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華巖寺位於重慶市西南郊區九龍坡區華巖寺景區,華巖寺雄偉壯麗,全寺由大老山華巖洞、接引殿、華巖寺建築群組成;華巖寺周圍有天池夜月、曲水流霞、帕嶺松濤、遠梵霄鍾、疏林夜雨、雙峰蔥翠、古洞魚聲、寒石噴雪等八處景點,山巒起伏,山巒如蓮,素有巴山精神景觀和川東第一廟之稱,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華巖寺,自明之聖可祖師始,常掩千日禪關,錘鍊學人無數,繼之本寺先哲覺初大師,創辦華巖佛教小學、川東佛教聯合中學、華巖佛學院等,此為完具中國佛教教育體系第一人。故而「解行相資,學修並進」,傳為華巖家風。今心月大師率徒眾苦心經營,再現空前叢林風範,弘法利生,不遺餘力。該寺現為重慶佛學院、佛學函授部所在地。
重慶華嚴寺是以寺廟南側的一個華巖洞命名的,民間傳說,古洞石髓滴水,故稱華巖;或者清初,僧人可以在此掛錫,夜夢裡五彩蓮花大如車輪,因華嚴之名。
重慶華巖寺始建年代無史可考,清康熙及道光、同治年間,均相繼培修擴建,現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重慶華巖寺又分大寺、小寺,大寺殿堂建築系傳統庭院式磚木結構建築群,分為前、中、後三殿堂,即大雄寶殿、聖可祖師堂和觀音堂,寺左側為接引殿,大雄寶殿內的十六尊者木浮雕,為各寺院所少見。寺內還珍藏有印度玉佛及銅、玉、石、木、泥雕像多尊及大字塔模型等。
重慶華巖寺屬佛教禪宗,傳臨濟宗三十二世法。近四百年經六十四屆住持,曾傳法到成都、內江、瀘州、樂山、巴縣以及北京華巖寺等,故《巴縣誌》有「華巖寺宗支流衍天下」的記載。
每年夏天,當華嚴寺的荷花盛開時,都會有大量的市內外遊客流連忘返。