!服裝風格五十年代:比較隨意,缺乏特定校服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舊軍裝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現,沒什麼統一的要求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
  • 鄧小平怎樣講述中國故事
    但是鄧小平事先也了解了李光耀的習慣和過敏症,與他在一起會談時既不抽菸也不吐痰。當李光耀解釋為何新加坡會在印尼之後同中國建交時,鄧小平表示完全理解,並一語雙關風趣地說:「我能忍耐,如同在這裡我尊重主人的意願,會談中忍著沒有抽一支煙。」
  • 鄧小平著名的「貓論」源自哪裡?
    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內的《雙貓圖》。這幅《雙貓圖》是著名畫家陳蓮濤繪贈給鄧小平的,曾長期掛在鄧小平的辦公室內。鄧小平的語言魅力:簡練、平實、幽默  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出生於四川廣安協興鄉牌坊村,直到1920年前往法國留學,他在四川生活了16年,語言風格深受四川方言的影響。鄧小平的語言藝術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簡練、幽默、平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著名的「貓論」就是一次集中體現。  簡練,是鄧小平語言的突出特點。
  • 《獨自美麗,是二十一世紀病理反應》
    >29 J.Sheon《輸情歌》30林二汶《解語花》31工工工《欲望的暗角》32地磁卡/Lu1《2020》33黎曉陽《拾荒者之歌》34野莓玻璃罐《倒影》35 Code-A《蠟筆式舞》36王韻壹《金魚》37持修《根本不是我對手》38蔣明《小人與鳥人》39王以太《二十一世紀病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